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沙俄当皇帝 第173节

原本奥匈帝国陆军的新兵在被派往部队之前,必须接受8周的基本训练,但是由于迫切的需要兵员,因此这一训练周期被减少到了4周,最后降低到2周。步枪的短缺还意味着这些只训练了2周的新兵大多数训练时间中甚至没有接受过武器训练。

康拉德认为这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士兵可以拿起刺刀向前冲,尽快进入白刃战就不需要步枪射击训练了。

除此之外,征兵的标准也被大大降低,许多地区征召来的士兵甚至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锻炼出行军、作战所需的体能。

一位奥匈帝国军队的士兵全部装备可以重达33公斤,即使新兵有机会拿到全套衣服、大衣、头盔、工兵铲和步枪等,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没体力去负重行军,最后只能把身上的装备尽数丢弃。

最后,大部分即将在喀尔巴切山脉一带作战的奥军部队都没有接受过山地作战训练。曾经奥军拥有的几个山地师都在对付塞尔维亚的战斗中折损了。

可以说康拉德是在用一大群壮丁在寒冬的山区试图与俄军进行大规模作战,这或许又是一次巨大的军事灾难。

喀尔巴阡山脉两侧是茂密的林地,只有稀少的公路和铁路,对任何大规模军事行动都带来了巨大的后勤障碍。

目前有5个主要的山区隘口可供大军通过,从东至西分别是怀什科夫Wyszkov、韦勒克Verecke、乌索克Uzsok、卢普科夫Lupkov和杜克拉Dukla。其中乌索克和杜克拉的军事价值最大,因为前者有一条穿越山区的铁路,后者直接通向宽阔的匈牙利平原。

在1914年12月,俄军发动的几次小规模攻势中夺取了乌索克隘口,其他主要关口的防御也摇摇欲坠,俄军要么依旧控制了隘口,要么占据优势地位。

就俄军大本营的1915年大战略而言,他们在喀尔巴阡山脉的行动是处于防御方面的考虑。把防线推进到山区可以有效阻止康拉德的军队解救普热梅希尔的守军——这可能是奥匈帝国目前为数不多的常备军部队。

通过占领乌索克关口,俄军有效解除了奥军对普热梅希尔的直接威胁,但俄军也不再打算进一步向南入侵。因为冬季的山区具有可怕的严寒,这会同时削弱任意一方想要主动进攻的实力。

渐渐地,康拉德抓来的壮丁补充进了奥军的大营,鲁登道夫也抽空来到了位于乌索克山口以南约50公里的一处名为蒙卡奇的军队集结点进行视察,准备与盟国军队建立联系。

鲁登道夫发现,相比于康拉德所承诺的关于“已经有充足准备”的口头话语,现实恐怕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

“他在说什么?”

鲁登道夫穿过积雪的山林,碰到了奥军布置的一个前哨战,里面驻扎的士兵用鲁登道夫听不懂的语言向他敬礼并报告。于是鲁登道夫反过头来询问陪同他的奥军军官。

“……呃,我也不懂。”

随行的奥军军官也摇摇头,这让鲁登道夫大感无奈: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胜仗呢?每个团里充斥着不同民族,军官怎么可能对他们建立起有效的控制?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如此具有旺盛生命力而强大的德国,要跟这样一具死气沉沉的尸体捆绑在一起!”

到了德国在奥军军营的临时驻扎点时,前来接应的德军军官也对鲁登道夫抱怨说。

“塞尔维亚人、乌克兰人、波兰人、克罗地亚人、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斯洛伐克人、奥地利人以及来自波斯尼亚的穆斯林。我在这里看到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语言交流,这里仿佛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民族巡回展览。”

另外一名驻留在奥军中观察的德国军官对鲁登道夫说道,

尽管鲁登道夫已经极力反对康拉德的进攻计划,但他依然在1915年1月2日向奥军的前线指挥官下达了新的作战命令。

康拉德的计划是,以1914年的残余部队、新征召的预备役和替补壮丁、从塞尔维亚前线调来的部队以及德国建立的南方集团军,以3个奥匈帝国集团军与1个德国集团军的兵力来打破俄军盘踞在喀尔巴阡山脉关口的防御。

