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汉帝 第353节

当大军杀入越嶲郡时,也就意味着益州收复之战,进入了尾段。

益州府,即曹氏王朝的曹京,设立在成都,也就是蜀郡。

蜀郡北边是广汉属国,东边是广汉郡,南边便是越嶲郡,至于他的西边?是大牂龙桥薄申等羌族部落。

从中不难看出,收复益州之战,虽然一路二路是从西凉发动的攻势,但是刘协的作战策略不是主要从北部西凉方面或者东部荆州方面切入益州,而是从交州北方从益州的南边一路往北打。

益州南部,才是主力所在,主战场所在。

益州南部的各郡,大多还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或者说非常落后,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是全国最差最少的那几个郡,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那几个郡,董氏王朝方面不会重视最南边的那几个郡。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如果说刘协率先让北部西凉方面发动第一第二路攻势是出其不意,牵制住曹氏王朝东出攻打荆州的大军,因为北部西凉方面的一二路攻打的是广汉属国和广汉郡,只要这两个郡任何一个沦陷,曹氏王朝的曹京就要面临大汉帝国的兵锋威胁。

曹氏王朝欲要东出攻打荆州的大军必然回防,不会让这两个郡沦陷。

那么,从交州北部杀入的第九第十路攻势就是攻其不备。

攻打益州的最南部的那几个郡,曹氏王朝部署在那里的兵力少得可怜,大汉帝国的作战兵团绝对是如入无人之境,由此曹氏王朝的统治范围圈得到极大的压缩。

十路作战,董氏王朝自顾不暇,还怎么趁刘协登基之前攻打大汉帝国?

不得不说的是,也幸亏刘备往南撤到零陵郡,荆州最后收复的那几个郡在荆州的最南部,由此大多数作战兵团团长在最后收复荆州最南部的零陵郡和桂阳郡之后,选择进入交州,从南海走水路回天京。

也因此,那些作战兵团的团长们,此时大多还在交州准备乘船回天京,正好符合刘协的主力在益州南部,从益州南部打到北的作战策略。

交州方面有两条大河流,即西江和红河,大汉帝国若想兵入益州南部的那个几个郡,走水路也十分迅速,巧的是此时交州已经被诸葛亮、周瑜、诸葛瑾、甘宁、刘巴、士武等人所收复,诸葛亮和周瑜他们在交州还留有一支水军兵团。

更何况,士燮要造反,在交州也准备了大量的船。

交州,战船充足!

收复益州之战,率先从西凉开始打起,随后汉中的二十万大军介入,然后是荆州方面几十万大军介入,最后才是交州方面介入。

十路大军围歼曹贼!

第461章 大汉帝国反击来得太快,郭国师有点怀疑人生

曹操称帝的当天搞了个阅兵仪式的誓师大会。

次日上午召开的第一场朝会就明确了针对大汉帝国的作战计划。

第三日董氏王朝的四十万大军开始快速的向荆州方向移动。

刘协他们则是在曹操称帝的次日下午召开朝会,明确了十路大军围歼曹贼的作战计划。

当天晚上远在西凉的张燕、庞德就通过战鹰收到天京方面的作战旨令,西凉方面大汉帝国的两个作战兵团已经开始集结。

与此同时,其他八路主帅也陆续收到天京方面的作战旨令。

第三天一早,西凉方面的两个作战兵团就火速赶往广汉属国和广汉郡与武都郡相接壤的边界。

第四天大军抵达边界。

第五天大战便爆发了。

速度之快,曹氏王朝想要暗戳戳攻打大汉帝国的荆州的大军都还没有走到十分之一的路,就接到了曹京方面回防广汉属国和广汉郡的旨令。

攻打荆州的计划由此被按下暂停键,曹操等人不得不重新评估局势。

西凉方面张燕、庞德他们发动战争的速度为什么这么快?

一方面是因为西凉的作战兵团都是骑兵,行军速度非常快,另一方面是因为西羌诸部落大叛乱,董氏王朝强势杀入西羌诸部落之后,不少西羌诸部落的人流窜到武都郡。

庞德和张燕此时恰好从陇西郡和汉阳郡剿灭西羌诸部落大叛乱进入武都郡。

不仅如此,让张燕郁闷的是,他到西凉时,西羌诸部落大叛乱已经被董氏王朝给平息了,且董氏王朝的大军还杀入了西羌诸部落,他张燕临危受命被调来平息西羌诸部落大叛乱,最后却是只做了一个收尾工作,没有什么军功。

也就是在这个收尾工作做的差不多的时候,天京方面突然传来作战旨令,他欣喜若狂,大军顺势南下,作战打响的速度快到刘协他们都有点意外。

曹操他们就更加的始料不及了。

虽然曹京方面及时调动大军回防,但广汉属国还是被张燕攻下了大半,庞德在广汉郡也啃下了曹氏王朝不小的领地。

主要原因是,西凉方面张燕他们南下作战没有多久,也就在曹氏王朝的大军回防赶到时,汉中方面马超马岱两兄弟夜以续日进入汉中之后,莫约十天时间就在汉中针对曹氏王朝发动了战争。

汉中介入之后,次日荆州方面除开第九和第十路主力作战大军外,其他几路作战大军全部介入战场。

回防?

有那么多军队回防吗?

八路大军介入战场,而董氏王朝的总兵力也不过只有四十万而已。

战争打响之后,曹京方面的气氛就变得极其压抑,大汉帝国在刘协即将登基之前对他们曹氏王朝发动战争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战争发生的太快,曹操他们想不到的是,让刘协及众位帝妃们最终作出发动收复益州之战的是,董氏王朝企图对大汉帝国发动战争的军事调动,也就是曹操称帝次日的军事调动。

本就对曹操称帝异常不爽,又得知曹操胆大包天敢趁刘协登基之际攻打大汉帝国,叔可忍婶都不能忍了。

大战爆发后,最受打击的人,无疑是郭嘉!

