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为王 第74节

你哥哥入狱了,你母亲我绝望城这个样子,你就不能安慰我两句?

薛宝钗微微摇头:“妈,你还没看透吗?这或许不是坏事。”

“是,这不是坏事。”

薛姨妈气恼不已:“你哥哥外面欺男霸女的,惹事生非的,你哥哥要是被判了斩立决,咱们就少一个惹祸的对吧。”

薛宝钗微微一叹,明媚的眸子里,流露出一抹睿智:“妈,你看吧,哥哥没事的。”

“没事?”

薛姨妈气恼的往前走,不想说话。

宝姑娘心坏了,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一点都不着急。

薛宝钗微微摇头,之前哥哥打死冯渊,致信政老爷的时候,政老爷就以最快的速度,处理了自己哥哥伤人之事。

没来由,这事情已经得到处理,他们又来到了神京城,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政老爷突然间,就去顺天府,告发此事?

要知道,政老爷在这其中,可是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而且,那个贾化,可是贾家扶植起来的心腹。

只是为了所谓的名声?

如此,贾家付出太多,收获未必有损失大。

薛宝钗似乎猜到,东府的蓉大爷与政老爷,一定是谋划什么,薛宝钗一时难以看透:“找机会,去一趟东府,至少我哥哥做棋子,我也应该知道目的。”

正想着,就看到王熙凤带着三姑娘探春,从不远处,向府外走去。

薛宝钗心中微微一动:“凤嫂子,你们这是去哪?”

“呦,宝姑娘啊。”

看到薛宝钗,王熙凤有些惊讶:“这么快从王家回来了?我这是从胡商手上,买来一些唇红,要去东府拜会蓉大奶奶。”

蓉大奶奶...

抿了抿唇,要说贾家女眷,身份最高的,就是老祖宗。

要说最有威望的,就要数这位蓉大奶奶。

老祖宗虽是国公夫人,也就是一个超品诰命,哪里比得上,身后有一位县公,还是圣眷正隆的县公撑腰的县公诰命夫人?

喜乐悲伤都是命,谁能料到,老姑娘嫁入宁国公府的秦氏女,不仅没有预料中的,嫁入宁国公府就是昨日人,反而被宠上了天。

蓉大奶奶的威望,就是蓉大爷所给的。

“颦颦说的没错,嫁人当嫁贾县公。”

感慨一句,薛宝钗吩咐文杏:“你去告诉我妈,不要劳烦老太太,我这去东府拜见蓉大奶奶。”

文杏答应一声离开,薛宝钗随着王熙凤、探春,从角门进入宁国公府。

“二奶奶、三姑娘、宝姑娘。”

来到东府,丫鬟并没有通传,而是说道:“今日府上有贵客,我们大奶奶正陪着贵客呢。”

“贵客?”

王熙凤微微蹙眉:“什么贵客,你们大奶奶要亲自陪着?”

神京城中,能让秦可卿亲自陪着的贵客,只手可数。

几位公主,那是与贾家没有半点来往的。

几位王妃,也是极少来往。只有一些重大事情,遇着了才会说几句话。而且还都是她们姿态很低的拜见。

数来数去,神京城中,也就这么几位,需要秦可卿放低姿态陪着。

“这个奴婢不清楚,只知道我们大爷也颇为尊敬,称呼为祖母。”

祖母?

王熙凤讶然,敬老爷养的外室?

没听说过,就算是养的外室,也没资格受到如此礼遇...

贾敬虽然修道,未必就是一个真的修道的,惜春的出现,就是最好证明。

虽然好奇,王熙凤并没有贸然前往:“劳烦通报一声,告诉蓉大奶奶,我们就在这里等待。”

没多久,丫鬟来了:“我们大奶奶有请。”

留下丫鬟,三个人只身前往。

毕竟贵客身份不明,她们也不好带着一大堆丫鬟,显示自己所谓的尊荣。

很快,来到荟芳园中。

远远的,她们就看到蓉大奶奶,陪着一个穿着普通的老太太。老太太发丝花白,穿着普通,却给人一种不怒自威,雍容富贵的感觉。

老太太很是慈祥,微笑与秦可卿并肩而立,秦可卿看到王熙凤她们去而复返,微微一叹:“二奶奶,之前事情已经说的清楚,我只是负责府内之事,外面的事情,自有爷儿们自己处理,我不会插手的。”

在秦可卿身边的太后,身子微微一震。

蓦然间,眸子里蓄满泪水。

好一个乖巧懂事,聪慧而明理的人儿...这二十年来,没有父母在身边教导,纵然秦业是一个知书达礼的文臣,女儿家的事情,秦业是不好教导的。

但是,她家孙女儿,没有让她失望。

但紧接着,太后心里充满心酸:“我的孙女儿,这是受了多大委屈,才能明悟身为女人,思想觉悟最高的道理的?”

