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明的五星天皇 第156节

所以,其实就是幕府自己撑不住狗将军的浩大支出,准备造劣币驱逐良币了。

由此,也将拉开幕府直到灭亡都没能解决的货币危机。

“这...再看看吧。”

德川纲吉有些拿不定主意,他很清楚改铸货币的结果会是什么。因此,在吃了郑诛和每年都提供给他十万两价值的锦缎丝绸后,德川纲吉感觉还可以再忍一忍。

但他能忍住不花钱,不修佛寺,不大手脚的搞祈祷吗?

也不能够啊。

俩人一时拿不定主意。

但鹰司信子听到后,赶忙记在心里,准备偷偷告诉郑诛和。

这可是个赚钱的好时机。

到了傍晚时分,大奥里的御膳房东侧的东上院里灯火通明,硕大的柴火燃烧着带给大家暖意。来自大奥各个院属的女官们聚集在这里,围观今年的新女官选举人。

虽然大奥里的生活如此痛苦无聊,但相比起外面饿死人的世道,大奥里能吃能喝简直太美妙了。

所以哪怕是抢破头,外面的武士家庭还是把女儿送进来。

而在被挑选进入大奥后,还要过最后一关。

那就是外人浮想联翩的‘裸舞’。

新来的女人,必须脱光衣服,只穿着一件小小的内衣,在火堆旁边给诸多地位高的女官们跳舞。

一般只有女官,以及大奥最高女官御年寄会参加。

但实际上,无聊到极致的所有人都会来,包括鹰司信子。

这怎么看都是对新人霸凌的传统,据说是因为以前进来的女官有的被发现身上有刺青,是标准的不良少女。因此为了给新来的女人检查身体,又不直接说明,就有了让新人裸舞展示才艺的传统。

展示的才艺,先是搞笑戏,有人把座垫放在肚子上,假装是孕妇,有人用手巾蒙面,装作各种模样。

接着,十个新人裸着身,互相搭着肩膀,跳着民间流行的‘住吉踊’舞。

等大家都放开之后,女官们掏出三味线,一边弹一边唱,老女官和新女仆一起唱唱跳跳,气氛逐渐融洽起来。

还有人扮演成黄鼠狼和老鼠,玩老鹰捉小鸡一样的游戏,在被白帷围起来的榻榻米上尽情欢乐。

大奥里的欢乐冲天而起。

江户城的饥民们,则

还在冻饿而死。

作者的话:状态好了一点,写一下日本大奥里的风俗,下一章主角归来。以后我要给自己立一个规矩,四点必须睡。

第二百五十六章封建太落后了, 搞

“早...天快亮了!”

清晨的朝鲜王后府邸,日本皇太后的两个女儿,荣子内亲王和宪子内亲王望着微微亮的天空,急忙起身,拉着身边的母亲鹰司房子赶紧起床。而鹰司房子昨天刚侍寝,浑身酥软还想赖床。

今天是正式立春,要在家里撒豆子,祈求鬼神赶紧离开,福神快快来到。

旁边的房间里,井伊爱虎和曹红昨晚上又喝了酒,再加上宝音瑙儿,三个醉猫抱在一起睡的一塌糊涂。

再往北一个房间,名义上的女主人闵骊王后抱着爱虎的儿子轻轻唱着歌,温柔的抚摸着他的脸颊,堪称大家闺秀的典范。

不过房间的角落里,被抓回来的妖妃张玉贞还跪在地上向王后求饶。如果闵骊不宽恕她,张玉贞就必须每天都在她房间里跪着,这是郑诛和特别要求的惩罚。等闵骊开心了,再给张玉贞减刑。

虽然闵骊是个好女人,可她也有脾气,因此让张玉贞只能不停的说好话求饶。

这时,庭院里的女人逐渐多了起来。侍女们赶忙带着各种祭祀豆子,在各处奔走。

三井圣子抱着账本,打折哈切迷迷糊糊的出门,一头撞上隔壁的春姬和湖女,湖女温柔的抚摸着她的脸颊,低声说:“走,跟我去见主人吧,今天要在每个人房间都撒豆子,给你这小糊涂虫多撒一点。”

众人汇集在一起,正要拜访郑诛和时,却发现门口坐着水鹿祐。

水鹿祐急忙竖起食指在嘴边:“嘘...”

