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剧透大明结局!老朱原地爆炸 第102节

  “方小子,咱内阁这个主意怎么好。是不是咱的儿孙一直用啊?”

  朱元璋一高兴,老毛病就又犯了。

  又想着把自己开创的大学士制度变成祖宗之法不可变。看着朱元璋兴高采烈的样子,方云飞真不想说出真相。朱老板啊朱老板,你咋就不懂人走茶凉这个道理呢?你要知道你刚驾崩,你这内阁学士就被人玩儿坏了该怎么办?

  “方小子,你这摇头晃脑的是什么意思?”

  “难道咱的内阁制度,又被人给改了?”相处这么长时间朱元璋也对方云飞的行为模式颇为了解。

  所以一看到他摇头,立刻就知道事情没有按照自己~预料的方向发展。

  估计又翻转了!“陛下真是英明啊!

  “草民还没有开口,您就知道我想要说些什-么了。方云飞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朱元璋的说法。

  “那你就说说吧。咱倒要看看咱这个内阁制度被那些不肖子孙给改成什么样了。”朱元璋没好气地说道。

  要是改得好也就算了,要是改得越来越糟,那咱老朱一定要想法子弥补啊!

  算是给他们擦屁股了。

  这帮孙子,就没有一个省心的!

  “陛下,内阁制的改动,源自建文帝。”

  一跳。

  自从知道建文帝削藩时的种种暴行之后,朱标就对朱允炆大失所望。

  但是毕竟父子情深,更何况朱允炆现在也不过是个五岁的娃娃,什么也没做。

  所以朱标虽然把朱允炆发配到了凤阳看皇陵,但是相应的照顾和待遇一个不缺。

  太子妃吕氏也以「孩子年幼,需要照顾」的名义一并发配到了凤阳。

  朱标给朱允炆的安排就是做一辈子富贵闲人,终身不插手政事。

  可是没想到,朱允炆这孩子的折腾劲儿也太大了!削藩就不说了,你还把自己亲爷爷自创的内阁大学士制度给改了。

  这不是上赶着给自己这个当爹的上眼药吗?“允炆?他怎么改了?

  朱元璋皱了皱眉头,沉声问道。

  由于已经了解了建文帝在削藩过程中的种种逆天操作,所以现在不管朱允炆做什么,朱元璋这个当爷爷的也不会太过惊奇。

  “其实建文帝也没什么,就是把大学士的人数给固定下来了。”方云飞随口回答道。

  虽然朱老板设置了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和文华殿五处固定的大学士机构,但是大学士的人数却不是固定的。

  比如一开始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和东阁这四个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机构各有一个大学士,文华殿这个负责太子的机构却有三个大学士。

  后来朱元璋觉得自己这人少,又给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和东阁各增加了一个大学士,太子这边的文华殿也增加了两个大学士名额。

  总之整个洪武年间,五个大学士挂名的机构并没有改变,但是大学士的数量却是增增减减,没有定数。

  到了建文帝登基以后,可能是朱允炆嫌麻烦,就将大学士的人数固定,每个殿阁只能有一个大学士,总共五个。

  这个大学士人数从此就固定位五人之数,直到明朝灭亡也没有改变。

  也是朱允炆为数不多被继承下来的政绩。“哼!自作聪明!

  听了朱允炆对内阁的改动之后,朱元璋不屑地冷哼了一声。

  身为单枪匹马打下偌大江山的皇帝,他能不知道应该把内阁人数固定下来?

  之所以不固定,就是朱元璋的权力欲在作祟。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在洪武大帝的认知里,皇帝如果想要牢牢握住手中的权力,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让臣子猜到自己的真实想法。

  就是因为这个,他才没有把内阁大学士的人数固定下来,为的就是让这些臣子无法了解其中的规律。

  可是朱允炆那小子倒好,一上来就把内阁人数给固定下来了。

  这就是让臣子摸清皇帝心思的第一步啊!简直就是画蛇添足,臭不可闻!

  好在现在朱允炆这孙儿也当不成皇帝了,这个固定内阁人数的做法也就无伤大雅了。

  ···…求鲜花··

  “嘿嘿!允炆这小子,怎么老是喜欢东改西改的?”“要是换了本王,那绝对是祖宗之法不可变!绝对不会违背父皇的做法。

  一旁的燕王朱棣也忍不住插话说道

  “真的吗?燕王殿下,历史上你可不是这样做的啊。”“这内阁制度在你手里可是改变最大的!基本和陛下制定

  的内阁制完全就是两回事。”

  看着朱棣大言不惭的样子,方云飞忍不住出言反驳道。“方先生,你可别凭空污我清白啊!本王是最崇拜父皇了,怎们可能改变他的规矩呢?”

  听到自己老爹的内阁制度居然被自己改得面目全非,朱棣顿时急了,面红耳赤地辩驳道。

  .0

  “屁!就你还最守规矩?既然你那么守规矩,那咱让允炆那小子当皇帝,你还反他?

  看到朱棣争辩的样子,朱元璋就忍不住上火。

  “父皇啊!你这话说的偏不偏心啊?允炆这刀都架到儿臣脖子上了。你还不允许我反抗一下?你这也太偏心眼儿了啊

  朱棣不服气地小声嘟囔道。

  “你小子还敢顶嘴?看我不抽死你!”

