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蒙:我在黄金家族当国师 第174节

  我们所过之处,所见之人,全部都是一些流民、灾民,穷的肚子都吃不饱,他们哪里有什么东西让我们劫掠。

  我觉得西方,比中原地区更加的富有,而且西方的地形更加适合我们蒙古骑兵作战,他们的军队战斗力也更弱。

  而且那里的气候条件非常的寒冷,也适合我们蒙古人生存。”速不台说道。

  说实话,他也跟随成吉思汗参与了对金国的战争,但打到金国的土地上之后。

  也就掠夺了一些工匠,中原人的一些瓷器和丝绸,在蒙古人眼中,那都是中看不中用的玩意。

  瓷器一碰就碎,完全没有铁器好用,至于丝绸,也就穿在身上好看轻便,但一点都不保暖,哪有兽皮做的衣服暖和?

  至于中原人富有,中原地区现在到处都是流民灾民,一个个穷的叮当响。

  至于那些契丹人文官、女真人文官,还有汉人文官所说的什么治国安邦。

  只要他们稳定发展十来年,那么就会富裕起来。

  呸!那是几十年后,你们才能富有起来,可几十年后,我们还活不活着还不一定呢!

  与其在这样的地区浪费时间,等着他们发展耕种产生财富,不如去打更加富裕的西方。

  那里可是现成的,只要打下来就是他们的,中原地区遭受连年战乱。

  现在已经不是那么富有了,也就更南方的宋国靠谱一点。

  但跟南方的宋国地形有多难走?到处都是江河,山区根本不适合大规模骑兵作战。

  “大汗!速不台将军,你们的意思是我们蒙古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西方,我们,我们还要进行西征。”一个蒙古西道诸王开口问道。

  西征所带来的好处,蒙古人是看得见的,而且西征的话,对于他们这些被成吉思汗分封起来的西道诸王更加的有利啊!毕竟他们的土地都在偏西方。

  而且他们蒙古人,确实不太喜欢中原地区的土地,越往南方走,越不喜欢那里气候太过于炎热潮湿,到处都是树林、沟渠、山区,哪有跟西方那成片成片的大草原好!

  罗斯人、保加利亚人所控制的土地甚至比他们蒙古漠北,漠南加在一起还要巨大。

  “没错!速不台是和我这样说的,张勇那小子也是和我这样说的。

  在罗斯诸公国,更往西边走,还有无数富裕的国家。

  什么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王国,波兰公国、匈牙利王国,西里西亚公国,意大利王国,拜占庭帝国。

  这些国家的战斗力都弱的很,而且还都是互相敌对的关系,完全拧不到一块去,我们可以将它逐个击破。”成吉思汗开口说道。

  与其费劲去和南宋的军队死磕,攻打他们的坚不可破的城墙,倒不如去打更容易对付的西方人。

  这一次,速不台和哲别二人的西征,让成吉思汗认识到了更多的西方国家,也对这些西方国家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更西方的土地,更适合蒙古战马奔跑,因为大片大片都是草原地区,更适合他们畜牧生存。

  而且他们的富裕程度可不比中原人差多少,甚至在速不台的描述当中。

  他们军队的战斗力,和中原军队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打起仗来毫无章法,甚至传达军令都需要进行喊话,完全没有任何战争实力。

  之前在西夏的时候,张勇也和他说过类似的情况,那些西方诸国相当的富有。

  也像中原文明一样,发展了几千年时光,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在中原地区,蒙古的战马骑兵战术并不好施展开来。

  可那些西方的国土上大多都是平原、草原地区。

  就十分适合战马奔跑,这简直就是长生天赐予蒙古人的土地。

  了解到了西方土地的好处之后,成吉思汗对于中原的想法就越来越小了。

  蒙古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西方,西方的土地更加适合他们,至于中原地区,只要保持对他们的武力压制。

  然后吸收中原的财富就好,或者等到日后自己的子孙后代足够强大。

  人数方面可以和汉人相比的时候,才是入主中原才是最好的时机。

  “大汗!您才刚刚结束西征一年多,难道又要发动第二次西征了吗?”

