篡蒙:我在黄金家族当国师 第186节

  不过说实话,十几岁的小丫头抱在怀里就是舒服,柔弱无骨。

  而且这丫头从长相方面来说确实不差。

  可以说很好的继承了他老妈的那部分,没继承窝阔台的那部分。

  只是性格继承了一些窝阔台而已,比较强势。

  “你要娶那个西夏女人也可以,毕竟察罕和咱们家的关系也不错。但你必须让小云怀上,至少在那个西夏女人之前怀上。

  我看不如这样吧!刚好我们所有人都怀有了身孕,自然不能跟你外出。

  你这次出去最少也要一个月时间,就让小云陪在你身边吧!你觉得怎么样?”图兰伦开口说道。

  “路上比较颠簸,我神人赐予的铁车,现在已经不太好使了。”张勇摸了摸鼻子,开口说道。

  “又没说要坐你的铁车,我们蒙古女子都擅长骑马,小云她又不是不会骑,她跟着你一块骑马去就好了。”图兰伦冷哼一声说道。

  “好好好,我带着小云一起去,并且回来的时候,一定让她加入你们的队伍。”张勇摆了摆手,开口说道。

  算了,这丫头现在已经长成了老爷我路上把她办了,咱们得入乡随俗不是!

  (这里说明一下,这个小云的名字就叫孛儿只斤.云,只有一个单名,设定名字是她的汉人母亲取的。)

  “那好!今晚你和小云一起睡吧!我们就先告辞了。”图兰伦笑了笑,招了招手,两个蒙古女子,两个西夏女子,法玛伊娜,巴赫娜雅等人都是非常识趣了,跟在她身后一起离开了。

  其实法玛依娜非常想说,自己刚刚生产完毕,是可以跟在老爷身边的,但显然这事图兰伦是不会同意的。

  好烦啊!也不知道表姐现在怎么样了,要不自己写一封信问一问表姐那边情况如何?

  在所有人都走后,小云来到了张勇的面前。

  “你到底是不喜欢我,还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对我这么冷漠?”小云直接一把将张勇推到床上,双手叉腰,开口问道。

  “怎么能不喜欢你呢?你长得这么漂亮,主要原因是你年纪太小了,女子怀孕最好在二十岁以后,这是一个最佳年龄。”张勇开口说道。

  “我怎么没听说过这种理论?无论是你们汉民,或者是西夏人,还是我们蒙古人,或者是那些吐蕃人,女子都是十几岁就嫁人了,也没听说过这个。”小云十分不满的开口说道。

  “算了,你说怎样就怎样吧!”张勇也不是什么矫情的人。你都这样表示了,那我再拒绝也没意思了,都把你这妞晾了半年了。

  上前一把将其抱起,吹熄了房中的灯火,然后把一个少女变成了女人。

  三天之后,张勇和五位蒙古千户长,还有小云带着几十位护卫,从关中京兆府出发,向着西宁府而去。

  一路上快马加鞭,用了几天的功夫就赶到了西宁府附近,周围的府衙也是顺道的巡查了一遍。

  督促当地的官员,一定要搞好这次秋收,并且当地的税收只收两成,绝对不许多收。

  两成的税收是张勇仔细思考之后定下来的,因为人都有一种习惯性,自己也不是不能把税收降到一成,但等到赋税减免过去之后。

  当地的民众习惯了只交一成税,让他们在交两成的时候,会引起一些民怨的。

  毕竟人们一旦习惯了一种模式,那么你改变他们模式,让他们拿到的东西更少之时,你之前的好,民众们就会彻底的忘掉。

============

刺猬猫,菠萝包..全网小说资源共享,每月更新1500+,复制下面群号加入群聊

分享废鹿,刺猬猫,次元姬,菠萝包等等全网小说资源,每日更新1500+,从此告别书荒(之前群没了,以下是新群)

【千寻新小说中转群:312814139】

【千寻新免费满文件小说外群:950180909】

资源来自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使用,小说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本仅供个人学习和试读,如果喜欢该资源,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麻烦通知我们及时删除。

