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贾玉京 第41节

“好好,我等着。”小胖子乐得后槽牙都露出来了。

贾琼如今写字用的是自己改良的柳体书法,比最开始用楷体写书时速度要快很多,一个时辰能写四千字左右,一口气写到钟灵出场。

他觉得有点儿困了,抬头一看,却发现陆羽还趴在床上,直勾勾的看着自己。

“伱不困啊?”

“不困不困,你写完了吗?”

“你自己拿去看吧,我睡觉了。”

“好好好。”

贾琼把写完的书稿交给陆羽,自己上床睡觉去了,一堆人立刻围上小胖子,凑在一起看贾琼的新作。

虽然字数少,但是众人依然是兴奋不已,毕竟能提前看到存稿,是每个书虫毕生的愿望。

连续忙活了快二十天,新生们终于在老生的指导下,搭建起六座崭新的竹屋。

如愿以偿的从大通铺搬进了四人标准套间,大家都对于自己建的竹屋还是非常满意的。

这十几天时间,新生们不但锻炼了体魄和意志,也增进了相互之间的情谊。

青松院的师兄们一有闲暇就会过来帮忙,所以新生与老生们也都迅速熟络起来。

以往几届,新生完成这个“军训期”一般都要一个多月时间。

这一届不但缩短了一半的时间,而且因为有贾琼领导,没有一个人中途再抱怨过。

新生正式搬进青松院的这天,书院召开了一次热烈的迎新会。

山长连同众位教授,这时才与大家正式见了面。

新生们从这时起,才算是真正的被书院接纳,成为书院正式的一员了。

根据每人的学业水平不同,外舍分成五个班。

每个班分别教授四书,讲授本经和策论时所有外舍生都在一起上课。

书院有月考,季考,大考,书院会根据考试成绩决定升舍还是降舍。

跟其他书院不同的是,升内舍学生们不存在竞争。

只要教授们一致认为一名学生有考取举人的实力,他就会被升入内舍。

内舍生要升上舍时,学院才会根据内舍生排名来决定,但排名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季考时内舍头名才有机会升入上舍,但是如果教授们认为你能力不足,那就算考了头名也升不上去。

所以升上舍非常困难,基本都要有考取进士的实力才能升上去。

而上舍生的名额最多只有十名,超过十名时,上舍就会开启末位降级制度。

不过到目前为止,上舍生最多的时候也就是今年,也只有九人而已。

因为学院的这种制度,所以学生们的竞争关系并不大。

这也是书院中的学生们,关系普遍都很融洽的原因之一。

至于没有竞争学生们会不会懈怠,这其实并不需要担心。

万松书院的教学质量是出了名的,有四个进士出身的教授的书院,在整个大楚也找不出十个。

而且除了附读生第一年要交高额的学费,其他学生都不收任何费用。

食宿,书籍,笔墨纸砚全都是书院免费供应。

内舍生每年还有二十两银子的助学金,上舍生更是有一百两银子的奖学金。

最近这几年,每年年终大考,都是由浙江学政亲自出题阅卷。

要知道院试就是由各府学政当主考的,这么好的条件,谁会不珍惜呢。

季考会影响升降舍,而大考不通过是会直接被书院直接除名的,谁敢懈怠。

今年因为贾琼入学,书院出现了很多不同以往的画面。

比如每天早上,书院门前的广场上都会有很多学子在这里练习站桩,击剑和射箭。

比如每个休息日,饭堂里总是会聚集起一大群人,等着听陆羽讲《天龙八部》的最新章节。

比如新生入学的第一次季考,就有五人直接升入内舍,让老生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比如书院第一个学社——侠社,被建立起来。

时光流转,转眼新生入学已经三个月,大家也已经完全适应了书院的生活。

贾琼季考成绩出色,前几天跟其他十一人一起升入内舍。

他们搬离了青松院自己的小竹屋,住进了青山院中。

从四人一间的标准竹屋套间,换成了两人一间的豪华木屋套间,这就是内舍生的福利之一。

贾琼的室友正是宋勉,他果然跟贾琼想的一样,千里迢迢从山东来求学,必是才学不俗。

这届新生因为有贾琼在,青松院陷入了空前激烈的内卷之中。

贾琼每天早上天不亮就会起床,站大枪桩一个小时左右。

然后练半个小时击剑或者弓箭,风雨无阻。

午课不论是策论课还是五经课,不管是不是本经,贾琼全都一节不落。

晚上他不但要完成双倍的功课,还要练一个时辰的字,雷打不动。

每十天一次的休假,贾琼还会下山练习骑射。

第一次月考,贾琼的成绩还只排在外舍三十名开外,第二次就已经杀入前十。

比你更有天赋的人还比你更加努力,这种压力鞭策着外舍的每一个人一起努力奔跑。

在这激烈的内卷中,贾琼也时常给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让大家一同进步,因此深受外舍生们拥戴。

