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剧透大明结局!老朱原地爆炸 第168节

  见自己大哥让自己来阐述,他立刻按照史书记载的资料对朱元璋说道:

  “父皇,因为玄宗之前,大唐藩王也有不少人作乱造反。所以唐玄宗也感觉唐朝以前制定的宗室制度有很多问题。在这个基础上略作更改。”

  “比如他将藩王未成年单独居住,成年以后直接就藩这个制度稍作调理。不论皇子是否成年,都全部居住在一起。为此唐玄宗还特意修建了一座宫殿群,唤作十王宅。

  “另外唐玄宗还在十王宅的附近另外建了一处叫做百孙院的宫殿群,用来供皇孙们居住。”

  “无论皇子还是皇孙,没有唐玄宗的旨意都不得擅自离开长安。”

  听着周王朱橚的话,从燕王朱棣到晋王朱棡脸都绿了!你管这叫略作改?这特么叫推翻重建吧?这唐玄宗这也太狠了!

  这哪里是给自己儿子孙子盖了一个集体宿舍啊?这分明是两个羁押看管他们的监狱啊!

  虎毒还不食子,怎么唐玄宗看自己的儿子、孙子和看犯人差不多?

  自己老爹可千万不要学唐玄宗啊!

  要不自己给一样小孩(朱元璋的幼子和朱棣等人的儿子岁数相仿)关在一起,非疯了不可!·

  0242朱元璋:你拿咱老朱家的人当小白鼠“老五,不要那么喝嗦,直接讲重点!”

  洪武大帝摆了摆手,直接让周王朱橚挑要紧的地方说。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把儿孙们集中在一起管理。说不上坏,但是也说不上好。

  既然方小子对唐玄宗的降级袭爵这么推崇,那肯定不是修俩两个集体宿舍这么简单。“是,那儿臣就捡紧要的说。”

  见自己老爹觉得自己说的太水,周王朱橚急忙换了一下思路说道:

  “降级袭爵制度的精髓就在「降级」这两个字上。”“皇帝的兄弟和儿子全部封为亲王。亲王去世后,嫡长子降级一等袭爵嗣王。其余亲王子嗣有大功于朝廷者封郡王或者国公,没有的话只能封为郡公。”

  “嗣王、郡王和国公去世后,嫡长子继承原有爵位,其余子嗣封为郡公、县公和县侯。

  “除非立有大功或者朝廷的恩赏,这些郡公、县公和县侯的嫡长子降一等袭爵,其余子嗣不封爵。

  “五弟,那那些不封爵的子嗣和降等降到了无爵位可以承袭的子嗣改怎么办?”周王话还没有说完,朱棣在一旁忍不住插话道。

  唐朝的爵位从高到底依次为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和县男十个等级。

  如果大明也推行唐朝的降级袭爵制度,也就是说没什么特殊情况的话,朱高炽只能封为嗣王,而朱高熙这些其他子嗣也就一个郡公的爵位,并且每袭爵一次,就要降一等。

  那么等到朱棣六世孙的时候,就没有爵位可以继承了。这还是嫡长子,其他儿子更惨,直接就变成平头百姓了。也就说朱棣的孙子辈里,就会出现继承不了爵位的子嗣。这还能行?

  “燕王殿下你就放心吧,你担心的事情绝对不会出现。”朱棣刚说完,方云飞就在一旁回答道。

  听了方云飞的话,不只是朱棣,就连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的心顿时落到了肚子里。

  但是方云飞的下一句话,立刻朱棣三兄弟给整崩溃了。“按照唐朝的降级袭爵制度,除非有什么重大立功表现,否则一旦出了五服,这些李氏子弟将不被认为是天家宗室,直接剔出玉谍.“。

  “不论什么爵位,一律降为白身百姓,由朝廷送到长安或者洛阳这些富庶的地方自谋生路。所以燕王殿下你担心的那些纯属多余。

  什么?

  这就直接变成平头百姓了?连一点机会都不给留?

