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第325节

“可中山距离汝南,相去甚远,若有朝一日,渤海王与袁氏交恶,甄氏这买卖,还如何维系?”

甄俨提出一个问题,令甄逸陷入沉思,如今袁氏主要与董卓和刘表争斗,而且明眼人不难看出,渤海王有进取兖州之心,如此,和袁氏也迟早会交恶,届时,毋极甄氏的处境,可就微妙了。

毕竟整个安平郡的诛灭豪强之战,闹得整个冀州满城风雨,博陵崔氏,如此望族,也举族逃往河南,日后甄氏,也很容易落得如此下场。

甄逸犹疑之际,甄俨连忙道:“父亲,听闻渤海王喜好女色,蔡氏,荀氏,皆以女许之,即便是董卓,也为其张罗赐婚。”他转向甄荣,接着道:“妹妹容貌姣好,父亲何不投其所好,将妹妹许给渤海王?甄氏若得渤海王庇护,岂不是高枕无忧?”

甄俨话音刚落,甄逸就骂了一声:“糊涂!渤海王如此对待各郡士族豪强的,你也看到了!”

甄俨一时语塞,若从表面看,这两年,冀州的士族豪强,都过得不是很好,先有黄巾,再有黑山,好不容易平静了,渤海王又开始大规模整治,其中不少就是针对士族豪强的。

甄俨作为曲梁县长,自然亲自做过不少基础工作,所以知之甚多,虽然表面

上,士族豪杰皆受到了不少限制和管束,但如今已经不是刚开始的时候了,事实证明,接受郡府统一管制之后,各家各族所得利益,不仅弥补了黄巾动乱的损失,其得利甚至超过了黄巾动乱之前。

就拿他所治曲梁来说,原先各家各自为政,一遇旱情,便大大减产,而夏秋之际,因上游水量过大,曲梁却又经常洪涝不断。

曲梁之曲,便是河道纵横曲折之意,旱时旱死,涝时涝死。

而去岁大肆兴修水利之后,水道通畅,既能蓄水,泄洪也快,加上大规模垦荒和充足的劳力,去岁秋收,曲梁在受到旱情影响的情况下,秋收依然增产了三成。

然而靠这些说服父亲,有点难,何况父现在一心只想着结交袁氏,亲未必听的进去,再者,结交袁氏,甄俨并不反对。

第二日,甄俨便打探到一个消息。

渤海王刘擎现身卢奴,大举收购粮食,充作军粮,价格四百钱,比市价高了一百多钱,并且,渤海王已经离开卢奴,往毋极来了。

大张旗鼓的收购粮食,又往毋极来了,渤海王用意,无疑是明牌了。

甄俨连忙将消息告诉父亲,或许昨日想说的,加上今日的消息,父亲应该能听的进去。

然而就在甄俨准备好好劝说父亲的时候,家中却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袁绍长史——陈琳。

虽然不知陈琳来意,但甄俨也能揣摩一二,多半就是父亲所言姻亲之事。

要么无人问津,要么,袁氏与渤海王,都来了。

罢了罢了,一切听凭父亲大人做主吧!

……

刘擎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到毋极了,上一次,便是前去安熹县时,途径的此地。

田丰初到,便有人接头,将毋极近况悉数介绍给田丰听,包括甄逸的病情没有好转,嫡子甄俨从魏郡回毋极照看,还有最新消息,陈琳前几日到访过甄氏。

“元皓,你这眼线,布得不错!”

“主公见笑了,没能将眼线安插进甄氏,惭愧!不过主公,陈琳先一步来访,主公的粮食,恐怕被人捷足先登了,要不要臣先去探探口风?”

“一方郡守探口风?区区甄氏,配这排场吗?”刘擎冷道,听到陈琳的消息,他有些不高兴。

袁氏的手,又伸到冀州来了?

还伸到我的未来老婆家里?

记得袁绍在渤海吃瘪后,又来中山郡又吃瘪了一次,估计当初,就是袁隗和甄逸一起商量的结果吧。

“自然不配,甚至都不需要主公出面。”田丰道。

“既然来了,还是亲自去一趟吧。”

到达毋极的余下时间,刘擎走访不少市场,如今毋极的供粮,确实大大的供过于求,三百钱不到的价格,可能上一次出现,还是光武中兴的时期吧。

“元皓,若全天下皆是这个粮价,会如何?”

“自然是海内生平,百姓安居乐意的盛世!”

