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逍遥驸马爷 第361节

“众位卿家,朕的拜年贴,可都收到了?”

随着皇帝的问话。

庄重的气氛为之一松。

众人的神经一下放松下来,嘴角上翘,不自觉的露出笑意。

“拜年贴”为当今圣人首创。

从去年开始,李二陛下就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

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

当然,普通人没有皇帝土豪,不可能都用金箔,而是以梅花笺纸代替。

民间称之为“飞贴”。

“回圣人,吾等都已收到了!”

众臣喜气洋洋的回应完。

人群中,立刻传出程咬金的大嗓门:“陛下!莫要小气,下次那金箔做的厚一些!”

众人顿时哄堂大笑。

李世民笑骂一句:“你这老货,钻钱眼里去了。”

“哈哈哈哈……”

程咬金腆着肚子大笑:“有钱拿谁嫌弃,等俺老程攒多了金箔,就去给婆娘打造一副首饰!”

大家笑的更加欢乐了。

群臣之中。

房玄龄扭头,对程妖精低声呵斥:“闭嘴!这可是大朝会,各藩国使臣还在呢。”

说罢。

作为群臣之首,他独自走出队列。

将鞋子脱掉,跪在地上,把佩剑放到解剑席,拜,然后严肃的唱道:

“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梁国公,臣房玄龄:元正首祚,景福惟新,伏惟贞观皇帝陛下与天同休。”

话毕。

群臣纷纷下跪,高呼万岁。

杨师道走到皇帝左前方,代表皇帝,再次高声道:“有制——!”

群臣再拜,三呼万岁。

大家站起来后。

大朝会进入送礼环节。

各州郡镇守官员,各藩属国,进献各种土特产作为贡物,并且献上祥瑞。

祥瑞分为大瑞、上瑞、中瑞几种。

如果有贴金箔的肥猪,也可以冒充麒麟。

很快,各种贡物祥瑞,就像是一座小山似得,摆在了皇帝面前。

李世民端坐于上,面含微笑,偶尔点点头,丝毫不见有情绪上激动。

原因无他。

这些琳琅满目的祥瑞贡物……最后压根进不了他的内帑,而是被要被归于国库。

果然。

献礼完毕后。

户部尚书唐俭,笑眯眯的站了出来,躬身道:“臣,请圣人将各地的贡品封归入库。”

“陛下!”

随着一声高呼,礼部尚书王珪,也迫不及待的出来,拱手请示:“各藩属国的奇珍异宝,实属难得,我大唐并无盛产……”

“臣,请陛下将这些奇物归于礼部,用于日后封赏诸国之备。”

被手下大臣打劫。

李世民都已经习惯了,随意摆了摆手,吐出一个字:

“可。”

唐俭和王珪一脸喜色。

迅速叫来手下,将小山似得贡品直接搬空。

其他部衙的同僚,看得哈喇子快流出来了,一脸的羡慕嫉妒,然而一点儿办法没有……无论何时,行政事务部的权利就是这么大。

至此。

大朝会最重要的部分完成。

杨师道站在皇帝下方,面对群臣,高声唱到:

“礼毕——!”

李世民走下御座,上御舆,被人从东边门抬出去,其他参会的人也按次序离开。

忙到了这里。

时间也到了午时。

大家天不亮就来了,到了饭点,作为东道主的皇帝,自然是要管饭的。

参加朝会的人们,浩浩荡荡的转移阵地,来到了太极殿前。

吃饭前,还要“鞭春”。

内侍们将巨牛搬到殿前。

牛用黄土捏成,按照北黑、东青、南红、西白的方位规则,将土牛涂成黑色。

大太监张阿难,站在皇帝身后,鼓足气力,大声唱道:

“为大唐风调雨顺贺,请陛下鞭春——”

李世民亲自拎着一条鞭子。

走到土牛之前,用鞭子轻轻抽打了三下,象征着让耕牛多干活,来年有个好收成。

至此,终于可以开饭了。

李世民将鞭子抛给张阿难,含笑说道:“众卿家,今日朕在宫中大摆筵席,诸位——不醉不归!”

第四百四十四章 吾等天子亲军,必为圣人分忧

河东道,晋州。

经受过虏疮的肆虐,坚强的唐人,把伤痛深掩埋在心底,选择笑面人生。

更有白发苍苍的老者。

他们曾经见识过隋末的动乱,心志坚韧,面对瘟疫,连眼皮子都不眨一下。

华夏大地上。

这个勤劳的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山河热土,坚韧而又富有活力。

仿佛没有什么可以打倒。

……

现如今。

在牛进达大军入驻的情况下,河东道的百姓,生活已经恢复了到了正轨上来。

家家户户喜气洋洋。

如同长安的百姓一样,喜迎新年,声声爆竹,将往日的苦楚一扫而空。

然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广袤的晋中土地上,总有一些阴暗,在不为人知的地方滋生。

神山县。

羊角山下。

村口被拒马拦截。

一干村民站在拒马之内,皆饿的面黄肌瘦,一脸焦急的与拦截之人理论。

两名小吏,带着一群泼皮混混,气势汹汹的堵在村口,死活不让村民出去。

“都吵什么吵!”

一名干瘦小吏,立于拒马之外,恶狠狠扫视村民:“上头的命令,便是封闭通道!”

“你们却要出去?”

“难道想要造反吗!”

这一顿威胁,立刻将村民们震住了。

大家颤抖着身子,不敢出声,求救般望向了一人,露出企盼的神色。

那是一位中年书生。

虽然文质彬彬,然而身上的衣裳洗的发白,标识着他生活并不宽裕。

作为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

在大家眼里,他是唯一能拿的上台面的人,因为在这个年代,读书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世人的尊敬。

被村民们注视。

中年文士鼓起勇气,上前一步,愁眉苦脸的求道:

“官爷,这么封着也不是办法,家里一粒米都没有了,吾等全家都饿着肚子呢。”

他这么一说。

立刻引起了村民们的响应。

一名工匠,马上挤出人群哀求:“我们这些手艺人,干一天吃一天,放我们出去吧。”

“官爷——”

一个村妇红着眼睛哭道:“我家夫君病的厉害,再不看郎中,就要死了,让我们去看看病吧。”

“是啊,放我们出去吧。”

“官爷,求你们了,放我们出去吧。”

首节 上一节 361/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