  “方小子你接着说。咱听听老四这个混账是怎么改了咱的规矩的。”

  朱棣辩解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元璋直接打断。朱元璋冲着方云飞摆了摆手,示意他接着往下讲。他倒是要听听,老四这个混球儿是怎么改动咱的内阁制度了。

  “陛下,其实燕王殿下也没有多做什么改动,他就是让内阁大臣多干了一点点活儿。”

  方云飞神色轻松地说道。“哦?什么活儿?”

  朱元璋直起身子十分认真地问道。朱棣则紧张兮兮地看着方云飞。希望自己改动没有太多。

  “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燕王殿下登基以后经常忙着去漠北打仗,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这么多奏折。”

  “所以他就给这些内阁大臣增加了一个叫做「票拟」的工作。”丁

  0126朱元璋:你小子还不如允炆呢!

  (感谢12

4.4读者老爷的月票鼓励!)票拟?

  所有人都露出了疑惑不解的神情。

  太子朱标想了一下,向方云飞出言询问道:“恩公,这票拟是什么啊?

  “所谓票拟,就是这些内阁成员要在奏折上写下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

  “这样皇帝就不需要动脑筋想什么解决办法,只要在这些大学士给出的意见里面选一个就好了。

  “嗯.大致和太子殿下所干的活儿差不多!”方云飞想了一下补充道。

  “糊涂!老四,你就是这么给咱守规矩的?啊?咱看你还不如朱允炆这个娃娃呢。”

  听了票拟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后,朱元璋顿时勃然大怒,指着朱棣的鼻子就是一顿骂。

  喷得朱棣头杵在地上,大气儿都不敢出一口。

  “八四零”如果朱允炆固定内阁人数还只是改动了内阁制的皮毛,那么朱棣推出的这个「票拟」就是直接把内阁制的核心给改了。

  和洪武大帝设立内阁大学士的初衷背道而驰。

  可以说永乐时期的内阁和洪武时期的内阁,除了名字一样,二者的工作性质已经完全变了。

  要知道洪武大帝设置的内阁大学士,本质上就是个打杂的秘书,只负责给奏折分门别类,概述其中的内容。

  其实这些内阁大学士的工作虽然看上去很繁琐,但是并不复杂,也不费脑子。

  熟悉之后可以很快上手,充其量也就是个脑力流水线工人。

  因为他们对奏折反应的内容根本就没有任何建议权和处理权,每天只是机械重复自己的工作。

  奏折的建议权和处理权全部把持在太子朱标的手里,只有朱标才有权力给出初步的处理意见,供朱元璋选择。

  这个活儿其实非常累人,否则太子不会有了文渊阁大学士的辅助,还熬到自己油尽灯枯,英年早逝。

  燕王朱棣逆袭成为皇帝之后,任然秉持了自己喜欢在塞外上开武装Partyl的传统。

  每天在草原上纵马驰骋,和鞑子们打成一片。

  可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永乐大帝要和鞑子愉快地玩耍,就不能兼顾朝政。

  太子朱高炽身体肥胖,没法跟着朱棣享受武装游行的乐趣,再说京师重地也离不开人,需要太子坐镇。

  况且很多大事要事还是需要朱棣这个皇帝定夺。

  朱棣琢磨了半天,干脆把自己大哥的工作一分为二,一半儿交给了自己儿子,一半儿交给了内阁大学士。

  这样内阁大学士就拥有了一部分皇帝的议政权,相当于

  一个全面削弱版的丞相。

  也就是说永乐时期的内阁已经从洪武时期的秘书板子变成给了一个参谋资政的机构,干的全是太子朱标现在干的活儿。

  你说朱元璋他能不急吗?

  反应过来的朱棣也把脑袋一杵开始装死。骂就骂呗,反正也掉不了几块肉。反正从小到大自己也没少挨父皇的骂。只要不动手不上脚就行。

  “陛下息怒!其实燕王还是很有分寸的。凡是涉及军国大事以及重臣调动的奏折,那些内阁别说票拟了,就是连看都不能看。”

  “不仅是燕王殿下,就连燕王世子朱高炽登基以后也是这么做的。”

  “所以大权旁落这种事,陛下你实在是多虑了!”

  看着朱元璋和朱棣父慈子孝的这一场面再次出现,方云飞笑着对二人解释道。“嗯.

  “那还勉强可以。”朱元璋沉吟了一下说道。

  最早的丞相,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三权合一,开衙建府,尊荣无比。

  但是随着历朝历代皇帝不断削弱相权,行政权几乎从丞相的手中完全剥离。

  只有议政权和决策权还牢牢握在丞相的手里。

  不过洪武大帝废除丞相以后,议政权和决策权也被他收了回来,然后一分为二。

  议政权交由太子,决策权则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朱棣的做法相当于把一部分弱化的议政权交给了内阁,自己这牢牢掌握这决策权和部分议政权。

  虽然永乐时期的皇权不能和洪武大帝时期的皇权相提并论,但是牢牢压住相权还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在朱元璋眼里,虽然朱棣的方法改变了自己设立内阁的初衷,但是只要能牢牢把持住皇权,那朱棣这波操作他也能给打给六十分

  勉强及格!

  “爹啊!我就说嘛,做皇帝根本不需要那么累。学学我,活得轻松点儿不好吗?

  “你看看你还有我大哥,都累成什么样子了?”“有这时间休息休息不好吗?”“这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嘛!”

14404

85057(备注进群)

首节 上一节 102/2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