  听到这里,朱棣等人心里顿时就和哔了狗一样。

  李隆基这损色捣鼓出来的这个制度还不如刘野猪(汉武帝小名野猪)的推恩令。

  最起码推恩令至少也要八九代才一无所有,可是降级袭爵五代以后就变成白身了。

  什么玩意儿!

  “当然,朝廷也不会放任不管。不论这些子嗣是去洛阳还是留在长安,朝廷都会留给这些宗室们一大笔财产和良田。只要不糟蹋,足够这几代子弟做个富贵闲人。”

  “另外朝廷还对这些宗室开放了科举,允许他们凭借自己的本事做官。要知道这唐朝的李姓丞相可是都出过不少。如果细看,这些都出自天家宗室。

  看到自己兄弟们的脸色不好看,太子朱标立刻补充道。可惜他说的这话根本就没啥用。

  朱棣、朱棡和朱樉等人照样臭着一张脸。

  超出五代一把撸,直接从凤子龙孙变成平民百姓,这谁受得了?

  就算开放科举,让这些宗室子弟可以做官。

  那谁知道后面的皇帝会不会出于忌惮特意来找麻烦?再说,就算后世的皇帝可以做到公平公正,但是不论哪个群体,最聪明和最傻的永远都是少数。

  大部分就是个庸人。

  变成平民之后,不仅大多数当不了官,而且朱棣他们敢肯定用不了几年,连朝廷赏赐的财产和良田都要弄没了。

  这特么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不得去卖草鞋?

  “方先生,既然你觉得唐玄宗的降级袭爵制度不错,为什么小王没听说过?”

  晋王朱棡突然问道。

  “对啊!方小子,既然这个制度这么好,怎么咱从没听过呢?

  一旁的朱元璋也来了兴趣,好奇地问道。“这.

  “那是因为唐玄宗执政不过四十年,后期还发生了安史之乱,导致设定好的降级袭爵制度没有传承下去。

  “所以在史书里记载比较少。”方云飞略显尴尬地说道。

  老实说,唐玄宗设计的这个制度确实很好,如果坚持执行下去的话,说不定会成为历朝皇帝参考的典范。

  但是坏就坏在唐玄宗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叛军几乎席卷整个大唐,所有的制度几乎都被破坏殆尽。

  大唐也进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皇帝的话头都没有人听了,谁还在意几个宗室的死活啊!那些移居长安和洛阳周边的宗室也挺倒霉的。

  先是被安史叛军屠了一波儿,然后又被回鹘大军屠了一波儿。

  还没消停几年,又被吐蕃联合周边异族屠了一波儿。

  基本死了个干干净净,也算是从侧面给大唐解决了宗室数量过多的问题。

  ““好你个方小子!居然拿一个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制度给咱听!”

  “万一出了什么岔子,你不是害了咱老朱的子嗣吗?”听到李隆基这个降级袭爵制度居然是个天折的失败品,朱元璋顿时大为不满。

  秦国的天下为公和汉朝的推恩令虽然不咋地,但好歹也是实行了数百年的成熟制度。

  方小子你冒冒失失就把一(诺了的)个未经检验的制度推给咱老朱的儿孙…

  你是把咱老朱家的人当成小白鼠吗?“是啊方先生,你这也太不稳重了吧?

  “小方恩公,既然这个制度没有成,要不然咱也算了吧?”“是啊!降爵降爵的,听着就不吉利!

  不止是朱元璋,听方云飞说这个制度根本就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马娘娘和朱棣等人顿时也是一片反对。

  看到洪武大帝带头diss自己,方云飞也不淡定了!好你个朱老板,谁说这降级袭爵制度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购?

  我告诉你,这个制度不仅经过时间的检验,而且效果还非常好。

  我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给朱老板你留给面子。不过现在既然你都这样了,那我还给你留给什么面子?直接对线吧!

  0243朱棣:这是女真人的爵位吧?(感谢153.

  58读者老爷的催更鼓励!)

  “陛下,谁说这降级袭爵的制度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啊?”“实际上它不仅被检验过,而且效果还相当好。可以说是远远超过秦汉两朝的宗室制度。

  见朱元璋看不上自己提议的制度,方云飞当即反驳道。“方先生,自唐以后似乎没有哪个朝代实行过这个制度吧?你怎么说被检验过呢?

