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剧透大明结局!老朱原地爆炸 第149节

  而且更可怕的是,账簿数字和户部存粮严丝合缝,完全

  一致。

  就算有人察觉到不对,也没法从中找到什么破绽。

  这.…这简直是太可怕了!

  “…方小子,那你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吗?”朱元璋急不可耐地问道

  本来他最大的关注点还是贪墨了大头的小蚂蚁,但是现在看到自己的户部居然成了郭桓这些大老虎的自动提款机,顿时洪武大帝就坐不住了。

  其他人也将目光移向了方云飞,看他有没有解决的方法。“陛下,我能想到的方法有三点。

  知道朱元璋着急,方云飞也不卖弄,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方法:“针对巧立名目,设置苛捐杂税的,主要依赖锦衣卫、检校和各地御史的监督巡查。

  “另外还要让乡老在乡下宣传朝廷到底收取那些赋税,并且告诉乡民,凡是这些正税之外的赋税全部是苛捐杂税,是朝廷不允许的。”

  “让百姓知晓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他们可以选择拒绝缴纳并且向当地的御史、锦衣卫上告。“这些双管齐下,大概能收到奇效。“嗯..不错!”朱元璋点了点头。

  其实方云飞(钱钱赵)说的这个方法,和朱元璋以前想的方法几乎一模一样。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即便是六百年后,通讯和监控发达的后世,有些小吏仗势欺人非法罚款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朝廷能做的,也只是把这类事情降到最低,然后给老百姓一个申诉的渠道。

  想要完全拒绝几乎不太可能!“那针对修改账簿你有什么办法。”朱元璋接着问道。

  对于现在的洪武大帝来说,这个才是最关心的症结坐在。想到自己的国库居然变成了这些贪官肆意挥霍的小金库,朱元璋就想把这些人大卸八块。

  不过这些人已经被下了大狱,随时都可以处以极刑。最关键的,还是找到杜绝这个现象的方法。  既然方小子可以发现这个漏洞,那想必他也有补救的方法。

  一事不烦二主,还是方小子你来吧!虎

  4

  0208方云飞: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方小子,这修改账簿你有什么应对的方法?”朱元璋沉声向方云飞问道。

  “启禀陛下,我这后两招就是专门针对账簿修改的。”方云飞点头说道:“第一个方法就是将户部的三脚记账法改为复式记账法,并且要有专人计算不同地点押送粮草进入京师的损耗比例。

  “不同州府运送到京师的损耗不得一致。水运和陆运不得

  一致。人扛肩挑和骡马驮运不得一致。

  “要是户部的损耗远远超过正常损耗比例,那就要及时询问。看看是出了什么意外还是有人从中牟利,中饱私囊。”“计算损耗比例正常,可是这复式记账法又是什么?”听了方云飞的话,作为大明智慧担当的刘伯温出声问道。

  虚报损耗这个捞钱手段古已有之。

  不过大家计算损耗一般只取个大概,没有像方云飞这么细致。

  如果像方云飞这样精确到不同的州府和不同的运送方式那损耗就不是一笔糊涂账了。

  一切都有迹可循。

  但是就算损耗比例再怎么精准,也需要计入账簿,所以刘伯温本能觉得,这个复式记账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887万三,这个还是由你给陛下和诸位大人演示一下吧

7若6

水3小4说8群

0号1搜5索7

  说了半天,方云飞也有些口干舌燥,自顾自给自己倒了杯水,示意站在一帮的沈万三出面帮自己演示。

  看到方云飞居然要自己当着洪武大帝、太子、亲王和几位老大人的面演示复式记账法,沈万三就有些心虚。

  好在他本来就精通财会,这几天有一直跟在方云飞身边用现代的复式记账法来整理卷宗。

  所以即便精神紧张,但是也将复式记账法讲解得十分清晰。

  “不错不错!这复式记账法确实比户部使用的三脚记账法先进得多。如果大明官府都使用复式记账的话,那徇私舞弊的概率几近于零。

  “不过麻烦在这复式记账法有些复杂,想要户部和各地官府的刀笔吏掌握恐怕有一定难度。

  沈万三讲解完复式记账法后,李善长不由得出声赞叹道。作为大明的萧何,李善长也对财会记账极为精通,所以听沈万三讲解完后,立刻认识到了复式记账法的先进所在。

  不过要命的是,复式记账法麻烦也麻烦在太过先进了。别说现在的三脚记账法,就是沈万三发明的龙门记账法都比复式记账法落后几个版本。

  别看那些负责户部和各地官府钱粮来往的刀笔吏好像十分聪明,其实也不尽然。

  这些人之所以能担任刀笔吏,倒不是他们多么聪明,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世代就是做这个的。

  所有的记账方法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的手艺。做的也都是一些熟练工。

  也就是这个原因,他们学习新式记账法的动力不强。这也是为何沈万三连龙门记账法都发明了,比这个还落后一个版本的三脚记账法还没普及,仅在户部和「大展宏图」这几个有限地方使用的原因。

  想让大明所有的账房先生和刀笔吏使用复式记账法,在李善长眼里简直比推广玉米、红薯和土豆种植还要困难!“没关系韩国公,针对复式记账法一时无法推广的情况,我还有个预备方案,那就是造字!”

  听到李善长的顾虑,方云飞信心十足地说道。“造字?方小友你说造字?

  李善长难以置信地看着方云飞,不太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就是造字!现在表示数字的汉字实在太容易修改了,所以我闲来无事,就创造了一些不好更改的数字汉字。这样那些贪官污吏就没法通过更改数字来贪墨民脂民膏了。

  方云飞十分淡定地说道,一股装逼气息扑面而来!“恩公莫不是说笑了?这文字哪是可以随便生造的?“大哥所言(ccbc)不错。自古以来造字乃窥测天意,否则怎会有「仓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夜哭」的典故?