房间里,郑诛和正在会见重要客人。

房间里,去年回京城,说要帮郑诛和给陛下求聘女儿的黄百家,今年被任命回来,正式在海外出仕。

“此次来,我就暂时不回去了。”黄百家向郑诛和一行礼,“陛下特任命我为二国宣抚司同知,辅佐你治理二国。”

按理来说,他曾经帮清朝编修明史,所以不可以出仕。但在海外出仕,就规避了这条禁令。

黄百家这次来江户,除了正式出仕,给郑诛和做幕僚官之外,还带来了两个人才。

而这两个人才,令郑诛和大开眼界。

这二人,分别是黄百家的父亲黄宗羲的弟子,五十四岁的寒村先生郑梁,字禹梅,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就学术水平上来说,郑梁学通黄宗羲的精髓,收集各种图书文献一万多册,是著名的老书库。

他身材细瘦,面容清秀,是很标准的浙江中老年相貌,谈吐文雅。

另一个,是河北保定安新县人,五十七岁的崔蔚林,字夏章,孙奇逢的弟子,在思想上也有自己的发扬创新。

他身材粗壮宽硕,国字脸,眼睛里闪着光芒,明显的北方人模样,说话有些思维跳跃。

一个浙江人、一个河北人,一个是黄宗羲弟子,一个是孙奇逢弟子,老师都是明末清初三大鸿儒之一,可谓是兼采南北。

明末清初三大鸿儒,第一是黄宗羲,上过历史课本的人物,浙江余姚人,提出的学问主要是‘国家财政积重难返’‘限制君权,设宰相’‘限制绅权,保护平民’。

第二是河北保定容城县的孙奇逢,兼容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后来搬到河南辉县,著书讲学三十年,开办百泉书院。

另外一个大儒,是陕西周至县的李颙,支持抗清武装,被满清强行征召时,拔刀和人对峙,关中人称他是‘铁汉子’,曾主讲过关中学院。

这三人,都还能保住自己的名节,不屈服于清廷当时的压迫,躲起来著书立说,传播思想。

黄宗羲和李颙还活着,前者在浙江余姚老家隐居,身体状况已经很差。后者还在关中努力耕种读书,教书育人。

但孙奇逢十六年前就死了。

根据当时人的记录,孙奇逢一听说明军已经杀到了湖北,就急忙在河南辉县召集弟子们起兵响应,结果身体太差,刚聚集弟子两个月就病逝了。也有人说,孙奇逢急于起兵,是因为他教的弟子太多,里面出了一个混蛋汤斌,为洗刷自己的耻辱而起义。

汤斌,这可是重量级人物,清朝第一个谥号‘文正’的汉臣,为顺治、康熙统治中国而创造出了许多奴役他人的思想。比如汤斌认为,朝代轮换那是正常的事,既然清朝来了就好好为清朝服务。

有汤斌这号人跑出来帮忙,给清朝奴役人心铺平道路,清朝统治中原可不要太舒服。

不巧的是,这俩人里,崔蔚林就是汤斌的同学。

是同学不是问题,孙奇逢的弟子太多了。

但问题是,崔蔚林不但参加了清朝的殿试,还中了进士,在翰林院里当庶吉士,还是侍读学士,又升侍讲学士。他见过顺治,

也见过康熙,还和康熙关系不错。一般来说,像他这样的肯定要抓起来处刑,但明军入河北的时候,崔蔚林偷偷从清廷里跑出来,把康熙要跑回辽东的机密透露给明军,还在河北老家响应明军起义,所以保住一条命,只是被禁锢不得当官。

郑诛和实在是无语了。

你把这么一大号人送到身边,是什么意思?

他给黄百家打眼色,而黄百家则光明正大的说:“我知道灭倭的意思,但此地乃是海外。你能宽容罪户出身的刘贵当县令,陛下能宽容曾经出仕清廷的我,为何不能再想一想呢?夏章兄(崔蔚林)听我讲了你的想法,觉得与他十分合适,所以他特意前来辅佐你成大事。”

坦白的讲,崔蔚林没犯什么错。汤斌帮助清廷奴役人心,罪大恶极。

但崔蔚林其实只是喜欢研究易经,搞自己的思想研究,所以他的人际关系还可以。和顺治、康熙说得来,和圣武帝也说得上话。

郑诛和只能询问这二人:“二位,有何以献呢?”