“如此盛世,正是吾辈中人砥砺奋进之目标!”刘擎由衷的叹了一声。

一统天下?那只不过是个水到渠成的步骤。

“主公英明!”

跟在身后的田丰与郭嘉同时说道。

田丰已命人送去拜帖,次日,刘擎带人亲往甄氏府宅。

甄逸勉强起身,全程由家仆搀扶着,在其身旁是甄俨和甄尧,至于甄氏主母张氏,没有露面,女眷也不能上台面。

刘擎自然是首次见甄俨,即便他是魏郡的官,倒是田丰,显然认得甄俨。

甄逸见礼过后,甄俨也自我介绍。

“下官曲梁县长甄俨,见过渤海王,见过田府君。”

“甄县君不必多礼,既为汉臣,当属同僚。”刘擎笑道。

就座之后,田丰开门见山,对甄逸道:“渤海王来本郡之意,相比甄家主已有所耳闻了,大王为国戍边,耗资甚巨,如今朝廷争乱不朽,已无粮草调配,故渤海王不得已亲自征购,毋极产粮,首重甄氏,故望甄家主能出让一些,大王愿以超市价百钱的价格收购。”

甄逸故意吱吱唔唔了几声,然后一声叹息。

甄俨当即道:“家父重病,言辞含糊,还望大王与夫君恕罪,家父之意是,甄氏粮食,已与袁氏签立购买协议,不过渤海王为大汉戍边,功勋卓著,甄逸愿无偿出五万石粮食,献于大王!”

开门见山,表明立场,同时还慷慨出手,避免得罪,可以说甄氏行事,十分干净利落了。

五万石粮食,也不是小数目。

“哦?竟有此事?”田丰明知故问,“不知袁氏出价几何?”

“抱歉,此乃机要信息。”甄俨虽然年岁尚小,但面对老成的田丰,以及上位者刘擎,却没有丝毫胆怯,就差说出恕难从命了。

“果真没有回旋余地了?”田丰一问。

甄俨心头一震,他可是想有回旋余地的,可陈琳与父亲见过面之后,直接将事情敲定了下来,并且父亲也同意用五万石粮食来打发渤海王,免得被渤海王记恨,毕竟甄俨还要在冀州做官,而魏郡更是在渤海王眼皮子地下。

“契约已立,自不可毁,实在抱歉!”

刘擎不动声色的望了眼甄逸,见其起色确实很差,不像是装病的。

田丰还想再说,刘擎却拦先开口:“既如此,便算本王叨扰了!”

说完,刘擎便起身离开,田丰与郭嘉对视一眼,不发一言,紧随其后。

甄逸连忙唤甄俨道:“快去送送渤海王!”

甄俨叹了口气,这般结局,似乎预料到了一般,但他只好硬着头皮上去送行。

刘擎回到驿站,莫名来气,气得不是袁绍手长,而是甄氏如此果决,按理,他们明明知道自己来的目的的。

一方不过是派了个长史前来,而刘擎呢,王驾亲至,甄氏却没有留任何余地。

毫无疑问,甄氏这是选择站队了。

“主公,甄俨此人,虽无大智,不过亦算可造之材,甄氏如此抉择,怕是已与袁氏结盟,这个甄俨,可要清除出魏郡?”

“嘁!本王有这么小气吗?”刘擎嗤之以鼻,转口道:“甄氏既然选择往死胡同里走,本王也没办法,天下从袁氏者,投袁氏者,不计其数,本王岂能气得过来!平常心对待就好!”

“元皓,你也太小看主公胸怀了,区区甄俨,主公不仅容的下甄俨,就算加上两位妹妹,主公也容得下!”

奉孝,你很懂本王哦?

“典韦,将你大戟给奉孝背上,绕驿三圈,你亲自监督!”