  虽然西方被描绘的很好,但现在好像还不是发动西征的时候啊!

  他们才刚刚回来一年多时间。

  “发动西征,当然不是现在,我会在草原上休养一段时间,然后灭掉金国,在灭掉金国之后,才是发动第二次西征的好时机。

  这一次的西征,我打算让我的儿子单独领军,带领着我的后辈孙子们,去进攻这些西方的国家。

  速不台,还有那些跟随你参与过和罗斯人、保加利亚人战斗的将军们,将作为副将参与这次战斗。”成吉思汗开口说道。

  这一次的西征,不只是有蒙古人参与,张勇的汉军也要来。

  到时候,他们将作为这次西征的另一个支力量,协助蒙古军队进行作战。

  在成吉思汗和速不台的双重影响下,蒙古人对于西方更加的着迷了。

  很快!一位蒙古使者带着成吉思汗的金牌,一道册封的旨意,快马加鞭的赶往了关中地区。

  此时的张勇和窝阔台二人,已经带着大军撤回到了京兆府防守,京兆府就是古长安。

  这座拥有五十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城市,张勇打算将它作为自己未来的政治和权力中心。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吧!京兆府就是西安,只不过因为一些战乱,人口从之前的百万级别下降了,这个时期查了一下历史资料,应该是五十万人以上,但具体数字还不清楚。)

  “张勇!大汗有命!封你为关中之王,镇守整个关中之地。”成吉思汗的使者拿着一块金牌,和一道成吉思汗的旨意,来到了张勇的面前说道。

  蒙古的封王仪式并没有汉人那么多繁琐的礼仪,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汉人礼法。

  成吉思汗也只是象征性的送来了一块金牌,和一块自己的手谕命令。

  至于其他象征王爵的东西,你们汉人自己的礼法,你自己去准备吧!

  “张勇谢过大汗赏赐!”此时此刻,张勇的声音都有一些颤抖,几年前和成吉思汗的约定,没想到这么快就实现了。

  “关中王,我走之前,大汗让我转告你。

  在未来彻底攻灭金国的战争当中,你也要带着军队参战。

  他虽然你免除了你五年的军役和赋税,但关中地区只给你减免两年。”使者说道。

  毕竟当年成吉思汗返回草原的时候,也没想到张勇和窝阔台二人的进军速度会如此之快。

  他本想着打下临洮府,拿下凤翔府就已经是极限了。

  谁能想得到,张勇这小子竟然能够歼灭金国大军,打下整个关中,潼关以西的地方全部拿下。

  既然你立下了这份天大的功劳,那我自然会兑现诺言赏赐。

  不过打下整个关中地区之后,是不可能免除你整整五年的赋税了,最多两年。

  “我知道了,使者还请转告大汗!张勇一定会听从他的命令的。”张勇说道。

  “关中王不必客气,大汗还向您传达了另一条命令。

  你的任务是继续蚕食宋国,吐蕃,两年后成吉思汗将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到时候请您也过去参加。”使者说道。

  张勇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

  又和使者聊了几句,张勇就安排其下去休息,并且命人好好招待。

  “张勇!恭喜你啦!现在我应该叫你关中王了。”使者走后,窝阔台来到张勇身边,开口说道。

  虽然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但当真正封王的时候,窝阔台还是感慨万千的。

  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蒙古大汗呢?

  “岳父大人!您客气了,我觉得两年之后的忽里勒台大会。

  就是您的机会,我之前和大汗说过一些汗上之汗天可汗的事情。”张勇说道。

  “哦!你说说!”窝阔台说道。

  “岳父大人!中原有太上皇,而您在草原上可以如此如此。”张勇说道。

  “嗯!我知道了,此事若是能成,等我登上蒙古大汗之位。

  你若是能将川蜀打下来,那我就将川蜀之地交给你管理。”窝阔台看着张勇开口说道。

第209章 王爵的隐患,南宋的窥视

  张勇被成吉思汗封王的消息,几乎在转瞬之间,就传遍了所有臣服于蒙古的各个地区。

  所有人都知道了成吉思汗的命令,一个王爵,一个国王的位置,被这位成吉思汗封赏了出去。

  这个命令在蒙古西方的国土上并没有产生什么大的影响,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

  王这个词并不罕见,他们这里有不少被封王的存在,西道诸王和东道诸王可指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成吉思汗将他的所有血脉,甚至一些兄弟都分为王了。

