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剧透大明结局!老朱原地爆炸 第63节

  经过这几件事,高丽君臣觉得自己算是彻底摸清了大明朝廷的底线!

  只要自己不公然喊出归属北元朝廷,效忠蒙元皇帝这样的事儿;就算自己做得再怎么过分,哪怕进攻大明边军,侵吞明朝国土;大明君臣也不会追究自己的责任。

  哪怕犯了再大的罪过,只要到时候往大明天子皇帝面前

  一跪,嚷嚷几句我和北元不共戴天之类的,立马就会获得原谅。

  说不定还能捞到一些好处。这还担心什么?

  事实证明,高丽君臣居然猜对了!

  为了对付北元,大明对归顺自己的番邦相当放纵。

  不仅洪武大帝亲自宣布了十五个不征之国,还对这些国

  家极尽优待之事。

  每次朝贡都是大笔赏赐。

  送出去的礼物比从这些小国收到的贡品要贵重百倍。弄得这些小国番邦都把华夏当成了大怨种,隔三差五就拿着些破烂儿来大明打秋风。

  另外这种优待不仅体现在朝贡上,甚至还包括刑律方面。就算这些番邦的人违反大明律法,也不由当地官府处罚,而是交由鸿胪寺处理。

  同罪不同罚!

  久而久之,弄得大明百姓怨声载道。

  事实上,正是因为大明君臣的一贯纵容,让很多藩属小国产生了高人一等的错觉。

  不少藩国甚至觉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为了体现自己的桶蘸价值,甚至会时不时蹦哒出来恶心一下大明,好体现自己的存在感。

  当然,这种事也不能说纯粹是大明的错。

  毕竟洪武年间,大明的国力还未达到顶峰,自然不能四面出击,要集中精力对付北元这个宿敌。

  但是大明糟就糟在,当大明击败蒙元,把那些鞑子打回部落状态后,居然没有改变这种纵容优待的外交策略,反而把它流传了下去。

  久而久之,优待番邦竟然成了大明朝廷的一个传统。特别是朱棣靖难成功之后,为了显示自己的正统,洪武大帝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自然成了万世不移的金条玉律。

  这个对外政策也成了祖宗之法不可变!

  但是这个传统不仅坑惨了大明百姓,甚至遗毒万年,直接祸害到了后世的华夏!

  直到方云飞穿越前,华夏对外藩和异族也基本坚持优待优惠这个政策.

  结果升米恩,斗米仇;惠惠惠,惠成罪!

  宁可广西农民的水果烂在地里,也要高价进口某地的烂芭拉!

  这些逆民也把天朝对他的善意当成了懦弱。给我是应该的,不给我就骂你!惠成跪。

  纯纯大冤种!

  况且轻易放过这些挑起事端杀人无数的凶手,对于那些死去的将士和百姓极其不公!

  方云飞穿越前看过一部《我的兄弟叫顺溜》的电视剧,里面一幕剧情直到现在也让他记忆犹新!

  电视剧里,狙击手顺溜的姐姐被倭寇糟蹋而死,姐夫惨死刀下,战友兄弟死于战场。

  可以说说是他和倭寇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不死不休!  但是随着倭寇投降,这些侵略者居然安然无恙地逃过了清算。

  在最后一集,情绪几近奔溃的顺溜对着众人愤怒咆哮道:“鬼子杀了我们那么多人!现在打败了,枪一扔,不打了?回家?连畜生也要回家!他们凭什么不打?

  “鬼子都可以回家?可我的家呢?我的兄弟们呢?”这一幕让方云飞感怀颇深,久久难平!

  他不想这一幕在大明重新上演,也不想让大明将士看着残杀自己同袍的罪魁凶手逍遥法外。

  安然无恙地享受荣华富贵!

  虽然方云飞知道按照历史的正常运转,高丽这次不会对明军造成什么损伤。

  但是他想趁这个机会让大明君臣明白一一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杀我手足同胞者,百世之仇犹可报!“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杀我手足同胞者,百世之仇犹可报!”