郑梁长身一拜。

他说:“臣有藏书一万卷,可为宣抚开书院,教书育人。”

郑梁出海的原因倒是很简单。他有很多书,可是没钱维护,随着朝廷收税越发严格,没有官身的郑梁撑不住如此浩大的支出,便跟着黄百家到日本来投奔郑诛和。

崔蔚林则比较奇特,他目光炯炯:“我听主一(黄百家)讲了宣抚的观点,与我的观点恰恰相似。我是否可以认为,宣抚也觉得,读书做人,以‘义利一体’为核心呢。如果是,那请让我为宣抚著书立说,传播天下!”

郑诛和终于动容。

崔蔚林,竟然一句话道破了郑诛和的想法。

想要搞点资本主义的思想变革,就触及到了人们的认知和道德伦理。传统中国人的思想,就是孟子的‘舍生取义’。大义高于利益,为了大义,可以舍弃利益。

大义,可以理解为社会道德。

但郑诛和要搞的,却恰恰相反,要把社会道德和利益结合起来。

也就是欧洲人在这一时期宣扬的一种思想,‘上帝已经决定了,努力赚钱的人有美德’。

而崔蔚林,恰恰在研究了几十年朱子理学与阳明心学后,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这就是义利一体说。

江南地区兴起的殖产兴业理论,还只是在论述如何努力搞手工业,努力赚钱。

这仅仅只是物质层面的学说,就像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

而义利一体说,将会告诉人们,如何打破思想障碍,从心灵层面建立起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支撑。

这已经触及到了道德学术层面,快进到‘辛亥革命’。

崔蔚林,可是在清朝时期都颇有盛名的大进士,由他来为郑诛和著书立说,鼓吹义利一体说,那太适合不过了。

作者的话:这一章可能很枯燥,我尽量简化了。简单来说,就是从思想层面开始尝试破除旧思想带来的束缚。

文中出现的人物,都是可考的历史人物。

崔蔚林最值得一说,这个人的思想与主角很接近,所以特地选择了他出来。

第二百五十七章 易孕体质

宣抚司同知,五品,是个简称。

全称是同知某某事,意思是和正职官员一起做某某事,与现代人说的代理经理、代理处长,还不太一样,更像是上面委派的临时专职人员。

这个官职是因事而设,一般设置在偏远险要区域。

所以,圣武帝是把自己的私人幕僚派遣到郑诛和这里,作为他的副手,全面管理目前还很简陋的二国宣抚使衙门。

现在的衙门有多简陋呢?

办事的人都是大头兵,能进行民政管理的人员约等于零。各种大事都靠下面的刘贵、郎尹德、林重藩自己写报表,找郑诛和申请经费,就流程上来说,十分浪费时间和船运效力。

因此确实需要好好整顿一下了。

郑诛和也不抠门,挥手道:“三位先暂且在前院住下,我随后让日本国的将军幕府给你们准备一处新宅邸,就当做宣抚使衙门的正式驻地吧。”

黄百家也不是一个人来,他老婆孩子,还有自家的仆役、账房先生,以及请来的师爷,一大家子人都在。所以他婉拒:“别大张旗鼓了。我已经派人去收拾你们行人司空下来的院子,那个行人司衙门直接挂上宣抚司衙门就能用。”

吉川町的行人司旧衙门基本荒废,两个书办都给郑诛和办事了,所以空出许多宅院。

其实郑诛和有借题发挥的意思。

朝鲜战事结束,他带着家人回到江户城之后,就再也没有和幕府取得直接联系,但私下里让人到处宣扬他在朝鲜的战绩,正准备借此机会先造势,再看看能敲诈点什么出来。

但黄百家拒绝,那郑诛和也就同意。

反正幕府那边有的是本

钱,郑诛和可以慢慢敲。

接着,郑诛和又询问了另外两位的意见。

郑梁说:“只要给老朽三进藏书楼即可,住什么地方无所谓,务必招些好学生,让我传播黄梨洲的学问。”

崔蔚林也说:“我无其他要求,只要与宣抚常谈义利,探究义利一体说的深意。”

如此,三人的定位清晰了。

首节 上一节 156/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