  还有臣服于蒙古的这些小国家当中,也有不少人是国王的身份,所以对于国王这个词,西方蒙古统治地区并没有发生什么太大的影响。

  但在中原地区,特别是汉人所统治的北方,汉世侯群体,却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甚至是一场地震级别的波动。

  封王!这可不是什么封侯拜相啊,这是封王啊!

  王侯将相,为什么王排在最前呢?

  王是什么?王是一个爵位,是一个身份象征,是除了皇帝之外最尊贵的称呼,是商周时期,春秋时期。最尊贵的称呼。

  在秦始皇未统一之前,王的称呼一直都是最高等级,现在原本跟他们处于同一级别的汉世侯张勇,居然因为打下关中这个功劳而被成吉思汗封为了关中之王。

  这让这些汉世侯感慨万分,同时,河北的众多汉人世侯也是聚在了一起,而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商量一下这个王,他们日后要如何面对?

  “我们也是投降蒙古的,凭什么他就能被封王,而我们却是汉世侯啊!”一个汉人世侯十分不服的开口说道。

  他们河北地带的九公,都没有一个被蒙古封王的,甚至是封公爵的,通通都是清一色的侯爵,可现在却跳出来一个王爵,一个爵位完全碾压他们的存在。

  “你和人家可不一样,人家还是黄金家族的人,听说这个叫做张勇的虽然误入了神人洞府,但他也是黄金家族的后代,而且还是成吉思汗的女婿。

  这样的人被封王有什么好奇怪的,都是他成吉思汗的自己人。

  而且据说此人在西征期间,就帮助成吉思汗打了不少胜仗,甚至向成吉思汗献出了汽油炸药包这种神器,在西夏的战场上,我们不是没有见过炸药包和汽油的威力。

  现在人家更是打下了整个关中地区,被封为关中王似乎也合情合理。”另一位汉人世侯开口说道。

  “若如此说的话,我们立下汗马功劳,是不是也能被封王啊?”

  毕竟是王爵之位,谁不想要呢?你能被封王,那么我们是不是也有机会呢?你立的功劳大,不代表我们没有机会立下这样的功劳啊!

  “人家能被封王,是因为和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沾亲带故的,而且还是人家成吉思汗的女婿,伱是什么?凭什么封你呀?”一个汉人世侯冷笑一声说道。

  “哼!封王,只是现在风光而已!诸位听我一句劝,还是当我们的侯爷好!别哪一天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了。”一位黑脸侯爵冷笑了一声,开口说道。

  王爵,王爵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有不少人都被封了王,可最后下场呢?哪一个不是凄惨无比?被诛灭全族的。

  这个叫做张勇的人,功劳确实很大,已经大的过天儿了。蒙古人没办法,必须要做出分享。但日后天下平定了,这可就不好说了。

  谁能留你一个王爵在自己的土地上,还是关中这么重要的地区?就像当年刘邦封韩信的赵王一样,项羽刚被打败,韩信就被封成楚王,又给贬成了淮阴侯。

  之后刘邦还是不放心,将这个淮阴侯爷给杀了,大唐建立之初,凌烟阁24功臣侯君集,长孙无忌等人不也是挨个被砍了吗?

  别的不说,就拿宋太祖赵匡胤,最后不也是杯酒释兵权了?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多少次。这帮鼠目寸光的家伙,你们只是看到了被封王多风光,却没想到这背后,又要承担多大的风险?

  他们这些被封为侯爵的人数还是非常多的,即使到时候蒙古统一天下了,他们就算军权被回收,但起码也能保住点私产。

首节 上一节 174/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