不过在这约合90多万兵力中,德国南方集团军还没有完全抵达,仅有约9万人,而且不受康拉德指挥。

因此主要投入作战的将是康拉德想方设法抓壮丁恢复兵力规模的奥军部队。

1月20日,奥军艰难地将兵员和装备沿着稀少且被积雪覆盖的山间道路移动到预定发起进攻的地点。奥军的大部分火炮均未抵达前线,某些结冰道路导致火炮直接滑到了道路两旁导致短时间内无法恢复使用。而那些真正抵达前线的火炮往往弹药不足,以至于军官下令只有在俄军发起大规模攻势的时候大炮才能开火。

即使是奥军总司令部的高级参谋们也怀疑,缺乏大炮和弹药、缺乏冬季物资、缺乏作战训练的攻势真的还有继续执行的必要吗?

“这是一次有计划的大规模屠杀……”

在康拉德坚决要求执行攻势的同时,他身边的高级参谋们面面相觑,只能如此下令前线部队发动进攻。

第三章,喀尔巴阡山冬季战役,其下

在天寒地冻的1月下旬,奥军的进攻在康拉德的敦促下开始了。

在零下十几度的风雪中奥军士兵艰难地行军至作战计划下达的进攻集结点,在还没有开始作战的时候许多士兵已经被冻得瑟瑟发抖、疲惫不堪。

每支军队几乎都没有等到所有作战人员抵达、齐装满员的时候,因为每天都有几百人在极寒条件下丧失体温倒在路边成为积雪中的冰冻尸体。

只有极少数奥军军队拥有符合编制要求的火炮、军需物资,而德国军队则等在山脚下冷眼旁观盟军的死亡行军。

由于山区起伏不定的地形,每支部队被积雪阻碍的行军速度不同,走得快的军队反而损耗得更多,因为他们不得不在更冷的高海拔地区等待其他友军部队的抵达。

因此最后抵达乌索克山口的奥军部队尽管嫌少遭遇俄军的阻拦,但光是严酷的地形就让进攻的时间推迟到了3天之后。

1月23日,奥军的进攻正式开始了。

康拉德本以为会有一周的晴朗天气,但由于气象观测的原始条件,在进攻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24日,喀尔巴阡山脉中的大片地区就开始下雪了。

在山脉之上,暴风雪吞噬了奥匈帝国的军队,这里犹如一片冰冷的地狱。每天都有上千人严重冻伤。那些丧失体能无法继续前进的伤员也没有人来帮助他们,只能等在路边直到体温缓慢降低到死亡的界限。

由于驮货的牲畜也纷纷冻死在厚重的积雪之中,奥军士兵不得不徒步负重的情况下还携带各自的粮食补给。有些士兵一连好几天没有任何热乎的东西吃,只能揣着在户外零下25℃的冰冻环境中吃上几口冰块似的口粮。

很难说奥军到底是在与喀尔巴阡山中的严寒天气作战还是在与俄军部队作战,随着战事持续到了第1个星期结束,奥军前线的几支部队没有哪个营的兵力超过200人。

如果说冬季的严寒使奥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那么俄军的情况也同样不好受。

布鲁西洛夫将好几支俄军部队从山口上撤下,因为严寒对俄军也是同样的挑战,这不是单单穿厚大衣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要抵御寒冷需要的是保暖的衣物、持续提供热量的供暖设备、保暖的房屋或者设备、温暖的伙食。

因此奥军的进攻夺取了俄军控制的其中一个山口,与其说是从俄军手中抢来的,倒不如说是俄军主动放弃的。

冬天天气太冷不好,冬天天气回暖更是一场灾难。

进入2月后,某些地区发生了局部的回暖天气,这对奥军士兵来说或许是好事。但积雪融化导致的山洪将奥军好不容易清理出的山路与临时桥梁冲毁。

一些小规模的山洪改变了原本山区的地貌,负责进攻的一些奥军部队惊讶的发现,原本应该是在山林中前进的地段现在变成了光秃秃的山坡,于是奥军士兵不得不在没有任何掩护和火炮支援的情况下对俄军的防御攻势发起多次徒劳无用的进攻,每次攻击都导致山坡上到处都是死者和伤员。

