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当皇帝?不,我直接成圣 第48节

  蒯家自然不会让张谦在书房泡澡,毕竟那里还有不少书画。

  另一处厢房,张谦躺在浴桶中,下人拿着毛巾给他揉搓着……

  张谦则在闭目思考,思考着如何脱身。

  至于安全……

  如果是普通人知道张谦就是徐庶,杀了能封万户侯,恐怕真会下死手,但是蒯家这种世家大族不会。

  从西汉立国之初蒯彻(后避讳汉武帝字改为蒯通)开始,荆襄蒯家已经传世四百多年。

  就像颍川荀家,清河崔家一样,这些世家大族早已不在乎朝廷的官爵名位。他们能屡次三番拒绝曹操的封赏,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立足根本不是身上的官职,而是族人和土地。他们支持曹操统一北方和反对曹操称王称帝,都是为了保证秩序的稳定,为了让他们的土地能够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而蒯越这些天对他的礼遇,也让张谦明白,他不会死,至少不会直接死在蒯家手中。

  这一切,其实张谦在选择进襄阳城之前就思考了很多。

  先前去邺城,看似云淡风轻,其实是真的危险,只有曹操多了点疑心,很可能就把张谦杀了。

  但是襄阳城中,张谦即便身份暴露,还真没多少人敢杀他。这就和后来吕蒙攻打荆州之时,陆逊劝孙权的一样。

  东吴可以攻打荆州,但是不能杀关羽。

  战场之上,你来我往乃是各为其主;但是战场之外,你要是下黑手,那就是死仇了。

  就比如说接下来,蒯家选择了支持曹操,哪怕他派出家族子弟为曹操作战,为曹操提供粮草军械,这都没问题。日后刘备把曹操赶出荆州,一样可以重用蒯家的人。

  但是蒯家要是现在杀了张谦,那刘备万一抓住了蒯家的人,为了安抚手下人,也得杀之。

  至于张谦对刘备的重要性比不比得上关羽,现在还不好说,但是世家大族从一些支零的信息中,总能猜出张谦替身徐庶北上,又舍弃侯位慷慨南下的事迹,这份恩情,刘备如果不为张谦报仇,就谈不上仁义。

  当然啦,事无绝对,要是真有傻子把张谦砍了,张谦也无法可说,在这三国乱世,要想绝对安全那是不可能的,诸葛亮身居隆中,还有人把他房子给点了呢?

  ……

  此时新野一豹头环眼的汉子正在揪草,嘴里念叨着:“凭什么埋伏巡逻的事情交给二哥与子龙,我就只能在外面等军师劝说村民渡江。”

  突然之间不知道是不是有一阵风吹来,张飞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哼,肯定又是孔明那厮在大哥面前说我坏话,大哥也是糊涂,我不就嚷嚷着要子让陪我多喝几次酒吗,居然就把子让派出去了,也不知道子让安不安全?”

  ……

第85章 蒯异度论礼 保族杀心起

  “父亲,那张谦就是个无礼之徒!”

  蒯梓见到蒯越后,忍不住气急败坏的说道。

  在听完蒯梓述说了刚才的事情之后,蒯越莞尔一笑,说道:“我儿,你可知人为何要学礼?”

  蒯梓听父亲这么问,抬头挺胸回答道:“当然知道,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意思就是说,人要有所成就,必须从学礼开始。”

  蒯越面不改色说道:“你只是重复了圣人说的话,但是你没有自己的理解。你要知道,从古到今,从来没有人因为学会了礼而获得立身之本的。周天子时,楚国熊渠曾言,‘我本蛮夷,不与中国之号谥!’于是率先称王;楚汉之际,沛公更曾以儒冠为溺,仍然一统天下,做了皇帝。所以,你所谓的‘礼’只是表象,所谓的容貌端庄,举止优雅,言行得体只是人给人自己下的束缚,而脱去外在,人们心中所坚持的信念,这才是真正的‘礼’。”

  “那父亲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就不用遵守这些繁文缛节了?”

  “当然不是,我们学礼,一是为了在这个过程中,磨练自己的心性,不让自己那么冲动;二来,我们用礼仪去对待别人,自然希望别人同样用礼仪来对待我们。而那张谦,说到底是被我们抓到府中来的,你觉得他有必要用礼仪来对待我们吗?”

  “父亲的意思是谁,张谦知道我们不会对他怎样,所以故意用这种态度来试探我们?”

  蒯越点点头。

  “那父亲,我们为何不给他一点教训呢?”

