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第251节

“那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命徐荣为兖州牧,与袁绍争夺兖州!再者,并州有传言,称鲜卑大军正在草原集结,欲南下抄掠,我便趁此机会,举荐渤海王为并州牧,以抗鲜卑大军!”

董卓说罢,还打算入宫一趟,先劝说太皇太后,省得明日朝堂之上,又有分歧。

对外,董氏是自己人,要做一致行动人嘛!

……

当别人收到袁绍要做兖州牧的消息时,袁绍已经率军来到了山阳郡昌邑县,兖州治所。

在山阳郡偏西之地,水泽遍布,往西北向经济阴后,便是东郡,袁绍率军来此的目的,就是要击垮东郡太守王肱。

为此,不光袁遗集结了自己为数不多的兵马,连丁原张杨,也从济阴率军而来。

袁绍有些发怔的看着眼前的州牧印绶,此物应该由刘岱随身携带才对,为何会出现这里?

多半是黄巾杀了刘岱后缴获,再派人送至昌邑的。

不过这些都是心理活动,他自然不会将黄巾之事说出来。

“诸位听我一言!”

袁绍说话引得众人注意:“刘岱残余悉数聚于濮阳,我还听闻王肱封死了城门,濮阳城外,尚有不少兵马,而此时,黄巾军已兵至东平国,或许未有几天,东郡很可能沦陷,故我军也该抓紧行动了!”

袁遗带头喊了一声“袁使君”,随后接着道:“我听闻黄巾军在东平郡遇到了阻碍,难以前进,或许有一些县城,正在节节防御。”

“阻碍?节节防御?”

袁绍以为自己听错了,黄巾大军连刘岱都诛杀了,竟然还有抵抗的?

“可知何人阻拦?”

袁遗道:“我派出的斥候回报,与黄巾作战者的,打着‘曹’与‘刘’的旗号,依我看,乃是曹操追着黄巾,入了兖州,至于‘刘’字旗,应该就是刘岱的残余兵马。”

“曹操?当真?”袁绍诧异,自己这老友,怎么又和自己干上了。

上一次在渤海国,他便没有支持自己,后来青州黄巾奔袭渤海南皮,他又出兵助渤海王,陈留会盟,没有参加,如今青州欲取东郡,他怎么又来插一脚!

袁绍心想:该是孟德不知黄巾听从袁氏摆布所致吧!

“除了曹操,别无他人了!”袁遗肯定道。

“我原来还想,先让黄巾消耗东郡守军力量,我军再趁机取之,若黄巾有所贻误,我军却不能再等!”

袁绍心中十分清楚,当初袁隗定下要袁绍任兖州牧时,便猜测董卓会有应对措施,所以必须在董卓行动之前,雷厉风行的占据整个兖州。

一句“不能再等”,有心之人听了,便知道是在说自己,这个人就是丁原,因为一开始,袁绍就催他进兵了。

丁原领着张杨上前,抱拳行礼,心中很不是滋味。

在雒阳时,他是执金吾,与袁隗对线,虽然败了,改投袁氏,但袁隗依旧对他礼敬有加。

如今,却要被袁氏小辈颐指气使。

以丁原的年纪看袁绍,可不就是小辈。

心头感慨:“奉先啊奉先!或许,你的道路,会更好呢!”

……

(PS:求推荐票,月票)

第266章 飘零的吕布,被围的曹操

大暑。

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在林间树荫之中,停歇着一支兵马。

烈日当空,他们选择了在日中躲避烈日,只在早上与黄昏时分行军。

平丘附近有许多小山,林木还算繁茂,吕布在树干下垫着厚厚的枝叶,人坐上去,非常松弹。

这也算吕布在近来的不适与不顺中,小小的慰藉了。

吕布头发蓬乱,胡子拉渣,原本亮银色的外甲,因为缺乏养护,变得污秽与斑驳,黯淡无光,唯一还能称道的,便是手中画戟。

每每有闲暇时间,吕布便是用布擦拭,期待着下一次杀敌之日。

“奉先,我等游荡已有数月,如同孤魂野鬼,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啊,要不,我们投了朝廷吧!”

魏续坐在吕布跟旁,状态相比吕布只差不好,因为与吕布有亲,两人通常平辈想称。

“抢了刘辩,还投朝廷?你有几个脑袋!”

吕布没好气的回应一声,这可是死罪!

与丁原分道扬镳之后,他们便四处游荡,粮食吃完了,他们便四处缴获,但他们不是向老百姓缴的,而是和各处劫击官道,占山为王的贼寇们缴的。

说出来都没有人会相信。

如今贼寇四起,几乎座座山上,皆有山贼,特别在战乱的虎牢关之外。

吕布一路向东游荡,主要想避开朝廷控制的领地,免得被追杀,又不想与袁氏为伍,思来想去,也只有向东进入兖州一途。

然进入兖州陈留之后,吕布诧异的发现,陈留的治安竟然比河南要好不少,此地鲜有山贼,而且官道之上,多有人流马车来往,竟然比司隶,还要热闹一些。

“将军,我军断粮在即,如何是好?”

坐于吕布另一边的成廉开口,进入兖州之后,因为打不到山贼流寇,时常食不果腹,原本千余兵马,一路战斗,奔波,走散,如今只剩八百有余,原本提格成为司马的几位,如今实打实的却只是一名军侯。

怎么,吕布也不知道,但一路走来,吕布一直恪守着底线,那就是不劫掠百姓。

为此,帐下几人颇有异议。

侯成:“我们现在已经不是执金吾的官军了!”

魏续:“你看董卓的西凉军是官军吧,他们都劫掠百姓,你吕奉先现在是支野军,还守什么底线!”