因为他们根本想不到刘协他们是获知益州方面的军事调动才发动的收复益州之战,而是认为曹操提前称帝激怒了刘协。

建议让曹操提前称帝的,便是他郭嘉郭国师!

建议让曹氏王朝趁刘协登基之际发动对大汉帝国的荆州之战的人,也是他郭嘉郭国师,而此刻,大汉帝国突然八路大军攻打曹氏王朝,让曹氏王朝自顾不暇,他的建议也由此成为笑话。

第462章 女帝不想开战

西凉,金城。

曹氏王朝与大汉帝国开战之后,董氏王朝也举行了一场朝会。

“大汉帝国与曹氏王朝爆发战争,诸位爱卿有什么想说的吗?”

朝会大殿上,坐在帝位上的董始帝即董则天发话道。

董则天现如今也才五六七岁,以她现如今如此弱小的年纪,她是不可能主持得了国家大事的,不过没关系,董大恶霸就坐在她的后面垂帘听政。

女帝背后,有人!

有董大恶霸这个太上皇存在,谁敢不敬董则天?

那后果,无疑将非常严重。

董大恶霸这一生最大的骄傲,就是泡了何太后,且把何太后变成他董氏王朝的何太后,乃至生下董则天。

董则天是他董大恶霸与何太后爱的结晶,董大恶霸有多宠溺他的这个女儿,从董大恶霸力排众议把董氏王朝的第一任皇帝让给董则天来做就可以看得出来。

谁敢不敬董则天,那绝对是会惹恼董大恶霸,被董大恶霸拉出去咔嚓了的。

从董氏王朝成立开始,女帝董则天就坐在龙椅上主持朝会了,董大恶霸一直以来都是她背后的男人。

经过长时间的主持朝会,以及跟董大恶霸和李儒学习,现如今小小年纪的董则天,也颇有政治见识,表现的完全不像是一个五六七岁的小女孩,而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

“我们董氏王朝是否借此机会与曹氏王朝联盟,攻打大汉帝国?”

司徒王允站出来问道。

董氏王朝中,李儒是丞相,王允是司徒。

王允在洛阳时官位本就不低,最后还把义女如花嫁给了董大恶霸麾下的第一武将华雄,更是奠定了他在董氏王朝文官方面是最不能招惹的两尊大神之一的地位。

第一个不能招惹的对象,自然是李儒这个董大恶霸麾下的第一智囊,董氏王朝的丞相,董大恶霸的女婿。

第二个才是王允。

武官方面第一个不能招惹的人,则是华雄。

吕布和徐荣都不在董大恶霸的麾下,华雄由此成为董氏王朝武官方面毋庸置疑的第一猛将。

不过最近,随着董氏王朝平定西羌诸部落大叛乱之后,有一个人崛起了,在武力方面光芒似乎非常耀眼,乃至盖过了华雄,让华雄感到非常不喜。

此人,便是张绣!

张绣乃是张济的侄子,张济是董大恶霸的部将,董大恶霸没有像演义中所说的,被王允用美人计设计,与吕布反目成仇,最后被吕布所杀,他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也因此,此时的张济张绣叔侄,也并非诸侯,依然还是董大恶霸的部将。

张绣跟随自己的叔父张济征战沙场,间接成为董大恶霸的部将。

为什么说张绣在武力方面,光芒盖过了华雄?

答案自然是,张绣与赵云是同门师兄弟,素有枪王之美名,与赵云一般,都是高段位的绝世武将,而华雄,虽然也是一个绝世武将,但段位却是低段位。

张绣的武力,碾压华雄!

董大恶霸战略大转移回西凉后,并没有经历过什么比较大的战争,张绣虽然在董大恶霸的麾下,但却没有得到作战的洗礼脱颖而出,存在感就非常低,别人大多只知道他的叔父张济,而不知道他张绣。

但是,西羌诸部落大叛乱,彻底的改变了这一状况,张绣以惊艳的军功,成功的引起了董大恶霸、李儒等人的注意。

现如今在军方,张绣这个后起之秀,虽然没有取代华雄在军方的大将军地位,但他的地位也仅次于大将军了,这就让华雄感到非常不爽。

因为他,嗅到了危机!

董则天眉头微微一蹙,说道:“和平来之不易,我们为什么要打破这个和平呢?

本帝不建议与曹氏王朝联盟,更不建议攻打大汉帝国。”

“……”

群臣有些错愕。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议论的?

不过群臣也搞不清楚,这到底是小丫头的意思,还是董大恶霸的意思?

“陛下英明!”

李儒却是拍了一记马屁。

说是拍马屁,其实李儒说的也是实话。

未来董氏王朝的归宿,不允许董氏王朝与大汉帝国开战!

第463章 外部复杂的局势

就在董氏王朝为曹氏王朝与大汉帝国举行朝会时。

远在东北。

高句丽王国等几个王国也在举行会议。

不过相比起董氏王朝的会议,东北那几个王国的会议就有些特殊了,因为他们开的会议并非是为了曹氏王朝与大汉帝国爆发战争而开的。

事实上,他们也并不知道曹氏王朝与大汉帝国爆发战争。

大汉帝国对东北那几个王国进行了封锁,且就算是大汉帝国没有对它们进行封锁,此时的东北是比较荒芜的,消息也没有那么快传过去。

以高句丽王国为首的几个东北亚国家,正各自在开战争会议。

什么战争?

第一个自然是东北亚几个王国之间的统一之战。

现如今的东北亚,局势是比较复杂的,并非只有高句丽王国,公孙瓒和公孙度都在东北亚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王国。

首节 上一节 353/3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