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63节

欧阳修无时无刻都在想着范仲淹和富弼归朝。

赵祯不由得微微皱眉。

这一刻,擅于察言观色的陈执中立即站了出来。

“富彦国与石介谋反之事,仍有余波,且富弼在主理青州,贸然调回,甚为不妥,此时还不宜让其还京!”

赵祯道:“陈相,言之有理!”

赵祯不愿让富弼回京,除了有谋逆的嫌疑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富弼如今身在外地,还不停呈递奏疏,言军队改制之事。若回到汴京,那还不天天在赵祯的面前提议变法。

赵祯想到这里,就觉得头疼。

如今的他,允下齐州变法已是底限,至于朝堂政事,他只求一字:稳!

就在众人都想不出合适人选的时候,陈执中突然开口道:“官家,不知夏子乔如何?”

夏子乔不是别人,正是夏竦。

赵祯的眼神顿时亮了!

夏竦曾为赵祯之师,赵祯对其甚是尊重。

赵祯也知夏竦酒色财气样样都占,贪图享受。

但夏竦是有一定能力的,且夏竦的很多门生故吏都在枢密院内。

若夏竦再任枢相,那枢密院定能稳如泰山。

当下,赵祯更期待的是朝堂稳固。

“官家,万万不可,夏竦此人擅于阴谋,若他回朝堂,恐怕……”

唐介刚说一半,便被赵祯伸手拦住了。

“众卿,莫因为自己不喜,或别人有些坏毛病便将其全盘否定,朕需要的是治国之才,而不是品行模范,在朕看来,满朝文武,莫有人比夏公更合适!你们还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吗?”

众臣尽皆无语。

论资历、能力,确实没人比夏竦更合适了。

“中书拟旨,命夏竦回京任枢密使,至于贾昌朝,让其去知大名府吧,年后执行!”赵祯说此话的语气,尤为笃定,不容反驳。

众臣纷纷拱手,不再多说。

欧阳修等人虽不喜夏竦,但对方毕竟资格摆在那里,而能力又是有目共睹的,只得妥协。

苏良不由得微微撇嘴,心中喃喃道:没想到赶走了狼,却又引来了虎。

2合1章,感谢书友xu3775的打赏,非常感谢!

第71章 何人知贡举?一鸣惊人的张方平

除夕夜。

汴京城的条条街道都被挤得水泄不通。

各种勾栏瓦舍、酒楼茶肆皆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街道上灯火明亮,如同白昼。

随处可见各种杂耍、滑稽戏、猜谜语、卖小吃的小摊贩。

大街小巷,人人皆穿新衣。

各种吆喝声、车马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喧天动地。

若大宋朝每个州城都如这般,那绝对可超汉唐盛世。

苏良、唐夫子、唐宛眉、桃儿四人吃过晚饭后,也来到大街上游玩,感受年味。

直到深夜方归。

这晚,苏良并未守夜,他陪着唐夫子浅饮数杯后,便躺下睡了。

因为他需参加明日的大朝会,三更天便要起床漱洗。

……

庆历六年,元月一日。

苏良不到三更天便起了床,然后穿官服,直奔皇宫。

大宋的礼制颇为繁琐。

官员们在宫禁外排队都排了大半个时辰。

随后,随着天色渐亮,文武百官皆来到大庆殿。

赵祯身穿裘冕(皇帝专用大礼服),手执天子之笏,说了一段祈祷天下安宁、国泰民安的话语。

紧接着,开启了第二个环节,各国使臣进殿朝贺。

有辽、西夏、三佛齐、大理、大食等多国使臣。

苏良望着辽国使臣那副高冷的模样,突然想起了包拯。

他预估,包拯一定会比这位辽国使臣更加高冷。

这场大朝会足足持续到近午时才算结束。

随后便是午宴。

苏良吃过午饭,便开溜回家了。

一方面是官服穿的实在难受,另一方面也不需要他作陪。

陪同各国使臣的官员皆来自太常礼院和礼仪院。

这些官员贼能喝,乃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在保证自己不丢人的情况下,还能让别国使臣丢人。

各国之间,看似一团和气,其实还是在暗暗较劲。

特别是宋、辽、西夏三国,使臣们的心眼堪比蜂窝的孔洞。

正月初六。

王安石和司马光赴任心切,在苏良相送下,一大早便离开了汴京城。

而苏良的丈人唐夫子,看完元夕灯节后,也坐上了前往扬州的商船。

唐夫子已习惯教书育人的日子。

扬州还有一群孩子等着他上课,而他在汴京无朋无友,也呆得腻了。

临行前,唐夫子再次交待苏良和唐宛眉,生子乃是今年最重要的事情,务必重视。

二人也满口答应,必将努力为之。

……

正月十六一大早,察院。

苏良刚进屋,便见周元正在奋笔疾书,瞧着已写了有大半张纸。

“子雄兄,刚过完年,便有如此紧急的奏疏要写了?”

“省试在即,该是推举知贡举的人选了!”周元放下笔,笑着说道。

这时,苏良才意识到,三年一次的科举省试又要开始了。

“敢问子雄兄举荐的是谁?”苏良好奇地问道。

“当下朝堂,宜知贡举者,无外乎三人。欧阳学士、王学士和王中丞。”

欧阳学士是欧阳修,王学士是指王尧臣。

当下,二人皆在学士院任翰林学士。

“欧阳学士为甥舅案所累,名声有损。王中丞文采学识又不如欧阳学士和王学士,故而……”

就在这时。

御史中丞王拱辰从外面大步走了进来。

苏良和周元连忙站起来拱手,见到台长还是要拘礼的。

周元一脸尬尴,将脸扭向别处。

他虽然还没说完,但明显就是举荐王尧臣知贡举了。

王拱辰在屋内转了一圈后,大步朝着外面走去。

他走到门口时,突然回头看向周元:“子雄,公务若不是很忙,可抽空看一看本中丞之前的奏疏,看看我是不是妄为状元之才?”

说罢,甩袖而出。

周元高喊道:“定看,定看,定会欣赏中丞佳作!”

说完后,周元的额头上已满是汗珠。

他看向苏良,无奈道:“新年伊始,我便将王中丞得罪了!”

“无妨无妨!咱这位台长心眼比针孔都小,但说实话,其奏疏确实有一定独到之处,不过……不过比起欧阳学士和王学士还是差上一些!”

周元认可地点了点头。

这是整个朝堂都公认的事情。

而此刻,趴在窗户口偷听的王拱辰,气呼呼地离开了。

王拱辰和欧阳修乃是同届进士,还是连襟。

虽然王拱辰是状元,但民间都传的是因欧阳修过于风流,才没有夺得魁首。

王拱辰是一个捡漏状元。

王拱辰事事都想与欧阳修较个高低,却事事都不如欧阳修。

而王尧臣,乃是天圣五年的状元及第,比二人还要早一届。

资历和学识都要高于王拱辰。

王拱辰并不差,但与此二人相比,就矮上一截了。

苏良坐在桌前,思考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举荐欧阳修知贡举。

当即也写起了举荐书。

两日后。

垂拱殿的御案上已堆放了近百本举荐奏疏。

举荐欧阳修者,是因其才高。

举荐王尧臣者,是因其德厚。

举荐王拱辰者,则是采取排除法。

首节 上一节 63/2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