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62节

  灵帝很清楚,他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是以,他只能选择制衡,先后以何苗、董重为开府将军,置部曲,以蹇硕领西园八校尉……

  出巡时带走何进,也是出于这一考量。

  当时,灵帝询问刘辩,其实无论刘辩回答是谁,他都会带走何进。

  但现在,灵帝觉得是时候让何进录尚书事了。

  如果在此过程中何进有行悖逆之事的迹象,那就莫要怪他不留情面了。

  这次病重,让灵帝彻底了解了自己的身体情况。与支支吾吾的太医不同,华佗的话更直接,却也更让灵帝相信。

  灵帝没想到这一天会这么快到来。

  他才想要重振社稷没几年,还有好多事没做……

  “便以何进录尚书事吧!”灵帝说出了刘辩不想听到的话。

  何皇后很开心,说道:“妾替兄长谢过陛下。”

  刘辩瞬间明悟,何进录尚书事,该不会是何皇后的功劳吧!

  何皇后开心,董太后自然就不开心了。

  董太后强调说:“董重上次平尚书事,也做的很好,这回,也该去帮帮辩儿。”

  何皇后立刻回应说:“我二兄上次也做的很好!”

  又开始了。

  这时,灵帝忽然说:“辩儿醒了啊。”

  刘辩还没说话,又听灵帝继续说:“朕有些疲惫了,这就回去歇息了。”

  张让立马唤人上来,抬着灵帝回宫。

  董太后与何皇后再度不欢而散。

  眼见着灵帝飞快地离开了现场,刘辩登时有些茫然,他也有事情想找灵帝帮忙啊。

  对于刘辩来说,关羽的案件拿下了不少雒阳周边的乡里官吏,这些人的缺全都需要补。

  按照汉家制度,百石以下的斗食小吏和佐

    史必须选用本地人,一百石及以下的官吏郡县长吏可以直接任命。

  典型的如郡中的功曹,明明职权很大,但依旧是一百石。

  但随着时代发展,郡国长吏一方面侵吞县长吏的职权,一方面将能直接任命更高级别的郡县属官,乃至于县令县长。

  现在,刘辩就想先拿回这些放出去的权力。

  严格来说,郡县长吏任命百石以上的官员是不符合律法的。

  祖宗之法怎么能违背呢!

  一百石以上的算是收回的有理有据,但哪怕是雒阳,作为京都的县,其官吏的主力依旧是百石及以下。

  在这个关键问题上,祖宗之法也帮不了他。

  在关羽之前是一帮虫豸治理乡里,把虫豸打掉之后又换掉帮虫豸上来?

  那关羽和他岂不是白干了吗!

  刘辩不想白干,如果可以,他也想窜托灵帝效仿一下朱元璋,来个剥皮楦草,不服就杀上一批。

  可他也明白,如今能当官的人就那么多,杀完,就真没了。

  所以,刘辩决定朝里面掺点沙子。

  朝廷插手地方小吏事务,这种违背祖宗的决定,刘辩必须要获得灵帝的支持。

  他自己的分量还是轻了些。

  乡中有有秩、三老、游徼三个百石,乡小者,有秩转为啬夫。百石之下,也有小吏,还有亭长里魁。

  官吏之间的界线在此时并不明显,像郡守县令直接就被称为长吏,也不乏从小吏一步步做到丞相的人。

  他将目光放到了目前在雒阳跳的最欢的太学生群体上。

  太学生的构成大致有三种,一是太常及太学的博士等选出年满十八的相貌端庄的才俊,二是郡国举荐,三是六百石及以上官员之子。

  一百石的乡官和斗食小吏对于家世很高,到太学只为增长名声的人来说的确比较低了,他们的家世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机会,更高的起点。

  此外,朝廷每隔两年就会对太学生进行考试,经过太学的经学考试能直接担任郎官,一般可分次第取数十人,某些情况还会加取一两百人。

  桓帝时,太学生达到了惊人的三万余人。如今即便太学远不如当初昌盛,又有同样有晋身渠道的鸿都门学与之竞争,但随着郑玄的到来,太学的人数再次破了两万。

  有此基数,两年一次考试难度还要高过百里挑一。

  刘辩觉得,这么多人里,总归是存在一些没有门路的寒门子弟。如果还有一腔热血的阀阅豪族之人愿意主动前往,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是都在批判乡官里吏不干人事吗?

  你行你上啊!

  下乡去吧!

  不会都是嘴强王者吧?

  刘辩目前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让有志向的太学生加入到乡官里吏的体系之中,百石或百石之下。

  另一种是太学生体验基层小吏生活。

  以刘辩所见,虽然他更希望是前一种,但后一种更有可行性。

  反正现在朝廷对于太学里的太学生也只是提供住宿,吃穿出行啥的都是自费。

  而能来雒阳当太学生的,即便家境不好,也大都有人资助。

  如果真有罕见的勤工俭学者,刘辩不介意由东宫出资资助一番。

  

第118章 诏书

  刘辩追着灵帝来到了玉堂殿,见灵帝精气神不错,这才说明了来意。

  这回,轮到灵帝觉得刘辩过于保守了。

  “不过是任命几个乡里的官吏而已,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刘辩解释道:“我只是觉得过去这些官吏都是由郡县任命的,且百石以下的小吏须本郡国人担任,律法是这般规定的,若是轻易违反,恐怕不太好。”

  “什么祖宗之法?辩儿不必担心,我汉家自有制度!”

