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小闲王 第50节

“不可能,报纸上说好了先到先得。我们要遵守规则,再说一本一万册,就是十八万册。每本十贯钱就是一百八十万贯,我王府没有这么多钱。”李慎断然拒绝

“纪王殿下,人不能无信,既然说了就应该做到。你如此戏耍读书人,难道不怕被天下读书人耻笑么?”崔仁智加入战团

“本王没有不守信用。说了先道先得,反正赔钱的买卖我是不会去做的。”李慎争得的青筋暴起。

“殿下,不可得罪读书人啊。要不然他们在外面在胡言乱语对殿下的名声也不好。不如破财免灾。”这是韦挺站出来看似劝解李慎,实则落井下石。

李慎转头看着韦挺,听上去是为了他好。可实际还是在变相的说他欺骗读书人。主要还是韦家人说话,以前的弹劾韦家都没有参与进去,怎么说也是韦贵妃的娘家,李慎也要叫一声舅公。如今韦家也下场了跟李慎打擂台可见世家已经开始联合对付李慎了。

韦挺被李慎盯着有些心慌,他能够在这朝廷里有一席之地全靠韦贵妃几次推荐,要不然哪有他如今的地位。现在他下场站在李慎的对立面还真就有点忘恩负义的意思。

“韦大人也觉得本王欺骗了读书人么?”李慎阴沉这脸说道。

“殿下,老臣也是为了你好,武人的刀,读书人的笔。如果让读书人在外面乱写一通,终究对王爷的声誉不好。

如果在牵连到了皇家那就更加不好了,殿下说是不是这道理。”韦挺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

李慎转过头不在看韦挺,而是看向李世民。李世民也最后平静的说道:“韦爱卿说的有理,不能让你的事情牵连到我皇家的声誉。你自己做的事自己负责。必须按照约定每册在拿出一万本出来。”

“阿耶可不能啊,十八万本啊,是要亏很多钱的,我府上也没有那么多钱啊”李慎哭喊着道

“休要在说,你也不差那十几万贯,皇家的声誉不容有失。”李世民不容李慎辩解

“陛下,我看着一万册可能不够平息外面那些学子的怒火。如今长安城里和周边的学子都来了,书籍的事估计也是一传十十传百。我看不如在加一些。”崔仁智见李慎如此模样也是加了一把火。

听到此言。李慎两眼冒火的扭头看向崔仁智。“崔大人如果愿意仗义疏财的话不防你崔家也印刷一些书籍便宜卖吧。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印刷成本几何。”

“纪王殿下,我崔家也没有得罪天下读书人。而且我们也有一大家子要养活,没有殿下那么富裕。”崔仁智笑呵呵的道。

“下旨,纪王李慎,从明日起向大唐读书人以昨日的价格出售九种书籍每册三万本。限期三个月完成不得有误。”李世民对着下面的人说道

“不是吧阿耶。那得赔多少钱啊。五十四万本书啊!不要啊!”李慎开始叫嚷起来,就差没当众撒泼打滚了。

“哼,这是对你的惩罚。下去吧,贵妃也有些时日不见你了,你去看看贵妃。”李世民冷哼一声

李慎哭丧着脸转过身,看着满朝的文武大臣。然后慢慢的走出大殿。正待众人准备说国事的时候,大殿外传来了李慎的声音:“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招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这是清朝黄景仁《杂感》表达了做诗人的穷困愁愤。(此诗是作者在隔壁门店的产品外包装上看到的。)

众人都细细品味着,作为国子监祭酒的孔颖达叹息了一声道:“哎~纪王真是大才,不但表达了自己的穷困潦倒,就算是骂我们读书人百无一用,也是那么有意境。如果纪王专心致学的话,定有一番成就。这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道尽了纪王此刻的心情。”孔颖达无奈的摇了摇头。

“百无一用是书生”李世民也在细细品味李慎做的这首诗

(我没有查到贞观有多少读书人,只查到唐朝全盛时期有读书人640多万。不过不是贞观。但是可以根据一些记载可以推测一下。

唐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中央设国子监,下辖六学,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这些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