  “老夫看方小友八成是没有休息好,困顿之下,将自己当成了造字的仓颉了!

  可惜的是,方云飞这次装逼并不是十分成功。

  太子朱标、周王朱橚乃至第一次见面的刘伯温都纷纷摇头。

  对于他们这些文人雅客来说,文字用来载道咏志的工具。并且汉字结构都有其独特的顾略,哪是那么容易创造的?方恩公/方先生/方小友这么说,实在是有些信口开河了!看到众人的表情,方云飞笑了一下。看好了,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诸位,这个是「一」,这个是「二」,这个是「三」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方云飞将「壹」、「贰」、「叁」「肆」、「伍」一直到「萬」、「亿」这十四个字全部写了出来。

  “恩公你还真写出来了!”

  看到方云飞真的写出了新创造的汉字,朱标等人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要知道不论是朱标、朱橚还是李善长、刘伯温,都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儒

  如果方云飞只是鬼画符似得随便瞎编几个字,他们绝对可以看出破绽。

  可是眼前这十四个字无论从结构还是比划都是地地道道的汉字,绝对不是随手涂鸦可以比拟的。

  别人要生造一个字都要冥思苦想半天。

  方恩公/方先生/方小友居然创造了十四个汉字!?什么是天才,这就是天才!

  现在就算说方恩公/方先生/方小友一句仓颉在世,也不会有人觉得夸张。

  “怎么样?有了这些汉字,那些贪官就算是想改也改不了了。

  方云飞得意洋洋地对着众人说道。

  刚才你们的反应有些冷场,现在这个表情就对了!“不错不错!方小子这回做的确实不错!

  和朱标、李善长几个人不同,洪武大帝却是一副如获至宝的模样。

  作为实用主义者的朱元璋来说,这十四个字是方云飞临时想出来的还是早就想好的都无所谓,哪怕他是剽窃的都行。

  关键是要起到作用!

  这十四个字结构复杂,并且笔画极多。

  和原本表达数字的汉字相比,想要通过增减笔画来改动

  一个字简直是不可能的!

  况且相比较推广复式记账法,让那些刀笔吏改用眼前这

  十四个汉字就简单多了。

  有了这些复杂的数字汉字,郭桓这类人再想把大明国库当成自己的小金库就千难万难了!

  看来这回咱老朱没有预判失误,找方小子还是找对人了

  0209嫡出四王:我们集体跳反了!(感谢153.

  58读者老爷的催更鼓励!)

  “好了!现在有了整治大老虎的方法,你是不是该说说这些小蚂蚁是怎么贪墨这么多银两粮秣的?

  得到三个防止官员贪墨的方法后,朱元璋心情大好,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胥吏这些小蚂蚁身上。

  作为从元末走过来的人,朱元璋知道虽然官员贪墨的数量要远超胥吏,但是毕竟他们和老百姓隔着好几层。

  大多数人直接打交道的也就是这些县衙~的刀笔吏和胥作。

  这些胥吏虽然贪的没有那些大老爷多,但是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的就是百姓,具体的盘剥手法-也是他们施展的。

  所以百姓对胥吏的痛恨往-往超过了贪官。而且胥吏的数量也要远远多于官老爷。

  所以总的算下来,胥吏贪墨的数量肯定是要比官员多的。但是让洪武大帝想不通的是,他们是怎么贪这么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两招一一「折色火耗」和「淋尖踢斛」。”方云飞淡定地说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方小子你绝对搞错了!”“方小友你不会记错了吧?不论是折色火耗还是淋尖踢斛都是被朝廷三令五申禁止的行为。他们还敢这么做?

  “恩公,会不会是这些胥吏想到了新的贪墨方法你没有察举到?”

  方云飞话音刚落,就遭到了洪武大帝的大声否认。不仅是朱元璋,就连李善长、刘伯温和朱标、朱棣他们都出言质疑。

  官府收取赋税,除了粮草、咸盐这些食物以外,也会收取一定的现钱。

  但是这些现钱包含各个朝代的铜钱和不同地方的银两。因为冶金和铸造技术水平不一,在加上一些奸商的故意为之,所以这些铜钱和银两中的贵金属含量都不一样。

  这些劣质的铜钱和银两被称为折色钱。

  官府为了能统一计量,往往会把这些成色不一的铜钱和银两重现熔炼铸造。

  在熔铸的过程中,因为杂质的挥发和贵金属的流失,肯定会出现一定的损耗。

  整个过程则被称为折色火耗。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但是不正常的是,很多官吏会昧着良心提高折色钱的火耗比例。

  本来仅仅是五分的火耗,可能到了官吏手里就成了一成的火耗。多出来的五分火耗就流入了这些官吏的私囊之中。

  在大部分地方,两成的火耗才是官吏们默认的正常火耗水平。

  有些心狠的地方,能把火耗提高到三成、四成甚至是五成!

  史书记载蒙元包税制下的湖广,曾出现过七成的火耗!上缴一两的银子,有七分被定为火耗,只有三分可堪使用。

  这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开创了火耗的历史记录。

  但是不论超出的比例是五分、一成还是五成,不足的部分全部由老百姓负担。

  这无疑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不过折色火耗唯一的好处就是百姓不会亲眼所见,所以感受不深。

  与之相比,淋尖踢斛对百姓的刺激就大了!

  因为方便收税计量,胥吏们下乡收税都会使用一种叫做「斛」的敞口计量容器。

  一斛的容积等于十斗。

  百姓要把自己纳税的粮草倒入斛中来计量数量。

首节 上一节 149/2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