2月4日,康拉德心心念念的“大攻势”——旨在迅速夺回喀尔巴阡山上的隘口从而争取解救普热梅希尔的计划,实际上已经被迫终止了。

山区反复多变的恶劣天气让一些奥军部队遭遇暴风雪的时候,另一些部队蒙受山洪的自然灾害。

布鲁西洛夫在自己的战区内向山头的俄军阵地上调拨了几组山炮,并且增派了支援部队。他始终相信,赢得这场战争的关键是给哈布斯堡王朝的疲弱军队施加毁灭性的打击。

他认为这将彻底推动意大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倒向协约国的怀抱并导致奥匈帝国的解体。德国将无法对抗整个欧洲的包围圈。

因此在奥军夺取部分山区中的俄军阵地后,布鲁西洛夫又向山上调拨了新的军队发起反击。起初奥军还能凭借人数优势抵挡,但很快伤亡人数持续增加,不得不被迫将付出巨大牺牲夺取的阵地再次拱手让

给俄军。

尽管康拉德火冒三丈地反复向前线指挥官强调必须死守阵地哪怕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但前线绝望的电报中向康拉德报告说,他们的确已经没有多少人了。

“在天气反复多变的二月初,冬天有时候突然消失了,于是下雪变成了下雨。每个人的身上都湿透了,没有机会擦干身体。随即又开始降温,于是士兵们的衣服变成了冻僵在身上的冰冷盔甲。随后俄军发动了反击,士兵们已经在如此的磨难中麻木了,所有人都丧失了斗志,无精打采地退回了最初的出发点……有时候我在想,俄军是不是也受够了这糟糕的天气,他们很少追赶我们,只是放任溃兵四散而逃。”

一位奥军的低级军官在侥幸逃生后于日记上记录了1915年2月的战事。

2月中旬,所有的奥军部队重新返回了他们最开始进攻时的出发点。大约有3个奥匈帝国的集团军参加了此次在喀尔巴切山中的冬季攻势,德国新设的南方集团军仅有1个师有限地参加了进攻。

尽管德国人的装备远比他们的盟友充足,但是没有接受过冬季山地作战训练的德国步兵们也在冻伤中损失惨重。

2月下旬,当奥匈帝国的匈牙利总理蒂萨视察退回喀尔巴阡山脚下的奥军时,发现曾经容纳数十万将士的军营如今空空荡荡,剩下的死里逃生的奥军士兵们充斥着严重的低迷士气,缺乏斗志,仿佛是一具具行尸走肉。

就事后的统计而言,此次喀尔巴切山战役,奥军参加兵力约有90万人,俄军兵力不超过30万人。至战役结束时,奥军大约还剩下20万人,至少有40万官兵是遭遇了非战斗原因的损耗,而俄军的损失也在15万人,其中一半是严寒的冻伤所致。

换而言之,在开战的1914年8月至1915年3月初,康拉德以一己之力葬送了奥匈帝国180万军队的生命,而这段时间俄军对奥匈帝国战事的损失却不到50万人。

所以说有时候你发挥的水平再高,倒不如你的对手配合的好。

在康拉德的持续放血下,奥匈帝国军队俨然已经彻底沦为了如德国军官所言“捆绑在强大德国身上的一具腐尸”。

3月10日,随着康拉德救援行动以几十万人的牺牲做无用功后,普热梅希尔的驻军彻底放弃了抵抗的决心。要塞中还剩下的12万官兵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不得不打着白旗向德米特里耶夫递上了投降的请求。

虽然康拉德的挣扎只不过是把奥匈帝国本就稀薄的资源挥霍一空,但是他的攻势也让俄军不得不将援军投入恶劣的山区之中进行战斗。

不仅如此,在康拉德发起南部战役的同时,风雪交加的东普鲁士边境上,德国第八集团军也再次发动了对俄军北方战区的攻势。

这次轮到谨慎的老将鲁兹斯基领略德军的凶猛进攻了。

第四章,第二次东普鲁士战役的序幕

1915年初,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非常不情愿地同意在东线继续增派更多的兵力。