  灵帝原以为刘辩是为了太学生的事与他相商,却不曾想刘辩把重点落在了乡里官吏的任命上。

  他问道:“昔日辩儿认为三互法不合时宜时那般坚定,怎么如今反而拘泥于此了?”

  刘辩心中的来自有后世的“皇权不下乡”的概念,形成了刻板印象,让他本能地以为破坏这一点会引来极大的反对。

  但在灵帝心中,郡县长吏都是他任命的,不过是越过长吏们去任命几个乡里的官吏,根本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还能真有谁敢站出来反对不成?

  更别提是在雒阳,天子脚下。

  虽然天子带头破坏法度规则不太好,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想明白了这一点,刘辩老老实实地称赞——“父皇说得对!”

  灵帝对此很是满意。

  他也同样夸赞道:“辩儿的想法很好,太学诸生整日妄议朝政,交游成风,学风败坏,良莠不齐,是该整顿一下了。”

  因为陈蕃的缘故,灵帝对于整个太学生群体的印象并不算好,否则当初也不会开办鸿都门学了。

  “辩儿是想如何挑选太学生?以通几经者为官?”

  桓帝时将太学的策试改成了通经,同样是两年一次,以五经为考试范围,考试合格一次便视为同一经。

  以能通经书多少来分别次第,通两经者就可以去当郡国的文学掌故了。这时候太学生可以选择当官,也可以选择继续读书考试,直到通三经、四经、五经。

  其中,通四经便能做比三百石的郎中了。这个时候的太学生已经可以和孝廉站在同一起点,作为郎中进入三郎署接受培训。

  所谓三署,即五官中郎署、左郎署、右郎署,此三署郎原本有宿卫之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三署逐渐弱化了宿卫的功能,进一步特化成了培养官员的所在。近卫之责则逐渐移交给了羽林郎和虎贲郎。

  刘辩摇了摇头,他不愿意采用老体系,通经的考核方法过于学术化了。

  “太学早有清谈之风,还有醉心经学者,此等人不适合为官,更别提去到乡里了。”

  “我虽没在乡里生活过,却也知道那里生活远不如城郭之内,若无坚定之心,不如不去。”

  “我欲使太学生自愿报名,参与策试。策试可效仿早前,其优者分为甲乙二等,充任雒阳及周边数县的此前被罢免的乡里官吏,甲等为

    百石,乙等为斗食佐史。”

  策试是过去选拔太学生的老方法,以策试分级,根据成绩高低能成为不同官秩的郎官。

  刘辩不欲把策试的难度定得过高,但也不愿意选一帮吃白食的,这其中的把握,只能依据到时候参加策试的太学生整体质量来定。

  等商量的差不多了,灵帝也有几分疲惫,立马派人叫来尚书令卢植,告诉了卢植他的决定,十分自信地将起草诏书的工作交给了卢植。

  “子干若有疑惑之处,可与太子相商,尽快发布诏书,令有司施行。”

  卢植一见刘辩在旁,马上就明白了这主意是谁出的。

  他看灵帝的架势明显不是奔着商量来的,作为尚书令,他其实是没有拒绝皇帝的权责的。

  卢植其实倒也不觉得皇帝插手乡里官吏有什么值得劝谏的,关键是关羽查出来的东西实在是过于恶劣,谁能想到,京都雒阳竟能有如此多的冤案。

  或者说,当事实真相被通通揭开,被赤裸裸地放到眼前时,便已经不能装作看不见了。

  卢植与灵帝一样,都把这份诏书的重点放在了太学生身上。

  交待完诏书的内容后,灵帝便去后殿休息了,留下刘辩和卢植在拟好诏书后直接用印。

  卢植当了这么多年的尚书,起草一份诏书驾轻就熟,很快就和刘辩商量着拟好了诏书。

  有了灵帝的提前交待,也不用再把诏书交给皇帝确认,直接用了印。

  接下来只要卢植将诏书带到尚书台,备份后发往三公府即可。

  太学归属于太常管辖,诏书最先发到了太尉府,再由太尉府发到太常府,最终的执行落在了袁隗手上。

  袁隗在拿到诏书后,虽然预感到他的侄子袁术又要丢一次脸了,但很快就召集相关的官吏,开始执行诏书的内容。

  整个过程都很顺利。

  ……

  陈容就是太学生的一员。

  他早年间曾追随过在太学生中颇有声望的臧洪,与臧洪关系甚是亲密。后来臧洪被举孝廉为郎官,又外出为即丘长,陈容没有跟随,而是继续在太学求学。

  臧洪的父亲历任二千石,陈容没有这样的出身,在臧洪走后他虽仍在舆论场上针砭时弊时十分活跃,但始终达不到臧洪的高度。

  不过他的志向一直未曾改变。

  才搬过来与他同住一屋的毛方不如他这么爱热闹,才刚刚做好自己的饭,见陈容罕刚巧回来了,招呼道:“君吃了吗?锅灶尚热。”

  毛方和陈容一样,家境都不富裕,平日里都是自行在太学的住处做饭。

首节 上一节 62/1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