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由博士与助教授课,学生称生徒,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传授以九经为主的儒学经典,按生徒家中官位的高低分级招收,

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入国子学,有生徒三百余人,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可进太学,有五百余生徒,

四门学兼收五品以下官员及庶民子孙,生徒多达千人。律学、书学、算学教授实用学问,收纳八、九品官员及庶民子弟,名额限于十余人,地方设立州学、县学,每校有学生20-50。

唐朝初期有360州,1557个县。一年近几万生徒,州县学每年都要补齐数量。而这里还不算各州县官员子女。

唐朝文武官员总数最少也要一两万人,通史记载唐朝最多的时候有官员十八万。

所以我个人推测这个时期唐朝的读书人最少也要二十万人,还有很多商人的子女是不去书院读书的,二十请的先生。唐律商人的子女不允考科举,但没说不让读书。做买卖不认识字他能行么。全大唐做生意的人就应该有不少。

据考古专家推测长安东市有商铺七万三千个。所以我觉得唐朝读书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少。唐朝科举每年都有几千人附和条件的。

而百姓的识字也很高,简单的日常还是很多百姓知道的。官府贴的告示,收税贯的通告。你要不认识几个字不吃亏了么。

识字跟读书是两回事。当时读书科举儒学典籍九经都是文言文。认识字没人教也不知道啥意思啊。)

第127章 李孝恭病危

李慎又火了,不是因为便宜卖书,而是李慎在皇宫做的那首诗,很多读书人都从诗中看到了自己影子。

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平步青云家财万贯的。李慎的那句百无一用是书生,也刺痛了很多读书人的心。

最终李慎还是按照旨意每天都会在书局售书,但大部分还是让商人收购走了。半个月后有人看到从皇宫里一车一车的往外拉铜钱。

队伍从宫门一直快排到纪王了,整整拉了一天时间。李慎也很无语。一贯钱重六斤,一车六百斤才一百贯,几十万贯要拉几百上千车。

这主要是李慎不愿意用绢帛等货物替代的原因,李慎一直认为绢帛香料什么的没准什么时候就贬值了,还赶不上黄金呢。

李慎这种拉钱的方法闹得长安城人人皆知,尤其是世家官员,都觉得李慎可能是没钱了才从宫里拉钱出来。

魏王府中韦挺崔仁智等人齐聚,李泰坐在上首。

“王爷,现在除了三省六部外,支持殿下的官员基本有五成之多。六部的尚书我们没有办法,但下面的侍郎郎中我们可以去接触。现在唯一看的就是殿下能不能做出点成绩给陛下看了,只要殿下一直做的好,我们在给太子下绊子,此消彼长下还是有机会的。”韦挺向李慎禀报道

“难啊,大哥如今四平八稳,不急不躁。阿耶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很难找到把柄。”李泰也不是傻子。这点还看不出来么。

王维取想了想说道:“臣说句实话,就算太子做错了几件事,陛下也不会废太子。

我们要做的是让太子改变,让陛下不断的对太子失望,要不然的话怎么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废了国本,除非太子谋反。”

“王公说的对,我们不能因为几件事情就想着会废太子,我们应该想办法让太子改变。”崔仁智接话道。

“可如何让太子改变?如今太子地位稳固。”王维取问道

“其实最近几年陛下一直在防备太子。陛下正值壮年,而太子已经二十几岁了。你说太子真的没有别的想法么?

如今陛下独宠魏王殿下就是证明,我们只需要找人把太子的路带偏一点就可以。

二十几岁血气方刚,这花花世界可是很美妙的。而我们在不断的去弹劾太子,扰乱他的心神,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成效。

美女,财富的诱惑可不是谁都能抵挡住的。”韦挺嘿嘿一笑道

“那要找谁来做这件事呢。”王维取继续问道

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秘书郎郑镜思说道:“我倒是有一个人选,此人叫赵节,现在是东宫的属官,深受太子信任,而且他的妻子就是我郑家旁系之人。

此人虽有才华却心胸狭隘。好攀比。他是桂阳公主和赵慈景的儿子,袭爵后是开化郡公。

同为陛下的亲外甥,柴哲威是国公,段俨也是国公,窦孝慈也是国公。赵节心生不满,认为都是功臣之后为何自己只是郡公,所以找他最合适,适当的时候还有别的用处。”

