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截胡刘备妻,我乃祖龙血脉 第144节

“你我又经营合肥城半年之久,挡住孙权与黄祖的进攻,并非难事。”

“只是,辽有一大胆想法,欲一战而灭孙权北上之心。”

桥蕤是什么人?

是大小桥的父亲,是赢武的岳丈。

日后赢武推翻汉室,改朝换代,桥蕤就是国丈之一。

所以,虽然张辽是主将,桥蕤是副将,但张辽绝对给桥蕤以足够的敬重。

在赢武离开淮南之前,也曾跟桥蕤聊过,表明他对张辽的重视程度,让桥蕤一定要配合好张辽,守好南大门。

所以,桥蕤在张辽跟前,也从没有摆过赢武老丈人的架子,对张辽的文韬武略也是十分佩服的。

听张辽这么一说,桥蕤好奇问道:“文远将军之意是……”

张辽笑着说道:“合肥城一共有三万兵马,辽欲率一万兵马,迎击孙权。”

“桥将军率领另外两万兵马,谨守合肥,拒江夏军于城外。”

“啊……”桥蕤闻言,不由大吃一惊。

“文远将军,你…你没说错吧?”

“你率军一万,阻击孙权,我统兵两万守卫合肥?”

张辽微微点了点头:“不错,桥将军没听错,正是如此。”

“……”桥蕤登时一阵无语。

“文远将军,细作来报,江夏军不过两万,而孙权却将兵六万啊。”

“我知将军文韬武略皆精,然以一万对六万,又是野战,将军何有胜算?”

张辽笑着说道:“桥将军,行军打仗,乃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根据战场的情况,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辽率一万兵马迎击孙权,若是有战机,辽便与之一战。”

“若是寻不到战机,辽自然会率军回合肥,与桥将军一起,以坚城拒之。”

张辽都这么说了,桥蕤自然不会再有任何反对意见。

一番叮嘱之后,桥蕤目送张辽的一万兵马出城,向逍遥津的方向而去。

送走张辽之后,桥蕤不敢怠慢,立即写了一封书信,将张辽出城迎敌的事情写清楚,派出快马,给赢武送过去。

桥蕤跟随袁术的时候,就满心忠诚,不停给袁术劝谏。

眼下是自己女婿的基业,桥蕤自然就更加上心了。

第179章 太史慈绝对是其一

逍遥津。

距离合肥并不远。

孙权若北上合肥,必须要路过逍遥津。

而张辽就将一万兵马驻扎在了逍遥津。

这里的地形,易守难攻。

张辽将大营扎在了逍遥津,孙权要想通过,就必须要硬攻才行。

于是,孙权就将营寨下在了逍遥津对面的一处平坦之地。

当天,孙权就带着麾下诸将去探查秦军大营的情况。

鲁肃还是厉害,立即就发现了秦军大营的薄弱之地,当即就给孙权建议,明天佯攻秦军大营正面,突袭秦军大营的薄弱之处,必能一战而克秦军大营。

孙权虽然年轻,也是懂得一些兵法谋略的,自然很认同鲁肃的意见。

于是,孙权就不再探查地形,领兵回去了。

张辽很快就得到斥候汇报了。

“哈哈哈,鲁肃啊,鲁肃,果如主公所言。”

“此人的战场谋略,不及周瑜。”

“我此番下营,故意露出一个破绽,就是让你看出来的。”

“这么一来,你明日一定会佯攻我大营正面,突袭我大营的漏洞。”

于是,张辽就装作毫不知情,故意下达军令,明日固守营寨,一定不能让江东军突破逍遥津。

江东军的细作很快就将秦军大营的情况带给了孙权。

孙权大喜,哈哈大笑道:“吕布此人有勇无谋,没想到他麾下大将也是个个如此。”

“那秦武识人不明,竟然派张辽做淮南守将,岂非是天助我也。”

这个时候的张辽,名气一点也没有。

吕布从长安逃出,去了兖州,跟曹操争夺兖州。

在兖州之战中,大放异彩的是吕布的勇武和陈宫的智谋,张辽只是事事奉命而已。

后来,吕布兵败,投被徐州的刘备,驻军小沛,没有战事。

再后来,就是吕布败于赢武之手。

所以,这世上知道张辽之能的,除了吕布的旧将之外,就只有赢武和桥蕤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权也算是有谋略,鲁肃也是三国时期出色的谋士,可惜他们对张辽都不了解。

