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论老六,还得是爷爷您呐 第123节

既然家里的老爷子,已经向自己证明了,在这件事情上,确实能够影响到洪武皇帝的决策。

那朱寿心里大概就有数了。

显然,朝堂之上,很可能对自己提出的那些办法,争议很大。

说实话,如果自己是大明土著的话,朱寿也不会立马就听取什么以工代赈的意见。

一方面,大佬们也是要面子的。

毕竟关于徽州灾民会到应天府,是早几天就知道的消息。

一群大佬议论了很久,才制定下的赈济策略,结果一下子全被否决了。

换谁谁能够接受?

以工代赈,这玩意儿虽然在诸夏之地的历史上,很早以前就出现过。

但之前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闹,压根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在大佬们的心目中,这或许就是古代哪个名臣灵机一动的小妙招。

让灾民去做工?

这不是打他们的脸吗!

让别人知道,还以为大明的朝廷连自家的受灾百姓都养不起呢!

就一个让富户出粮施粥的告示,就争论了足足五天才出炉。

想来,如今朝堂上的争论声应该越来越大了。

不过朱寿并不觉得,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能够影响到什么。

那位洪武皇帝性格虽然有些乖戾,但纵观其一生,智商绝对在线。

最重要的是,沙发果决,面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的时候,从来不会犹豫。

以工代赈,明显就是目前最适合大明的方式。

别说是目前了,这玩意儿只要是试验一次,证明其价值。

那老朱完全可以再立一条祖训嘛!

大明一朝,一直处在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

如果能够将以工代赈这个办法,以固定的制度延续下去,多少也能够帮助一下后人。

朱寿不相信,洪武皇帝会看不出来这一点。

所以,最后的结果,以工代赈一定会通过。

自己也应该抓紧了!

不知不觉中,朱寿已经来到了魏国公府门前。

跟门房通报姓名,倒也没有遇到什么高门大户的看门的狗眼看人低的狗血剧情。

那门房一听朱寿自报家门,连忙就引他入内。

看那股子热情劲儿,朱寿就知道,徐增寿在家里的这些下人面前,应该没少念叨自己。

随口一问,那门房果然回答道:“这些时日,小公爷日日将朱公子挂在嘴上,小的还从未见过他对旁人如此亲近。”

“已经有月余未见徐兄,你可知道他最近在忙些什么?”

朱寿忍不住问道。

那门房愣了愣,然后流露出一个尴尬的笑容。

“这个……朱公子稍后见了我家少爷,自然会知道。”

跟在门房身后,穿过了好几个院子,总算是到了地方。

“朱公子,这里便是我家三少爷所在了。他特意嘱咐过我等,朱公子到来,不必通报,直接进去便是。”

朱寿点了点头。

此时,他已经听到了院子里面传来的动静。

貌似徐增寿正在跟什么人叫嚷。

推门进去,顺着花园边的小路一路入内。

徐增寿的声音,也听得越来越清楚。

“这样一首诗,你居然只愿给五万两?黄大人,你觉得能够让你青史留名的一首诗,就这么点钱吗?”

徐增寿的声音之中,愤愤不平里面带着一些蛊惑,就跟朱寿在后世见到的那些浮夸的卖货主播的语气一模一样。

朱寿不由得愣住。

好家伙……他居然在卖诗?

当下,朱寿就有点哭笑不得。

当初他说自己要卖诗,说实话只是想粗暴地装一个逼。

毕竟这种事情,确实有点难听。

再说,他也还不至于穷到需要靠这种手段赚钱。

不过,后来和徐增寿闲聊起来,徐增寿问卖诗的事情是不是真的。

徐增寿的性格,本来就没个正形。

朱寿也只当是跟他开玩笑,一股脑给了他一堆诗词。

还跟他笑嘻嘻的说,赚了钱一起花。

本来就是一句玩笑之言,朱寿万万没想到,徐增寿居然当真了?

朱寿哭笑不得。

这个时候,就听到屋子里面传出来一个有些耳熟的声音。

“小公爷,老夫……老夫实在是只有这么多了啊……”

然后,就听到徐增寿怒道:“这么点钱,就想买这首诗?你想的美!去吧去吧,这诗不卖你了。”

“敢问小公爷,老夫的那一万两银子的定钱……”

第二个声音有些唯唯诺诺的问道。

没想到,徐增寿却怒骂道:“诗你也见过了,你不要,我还要卖给别人的。若是在卖给别人之前,你就到处嚷嚷,那这首诗不就废掉了?那定钱,就当是押金。等小爷卖掉之后,再退还给你。”

那个朱寿有些耳熟的声音不由得道:“小公爷,没有这么做生意的啊……”

说话的时候,此人还不住的唉声叹气,显然是觉得自己被徐增寿给讹上了。

第157章 不得不说,不服不行!

徐增寿再次勃然大怒。

“老东西,你不服?做这生意的,满天下只有我这里一家,你要是不愿意,一开始就不要问。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你又说不买了,然后想全身而退,你在做什么美梦?”

听徐增寿越说越离谱,朱寿连忙快走了几步。

自己这位结拜大哥,还真的是不客气啊。

啥话都敢说!

把这种偷偷摸摸的买卖,做得如此理直气壮的。

朱寿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得不说,不服不行!

不过,生意终究不是这么做的。

一张纸,几行字,赚人家三万两银子。

当初自己随口说出的价格,朱寿自己都觉得有点丧良心了。

没想到,徐增寿比自己还要黑。

五万两银子都不卖?

朱寿推开门,就看到屋子里,徐增寿正在和一个五十来岁的官员隔着书桌对视。

当看到那官员的样子的时候,朱寿愣了愣。

随后,一个念头就浮现心头。

才五万两?

妈的,没有六万两老子都不可能卖!

此时,正在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站在徐增寿面前之人,果然也是一个老熟人。

黄子澄!

说实话,朱寿对洪武朝的大明的官儿,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恶感。

在老朱当政时期,他就是整个大明当之无愧的主角。

而且,因为主角光环太过强大。

其他人,只能在他的威势之下瑟瑟发抖。

能够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就已经算是很成功了。

不论是阴损如胡惟庸,还是嚣张如蓝玉。

在朱寿看来,其实从他们的角度出发,都是情有可原。

最后他们自己死了,那也是玩不过老朱,怨不得别人。

但黄子澄这种货色,却是死不足惜!

自以为满腹经纶,才华横溢。

实际上,比纸上谈兵的赵括还有不如。

后来朱允炆上位之后,就是这货在旁边撺掇着削藩。

你说削藩就削藩吧,还把那些藩王给往死里逼。

有一说一,如果不是实在没什么活路了,朱棣最后也未必会选择造反。

他们叔侄俩打来打去,你死我活。

如果是关起门来,就算两人把狗脑子都打出来,朱寿也没啥感觉。

但是皇帝和亲王打仗,大明的其他人,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老朱尸骨未寒,大明就迎来了剧烈动荡。

跟随老朱的那些开国勋贵之后,纷纷站队。

到朱老四上位,又被清算了一波。

而徐增寿,就因为选择了姐夫朱棣,结果被朱允炆给下旨噶了。

首节 上一节 123/1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