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第321节

解决饥寒问题,粮食,可以直接调配,至于取暖的问题,这一点,刚好可以和明春的拓荒的结合起来,待确定好垦荒区域之后,可以规模化的伐薪,用作取暖之物。

“大王,若有时间,还望往令支做客。”公孙瓒道。

见急忙着效忠,生怕落后一步的公孙瓒,刘虞依旧看不顺眼,心中腹诽:即便如此,我们汉室血亲,和你岂能同日而语,稍一盘算,便道:“大王,虞有一不情之请。”

刘擎当然客气的问是什么。

“虞有一子,年已及冠,奈何能力平平,大王回去之时,还望将阿和带上,大王身旁人才济济,臣希望阿和也能沾染一二。”刘虞道。

刘虞一言,令刘擎刮目相看,令公孙瓒眉头一挑。

算你狠!

名为学习,实则为质,这是表达忠心的一种方式。

刘擎自然懂得刘虞用心,幽州牧,大司马,汉室宗亲,刘虞的位高权重,虽然不及刘擎,但也是仅次之了,至少是几位宗亲州牧之中最显赫的。

所以,他为了让渤海王放心,让刘和主动为质,既是忠心,又是诚意。

公孙瓒摇了摇牙,紧跟着道:“大司马所言甚至,边郡苦寒,瓒亦希望犬子能跟随先生们学习一二,还望渤海王允准。”

刘擎一时搞不明白,但大受震撼。

这也能卷起来?

刘虞是为了让自己放心,可以理解,公孙瓒,你真没必要这么拼啊!

小小愿望,刘擎当然满足他们,欣然答应。

随后又对刘虞介绍道:“这是陈宫陈公台,幽州之事,我便留他在此协助。”

刘虞心领神会,冲陈宫见礼,道:“即日起,公台即为幽州别驾,如何?”

“可!”刘擎允准。

议事过后,刘擎又单独与陈宫交谈许久,主要是接下来的工作方向。

一是赈济灾民过冬,二是重新统编兵马,还有一项,便是为来年春日的大举拓荒造势,其中细节,没有详谈。

“眼下朱灵正在交战之中,兖州可能再度有变,明日我便启程回魏郡,这幽州,我可就交给公台了。”

“主公放心,臣誓不辱命!”

“为政上,若有难题,可与河间崔琰商讨决定,至于公孙瓒,令其驻守辽东,或许明年春,便有他的用武之地了,今日议事,便到此为止。”

陈宫告退了,赵云又来了,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先是冲刘擎行礼,再冲郭嘉点点头。

“主公,邺县急报,青州黄巾大举向西,意图不明。”

刘擎眉头紧锁,这是自黄巾暴走之后,又一动向。

“奉孝,此事如何看待?”

郭嘉低头,伸手在光洁的下巴摩挲着,突然,他抬起头,对刘擎道:“主公,试想这几件事的先后关联,袁隗身死,逢纪赴邺认缴粮食,而后青州黄巾暴乱,而后大举向西,试想,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郭嘉将事一言串起,刘擎似有所感,只觉得,青州黄巾肯定不会是去寻死的,那么能连接这些事的唯一线索,便是——

粮草!

“袁隗豢养黄巾,袁隗身死,对黄巾的补给自然就断了,所以才会导致黄巾暴走,重新劫掠粮食物资,而逢纪如此爽快答应交付粮食,很有可能,所交之粮,原本是供给青州黄巾的!逢纪与主公交易之后,青州黄巾大举向西,应该是有人故意透露了秘密,让青州黄巾的失粮之怒,转嫁到了主公头上!”

刘擎眉头一皱,“会是逢纪故意为之吗?可他是来交换袁绍的,如此行为,恐怕会让袁绍同样陷入危险吧?”

郭嘉眼中精芒一闪,道:“此事必然在交接粮草之后,主公,文远粮草危矣!”

……

(PS:求推荐票,月票)

第321章 长平之战,张辽陷阵突袭

黑云压城,昏暗异常,连刮数日的大风,突然停止了。

袁绍立于汝阳城头,望着逐渐远去的运粮队,队伍长长,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

袁绍身后立着数人,正是刚回汝阳不久的逢纪,和袁绍一起回来的郭图,还有陈琳和辛氏兄弟。

“主公既已脱险,张辽兵少,当派兵追回粮草!”郭图建议道。

袁绍静静望着,目色平静,对郭图的提议,摇摇头否决了。

逢纪不露声色的望了袁绍一眼,心道袁绍历经濮阳一败,似乎沉稳了不少。

郭图依旧不依不饶,紧接着道:“主公,主公渤海王已再无缓和余地,放任离去,悔之晚矣。”

袁绍突然回过头,望向逢纪,“元图,袁氏如何能一次性拿出这么多粮草?”

逢纪本就不打算隐瞒,再说,接袁绍回来,本就是主持大局的。

“回袁公,这些粮草,原本是要发放给黄巾乱民的,太傅遇害后,叮嘱我用之换回袁公。”

逢纪还是用了比较好听的名字,若是说资助黄巾,那袁氏不是便成了造反同党了,而发给黄巾乱民的说法,则是袁氏扶危助困。

“而且,发粮之事,已经告诉青豫两州的黄巾渠帅。”逢纪补充道。

袁绍平静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着手笔,不管是叔父袁隗临死前出的,还是逢纪自作主张的主意,都十分犀利。

用给黄巾的粮草换回袁绍,再将消息透露给黄巾,命其抢夺,不管不如,渤海王军与粮草都南面会有损伤,甚至全军覆没,而此事对袁氏来说,毫无关联。

“做得好!”袁绍淡淡夸了句,便掉头下城去了,留下众人在原地面面相觑。

辛评上前道:“元图,是否觉得主公和以前不一样了?”

