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第237节

丁奉为报兄弟丁封被杀之仇,在灵渠一带向韩综军发起进攻,相比已经养精蓄锐多日的丁奉汉军,韩综的甲具和训练都有不足,兵卒的战斗欲望也不强烈。

面对杀红了眼的丁奉,韩综只能凭着五岭的险峻山势抵挡,双方激战正酣,各有伤亡。五日后,韩综看到实在战之不过,只能下令退守郡治广信,凭城死守。

吕岱得知韩综败绩,急忙调集驻守在合浦郡的吕据部前往救援,吕据这一调动,让等待多时的刘封找到了机会,立即出动张嶷、马忠、孟琰等南中汉夷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向吴国交州军杀将过去。

不动则已,一动惊人。

刘封这一下全力猛攻,让吕岱措不及防。

他着实没想到,刘封会这么不顾汉吴和议的大局,要知道,之前孙权虽然屡屡背刺,但刘封表现得都很克制,这一次,吕岱本以为刘封也会打打停停,顶多就是把苍梧郡给占了。

韩综被围广信。

吕据被张嶷、马忠一路追杀,连吃败仗只能向南海郡溃逃,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吕岱一面下令吕据收拢残兵败将,一面遣出了手头最后一支机动力量:潘濬的化外夷兵。

潘濬是蜀汉的叛将,而且是最为关健的一个人。

刘封在得到潘濬带兵驻守番禺外,立即亲自带兵围杀过来,潘濬心知自己就算投降也无生还之理,也是搏了性命死守城池。

到了建兴十四年春,汉军基本占领交州全境,只剩下苍梧郡的广信县、南海郡的番禺城两地尚有吴军在抵抗,其余如吕岱、吕据等吴军将领,已经从龙川方向退入豫章郡郡内。

韩综在广信县被围三个月之久,内无粮草,外无援兵,要不是城外的汉将丁奉不接受韩综部曲的投降,这城池早就陷了。

等到二月末的时候,韩综军在城内已经到了人食人的地步,在吃光了城中平民之后,韩综又将自己的妾室等一并杀了,与诸将士分食。

二月二十六日,在万般绝望之下,韩综在巡视城墙时,被手下的亲信部卒推落城下,头撞石块脑浆迸裂而死。

广信城下,丁奉下令尽屠城中残余韩部私兵一千余人。

丁屠夫之名,传于交州,令幼儿闻之止啼。

三月上,潘濬麾下的化外夷兵内讧,林邑兵、堂明兵还有吴军在番禺城内火并,城中多处木结构的房屋被点燃焚毁,火势熊熊几日不息。

刘封遣了张嶷、孟琰带领部众入城搜索,发现有数千具面目全非的吴军兵卒焦尸,可惜的是,潘濬的尸体却一直没有找到。

据城中幸存的残兵所说,潘濬在火并冲突之时,跟着一群林邑兵从水城门乘船遁出,这会儿可能已经到了海上。

这个蜀汉的叛徒又一次逃出生天,让刘封也不禁感叹,潘濬怪不得能在吴国身居高位,这人狡兔三窟,确实不容易对付。

第492章 刘封:黄袍加身的诱惑

刘封在交州势如破竹,一举将吴军从这块岭南富庶之地驱走。

有了岭南之后,蜀汉的南中地区没有吴国的骚扰,终于算是安定下来。

随后,刘封又遣了祝融夫人、马忠、张嶷先回返南中,自领丁奉、孟琰等将兵驻守交州各地。

在临别之际,祝融南抱着刚认的阿爸刘封红了眼睛,舍不得分开。

经过这一场大战的亲眼所见,他已经从心里认可了刘封是他的父亲,而母亲祝融夫人眉眼中流露出的喜悦,也让祝融南小小的心里明白,刘封就是他的真阿爸。

士徽、士祇等当地豪帅这一次表现可圈可点,也被刘封按军功委以重任,只不过,他们的驻守之地,不再是靠近南方的九真、日南,而是与荆南相连的苍梧一带。

治蛮之关健,在于文化的交融,在于双方通婚和联姻,几代人之后,生蛮变熟蛮,熟蛮变汉夷,汉夷变汉人,这个过程就是汉人不断向南推进的历史。

刘封在交州大胜的消息传到中原,天下群豪为之惊骇。

汉吴在交州剑拔弩张之时,不少的智谋之士都有过预测,在他们看来,双方兵力和实力相差不大,毫无疑问,这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事。

这个判断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吴大帝孙权,让他心中生出田忌赛马,利用交州消耗刘封的有生力量,然后再乘隙夺取荆州的想法。

