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第342节

论及用兵指挥的能力,司马懿父子三人,司马懿居首,司马师位于中间,司马昭的能力排在最后。

单独培养司马师一个,司马懿隐隐感到不保险。

要是能将司马昭也培养成后备接班人,那司马家长久掌控朝堂的机率就会增加许多,毕竟,从年龄和身体来看,司马昭比司马师要更加的有竞争力。

曹婴、曹绫打着“清君侧、诛司马”的旗号侵入魏国,让司马昭很是气怒,对刘封利用女人作文章的无耻行径更是鄙视。

这两个曹魏公主早已委身于刘封,手下的将兵也是蜀军假扮,现在却明目张胆的要来攻打真正的魏军。

天下的便宜,都让刘封一个人占了。

也不知道老天怎么会这般不长眼。

就在司马昭心情不爽之时,成济急匆匆的从洛阳赶来,向他报告王元姬出走洛阳,已经向着汝南郡而去的消息。

“你说什么?元姬她出洛阳,朝汝南去了,这怎么可能,元姬她不会的,她不会弃我,她心中还有炎儿。”

司马昭脸色铁青,暴跳如雷,当着成济的面再也压抑不住愤怒。

失去方知前妻好。

司马昭也是在和离之后,才知道珍贵。

王元姬在时,他只要负责在外面潇洒就行,遇到难事还能回家和夫人一说,王元姬总能给他以好的点子。

现在司马昭身边的几个女人,美貌方面自不用说,但就是没脑子。

一个个都只想着争宠,让她们帮忙分析分析大事,这一个推托头疼,那一个推托来了月信不舒服,就没有一个能派得上用场的。

成济见司马昭发怒,讨好的陪笑道:“二公子要是舍不得,平舆的李绪、满伟不是请求援兵吗?要不,我们就借着出兵救援平舆的机会,顺带着把夫人给抢回来?”

司马昭一怔,半响没有答话,李、满两将请求许昌魏军出兵,已经有一个多月时间,司马昭一直按兵不动,只以言语来声援。

人贵为自知之明。

司马昭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让他去和刘封正面交锋,那肯定是打不过的。

不过,如果只是截住王元姬的南逃之路,风险也不是那么大。

第711章 床上荡妇,床下贵妇

司马昭意犹未决,成济在旁却是急了。

他之所以极力提议出兵截住王元姬,替司马昭追回前妻,只是目的之一,成济真正的想法,是想借司马昭之手,把柏灵筠这个老对手给拿下。

“等到擒下柏氏那女人,先不急交给司马太傅,先让她尝尝我成济的手段。”成济心中,对柏灵筠的恨意日积月累,已经到了快要爆发的地步。

大家都是听命于人的阴士,凭什么柏灵筠就能风光无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而他成济却如同一只丧家狗一样,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一辈子见不得光亮。

司马昭眼睛赤红,气喘吁吁的瞪着成济,声音从嗓子眼里发出来:“拼了,有李绪、满伟在平舆城内呼应,有州泰、石苞在军中指挥,我司马昭就不信,在汝南郡还拿不下曹婴这个下贱的女人。”

为了给自己鼓劲,司马昭下意识的避开了刘封的名字。

相比战无不胜的刘封,曹婴就算有些能耐,也还是一个女人,司马昭觉得,以他的算计,应对起来绰绰有余。

成济也很默契的没提刘封之名,他要抓的人,是柏灵筠,只要他动手的早,柏灵筠就不可能从汝南地界上逃脱。

要是刘封跨境追杀过来,该怎么办?