五月底的季考,十二名外舍生一起升上内舍。

这是书院有史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盛况。

这就是鲶鱼效应的显现,贾琼以一人之力,带动了全体外舍生的进步。

六月天气开始变得炎热,正是早稻成熟的季节。

书院有上千亩自己的稻田,也到了该收割的时候了。

这些都要由学子们来完成,也是学院给他们安排的一次历练任务。

书院的三百多名学子,除了一些祖籍比较远,今年要参加乡试已经回乡的。

剩下的所有人,不管外舍上舍,全部都要下山参与收割。

新生们已经经历过建房的考验,有了心理准备,这次倒是从容了很多。

贾琼等新生这是第一次参与,所以被分配到凤凰山附近的田地。

老生们最远的要到杭州湾附近的村子,乘船要走两天才能到。

第55章 身心洗礼

这日清晨,天刚蒙蒙亮。

贾琼等新生跟着陶大春和几名老生一起下山,步行前往梧桐镇二十里外的白河村。

贾琼依然是那身侠客打扮,不过这次他没有带枪,只戴了剑。

如今学院中有不少人加入了陆羽当初开玩笑般发起的学社——侠社,贾琼理所当然的被公推为第一任社长。

侠社成员以贾琼为榜样,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青衫学子,也可为侠为宗旨。

提倡恢复先秦儒士之风,以天下为己任,重文而不卑武。

他们也和贾琼一般,平时练武强身,出门时也爱戴剑。

侠社成员现在已经有五十余人,其中尤以新学子居多。

因此他们这一行人出行,倒好似一群江湖中人一般,新奇的画面引得不少路人侧目。

白河村在钱塘江边,只是个人口百十户的小村子。

书院在这里有一处小庄园,有水田两百多亩。

书院这些分布在浙江各地的大小庄园,是书院专门为学子们历练准备的,倒不指着这点田产赚钱。

贾琼他们赶了一上午的路才赶到白河村,庄园里有几户佃农,平时负责看护庄稼,农忙时负责给学子们做饭。

大家赶了一上午的路,先到庄园里休息吃午饭。

现在已经到了夏季,大家到达白龙村时正好是中午。

日头毒辣,天气闷热。

光是在太阳底下站几分钟,就已经晒的人受不了了。

更不用说还得在烂泥地里弯腰收割稻谷,可以想见,这肯定要比当初砍竹子时还要辛苦多了。

一个熟练的老农,收割一亩稻谷大概也需要五六个小时。

绝大部分学子都是第一次干这活,七八个小时能收完一亩就不错了。

这次来白龙村的有四十多名学子,相当于每人需要收割五亩稻子。

算下来,最少也需要四五天时间才能把稻谷割完。

新生们经过“军训”,这三个月又跟着贾琼习武,身体素质都比过去强多了。

大家吃完饭之后,有人就跃跃欲试的准备下地收稻谷,却被几个有经验的老生拦住。

陶大春说道:“现在日头毒,在这时候收稻子身子可受不了。

再说稻田里还没放水,现在也收不了。

大家先休息一下,等日头没这么毒了,咱们先去放田水。

今天早点睡,明天一早,趁着天气凉爽早点起来收割。”

陆羽问道:“陶师兄,那我们现在干什么?”

陶大春说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大家今天下午的工作就是磨刀。

你们注意看我们是怎么磨的,注意一点不要受伤了。”

陶大春等让佃农从库房取来磨刀石和镰刀,可以看到二十几把镰刀都已经生锈了。

陶大春他们先用粗砂石把刀刃宕开,再用细砂石把刃打磨得细腻而锋利。

这是一个技术活,难度倒是不大,需要的是耐心。

万松书院的学子们都是聪明人,很快就都掌握了,将所有镰刀全都打磨好。

“师兄,这镰刀只有二十多把,我们这么多人不够分啊。”

“收割稻谷之后还要打谷子和晾晒。

首节 上一节 41/1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