  看到方云飞说得如此自信,就连饱读诗书的太子朱标都忍不住产生了一丝怀疑。

  可他想了半天,依旧想不出哪个朝代使用过这个方法,只能试探着问道。

  “皇兄所言不错,自唐以后,就宋朝的宗室制度和这个有点像,但是也只是像个皮毛而已,内核完全不同。

  周王朱橚也在一旁补充道。

  宋朝的宗室制度和唐朝类似的地方就是所有宗室全部由朝廷集中管理,非朝廷批准连京城都出不了一步。

  这也是靖康之变时,除了奉旨在外办差的康王,也就是后来的宋高宗赵构以外,所有的大宋宗室都被女真人一锅端的根本原因。

  可是除了这一点,大宋的宗室制920度和李隆基开创的宗室制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至于五代十国和蒙元,那就是兵强马壮者得之。压根就没有什么宗室制度。

  “那你们自然是不知道了。因为实行这个制度的并不是大明以前的朝代,而是接替了大明的清朝。

  “现在的史书里并没有记载,你们不知道也是正常。”方云飞认真说道。清朝?

  大明以后的朝代?

  听到这两句话,御书房内的所有人顿时心中一沉。虽然他们已经知道了大明国祚不到三百年,后续会被其他朝代取代。

  但是现在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十分不舒服。尤其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那更是一脸的晦气。感觉就像是有人在自己孙子的满月宴上报丧一样。真是要多腻歪有多腻歪。

  看到众人的表情,方云飞微微一笑。

  本来为了照顾你们的心里,我也不准备说这件事,但是朱老板你非要追着我diss!

  既然如此那(ccbc)就互相伤害呗!看谁更加血厚。

  “既然如此,那还是请恩公给我们说一下这清朝的宗室制

  度吧。”

  太子朱标在一旁说道。

  所有人里他第一个冷静了下来。

  虽然清朝会取代大明,但那是另一个时间线上的事情了。如今因为方恩公的穿越,很多事情已经被改变了。自己可以确信,大明的国祚再不可能是区区两百多年时间,而取代大明的也不一定是这个清朝。

  “既然如此,那我就说了。

  “清朝的宗室爵位封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和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这十二个等级。”

  看到朱标的表现,方云飞满意地点了点头,朗声说道。鉴于明朝宗室泛滥,给国家造成沉重负担的教训,满清对宗室的继承十分严苛。

  即便是亲王的嫡长子,也必须降级一等袭爵,并且每袭爵一次,爵位都要降低一等,直到降到最后的奉恩将军为止。

  这个时候的满清宗室除了能领一份比普通旗人铁杆庄稼高一点的俸禄外,没有半点特权。

  该纳税纳税,该服役服役。

  嫡长子的这种袭爵制度被称为「恩封」。

  其他的儿子如果想要获得爵位的话,必须参加朝廷举办的考试。

  这个又被称为「考封」。

  不用降等袭爵的也不是没有,但是非常稀少。

  从后金建立一直到满清灭亡,不用降等袭爵的只有十二个铁帽子王。

  这十二是个铁帽子王分别是满清初期的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裕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

  ,雍正朝的怡亲王和满清末期的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

  这和明朝遍地亲王、郡王的状况简直就是天差地别。而且同李隆基构思的降等袭爵制度一模一样,满清不仅让宗室子弟长居京师,而且还允许这些人当官办差。

  不仅文武大臣里有数不清的宗室子弟,就连军机大臣都出过好几个爱新觉罗的子孙。

  这样不仅控制了宗室数量,避免了庞大宗室给朝廷带来的巨大负担,还培养了大批有本事有能力的宗室子弟。

  可谓一举两得!

  “看来这降等袭爵的制度确实有可取之处啊!”“儿臣也觉得此法甚好。

  “虽然看上去不咋地,但是好歹也给不成器的儿孙们留了口饭吃。也让那些有本事的有出头之日。马马虎虎吧!”

首节 上一节 168/2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