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为王 第260节

贾蓉微微一笑:“本王当初北伐,蒙古草原被荡平,有十几万蒙古女人,还在大同,被朝廷养着,要是没有娶妻之人,朝廷可以给他们一个...”

冯子振彻底服气了,安平郡王,可以说什么都考虑了,要是还有差错,那就是天意:“末将,祝大将军一路顺风。”

贾蓉来到军营点将台,大手一挥:“本王之前的许诺,你们也听到了,现在开始...你们各自回去,中秋之前关外听从赵芾赵大人安排,这是最后期限,去吧...”

贾蓉已经写信去关外,赵芾如今就在辽东。

这些白莲教的降军,还有些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

冯子振看的面皮抽搐,白莲教的降军,在这里前后也就半月时间,在这里可不是白白吃饭,而是冯子振带着他们,开垦种植了大片的稻子...

如今,还留恋上这里?

看着散去的降军,贾蓉没有立即回京,而是在金陵呆了几天,各地没有传来降军归去,发生叛乱之后。

贾蓉这才率领亲兵,带着姬允祥,还有一辆马车北上。

薛蝌也跟着北上,而薛宝琴要北上待嫁,投奔薛大脑袋一家子。薛洋将薛家宝船,一箱子图纸,交给了贾蓉,许诺月余之后,也会北上。

......

神京城,王夫人葬礼,按照章程,在荣国公府停灵七日,才会送往铁槛寺。

前后丧期,与贾敬当初差不多,共三十五天。也就是,五七之日。

这种规格,已经不低。

这还是因为王夫人是贤妃娘娘亲母缘故,如果不是如此,没有敕命之身的王夫人,也仅仅是从五品官阶的贾政之妻,最多停灵三日,就要下葬。

今日就是王夫人荣国公府停灵最后一天。

王府中,秦可卿接到贾蓉书信,眉眼间都是笑意。

“相思催我心肝苦,满纸难诉相思语。一世结发莫相离,卿应知我情已许。”

轻轻念出来,秦可卿珍而重之,将这小小纸片折叠好,放在一个小盒子里。这个小盒子里,放着的,都是有关于她与丈夫点点生活的见证之物。

丈夫所有心意,都在这一首诗中。

秦可卿内心都被甜蜜填满,更加期盼丈夫回来了。

没有再回信,信中贾蓉已经说明,此时已经在路上。

宝珠瑞珠就在旁边服侍,抬头看了一眼眸中含情的王妃娘娘,两个丫鬟对视一眼,下意识的掰着手指算了算。

前后三年多时间。

一开始以为嫁过来,就要被嫌恶,且直接冷落的老姑娘,被王爷宠了三年多时间。且看这架势,这个时间还要无限延长。

一世结发莫相离,卿应知我情已许。

很直接,也很深情。

宝珠瑞珠很是艳羡,也很替王妃高兴。

只是,最近王妃娘娘把她们两个调到院外去了,看这架势,是要给她们找个婆家了。如今她们也已经十六七岁。

也该嫁人了。

只是两人不想嫁。

“世子还在老爷院内?”

秦可卿有些无奈,儿子喜欢骑马怎么办,丈夫不在家,老爷也会骑马,儿子现在一整天一整天都在丛绿堂那边。

只有黄昏时候,才会被送来。

“现在去了荟芳园。”

老爷疼爱世子,一天都不离开视线,这一点还是可以放心的:“娘娘不用担心,老爷吩咐了膳食房,做世子爱吃的食物,老爷亲自喂世子吃了两顿肉粥。”

阿鲤月余之前,就彻底断了奶水,现在什么都吃,也不挑食,不过还是最爱肉粥。

不吃奶水之后,反而吃的更是白白胖胖的,秦可卿这才彻底放心。

只是苦了粮仓,经常溢粮。

“娘娘。”

一个婆子这时候走进来:“西府二奶奶遣人来请,前来吊唁城中贵妇,她应付不过来,想请娘娘过去一趟。”

荣国公府的丧事,秦可卿最终还是没有插手。

王熙凤不得不挑起担子,终究诰命敕命都没有的王熙凤,应付一般贵妇还好,应付那些超品诰命,北静王妃这等贵妇,还是位格不够。

现在还没有分宗,王夫人丧礼还算是贾家阖族之事。

就算是分宗,也是一族,秦可卿也不可能当真完全不管不问。

否则,族人会有闲话。

秦可卿皱起眉头,思索一番,还是起身:“本宫这就去,要二奶奶无需慌张,一切按照章程走。”