  洪武大帝在口中呢喃了两遍方云飞所说的话,犹如鹰隼

  一般锐利的目光逐渐坚定起来:“不错不错!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朕身为大明天子,若不能护佑百姓,爱惜同袍;纵然得到再多的土地,又有何用?那些番邦君主表面敬畏,指不定在肚子里怎么嘲笑咱华夏无人。”

  1.2“标儿,把方小子刚才说的两句话裱于御书房和大本堂之内。朕要让后世子孙都知道。咱大明不仅会以德报德,更加会以直报怨!”

  “谁对咱好,咱定然涌泉相报。谁要是对咱孬,咱也是睚眦必报!”

  “儿臣遵旨!”朱标郑重其事地点头应道。朱元璋本就是一个性格极端之人。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如果不是因为这份执拗,他也不会从一个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小乞儿成长为手握乾坤,掌控日月的一代大帝!

  虽然登上高位之后,作为皇帝的政治属性逐渐压过了他自己的人性。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再怎么改变,他朱元璋从骨子里还是那个对着蒙元铁骑高喊不公,赤手空拳就敢逆天伐命的大好男儿!

  方云飞所说的这两句话,恰好完美契合了朱元璋骨子里那快意恩仇的性格。

  听到朱元璋认可了自己的意见之后,方云飞也整理了一下衣衫,对着洪武大帝一揖到底:

  “草民方云飞,代大明子民和后世华夏儿女一一”“谢过陛下!”

  0077李景隆:我承认我刚才说话声音有点!(

  求读者老爷订阅!)

  “草民方云飞,代大明子民和后世华夏儿女谢过陛下!”方云飞向洪武大帝躬身施礼,同时在心里暗自松了一口反0

  老实说,他穿越前看多了异族番邦仗着庙堂对他们的优待,在华夏大地趾高气扬,横行霸道的样子。

  也见多了官府对异族人唯唯诺诺,对本国子民爱答不理的样子。

  所以一想到大明的官兵百姓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方云飞就头脑一热,很多话不加思考,脱口而出。

  可是话说出来,他自己就有点后悔了。

  要知道朱老板的执拗,就算放在华夏五干年历史里那也是独一档的存在!

  万一自己的话刺激到了朱老板,他那执拗劲儿一上来,非要和自己对着干怎么办?

  那岂不是有无数大好男儿因为自己的一时激愤流血又流泪?

  好在朱老板在这种大事上还是相当开明和冷静的。不仅全盘采纳了自己的建议,还令太子将这两句装裱在大本堂及御书房内来提醒和警示后任皇帝。

  要知道在封建王朝,开国皇帝的一言一行对继任皇帝和帝国官场的影响很大,几乎是万世不移的金科玉律。

  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继任者往往会扭曲甚至对这些的祖训视而不见。

  但是祖训摆在那里,还是有很大的威慑力,让那些后世君臣无法公开反对。

  用通俗的话,祖宗之法就是历朝历代的政治正确和法理依据!

  所以方云飞相信,有了朱老板的这个表态,后世华夏崇洋媚外,给异族超国民待遇的事情会少很多。

  “嗯!这话咱老朱爱听!看你的样子,这回施礼还有那么22几分诚意。”朱元璋也满意地点了点头,摸着胡子对方云飞说道。

  “陛下你这可冤枉我了!什么叫几分诚意,这次分明是诚意十足好不?比以前那种装腔作势走个过场强多了。”方云飞一本正经地反驳道。

  “哦?听你的意思,以前向咱行礼就是做做样子了?”朱元璋立刻抓到了方云飞话里的破绽。

  “也不能说每次都是做样子!有时候还是会诚意多一些,不过大部分时候都没多少诚意。

  “就像老百姓平时见面互相问「你吃了吗?」、「没吃上我家吃。」和「赶明儿我请你吃饭。」一样。

  “听听可以,你要是当真那就是你脑子出问题了。”方云飞大大咧咧地承认道。

  “滚你个混账小子!”朱元璋虚踢了方云飞一脚,对他笑骂道。

  “向咱行礼等同于「你吃了吗?」。这话也就你这个混不吝敢说。”

  “不过说实在的,满朝文武喊朕万岁,但是有几个相信咱老朱真能活一万岁的?还不是走个过场。

  “怕就怕有的皇帝脑子坏了,听着听着就真以为自己能活

  一万岁!”