PS:咱这人,就是犟脾气。

说啥?

跑路?

太监?

或许之前有过这想法,你们说了,咱就犟脾气上来了,这一章本要存着的,现在放出来。

流言,一定是流言,不信你看咱这态度?

第四更!

求支持哇!

第86章 我的贵人

皇宫。

御书房。

贾蓉到来之后,转述蒙古使臣的话之后,建元帝来回踱步:“很不寻常,朕总感觉不安,这其中是不是有阴谋?”

贾蓉微微垂目,建元帝是一个极其有城府,且很聪明的皇帝。他仅仅是叙述所见、听到的,建元帝就有与他一样的直觉。

“贾安国,你怎么看?”

建元帝沉思一会儿,脸色凝重起来。

聪明的皇帝,都不是自己去想问题,而是把问题抛给臣子。

群智群力,才是皇帝所求。

贾蓉犹豫了一下,说道:“以臣的想法分析,之前武斗建奴大败亏输,蒙古趁机站出来要结盟,一切那么的自然。”

这个本身没有问题,以贾蓉前世所知,建奴初期对蒙古的政策,就是分而治之,蒙古各部禁止互相往来,不准进入中原。

其次就是宗教的怀柔。

第三就是限制蒙古人口,儿子多了强制性要求要有几个出家的,其次就是减丁政策。

这让蒙古各部极为反感,甚至一直反抗。

蒙古各部想要自由,摆脱建奴控制,结盟大周,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然而,根据前世所知,那一个时空,蒙古各部为建奴南下,一统九州,做出了极大贡献!

大明未必没有拉拢蒙古之意,然而蒙古各部,与中原朝廷,仇隙太深。

蒙古未必可信。

这个世界,大周同样与蒙古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与仇恨。

当年大周武宗,差点让蒙古各部亡种!

“建奴对蒙古各部的政策,极为苛刻,蒙古各部反抗,结盟大周,这一点很难让人怀疑。”

贾蓉沉思一会儿:“只是,这次使臣的态度,是一种倨傲,而不是结盟的欣喜与期待。再者,北方各镇,并没有传来建奴进攻蒙古各部的消息。”

一切看上去,那么的正常。

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又那么不正常。

“贾安国,你且回去,明日朝会,商议此事,朕再接见蒙古使臣。”

建元帝揉揉眉心,建奴威胁太大,蒙古的威胁同样大。这时候要是能结盟蒙古,对于大周来说,意义重大。

不仅让建奴不敢轻易侵犯,也间接的短时间内,蒙古南下之患得以缓解。

只是...此事蹊跷的地方太多。

总结起来,却又无法直接证明他们的担忧,却又不可忽视这些问题。

蒙古前来,并非缔结盟约,而是来求援,要大周出兵相助。建元帝不得不小心,不得不谨慎,大周损失不起。

“陛下。”

贾蓉想了想:“明日朝会,可否让一个人上朝?”

“哦?”

建元帝颇感兴趣:“贾安国推荐何人?”

朝臣,很少会如此明目张胆的举荐一个人,这会让皇帝忌惮。

“赵芾。”

贾蓉赞道:“此人虽然面目丑陋,却可洞彻人心,臣心中所想,他一眼可以看穿。”

建元帝来了兴趣,饶有兴致的看着贾蓉。

贾蓉态度很明显,我给你推荐一个,可以看穿我的人。

这是要他这个皇帝放心。

“准。”

建元帝不会惺惺作态,而且这个赵芾年岁不大,他印象极深。除了有一点恃才傲物的缺点,极具才华与能力。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这么多县令知府中,调任赵芾来京。

“还有一件事,臣要启禀陛下。”

贾蓉从袖口掏出一个折子:“这是臣与族爷政公所书,请陛下过目。”

建元帝接过折子看了一遍,讶然抬头看了一眼贾蓉,随后低头又看了一遍折子,脸色越来越凝重,眸子里闪烁着一抹震惊与兴奋。

首节 上一节 74/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