鲁肃笑着说道:“此乃主公之福,江东之福啊。”

“张辽此举,乃是欲以逍遥津之地阻住我军去路。”

“逍遥津之地,乃是我军进攻合肥的要塞。”

“不破逍遥津,则我军粮道就会暴露在秦军的视野之下。”

“而张辽,进可攻,退可守,可谓是打得一手好牌。”

“明日一战,我军佯攻秦军大营正面,突袭其薄弱之处,必可一战而定,斩杀张辽。”

“如此,我大军可快速推进到合肥城下,与黄祖两面攻城。”

“那桥蕤并非大将之才,自然守不住合肥。”

“合肥若定,寿春城几乎是一座空城,兵临可下也。”

孙权点了点头:“子敬之才,强于公瑾也。”

这句话,就是对鲁肃的绝对肯定了。

孙策的时代,有一个周瑜,大家都信服。

现在是孙权的时代,他就得再捧出一个跟周瑜媲美的人物,就是鲁肃了。

孙策有周瑜,失败了,折戟淮南。

现在他孙权有鲁肃,再来淮南,只能成功。

这一仗,是孙权与鲁肃商议过很久的。

包括,北三路诸侯南下,刘表北上,孙权都只是打了一个酱油,为的就是今天。

这时,突然传来一声冷笑。

孙权脸色一变,抬头看过去,正是大将太史慈。

“子义,不知你因何发笑啊?”孙权的声音很淡,听不出任何责怪的味道。

不得不承认,孙权虽然年龄尚小,但城府确实极深了。

江东诸将之中,除了程普、黄盖和韩当之外,基本上就属太史慈的地位最高了。

虽说,太史慈不是这三个孙坚旧部之外最早投靠孙策的。

但是,太史慈是唯一一个武力上能与孙策抗衡的大将。

而且,在孙策活着的时候,对太史慈是格外的器重,使得太史慈的地位,在江东诸将之中,绝对是第四位。

太史慈站起身来,拱手道:“启禀二公子……”

江东诸将,目前而言,都喊孙权为主公了,唯独太史慈。

在太史慈看来,唯一能让他称为主公的,唯有孙策而已。

对此,孙权极为恼怒,却一直隐忍不发。

孙权明白,太史慈的背后,仓镇很多的孙策旧将。

他若是敢降罪太史慈,江东就会乱起来。

至少,行军打仗的时候,可用之将就会少得可怜。

“……末将虽然行军打仗不多,却也有一些微末经验,非是读书可以所得。”

太史慈的脾气耿直,一上来就把孙权和鲁肃都给怼了。

孙权是看过兵书,但年龄幼小,没打过仗啊。

鲁肃谈起兵书来,也是滔滔不绝,但鲁肃只是协助周瑜掌军,也没有正儿八经地指挥过战役啊。

所以,这俩人加在一起,还是经验不足。

“以末将来看,这张辽虽然名声不显,但以秦武之能,却任命他为淮南主将,足见此人绝非庸俗之辈。”

“以末将之意,此战不可大意。”

“若想攻之胜,先要守之成。”

“二公子所思,乃是明日之战,先行攻之。”

“然而,二公子为何不想,今晚,或者明日一早,那张辽便会先攻我江东军?”

孙权欣赏太史慈的武艺,却不喜太史慈的性格,更不喜太史慈只忠于孙策而一直怀疑是他杀了孙策。

如今的江东,还在怀疑是孙权杀了孙策的人,屈指可数,太史慈绝对是其一。

即便是吴国太,也早就不再有这个怀疑了。

现在,太史慈又以教训的口吻反驳于他,孙权就更加不爽了。

孙权淡淡说道:“子义之言也有道理。”

“这样吧,今晚大营的值夜主将,便是子义了。”

“子义武艺高强,心细如发,又精通谋略,实乃不二人选。”

太史慈听了,冷哼一声,拱手道:“末将遵命。”

“若是秦军今晚敢来袭营,末将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但若是秦军明早来袭,就怪不得末将了。”

首节 上一节 144/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