成济没有想那么远,他只是司马家蓄养的一个死士首领,要是他死了,自会有人接上,比如那个匈奴人刘猛。

许昌魏军出兵三万,由司马昭亲率,石苞为先锋,州泰居后阵,向汝南郡方向杀将而来。

这一消息传出,坐困平舆城中的李绪、满伟、李基喜出望外,在盼天盼地盼到绝望之后,司马昭终于出兵了。

——

柏灵筠从洛阳出来,一路向汝南郡而去。

她走的路线很是迂回,几乎穿越了汝南全境,这些地方多在魏国国境,但现在却多被假扮勤王军的汉军所占领。

只要能顺利通过平舆,再往南去,就离刘封所在的地方不远了。

柏灵筠很是小心翼翼,但就算她再细心,也无法完全摆脱司马死士的追踪,在汝南郡的昆阳城,柏灵筠被成济带着给追上,并包围了起来。

昆阳城名气很大,昔日刘秀、刘演在此率领起义军六千人,靠着天时地利人和,大破新朝王莽军几十万人,创下冷兵器时代以少胜多的最经典战例。

此一战后,后世史书记载,刘秀这个天选之子,还能呼风唤雨,祭法落石,让王莽大军斗气大跌,瞬间崩溃。

昆阳城中,只有刚刚从熊耳山调防过来的廖化一军,人数不足三千人。

而追杀到此的石苞魏军约有六千人,人数差距二比一,又有城池在手,廖化虽然困守城中脱身不得,但也不是石苞能轻易拿下的。

相比文鸯这样的年轻猛将,廖化的年龄已近五旬,他虽然兢兢业业,但勇气和斗志上面,还是渐有不足。

石苞围困昆阳,几度攻城皆被廖化打退。

两军对峙五日之后,原本在平舆城下驻扎的文鸯突然率领三百余骑杀到,此一战,文鸯擒枪背鞭,冲杀于魏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

“文鸯在此,何人敢与吾一战?”

“石苞,竖子休要躲藏,快快出来?”

文鸯虎沥枪枪尖之上,正有滴滴血迹洒落,这是几个不掌眼的魏军将校,自持武勇想要和文鸯单挑的下场。

文鸯有小赵云之称,单挑的能力出众,魏军诸将中,有勇气者皆已死去,剩下的皆是些胆怯之辈,哪有再上前的勇气。

就连魏军先锋石苞在听到文鸯叫阵之后,也是黑着脸只当没听见,他早就听说过文鸯之名,知道此人是刘封新收的弟子,武力强悍,无人可敌,凭他石苞的几下子,肯定不是文鸯对手。

送死的事情,石苞肯定不能干。

他还要留着有用之身,好好的宠幸家中的一堆侍妾。

在考虑再三之后,石苞一面向后方的司马昭求援,一边以一个个小的圆形军阵困敌,希翼靠着人多势众,等文鸯筋疲力尽时,再行反扑。

两军呐喊之声响彻于昆阳城内城外。

司马昭得知围住了王元姬,心中不由得欣喜起来,连忙领着魏军主力部队急向昆阳而来。

他已经开始憧憬和幻想,昆阳城破之后,王元姬痛哭流涕的跪在自己身前,然后苦苦哀求他原谅的情景。

——

柏灵筠一路南下,沿途以飞鸽和刘封保持着联络,在昆阳被围之后,她即飞书急报刘封知晓。

在飞书之中,有一封王元姬的简短帛信,大意是讲,自己已经和司马昭和离,自此再无瓜葛,若是蒙秦王殿下接纳,当尽心服侍左右。

有柏灵筠沿途安慰,王元姬心思也越发的坚定,对投奔刘封再没有多少抗拒之情。

刘封这段时间,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潜山根据地的开拓和建设上,邓芝已经和雷脩联络,两人商定遣了青壮,伪装成当地的流民,前往芍坡抢割稻谷。

潜山根据地的力量在丁奉离开之后,只剩下断了一臂的雷脩,相比其他的地方,汉军力量相对薄弱,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那里已经深入魏吴两军重兵对峙的淮南,蜀汉后勤补给困难,要是派兵多了,养不起那么多的将卒。