不得不说,孙权的这个想法很唯美,但结果很骨感。

交州没了,吴国失了南方,但荆州孙权还是没有本事打下来,原因之一是吴国大都督陆逊因与刘封关系甚睦,在国策上面一直倾向于吴蜀联合共抗曹魏,所以,在备战方面并不热衷。

原因之二是江夏郡在步家手里,刘封在前往南中之前,就让步练师和刘珏坐镇夏口,步家的族兵根本不听孙权的号令。

吕范、吕据、全绪连番败报送到建业。

在榻上养病的孙权得知此讯,惊得出了一身的冷汗,于睡梦中不时喃喃叫喊:刘封杀过来了,刘假子来取他性命了。

就这么一吓,孙权的病情竟然好转了起来。

脸色颇不正常的吴大帝,开始上朝议事,并召集了吴国的多位重臣,商讨失去交州之后,吴国国策的下一步走向。

与朝中激进派官员要求与蜀汉决战的主张相悖,孙权这一回冷静得一如赤壁之战前,他下令将吴国都城西迁至武昌,亲自坐镇吴蜀边境,以稳定吴军将士的军心。

同时,又连续给陆逊、吕范、朱然、朱桓、全琮等吴军将领下诏,动员全吴之力,在豫章郡、庐陵郡、临川郡、建安郡一线重新布防军队,以抵御汉军对扬州腹地的进攻。

在积极备战的同时,孙权又纳丞相顾雍等人的谏议,遣了长公主孙鲁班、尚书仆射薛综为使,前往江陵求和。

这一次,要不是孙鲁班出了个馊主意,去绑什么大乔,这交州风平浪静的,也不会招来这样一场灾祸。

面对吴国上下气势汹汹的指责,孙鲁班去荆州避一避也好。

当然,孙鲁班一个女人,不可能全权代表吴国。

但孙鲁班有一个别人不具备的优势,她是步练师和孙权的亲生女儿。

别人到荆州,可能还会有危险,孙鲁班去,只要步练师还有母性,就会保全她的安全,而孙权给孙鲁班的任务,就只有一个:将功赎罪。

至于怎么赎?

很简单,拿身体赎。

孙鲁班不情不愿的领了这个任务,跟着薛综一起乘船向江陵而来,她倒不是贞节,而是自知名声不好,怕刘封嫌弃。

刘封喜人妻,这事不假。

但并不代表刘封什么女人都要,如孙鲁班这样的荡妇,自不可能入了刘封的眼际。

为了保全吴国,保住江东,孙权已经豁出去了,不就是一个女儿,他出得起。要是刘封真的想要,他也可以把小女儿孙鲁育也送到荆州去。

孙权在遣了使节去荆州的同时,又遣长水校尉孙泰为使,带了大量的财帛前往洛阳,再次向魏国求援,这也是孙权称帝之后的第一次。

孙泰的母亲是曹操弟弟曹德的女儿,有这一层关系,前往魏国也能有个说项。

大魏吴王这个称号,孙权在吴国立国之后就没有再用了,这一次,孙权向孙泰开出了游说的条件,要是魏国答应出兵攻打蜀国,他可以去除大帝之名,重新以吴王身份为魏国称臣纳贡。

脸面他不要了,皇帝也可以不当,孙权这一回也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只要能出一口恶气,能把屡屡给他羞辱的刘封给干趴下。

让他向曹叡称臣,也无所谓。

曹叡在接见了孙泰等吴国使者之后,对交州之战的详情终于有了全面的了解,在震惊刘封的强大战斗力的同时,魏国朝臣们对刘封的威胁终于重视起来。

被调防到长安的太尉司马懿更是上窜下跳,与征西将军郭淮数次会面,商讨联合作战事宜,同时,又积极遣人入蜀,散布谣言消息,争取扰乱蜀国内政。

为了进一步刺探到蜀汉的机密军情,司马懿更是不惜代价,对能够接触到重要密件的官员、佐吏加紧了说服和渗透。

——

成都。

交州归属大汉的消息,让蜀汉朝堂上诸臣及将领欣喜若狂。

在拥有了益州、荆州之后,蜀汉终于又有了第三个州:交州。

虽然交州地处偏远,在九州之中排吊梢尾,但这地盘的扩大是实实在在的,大汉即将中兴的提法,随着胜利消息的到来,渐渐开始在成都传扬开来。

而与大捷相辅相成的,是刘封有意黄袍加身,篡位当皇帝的消息。

这个消息最初的来源,已经无从考证。

但传言说得有板有眼,甚至连哪些将领、官员拥护刘封登基都有名字记录,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镇守东三郡的魏延。