  “有道是‘王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我们怎么可以因为这样一点小事去教训他人呢?孩子,你今时今日,所见之人皆为讲理之人,是因为有家族在庇护着你,当有一天父亲不在的时候,你就要独立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有讲理的好人,也有不讲理的坏人,更有讲理的坏人和不讲理的好人,如果你总是想着给别人一点教训,那么最后受伤的一定是你。”

  蒯梓似懂非懂,只把父亲的话记在心里,回去好好琢磨。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看着不欲离去的蒯梓,蒯越问道。

  “父亲,既然我们不准备难为张谦,那为何还要把他困在家中呢?”

  蒯越沉思了一会,说道:“父亲一开始,是想阻止他游说襄阳的士族,因为我们要献给丞相的得是一个稳定的荆州,而不是一个风浪卷过的废墟。”

  蒯越一开始确实是这么想的,而对于张谦这人,他也会在献城之前放走。如此,既不得罪刘备,又能给曹操提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但是再和张谦沟通一番过后,他有了一丝新的想法。

  “那现在呢?”蒯梓问道。

  “我听说,襄阳城中有不少人支持刘琦公子,支持刘备的,或许这场战争真的会有奇迹出现呢!”蒯越抬头望着屋顶,怔怔的说道。

  “这怎么可能呢?父亲,曹操此次南征,可是北方侵巢而出,宛城已经聚集了五路大军共计五十万,而且还有不少新军正在赶来,别说刘备,便是吞灭东吴,也是绰绰有余。”蒯梓斩钉截铁的说道。

  “你说的没错,但是万一呢……”蒯越想着传世四百多年的家族,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的一个决定而葬入深渊。

  很多时候,不是上位者优柔寡断,而是背后的代价太大太大了。

  “那父亲……是想分出一部分族人投靠刘备吗?”蒯梓觉得这不是一个好主意。

  蒯越摇了摇头,现在这时候,分出一部分族人投靠刘备,然后自己投靠曹操,这不是把曹操当成傻子吗?

  或许曹操一开始不翻脸,但是背后一定会秋后算账的。

  “我想,由你带领一部分族人前往益州!”蒯越深思熟虑后,说道。

  “我?”蒯梓伸出手指指着自己。

  “是的,你!”蒯越肯定的说道,“本来我是想让蒯钧去的,但是虽未明说,我也看出了他的想法,早已存了依附朝廷之心,所以,我想把这个延续家族的担子交托给你。”

  蒯越思考了这事许久,如果一部分族人投靠刘备,这无疑是触弄曹操的胡须。

  但是投靠刘璋不一样,刘璋现在名义上还是益州太守,即便将来曹操收复了荆州扬州,要对益州用兵,蒯梓再度投靠也未迟,说不定到时还能再出个荐降献城的功劳。

  而若是万一,曹操败了,刘备成势,那刘璋也是皇室宗亲,自己儿子也算是为大汉效力。

  “父亲决定了吗?孩儿愿意这么做!”蒯梓知道,分散开来,也是保全家族的一种方式,自己能有今日今日,全靠家族的庇护,所以现在也该反过来为家族做些什么。

  “不,我只是先和你通通气罢了,至于最后要不要这么做,我决定再等等。”

  “父亲再等什么?”

  “等十五日,祭月佳节。到时候,我会让蒯钧和你带着张谦一起赴会。如果他能在名士之间游刃有余,鼓动众人一起对抗曹操,那说明天命不绝刘备,蒯家也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投降曹操的事情。”

  蒯家和蔡家的生存方式不完全一样,蔡氏采取的是联姻上位的方式,刘表执政,便将蔡夫人送给刘表,现在为了稳定刘琮,蔡瑁又让自己的女儿与刘琮订了亲。

  而蒯氏,则与不少中小世家以及外来将领都交好,包括文聘王威等,当初蔡瑁要加害刘备之时,便是蒯越提议用文聘王威拖住赵云。

  这里需要提的事,蒯氏交好文聘王威等人与本地士族打压外籍人员并无冲突,就像豪门千金可以爱上一个穷小子,但她不会就此认可穷人这个阶级。

  蒯氏便是通过这种方式,聚拢下位之人,以彰显自己的能力,从而满足上位的需要,获得上位的认可。

  所以蒯越必须先考虑他人的态度。

  也正因此,同样是世家大族,蒯氏在荆州的名声要比蔡氏好上不少。当初,蒯良在世的时候,蒯氏并不弱于蔡氏,只是蒯良去了之后,蒯氏才一度被蔡瑁压制在下。

  而张谦之所以先落在蒯越手中,也是因为这些将领家中不少人愿意为蒯越提供眼线。

  “那如果张谦说服不了众人呢?”