=============

  那么索性一开始就是两成税收,一成我自己一成交给蒙古。

  此时的西宁府已经大变样,这里的西夏当地百姓已经全部迁走,剩下的都只是汉人百姓和一些牧民。

  但牧民们大多喜欢在西宁府西面的草场生活,和汉民的聚集地也是有一段距离。

  这里的农庄之中生活的都是从关中之地,或者北方迁过来的汉民,

  见到张勇的王旗之后,原本在田里劳作的民众,们集体来到路边上,对张勇进行了下跪。

  若不是这位关中王发了慈悲,他们这些北地的百姓恐怕都没有什么地方去,至于关中百姓,过来之后,可以获得更多的田产,还可以获得自己的耕牛和赏一只羊。

  “无需如此,你们回去田间好好劳作吧!马上就要秋收了,不要耽误了收成。”看着一排排金色的麦穗,张勇满意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西夏的土地比较干旱赤贫,这里比较适合种植小麦这种作物,附近的农田当中,大多数都种植的是小麦。

  百姓们纷纷向张勇磕了几个头,然后低着头返回了农田之间。在麦穗之中,观察着这位关中王的身影。

  听说今年的税收只有两成,比起之前金国,或者大宋三四成的税收,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今年是个丰年,他们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希望以后这位关中王,还能这么对他们!不要提高赋税,增加徭役之类的。

  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西宁府府衙,三十多个来自北方的学子官员,正在此处等待着张勇到来。

  这三十多人的北方学子,是几个月前,张勇送过来管理西宁府,管理这里的税收和农耕,处理当地政务。

  一府之地的军政大权,张勇不会交给一个人,或者几个人。

  而是分摊给很多人,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出现一个地方的军阀。

  一家独大的局面,是张勇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下官拜见关中王。”几十个来自北方的学子跪在地上,开口说道。

  “辛苦诸位了,你们起来吧,不必多礼,一路上我都看到了,四处的麦田都是金黄金黄的,看来今年会是一个好收成。”张勇笑了笑下马将这几十位刚刚担任官员的学子,一一扶了起来说道。

  这帮学子来了之后,自己确实能少操很多心。

  基本一些基本的东西自己是不用管了,全部可以甩手出去,只要过一段时间过来视察一下就好。

  “还要多谢关中王的知遇之恩,若关中王不给我等机会,我等哪有施展胸中抱负的能力?”一位北方学子开口说道。

  “是啊!而且我们也只是按照关中王您治下的规矩办事而已。”

  在这个时代,知遇之恩,给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那是相当重要的恩情。

  “好好干!等把这里发展起来,日后还有你们一展所学的地方。”张勇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大人!再有几天就要开始大规模秋收了,这一次我们估计,就西宁府一片地区,至少可以收上来五十万石粮草,两成税收就是十万石粮草。”几个文官拿着一些账簿递到了张勇面前说道。

  毕竟是他们辛苦了几个月的成果,还是想让这位关中王看一看的。

  张勇点了点头,也没有辜负一大帮文官的期望,十分认真的将他们所写的账目仔细的看看了一遍。

  写的都挺不错的,各种谷物,每家每户,多少田地,多少人口耕种,基本上都登记在册。

  “好!非常好,有你们在这里管理,我也很放心,”

  “关中王满意就好!我等也算不负关中王所托。”一帮文官开口说道。

  “好!今年过年的时候,你们所有人俸禄都增加两成,并且每人领三只羊回家过年。”张勇笑了笑说道。

  “多谢关中王!”

  和这些学生文官们又谈了一会,张勇就吩咐他们各去忙各的,然后和五位蒙古千户长,前往了之前自己建立的巨型养殖场。

  “你还挺受他们爱戴的!”小云骑在马上看着张勇,开口说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就叫做知遇之恩,给了他们当官的机会,给了他们一展才华的舞台,他们自然会感激我。”张勇说道。

  “嗯!这话娘也和我说过,他说,你是一位好王,将关中一带治理的不错。”小云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这半年多,张勇实行的政策对关中一带还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些她和母亲二人都看在眼里。