雷脩的人,本来就是江淮一带的流民,口音一样,家世也查得清楚,由他们来假扮逃入潜山的流民,不会引起魏国方面的注意。

抢粮这等事情,时机掌握很是重要。

早了只能收割回一堆青贮,牛马倒是能吃,但人是没法食用了,晚了那被魏、吴抢先一步割去,蜀汉这边就什么好处也捞不到了。

幸好的是,王凌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应对司马懿的软硬两手进逼上面,对收粮之事并不是很在意。

柏灵筠的急报传来,刘封匆匆从潜山返回。

“司马昭,和离了还纠缠不休,算什么男人。”刘封心中恼怒,准备尽起大军,给司马昭一个深刻教训。

陇右一个多月相处,刘封对王元姬这个历史上留下贤明名誉的晋国皇后颇是满意。

床上荡妇,床下贵妇。

外表端庄,内心放浪,这样的女人才是极品。

第712章 妇人中的极品

王元姬既然信任自己,刘封自然要给她一个希望。

要不然的话,刘封好人妻,善待女人的名声坏了,以后哪个娇俏人妻还会愿意跟他。

这些年,刘封也是尝到了女人的甜头。

糜夫人、夏侯夫人、步练师.....,都是妇人中的极品。

王异、徐夫人、曹婴、貂蝉,也各有擅长的技能。

王元姬是司徒王朗嫡孙女,家学才识过人,又兼聪慧伶俐,假以时日,若是真正收心的话,就是刘封身边的一大臂助。

陇右那一次放走王元姬,是刘封看到其心未附,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刘封也不想身边有一个心念着司马家的女人躺着。

但现在,王元姬主动的前来荆州,这表明,她和司马家已经了断了。

时代不同,对女人在节操方面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

刘封也是在真正融入这个“汉独以强亡”的辉宏时代后,才发现自己前一世的认识,存在许多片面的地方。

曹操因好人妻,被人称为曹贼。

而实际上,汉代娶孀妇、娶人妻并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相反,还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喜事,原因很简单,孀妇嫁人之后,就又能再生养了。

汉末三国时期,瘟疫和疾病横行,幼儿的死亡率非常的高,就算是成年人,也有很大的概率早亡。

与此同时,汉人王朝又面临着北方诸胡、南方蛮夷的入侵威胁,要想和四周的胡虏争夺土地、牧场,就只能一场仗一场仗的打,而且还只能胜不能败。

一旦吃了败仗,就需要征召新兵,补充损失的军队人数,在这样的现实压力面前,任何一个能生养的妇人,都是宝贵的战略资源。

强汉要一直存续下去,必须有人,若是汉人少了,胡人多了,那不要说征伐四方,就是祖宗留下的九州之地也保不住。

国家是如此,宗族也是一样。

人多力量大。

世家大族之所以为大族,就是因为他们人多势众,一声吆喝就能拉起一支族兵。

所以,不管是曹魏,还是东吴、蜀汉,娶孀妇的官员、将领比比皆是,曹操不是唯一一个,他只不过是最出名的那个罢了。

不过,近几年,刘封好人妻的名声,已经与曹操不相惶让,甚至隐隐有超过的趋势。

曹贼这个名头渐渐被刘贼所替代。

当然,这一点,刘封本人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曹操光儿子就生了二十五个,还不算女儿在内,这明显不是娶几房侍妾、养几个人妻就能做到的。

刘封现在儿女还不足十数,距离曹操还差得很远。

——

昆阳城内。

王元姬忐忑不安。

在柏灵筠的窜撮下,她厚着脸皮写了那封帛信,虽然只有短短的两行字,但已经让她整个人都要瘫软了。

“也不知道殿下他会不会来,毕竟,陇右那一场结识,时间过去好几年了。”

就在王元姬胡思乱想之时,柏灵筠悄悄的走了进来,扬了扬手中刚刚从飞鸽那里得来的帛信。

“元姬,你可是在想,殿下心里有没有你?”

首节 上一节 342/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