“郑公所说之人我也认得确实是好人选。不过你们还忘了一个人,侯君集的东床快婿贺兰楚石呢,侯君集可是为人霸道至极,听闻他因为去年之事对陛下不瞒。

他认为自己灭了一国,只不过贪图点财宝而已就把他下狱。虽然后来放了出来,不过侯君集的心里肯定心生怨念,如果我们找人把他和太子拉到一起。以后侯君集有什么事都能牵扯上太子。”韦挺又说出一个适当人员

崔仁智听到后也是赞成的道:“好,这样就更容易一些。而且我们还要看看东宫别的属官可不可以拉拢过来。”

“纪王那边怎么办,几年前听说就是因为纪王,太子才变好的。我担心这次他还会出手帮忙。”王维取问道

“纪王那边就让他自顾不暇,今天我让人去看过了,真的是拉了一天的钱,看来他这次要赔进去不少钱。

每册三万本就是五十四万本书,一本十贯钱就要五百四万贯,他哪有那么多钱。

只能卖出去一些在印刷下一批,而且陛下要求三个月,所以他才把宫里的钱拉出来应急。

我估计哪怕一本书赔一贯钱也要五十万贯,更何况可能赔的更多呢,这次他可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他更想不道得是那些书多半都落到我们手里,他印刷的成本比我们买的还低一点。

等到他三万本卖光后我们在把书加价卖出,几百万贯的利润,纪王也算是给我们造福了。哈哈哈....”卢承庆笑了起来。几百万贯对于世家来说也不是小数目。众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

长安作为这个时代的国际大都市每天的客流量是非常大的,所以除非是熟客要不然你根本就记不住谁是谁。

“启禀王爷,半个月来我们的书已经每册卖出去五千本了。”王玄策禀报道

“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完成圣旨,一切按照计划行事吧,这都是钱啊。还有我让你去调查韦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查的怎么样了。”李慎喝着茶水说道。

李慎现在喝的茶就是炒茶,只不过一年多的实验还是没有达到李慎想要的效果。不过跟后世中等茶叶味道已经很接近了,所以李慎开始喝茶了。

“回王爷,已经查到了。韦家主要的事盐,铁,茶,还有丝绸布匹。其余的都没有这些进项多。”王玄策回答道

李慎想了想说道:“干得不错,今年的秋茶我们要了,用我们的炒茶来对付他们的煮茶。切断他们的茶叶生意,我听我母妃说那个叫韦挺的还去找他打听我们卖书的情况,我母妃没有见他,既然他们韦家不讲亲情那我也不必跟他们客气了。”

“王爷这马上就要收秋茶了。如果王爷要的话就要抓紧时间了。长安附近有几片大的茶园还有洛阳也有很多。”王玄策提醒道

“嗯,我会安排王洪福明日启程的。都给他高价包下来,别的地方我也会派人去收的。不过人选不好选,这个要在当地就炒出来,不然运回长安就不新鲜了。”

李慎考虑派谁去的时候韦富贵跑了进来“王爷,王爷,王德总管来了。很急,说是让你赶紧去一趟河间王府,现在外面等着呢。”

“什么。河间王府?”难道河间王病情加重了?前段时间不是说已经稳定了么。

“玄策,你现在负责书的销售就行,先把圣旨完成吧。”说着李慎直接到了大门口就见王德在那转圈。

“老王,到底什么事这么急”

“纪王殿下,河间王病重了,陛下让你快点过去。”

第128章 开膛破肚

李慎随王德赶到河间王府的时候,里面已经来了很多人。朝中的重臣都已经来了。包括秦琼程咬金他们。

“让让,让让,纪王来了。”人太多都在屋前堵着。王德在前面给李慎开路

好不容易挤进去,只见屋里李世民正站在床旁,孙思邈和李修为在给诊脉,而王妃和李孝恭的儿子李崇义,李晦站在旁边焦急的等候着,河间王妃双眼通红明显已经哭过了。

李世民看李慎来了赶紧拉着李慎过去:“快,给你皇叔瞧瞧。一直都没有问题怎么又发作了”