  对于这位相公,小云本人是比较满意的,唯一比较不满的就是自己的母亲了,因为她想抱孙子,不过现在两人的关系已经有了进步,应该没多久自己就能给她生孙子了。

  “哈哈哈!以后会更好的。”张勇笑了笑说道。

  我的政令要推行到各地!可不只是关中这一处。

  一行人走了大概两个时辰,在当天晚上夜色朦胧的时候,才来到了大型的养殖场。

  这个大型养殖场,张勇一直是交给这些蒙古牧民管理的,只是在这里放了三个北方的学子官员,过来做一些登记统计工作。

  这里的牛羊出产量之所以统计的那么清楚,正是因为有这三个北方学子的原因。

  不然的话,这帮蒙古人将总数字统计出来,估计要费一番功夫。

  “下官等拜见关中王。”三位驻扎在此的官员对着张勇开口说道。

  “不必多礼!我这大养殖场,运转的还行吗?”张勇开口问道。

  “王爷放心!我等一切,都是按照王爷的吩咐进行统计,还有管理的,所有的牛羊全部登记在册。

  一些空余出来的畜生棚子,也已经命人打扫干净,只等入冬,让这些牧民的牛羊马群全部住进来。”一位文官开口说道。

  “从西辽运过来的煤炭,我们也都已经登记入库了,按照计算,今年运过来的煤炭应该足够烧了,甚至来年还会有一些剩余。”另一个文官开口说道。

  毕竟春天、夏天、秋天的时候是不需要烧煤的,而这些煤炭从西辽方面一个月就会运过来一次,所以积攒了不少。

  “嗯!你们做的不错,这个大型牲畜养殖场,你们觉得怎么样?”张勇开口问道。

  “在这关外之地确实可以大型新建,好处甚多,不过关内之地却不太适合,毕竟没有这么大的草场,与其养这些牛羊,不如多种点田地。”文官开口说道。

第219章 养猪场之议 再临宣化府

  听到文官的话之后,张勇点了点头,确实如他所说,在这关外之地,草场富裕的地方,才能建立这种大型养殖场。

  而且一块区域最多也就建立一座,毕竟冬天的时候,草料的消耗就是一个大头。

  还需要煤炭,木材等燃料的消耗和大量的人力,这种养殖场建立在关外西辽的土地上非常的合适,但如果是中原一带,那就真的不合适了。

  在中原一带最多建立一个饲养几千头牲畜的养殖场,像这样一下可以养殖几十万,甚至百万牲畜的巨型养殖场,真负担不起。

  中原内地地区,你建立这样一个大型的养殖场,倒不如多开垦几块农田,让民众耕种来的实在。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才是重中之重。

  “你说得对,在关中一带和南方,确实不适合建立这样的大型养殖场,你叫什么名字?”张勇看着面前年轻的文官学子开口问道。

  这人是个人才呀!敢在他这个关中王面前,提出的想法,胆量倒是不小,而且所说的也是正理。

  “回禀王爷,学生名叫胡云盘。”胡云盘听到张勇询问自己的名字,立刻十分兴奋的开口说道。

  能被关中王记住自己的名字,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嗯!伱的名字我记下了。”张勇点了点头,开口说道。

  “王爷,学生还发现了一件事情,想要向王爷禀报,不知当讲不当讲?”胡云盘顿了顿,开口问道。

  眼见自己对于养殖场的一些想法说出来之后,赢得了关中王的认可。

  这位来自北方的学子胡云盘,立刻就想将自己的另一个想法说出来。

  “你说只要是好的提议,我都可以采纳。”张勇开口说道。

  “王爷!这样的巨型养殖场,或许可以小规模建立一下,比如说只养殖几百头牲畜,不超过一千头。

  这样的话只需要十来个人,就足够管理了,关中一带也可以养殖一些牛羊。

  王爷在附近一带可,还可以此法来养猪,取代一些明间的猪厕。”文管学子开口说道。

  “在关中一带建立一些小型的养殖场,这个可行,关中一带有不少山野树林,一些小型的养殖场还是可以负担起。

  但养猪的事我也想过,只不过最后发现都不太现实,不过你有什么想法倒是可以说说?”张勇开口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86/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