虽然法金汉一直坚信西线的地位至高无上,但他在1914年秋季和冬季的攻势未能在伊普尔及其周边地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使得德皇威廉二世对他的信任力度也下降了不少。

在伊普尔失败的战役结果让他很难反驳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大肆渲染的俄国威胁论,显然比起西线德军大踏步的前进和法军的溃败,俄军在东线取得的成绩对德国人引发的恐俄浪潮的刺激要大得多。

兴登堡尽管作为一名败军之将,他的底气反而比法金汉足得多。因为他的背后站着无数反俄、恐俄的德国政客、军方将领们的支持。而且兴登堡在媒体上的形象营造得远比不近人情的法金汉要高明得多受欢迎得多。

这导致兴登堡的人气很足。这种高人气听起来与事实完全不符,但德国人在1914的一连串打击中的确需要一个偶像来寄托自己对胜利的渴望。于是德国宰相霍尔维格发动的民间舆论热捧中,兴登堡就好像是“东线顶真”一样的存在。

兴登堡目前在东线,在德军中的影响力有多大,可以从一次偶然事件上窥见一二:在1914年末东线指挥部举行的年度军事作战会议中,兴登堡直接对德皇威廉二世威胁说,假如1915年德军依旧不把军队从西线转移到东线打击俄军的话,那么他就将辞职。因为东线德军无法在没有补充的情况下抵挡俄军在1915年的任何进攻。

考虑到兴登堡在民间受到的高人气热捧,假如他辞去职务离开德国军队的话,对已经炒起热度的德国民众来说会是一次巨大打击,于是威廉二世不得不低声下气请求兴登堡收回辞呈。

这次事件在德军高层内部可谓人尽皆知,结果是德皇威望的进一步下降,和兴登堡呼风唤雨声望的显著增加。

除了兴登

堡地位的水涨船高外,鲁登道夫和法金汉也闹得很不开心。

鲁登道夫直言不讳地批评正是法金汉铁公鸡一毛不拔的行为,才让1914年东线战局变得如此糟糕。他还翻出了法金汉的旧账,年轻时的法金汉是一名好赌之人,欠了一大笔借款。

鲁登道夫把法金汉的黑历史闹得人尽皆知,直接明示法金汉就是个在西线输红眼的赌徒,正在把德意志帝国的军队,德意志帝国的希望全都当成他的筹码想要在西线继续追加下注以求咸鱼翻身的机会。

因此不论从德国大战略的分歧上,还是就个人关系而言,法金汉和东线兴登堡与鲁登道夫的二人组相处情况都水火不容。

虽然德皇威廉二世最后妥协了,允诺将德军在1915年的重点转移到施展空间更大的东线战场,但是法金汉还是慎重地告知东线二人组说,一旦德军击退了俄军,有效缓解了东线紧张的战局,他就必须把军队调往西线着手于他心目中主战场的目标。

根据德国最高统帅部的计划,在4月之后德军将在东线拥有第八、九、十一、十二、十三、南方集团军,六个集团军总共140万人的兵力。

与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慌不择路,将一大批没有任何军事经验的壮丁填满军队编制就算大功告成不同。德军对每一支新组建的部队都采取了更有成效的方式。

每支抵达东线新组建的集团军都从原先的东线德军部队中抽调出了与俄军作战过、拥有东线战场经验的资深初级军官和士官组成中坚力量,并以这批队伍作为主心骨填充进经过充分时间训练的新兵。

不仅如此,在德国总参谋部与私人承包商的高效管理下,每支集团军所需的军需物资,马匹、车辆、装备、弹药和粮草井然有序、源源不断地汇聚到各自的集结地。

但是在发起鲁登道夫所计划的积极进攻之前,他决定在东普鲁士地区发起一次攻势,彻底将北方战线的俄军清除出德国神圣的国境线内。

在1914年冬季的罗兹战役中,由于德国第八集团军将军队调转至波兰西北地区想要援助马肯森率领的第九集团军,因此北线的俄国北方方面军在1914年12月末趁着德国第八集团军还没有返回东普鲁士驻防的情况下,再次将战线推进到了德国东普鲁士境内。