李慎过去一看,李孝恭此时脸上疼的汗水直流。“打过针没有啊。前几天不是说已经平稳了么,怎么就发作了。”

孙思邈跟李修为诊断过后。拉着李慎跟李世民来到了外间。孙思邈先开口道:“陛下,准备后事吧,这次王爷的肠痈发作很严重,估计熬不过两天,只可惜如果再给我们一点时间就好了,或许我们还能有办法。”

“孙神医,难道就真的没有一点办法么。”李慎代表李世民问道。

“王爷,这种病你比我们更加熟悉。他是急性发作,如果穿孔漏洞基本就是死亡。如果再给我们一点时间让我们找几个死囚练练手还可以,现在恐怕来不及了。”李修为叹息的说道

“可是我们就这样看着皇叔死么?孙神医你们在尸体上已经练习很多次了。我就想问问你们如今手术步骤到底熟不熟练。”李慎实在是不忍心看着李孝恭死。

“步骤倒是熟悉,我们都做了不下于百十具尸体。不过没有在活人身上做过,变数太多,把握肯定是没有。不过要说几率的话,目前只有二三成吧,这还要看当时的情况。”孙思邈想了想。

“三层?”三层确实有点低了,李慎也开始犹豫起来。

就在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李世民说话了:“你们是在说救治孝恭有办法是么?”

“是的阿耶,只不过几率太低了,只有三成甚至不到三成的机会。孙神医他们没有在活人身上试验过,所以变数太多了,如果再给我们点时间就好了。哎!”李慎叹了口气

“那就问问你皇叔。”李世民还是比较冷静的。

“对,问问皇叔。”李慎说完几个人来到床边,此时的李孝恭已经有一点虚脱了。

几个人看向李慎意思是你来说吧,李慎无奈只好凑近李孝恭说道:“皇叔我说你听着就行,现在我知道一种治疗你的方法,只不过成功的几率很低。只有二三成把握。孙神医说你的病是急性的,最多挨不过三天,皇叔你想试试么。”

李孝恭睁开眼睛看着李慎又看了看李世民,最后坚定的说:“我愿意一试。李慎,皇叔这几年一直看着你做事,皇叔信你。就算失败了,皇叔也不怨你。”

李慎听后心里有点感动,不过这个时候得抓紧时间于是说道:“那皇叔,我们需要准备,趁着有时间,你跟婶子还有大哥他们说说话吧。”意思就是留遗言吧。李孝恭理解的点了点头。

李慎回身对着孙思邈师徒说道:“孙神医,二位现在就坐我的马车快速回东山准备出一间手术室(此词乃李慎发明)。我让人跟你们一起去,全方位的消毒还有器具也要用水煮,这些我以前都跟二位说过了,去准备吧。”孙思邈师徒点头出去了。

李慎又对身边的石头说道:“石头,你现在回大吉殿拿最新生产的青霉素过来。”

“老奴跟他同去。”王德说道。李慎点头。石头进宫需要手续,王德进宫不用。他有一块李世民的腰牌。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待,一个时辰后王德跟石头回来了,石头抱着个木头箱子。李慎则进到内间

“皇叔,准备妥当了,什么时候能够动身。”李慎发现王妃在擦着眼泪。李崇义李晦哥俩眼睛也是红红的。

李孝恭点点头对李慎说道:“现在就动身吧,该说的都已经说够了。慎儿,以后你两位堂哥你帮忙照拂着,这么多皇子里如今我最信任你。你是个聪明人。”

“皇叔放心吧我会的。让两位哥哥做个富家翁还是没有问题的。那我们就走吧。”说完出门让下人进来几个人把李孝恭抬上了马车。

外面的朝中大臣听说要去东山治病,一个个准备都跟着去看看。一是关心李孝恭,二来好奇不是说已经病危了,肠痈还能治呢?

就这样一大群人骑马的骑马坐车的坐车,浩浩荡荡的去了东山别院。而李世民也一起跟着,至于李安说要回去调护卫被李世民一口拒绝了。

首节 上一节 50/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