……

(PS:求推荐票,月票。)

第325章 “春雷”行动,渤海王的一生之敌

刘擎回到魏郡之时,已是二月初,如果正月的主要活动是祭拜祈祀,那么二月,则是真正开始农忙的时候。

因为一场雪的缘故,土地已经可以翻耕,为春种做准备,瑞雪兆丰年,不仅对没有收割的冬麦是好事,对于未播的休耕地,亦是好事,今年,老天爷属实开了个好头。

书屋之中,刘擎和蔡琰正在清理堆积如山的信笺,其中大部都是一些战报。

“朱灵在奉高城外击败并斩杀黄巾渠帅黄邵,俘虏黄巾八千人。”

“张辽与徐晃在长平斩杀何曼何仪两名渠帅,俘虏黄巾一万两千人,目下粮队已过陈留,正在向魏郡进行,此次黄巾谋夺粮队,宣告失败。”

“吕布驻兵咸城,与离狐的丁原对峙,掩护粮队运送。”

“青州方面,战事主要围绕北海国,目前曹操已经占据汶水以西的地盘,而汶水以东,由陶谦占据,至于刘备,在平原休整之后,再度进兵乐安,向北海行进。”

看着各方表现都不错,但刘擎不由得捏了捏眉心,这青兖两州,依旧是乱粥一锅,若是四月之前不能肃清黄巾,那今年的春耕,又要大受影响了,等那些军阀收不到粮食,依旧会霍霍百姓。

只不过刘擎现在还做不了圣母,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才是当务之急。

“夫君,这些,是南阳战事的军报,是否要一一过目?”蔡琰拿着一捆帛书道。

“不必细看,南阳战事结果,我已知晓。”

刘擎回道,随手拿起另一份帛书看了起来。

这还是朱灵写的,信中一个名字,引起了刘擎的注意——

诸葛珪,琅琊诸葛氏,诸葛亮的父亲。

放眼全国,诸葛氏或许不是什么望族,但在徐州,或者说在琅琊国,诸葛氏绝对称的上数一数二,诸葛丞相那句“臣本布衣”,听听就好。

泰山郡因为张举反叛,朝局动荡,一直没有新太守上任,所以郡务一律由郡丞诸葛珪操持,诸葛珪主修儒学,治郡还算清明,不过治军就太差了,不善招募壮勇,仅仅靠上边配发的守城部曲,连黄巾军都守不住。

泰山郡民风彪悍,陶谦属下的臧霸孙观等将,皆是泰山人,而且是泰山贼出身,若是诸葛珪能用人,说不定黄巾也不会如此在泰山郡肆意妄为。

“昭姬,给董卓起书!”刘擎突然道。

蔡琰旋即放下手中帛书,回道案旁,在刘擎身旁轻轻坐下,柔夷执笔,在墨石上轻捻,再悬于空白的帛书之上。

“夫君请说。”蔡琰淡淡道。

“泰山郡守一职,空闲已久,无人主持大局,致使泰山郡黄巾猖獗,盗贼横行,百姓流离,清河朱灵,字文博,原清河都尉,率军攻取奉高,夺回郡治,又大举挫败黄巾西进企图,斩杀渠帅黄邵,诛杀俘获黄巾无

数,于泰山有再造之功,国之重臣,不再年少,故本王有意推举朱文博为泰山郡太守。”

有朱灵主持大局,再配上诸葛珪佐以政事,应该能让泰山郡日趋稳定,这是收首要好处。

朱灵掌控泰山郡,相当于兖州有了刘擎第二块飞地,这是第二个好处。

通过与诸葛珪的合作共事,结交熟悉,日后徐州生乱,诸葛氏迁来魏郡,也未偿不可,这是第三个好处。

一箭三雕,赢就完事了!

“夫君,好了!”

刘擎凑上前去,瞥了眼帛书,字迹娟秀,赏心悦目,于是没有细看,就势揽过蔡琰细腰,笑道:“有劳昭姬了!”

觉察到刘擎的双手开始不轨,蔡琰俏脸一红。

“夫君今日何故这般客套。”蔡琰轻道。

随后,刘擎不知从哪摸出一只锦盒,放在案前,凑近了蔡琰耳旁道:“这是本王回来时,绕道卢奴李氏,得来的李延年曲谱。”

刘擎端详着蔡琰的俏脸,眼眸,琼鼻,唇脂,越看越醉人,直想啃一口。

听得李延年名字,蔡琰顿时双眼一亮,显得明媚不已。

“竟是李大匠之作,此乃李氏珍宝,夫君是如何得来的?”蔡琰言语间透着好奇,对她来说,没落的李氏,依然比强势的甄氏更知名。

“李氏家道中落,即便有些资财,亦是他人砧板上的鱼肉,李家主倒也精明,知道区区资财,难以为继,故而傍上本王大腿,他送出这些东西,亦是转型的决心。”

抛弃旧日光辉,放弃倡艺传统,紧紧拥抱时代。

首节 上一节 325/5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