大约就在贡宾嫩一带,俄军第二次占领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德国小镇。随着德国第八集团军于年末重新返回东普鲁士地区,俄军的战线就沿着马祖里湖和贡宾嫩一线与德军开始对峙。

与此同时,俄军指挥层开始了进一步调整,原本在南方战线建立卓著功勋的“利沃夫征服者”鲁兹斯基将军现在成为了统御俄军北方战区的司令官。

由于战区司令职位比方面军司令高,但是战区司令手上仅仅统领方面军的话,这个军事指挥体系又太臃肿了。因此随着战区指挥系统的建立,在经过反复讨论后,方面军这一层级的编制就被取消了。

因此就1915年的俄军体系而言,五大战区司令将直接控制手下的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员有的高升战区司令,有的则不得不下落为集团军司令——比如说博克托夫斯基就是如此的情况。

等鲁兹斯基赶到位于北方战区的司令部时,他指挥着5个集团军,大约70万俄军。北方战区的大炮数量重新补充到了约1400门的规模,炮弹储备也积累了60万发。原先俄军的各式飞机都配置于方面军这一层级,现在也下放至了集团军中。装甲车则依旧单独配置了独立装甲旅,归于集团军指挥官手中。

新的变化来自于俄军的编制改动。

陆军军需总长丹尼洛夫在综合考虑了来自前线的战斗报告意见后决定,将原本1.6万人一个师的俄军编制进一步缩减,抽出其中的约2000人补充到新组建的俄军部队中,如此一来丹尼洛夫变出来了十多个师的编制。人数减少的同时,原本每个师的24挺重机枪增长至36挺。除此之外还追加了16挺轻机枪和师级6门迫击炮的配置。

俄军配置的轻机枪是使用莫辛纳甘子弹的麦德森M1902轻机枪。俄国的国产化版本有30发弹匣,重9公斤,性能均衡。

在先前的俄军序列中,麦德森轻机枪是作为马克沁机枪的替代品出现在骑兵、飞机和装甲车中,属于是轻重不分的机枪类型。

但是随着俄军对火力的渴求,把麦德森轻机枪视为轻量化的马克沁重机枪这种概念被取代了。因为马克沁太重了,适合防御作战。而进攻中,轻机枪的火力对步兵来说也很有用。

因此轻机枪、重机枪被丹尼洛夫将军考虑以后准备同时列装军队,而不是互相作为替代品出现。

至于迫击炮就更好理解了,这同样是为了补充俄军步兵的火力需求。

原先步兵+大炮的

组合被俄军理论专家们视为黄金搭档,但是实际战斗中发现,激战时俄军步兵很难及时通讯到俄军炮兵部队。

这是因为在19世纪的战斗中,大炮都是直线瞄准,在目测距离中炮兵还能接收到步兵的信息。但是现在大炮动辄七八公里,十几公里的射程,全都位于后方的炮兵阵地。因此俄军炮兵很难与前线激战的步兵进行直接沟通,即时反应。

所以在机枪和大炮之间,俄军步兵还需要一种可以随叫随到的火力支援来敲掉那些防御工事中的敌军据点。

于是新的俄军军事变动中,大炮被进一步上移到军乃至集团军一级集中使用,开始采取某种严格计划的炮击时间表来密集轰炸,而灵活快捷的迫击炮成为前线步兵师的火力补充。

目前俄军一个步兵师配置有6门迫击炮,口径分别是4门90mm口径轻型迫击炮和2门180mm口径重型迫击炮。

就俄军的改革思路而言,或许将来将会一直往减少人数、追加火力这个路线执行。

无独有偶,德军在1915年初也采取力量类似的编制革新,同时是缩减人数、追加机枪和迫击炮火力。法国、英国也先后在1915年上半年追加了机枪的数量。

首节 上一节 173/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