在这一份名单中,与刘封有密切关联的将领几乎一网打尽,少数几个没有被提到的将领中,就以邓艾最为知名。

这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第493章 甄宓:儿孙自有儿孙福

刘禅对此将信将疑,急召丞相诸葛亮进宫,痛哭流涕的表示,自己愿意禅让皇位给义兄刘封,只要能让他保住性命就可。

刘禅的这一下以退为进,让诸葛亮很是恼火。

相父不好当。

尤其是皇帝的相父,更不好当。

诸葛亮的病情这一年来多有反复,总是好一阵,又恶化一阵,好的时候是他心情放松,事务又不多的时候,而恶化则多半是被刘禅给气到了。

为了自证清白,他一面急书刘封,要求刘封自书无夺位的想法,一面调兵遣将,准备再度北伐,希翼用实际行为来证明自己一心一意收复中原,并无其他想法。

诸葛亮与刘备相识于隆中,两人于新野小城起步,几乎是白手起家,共同打造了蜀汉政权。

现在,刘禅不争气,让诸葛亮心中凄凉,但要让他逼刘禅下台,另立明君,诸葛亮的心中,又过不了忠臣这个坎。

诸葛亮的弟子,细论起来,有刘封、姜维、马谡、刘禅四人。

刘封自不必说,当初前往江东一行,就给了诸葛亮诺大的帮助,这些年来,刘封更是屡屡救蜀汉于危难,眼界之长远、征战之骁勇,蜀汉无人可及。

姜维自入诸葛亮门下后,长年在汉中、陇右一线领军作战,战场经验极是丰富,特别是在局部战场上,姜维的用兵精妙,连刘封也为之惊叹。

马谡虽然才华出众,但好大喜功,在失了街亭之后犹不自省,被诸葛亮论罪后身死。

自马谡后,诸葛亮心哀若死,也基本断了再收嫡传弟子的想法。比如蒋琬、费祎等人,虽然时常在丞相府听用,但诸葛亮更多的把他们当作下属来看待。

至于刘禅,有“相父”的身份,就算诸葛亮不想教导,也推托不了。

回到成都这些天里,诸葛亮也是尽了最大的诚意,用心教导,殷殷相劝,在刘禅身上花费的心思颇多,但刘禅的表现,却让他失望透顶。

刘禅主要的问题,是做事没有长性,也就是想一出是一出,又耳根子软,对身边的人是忠是奸分辩不清,对什么是谗言什么是忠言也无主见。

阿斗,真的很难扶起,说刘禅没脑子也不是,在享受生活和吃喝玩乐方面,他可是颇有聪明才智,要想欺骗他很不容易。

但在治国理政方面,却是十窍只开了一窍,九窍不通。

说得透彻一些,刘禅就是一个听之任之,有些小聪明,在大事上糊涂的人。

在蜀汉的中期,有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等人匡扶,刘禅靠着这些良臣的辅佐,勉强支撑蜀汉三分天下。

到了蜀汉的后期,陈祇、黄皓把持朝政时,刘禅就彻底放飞了,在他的亲政下,朝堂内部纷争不断,良臣猛将不得重用,大将军姜维得不到朝堂的支持,只能无奈收缩汉中防线,避居沓中就粮,这才给了魏军入蜀的可乘之机。

诸葛亮对刘禅失望透顶,在身体有疾的状态下,他的耐心消耗殆尽。

在考虑再三之后,诸葛亮决定用最后的一点时间,奋力的搏上一把,看看能不能借刘封大胜的东风,一举收复关中,把三分天下变为二分。

二分江山。

这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描述的理想结果,这也是他心中的一个执念。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诸葛亮已经顾不得身体的不适,更顾不上黄月英的殷殷相劝,彻夜未眠再著《出师表》。

言: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由此而来,成为忠君爱国的宝贵财富,成为激励有为之士的座右铭。

——

曹魏、蜀汉、孙吴。

三家分天下,各有各的优劣,也各有各的烦恼。

吴国大帝孙权身体渐衰,又有孙和、孙霸继承人争夺的困扰,现在一腔雄心壮志渐渐消殆,只能苦守江东,希翼靠着陆逊、朱然等江东良将,保住自家现有的三分地盘。

魏国的情况,其实和蜀汉的情形有些类似。

皇帝曹叡在勤政了几年之后,渐渐的怠政起来,他的性情和脾气越来越古怪,兴趣爱好也发生转移。

比如:天子的冠冕,本来前后旒用的都是真白玉珠,但曹叡却因为喜欢女人衣服,下诏改用珊瑚珠来装饰。

首节 上一节 237/4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