  一番笑骂下来,御书房内刚才还严肃万分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下来。

  太子和嫡出四子还好说,毕竟他们是亲眼看着方云飞穿越而来,也习惯了方云飞的这种说话方式。

  但是李文忠却惊讶坏了。

  这么轻松的交谈方式,在四舅刚起兵的时候非常常见。但是自从四舅当了吴王之后,这种场景就非常少见了。等大明建立,能同四舅这么说话的也就魏国公和开平王等寥寥数人。

  即便自己见了这个皇帝四舅也有些许不自然。到了现在能这么和四舅说话的人就更少了。或许徐国公和几个皇子还可以。

  不过徐国公性情十分稳重,自己这些表弟大多数见了四舅就老鼠见了猫,远没有方先生这么潇洒自如。

  如果太子的性格再洒脱几分,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李文忠惊讶,站在一旁的李景隆更是脑子嗡嗡的!皇老舅爷啥时候这么平易近人了?自己怎么不知道啊?

  自己印象里,皇老舅爷也就是同皇老妗子、太子和几个表姑才会如此吧?

  这方先生在皇老舅爷心中的地位都这么高了?都能和太子相提并论了?

  怪不得一句话就能把自己从主帅的位置上撸下来。这种人自己根本惹不起啊!呃.…

  我刚才没怎么得罪他吧?好吧!

  我承认我刚才说话声音有点大,希望方先生您不要介意。“既然高丽还要联合北元进攻我大明,那我明军就不得不防啊!

  “上位,这主帅人选还是要尽快定下来。”

  短暂震惊之后,李文忠又重新把众人的关注点拉回了高丽。

  听到这个问题,朱元璋的脸色一下就拉胯了!还是那个老毛病!主帅到底用谁?

  高不成低不就的,难选啊!

  如果选择的主帅名气太大,那到时候辽东明军面对的可就不只是高丽和北元太尉纳哈出了。

  估计盘踞在漠南的北元王庭也会全军出动。

  毕竟鞑子皇帝也猜不到朝廷派一员大将领军是单纯要教训一下高丽,还是连他们的老窝也一起端了。

  到时候不仅是辽东,宣府、北平、大同、太原、西安恐怕整个大明北方都要进入一级戒备,动静太大,耗费太大!

  可如果派个无名之辈,那北元皇帝倒是放心了,可自己这边就睡不着了。

  高丽暂且放到一边不提,北元太尉纳哈出可是一员名将!寻常将领,还真不一定打得过他。所以这主帅到底选谁呢?

  朱元璋在脑海里把大明诸将都捋了一遍。功成名就,威望卓著的大将不行!

  这就首先排除到了开国六公这个级别的武将。寂寂无名,没有指挥过大兵团战役的也不行!这又排除了那些卫所和都司的武将。

  那么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颍川侯傅友德和武定侯郭英这四个明军中的后起之秀了!

  可是武定侯郭英是自己的小舅子(郭英的姐姐郭氏嫁给了朱元璋,封宁妃)兼铁杆心腹,统领大内侍卫,走不开。

  颍川侯傅友德和西平侯沐英现在是征南大军的正副统帅正在云南和北元梁王打得热火朝天,也走不开。那么剩下的唯一人选就是永昌侯蓝玉了。

  可是一想到这个二货,朱元璋就觉得自己脑仁疼。如果单纯把蓝玉派出去打仗,朱元璋毫不担心。可问题是这个夯货好像把天赋全点在行军打仗上面了,其他方面的智商约等于零。

  到时候再惹出个什么乱子,还不是自己这个当皇帝的给他擦屁股?

首节 上一节 63/2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