曹性举着手道:“赞成抢百姓的举手!”

然后他发现只有他一个人举着手。

其他人只是劝说,至于做不做,还是吕布拿主意,他们还是很信服吕布的。

快走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这种声音又开始出现,毕竟这个年头,谁不劫掠百姓啊,黄巾军,黑山军,西凉军,等等……

吕布心中也有犹豫,毕竟吃饭问题,摆在眼前,但坚持了数个月都过来了,他依旧不想打破底线,底线就是离开并州时,乡亲的一句“不忘初心”。

“我意已决,此番言论,日后休要再提!”

吕布一言否决,目光盯着锋利的戟刃,冷冽如霜。

“将军,前方官道之上,有车队前来!”哨探报道。

众人皆眼睛一亮,战时状态,商道阻塞,没有什么人跑商,这种时候的车队,多半是运粮的。

这可是大好时机啊!

“奉先,莫要犹豫了!”魏续劝道。

吕布蹭的一声站起,手中紧拽画戟,

“我说不可,便是不可,我吕布纵是饿死,死于荒野,坠死此山,也不劫百姓之粮!”

吕布目视众人,见他们都怪异的看着自己,一副摆烂的神情,意思是:不去抢,那吃的你来解决!

吕布转而道:“不过,虽不能抢,却可以借!”

众人更加怪异的看着吕布。

“走,随我前去借粮!”

吕布提着画戟,下了山林,向官道而去。

平丘县外的官道之上,五六粮马车徐徐而行,车夫皆带着凉帽,遮蔽烈阳,车队最前面,是一辆马车,里面坐的,正是一起从陈留回东郡的陈宫程昱两人,而马车上拉的,正是陈宫近一年来的俸粮,张邈行事历来大方,陈宫要走,他不仅亲自相送,还安排马车拉粮,而且给的粮,也多了不少,如此,陈宫也算荣归故里。

两人一路相谈,聊的甚是投机,陈宫说起与张邈战时的种种,当然,他知道张邈好脸面,所以主要描述作战的惊险,西凉军的凶恶,而将张邈的狼狈逃亡的部分掩了去。

程昱哪里听不出来,只是没有说破,相比陈宫,他追随的桥瑁,则憋屈许多,东郡本就缺粮,桥瑁依托盟军供粮,后来因为交接问题,直接导致军粮中断,最后还落得个违抗军令被刘岱所斩的下场。

而跟随桥瑁的程昱,自然一路憋屈,最后只能暂时栖身陈留,从程昱的话中,陈宫也听出了阵阵无奈,而张邈的保守,则断了他最后一丝留在陈留的念想。

“仲德,此行回道东郡,有何打算?”

程昱稍想数息,无奈道:“你我皆非茂才,亦无显赫家世,还能做何打算,能苟活乱世,已是万幸。”

“不然!”陈宫一言否定程昱的话,“当今天下,正值乱世,有道是乱世出英雄,英雄不问出处,仲德无需为出身而忧。”陈宫道。

“公台倒是豁达,张孟卓虽无大志,却有自保之力,公台何故弃之,与我一道做这山野之人。”

“乱世如逆水之舟,不进则退,胸无大志者,不思进取者,皆不得在乱世安身,我今日有言,陈留早晚会被他人所得。”陈宫道。

话音刚落,外边突然传来一声骚动,随后传来了车夫的声音。

“先生,前方有兵马拦住了官道!”

陈宫程昱两人对视一眼,疑惑在两人心头同时升起。

兵马?此地何故会有兵马?

陈宫探出脑袋,便瞧见了来者,为首的

是一位银甲将军,虽整体观感稍显狼狈,但那近八尺的躯体,配上白净面颊,剑眉皂目,甚是不凡。

吕布瞧着探出马车帘布的陈宫,冲其蔚然一笑。

手持画戟拱手行礼。

陈宫见状,不由得松了口气,不像什么来路不明的山匪,冲着粮草而来,陈宫步出车厢,立于马车之上,目光比骑马的吕布还要稍高一些。

陈宫回礼道:“不知将军高姓大名,为何拦住去路?”

吕布剑眉微皱,似有难言之隐,轻“嗐”了声:“吾姓吕名布,字奉先,原是并州刺史丁原帐下主簿,因不满其背义投袁,故而与之分道扬镳,流落于此。”

陈宫好奇的打量着眼前的人。

“将军便是诛蹇硕的吕奉先?”

吕布眼中露出一抹讶异,路上偶遇一人,竟然还知晓自己来意。

“不才,正是在下。”

程昱也闻声走了出来,端详着吕布。

“在下陈宫,字公台,这位是程昱程仲德。”陈宫引荐道。

两人见礼之后,吕布虽有犹豫,看回头看了眼将士们,于是觉得咬牙开口。

“布之所以打断先生行程,乃是有事相求!”

“将军请说!”陈宫道。

“嗐,布与丁原分手之后,飘零数月,以征剿山匪流寇,夺其粮草为生,今到此地,布不愿夺民粮草,已至如今粮草断绝,故向二位先生借点粮草。”

吕布言罢,惭愧的低下头,不敢直视两人。

程昱闻言转而望向陈宫,粮草基本上都是陈宫的,他无权处置,也想知道,陈宫会如何抉择。

饿着肚子的兵马,可是很危险的。

陈宫听得这话,心中却冒出了另外一个想法。

此去东郡,孤身一人,东郡太守乃是刘岱帐下的酒囊饭袋,别说防守袁绍了,恐怕连黄巾都防守不住,若是借吕布兵马,在兖州立足,会如何?

首节 上一节 251/5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