  “那他到时当场就会被心向曹操之人摁倒在地,而蔡家人不会放过这个杀害他的机会!同时我蒯氏也可置身事外,与此毫无干系。”

  ……

第86章 祭月盛典起 张谦始名扬(1)

  张谦失踪的第二天,魏延就注意到了,因为他儿子魏昌晚上没有回家。

  经过多方打听,魏延得知,张谦失踪之处,有一伙人拉着马车匆匆去往了蒯府所在。

  饶是魏延鲁莽心大,也知道襄阳城内蒯家绝对不好惹,在身边之人的建议下,他等到关平归来,然后一起去找了孙乾。

  孙乾听到这事,也是大吃一惊。他是知道自己进襄阳城只是当个吉祥物,目的就是为了替张谦打掩护,现在却出了这事……

  孙乾觉得贸然去蒯府要人不妥,于是写信让关平立刻带去新野,让诸葛亮联系其姐夫蒯祺。

  ……

  往年的八月十五,荆州城内总会张灯结彩,热闹一番。

  但是今年的祭月佳节,热闹程度却小了很多,一是州牧病重,不好多加庆祝;二是大战在即,人人栗栗自危。

  襄阳城内一座庭院,此时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众人举杯欢宴,推杯换盏,不时有丝竹之音,诗文之乐。闲人误入,怕是要以为登临仙境了。

  这时,门外一小厮大声喊道:“蒯家蒯钧携友前来赴会! ”

  蒯家的名声荆州谁人不知,况且蒯钧还是蒯良的儿子,未来蒯家的继承人,众人见状,都把眼神望了过来。

  “蒯家这次好大的排场,光是双头马车就准备了三辆!”有人惊叹道。

  旁边立刻有人制止,当面议论,小心招来蒯家的不悦。

  此时,蒯钧的身后依次跟着蒯祺,张谦,孙乾,蒯梓,几人都是盛装打扮。

  进入阁楼后,许多人围了上来,蒯钧显然有着不错的人际关系。

  “蒯钧兄,此番盛情赴会,莫非是要勇夺词赋魁首?”与蒯钧交好的一人打趣道。

  佳节盛会,怎么能没有好的诗赋传世呢?若是往年,襄阳名士定会寻一亭台水榭,于山清水秀之地行曲水流觞的雅事。最后再点评一番,取那词赋最佳的以为魁首,这也是名士扬名的场景之一。

  “岂敢!”蒯钧抱拳客气了一下,随后给众人介绍。

  对于蒯祺,蒯梓这种蒯家的人,众人就算没见过,也听说过,纷纷拱手。

  然后就是孙乾,早年跟随大儒郑玄,其后又跟随刘备多年,不少人也知道他。

  最后,蒯钧介绍到张谦。

  张谦!

  有人听到这个名字一下子警惕了起来。张谦甚至老远就能感觉一股杀气。

  但是更多人却是一头雾水,张谦这个名字实在是太陌生了。

  “我听说徐庶北去之后,刘备又新得了两位军师,一位是隆中诸葛亮,一位是山野散人张谦。莫非就是阁下?”说话者满脸不屑,望着张谦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

  孙乾刚要介绍张谦乃是留侯后人,却被张谦拉住。

  “你又是何人?”张谦问道。

  “此乃义阳侯傅介子之后,东曹掾傅巽之弟,名士傅允。”蒯钧介绍道。

  “傅巽之弟?”张谦斟酌了一下,然后好奇的对着蒯钧说道,“这傅巽莫非就是蒯钧兄前日对我所说的胸无点墨,却好评头论足的烩子嘴?”

  傅允:?

  蒯钧:?

  说完之后,张谦连忙捂住嘴,“在下失言!”

  傅允见状,一甩衣袖去往一边,眼神十分的不善。

  蒯钧见状,想要解释,可是傅允完全没给机会。这时,他只好向众人介绍张谦的身份:“大家可能不认识张谦,但一定听过他的诗词。《游子吟》《赵客缦胡缨》皆是出自他之手。”

  “哦,可是众所周知,这两首诗乃是出自徐庶之手,此二人莫非有人欺世盗名?”有人脸上呵呵一笑。

  孙乾见此,上前介绍道:“徐庶从未北上,曹营救母乃子让化名为之,何谈欺世盗名?”

首节 上一节 48/3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