逢纪点点头,“濮阳之困,看来主公成长许多,若换之前,必定捶胸顿足。”

辛毗插话道:“许是好事!不过,元图,你通知了多少黄巾?”

逢纪答道:“颍汝一带的何仪何曼,泰山的黄邵,还有青州的刘辟周仓,皆在往此地赶,五大渠帅,率众万余,合在一起,足有十万!”

十万!辛毗倒吸一口冷气,缩了缩袍子,有些激动道:“那这回渤海王想吃掉这些粮草,恐怕没这么容易了!”

辛评道:“何止不易,怕是要陪了粮草又折兵吧!”

逢纪再度远眺城外,淡淡道:“或许吧!不过这与袁氏,恐怕也没多少关系了,以后的黄巾,与袁氏也没多少关系了。”

……

张辽与徐晃一同行于队伍最前方,这次张辽所部四千骑兵皆至,但要护住整支两队,还是被分成了许多小部。

而徐晃这边,仅仅是跟了百余属兵而已,送还了袁绍,他任务结束,所以一同回魏郡。

“文远,有没有觉得汝南地区,流民遍地,他们不会觊觎我们的

粮食吧?”

张辽四下张望了下,不说别的地方,道路旁就有不少人在张望,虽然他们衣着褴褛,但看着粮草的目光,确实带着渴望。

“乱世如此,有也正常。”然后冲身后下令:“加强戒备!”

徐晃也对自己属兵下令:“你们几个,去前面探路,若有异常,立即来报!”

粮队一直延伸数十里,收尾难顾,若是发生什么,十分棘手。

“公明行事稳妥,辽佩服!”张辽道。

“嗐,这可不是几百石几千石,而是五十五万石,若有差池,岂不负了主公对咱俩的信任!”

“但愿不会!公明,若真有人胆敢来犯,届时你率军护住粮草,我率亲兵破敌!”

徐晃连忙罢手,道:“哎,伱是主将,当由你护粮,我来迎敌!”

张辽话锋一转:“我是主将,那便听我的!”

徐晃刚想再争辩,突然发现张辽已经终结了话题,当即语塞,哈哈大笑!

“哈哈哈!”张辽豪放大笑。

“报——”

“前有黄巾军拦住去路!”骑哨回报。

两人笑声戛然而止。

“多少人?”张辽问。

“约有数万。”

徐晃眉头一皱,“数万大军,若是开战,恐粮队有失!”

张辽回头望了眼粮队,一辆挨着一辆,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消失在山道之中。

“报——”

“将军,东面谷口出现大批黄巾军!”

张辽一手握剑,一手执槊,对徐晃道:“东面黄巾若是冲击粮队,后果不堪设想,粮队不容有失,公明,你率三千兵马,将东面之敌截住,我率军一千,往前打开通道。”

“一千兵马哪够?你我一人两千!”徐晃道。

“不可,粮队过长,需要人手看护,我击前军,你务必挡住东面之敌!”

“好!”徐晃只好答应。

张辽调兵遣将,两营兵马,一分为二,张辽领军一千,杀向前方,而徐晃则率三千兵马,扼守东部谷口,防止黄巾军拦腰杀进来。

张辽执槊杀至,远远看见黄金军中打着数道旗帜,都是“何”字,张辽再度探查一二,发现黄巾列阵全无章法,几乎就是随便站。

“我军虽只有千人,然黄巾军乃乌合之众,主公与赵云将军曾以五百骑冲杀波才三万大军,与主公当年相比,今我军人数更多,兵更强马更壮,可有胆子随我冲杀?”

“渤海王千金之躯都敢冲,我有什么不敢的!”一名骑兵应声道。

“对!杀一个不亏,杀两个就赚!”另一名嚷嚷道。

“去你的,大王给了你这么身装备,你才杀一个!”身旁骑兵吐槽道。

“对对对,一个太少了,十个起步!”那骑兵马上改口道。

引得身旁一众骑兵连声大笑。

“将士们!瞧那大旗没有!你们紧随我身后,直奔那大旗而去,先斩其首脑,再捣乱其后军,后军一乱,黄巾势必进退失据!杀

!”

张辽长槊一扬,胯下黑色战马前蹄一顿,一刨地面,便猛的冲了出去,千余兵马纷纷跟上,叫喊声冲天而起,似引得天上乌云都在跟着变幻。

黄巾拦军在此,何仪何曼两位渠帅望着杀向来的骑兵,和数万人打大军阵相比,千人黄巾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即便汉军官军战斗力强,但在绝对的数量优势面前,战斗力的优势,是可以抵消的。

因为人会累啊!

就好比何曼知道的北海之战,管亥渠帅不仅攻陷了郡城,击杀了青州刺史孔融,还击溃了一支前来支援的两千人的汉军,好像是平原相刘备的兵马,这是青州军最大的一场胜仗。

这第二场胜仗,无疑要发生在这里了。

一想到北海大捷,何曼不由得想,得为这场注定胜利的战斗命名。

“此地是何地?”何曼问道。

何仪答:“此地往北十里,便是长平。”

“长平?呵呵有意思!昔日战神白起长平大胜赵军,今日你我便在此地大胜汉军!”何曼大声道。

首节 上一节 321/5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