秦可卿过去,也仅仅代表贾家内眷应付一下吊唁贵妇,丧礼之事,还是不会插手的。

身为王妃,秦可卿位格太高,王夫人敕命之身,还是殁了之后,贾母所求,赠封一个五品宜人敕命。

就算如此,王夫人位格还是太低。

大周礼法森严,不要说秦可卿位格太高,主持丧礼有违礼制,一些吊唁之人,也只会匆匆而来,匆匆而去。

要是路祭,还要向礼部申请。

就好比原来轨迹,秦可卿葬礼,北静郡王路祭,就是有违礼制,而被皇帝忌惮,成为北静郡王最终倒台流放的一个原因。

安全方面,秦可卿动身,锦衣卫暗中保护,贾蓉亲兵开道,禁军分裂街道两侧,动静太大。

要是以往,秦可卿还会排斥这种高调做法。

赏赐警幻出现,秦可卿意识到了危机,所以主动要求加强防卫。

刚出了府门,到了荣国府门外,还有些距离,就看到一个婆子,带着一个男童,跪在荣国府角门处:“给各位爷请安,请问周瑞家在何处?府上,这是谁出殡?”

PS:第五更!

求支持!

第279章 刘姥姥有些方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院中,微风吹拂,略有凉意的清风,吹拂发丝。

大脸宝...哦不,大脸男,额,贾宝玉晃着脑袋,双眼半睁半合,声音琅琅而打破清晨宁静。

“哇...”

一声婴儿啼哭声响起,打断了贾宝玉的读书声。

贾宝玉微微一叹,看了一眼房门处:“读不下去喽。”

起身,贾宝玉并未进入婴儿哭声传来的房子,而是去了院子西面的厨房,将一些粗粮,淘洗之后放锅里。

想了想,将剩下的,拳头大小的腊肉,割下一半左右切碎,放进锅内一起煮。

随后放进一些盐巴。

烧火煮饭,火焰升腾。

一日两餐,吃饱为主。

以前的山珍海味,早就忘记了味道。要是以前这种食物,贾宝玉看都不看一眼。

婴儿哭声小了下去,贾宝玉目光微微发怔。

“待会儿要去镇上一趟,先买一些粮食。”

家里余粮不多,人口有些多。

特别是新添两个小生命之后,长子如今一岁,次子刚刚出生。

贾宝玉生活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这里是军镇,并不是很繁华,贾宝玉微微一叹:“要想办法多一些收入才是。”

这两年书坊抄书赚些银子,有些时候,没有需要抄的书,就少了一份收入:“吃过饭就去砍柴吧。”

无论城内,还是军营都是需要干柴做饭的,只是卖柴赚的少而已。

终究还是没有规划好,孩子这才一岁,八两银子就花光了。

其实,种田才是最主要的经济支柱,岳丈少了一条腿,妻子刚生产。这两年家里的田,倒是租给了别人种,每年给些许粮食就行。

贾宝玉哪里会种田,也干不来这种活。

田租出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宝二爷?”

正在沉思,一道清朗声音传来。

宝二爷...这个称呼已经两年多没有听到过了。贾宝玉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目光中带着些许茫然。

“宝二爷?”

又是一道叫声:“末将李通,有要事禀报。”

贾宝玉这才反应过来,李通...安平郡王的亲兵中,一个小队长。

当初,就是这位小队长,押解着他,来到这嘉峪关外的。贾宝玉赶紧起身,走出厨房,打开院门,顿时一呆。

门外,俏生生站着两个熟悉,且又有些陌生的女子。

两个女子都极漂亮,这两年多来,贾宝玉已经没有见过这种漂亮的姑娘,但是他还是一眼认出这两个姑娘的身份。

“爷...”

“宝玉!”

袭人与晴雯看到胡子拉碴,面容黝黑的贾宝玉的时候,先是一愣,随后扑了上来。

抱住贾宝玉眼泪直落:“爷。”

“两年多了,我们找了爷两年多。”

辽东之地,转了一圈。

后来在晴雯提议下,沿着长城西进,来到了嘉峪关外。刚到来,就遇到了这个李通。

果然,在这里找到了朝思暮想的人。

袭人抱着贾宝玉,伸手摸他的脸:“爷的变化好大,我们差点没认出来。”

这哪里还有富家哥儿的样子?

穿着普通且洗得发白,有些破旧的衣服。满脸胡子,眼睛都没有以往有神。

首节 上一节 260/3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