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汉帝 第164节

冀州方面,本土净盈利达到8.9亿帝国币。外贸净盈利达到2.9亿帝国币。

三州本土总净盈利25.9亿帝国币,三州外贸总净盈利5.1亿帝国币。

全年总净盈利达31亿帝国币!”

“嘶——”

“三十一亿帝国币,我没听错吧?”

“你没听错,确实是三十一亿帝国币,而且还是净盈利,商部这是要逆天了。”

“我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帝国工厂基地出品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又太新鲜太吸引人了,几乎是每出品一种商品,都是垄断销售的。”

“不错!事实上商品的总净盈利在我看来,还是有些低了。

主要是我们的殿下在商品定价方面,太过于亲民化,比方说细盐,若是让士族来销售,细盐的价格绝对是要比粗盐贵上好几倍的,结果我们的殿下的定价却是只比粗盐高出一成,这反而倒逼着粗盐价格降了两三成变得亲民化了起来。”

“哈哈…那些盐商怕是也不想降价吧,可如果他们不降价,不把粗盐的价格明显与细盐区分开来,老百姓们就会咬咬牙买细盐去。

到头来,他们一个顾客都没有,更是亏得连裤子都没有。

而直接降价两三成就不一样了,他们能与细盐并存!”

“确实呢,其他州的百姓就没有我们三州之地的百姓这么好运了,细盐他们那的士族倒是进口了很多,但市面上主要流通的,却还是粗盐。

我们三州之地则不一样,幽州的细盐与粗盐市场占比是七比三,冀州占比是六比四,哪怕是并州,细盐市场占比也达到了百分之五十。

细盐在我们三州之地,赫然已成为主要流通的盐品。”

“商部还是有很大的盈利空间的嘛。”

“是啊,随着三州之地的社会经济逐渐发展起来,老百姓的口袋变得鼓起来,未来不敢说粗盐会被彻底淘汰出市场,但我敢肯定,细盐在市场上的占比,绝对能达到九成九!”

“我也比较认同你的观点,说起来,这么大的贸易额,还要得益于帝国币的推行,真不知道殿下到底是怎么想到的,居然用纸来当钱,这个想法实在太前沿了。”

“我现在是真的越来越佩服我们的殿下了,帝国币的推行,确实带动了消费,方便了贸易。

以前大家的钱是五铢钱,多了笨重不说,还挺难带,腰包鼓鼓的小偷一看就知道钱藏在哪里。

现在不一样了,一捆百面额的帝国币,直接相当于我们以前拉一车的五铢钱了。

方便、快捷、还很安全…”

在感叹商部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之际,各部门的大佬们也不由叹起刘协重金鼓励生育之下,推出的镇北王府特制的钱,也就是颠覆所有人认知的纸钱。

镇北王府的人给这种纸钱取了个名,叫帝国币。

如此。

纸币提前八百多年面世。

我国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交子”。

交子不仅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纸币,同时也是全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

在北宋初年,川峡四路成都府用铁钱交易,因为体重较重,流通、携带都很不方便,于是商人就发行了一种纸质货币,名字就叫交子,从而代替了铜钱的交易流通。

直到1023年,官府设益州交子务,交子才正式发行。

到了南宋又出现了一种叫会子的纸币,乃是南宋时期发行量最大的纸币。

现如今是191年,而早在一年前刘协就开始鼓励生育,随之利用系统的高科技与皇家工匠院强强联合推出了帝国币。

纸币由此提前833年面世。

这是一种颠覆,很多人对此是持观望态度的。

但等推行的时间久了,人们渐渐接受纸币,一定会发现帝国币的好处,进而彻底的拥护它。

如此,商部才算是彻底的发展起来…

第250章 士族的抵制,刘协想让它们哭个痛快

甄尧觉得很骄傲的成绩,在刘协看来却是有些勉勉强强过得去。

主要还是帝国币虽然推行了下去,但由于推行的时间有些短的原因,加上在此之前从未出现过纸币,此举太过颠覆性,大家心里都是存在顾虑,乃至是质疑的。

更多的人是持观望态度。

特别是那些士族,它们隐隐感觉到刘协推行帝国币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因为帝国币确实让商品买卖变得方便了很多,它们对此赞贬不一。

它们也曾想仿造帝国币,但压根就仿造不出来。

现在市面上大多流通的纸,是蔡伦纸和左伯纸,但与帝国币的用纸相比,感觉蔡伦纸和左伯纸都好像垃圾,两者的工艺水平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也因为隐隐感觉似乎哪里不对劲,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的感觉,各大士族对帝国币的出现,就忍不住生出了一股抵制的心理。

反正,我就是不用你的帝国币,我就是用我的五铢钱。

对于士族们的无形抵制,刘协也是知道的。

帝国币的流通情况,一直都在他的密切关注之中。

抵制?

哼!

抵制好啊,到时候金融屠刀斩落,直接废掉五铢钱,本王要让你们这些士族哭个痛快!

士族越是抵制,刘协反而越是感到开心。

随着重金鼓励生育的政策的推行,帝国币的推出,刘协可不仅仅在鼓励生育方面,奖励给老百姓的钱时用的是帝国币,还有给工部的基建工人们所发的工资,也由五铢钱改成了帝国币。

工部的基建工人有多少?

每个郡都有一支基建团,满编足有六万人,整个镇北王府治下有二十多支基建团。

如此,帝国币就直接覆盖了一两百万人口。

这些可都是普通百姓,那些富得流油的士族子弟,是不会跟着基建团工队去开垦田地、挖沟、搬砖扛水泥等干又脏又累的活的。

这还没有完。

各郡至少都有一支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镇北王府治下也有二十多支地方预备役安全部队,满编一万二,加上作战兵团六十六万大军,也就差不多一百万人了。

他们的军饷发放,也由五铢钱改为帝国币。

就单是工部和兵部下发的工资与军饷,就覆盖了三州之地至少三百万人口,再加上鼓励生育覆盖的人口,还有帝国市场主要流通帝国币所带来的影响。

可以说,如今镇北王府治下,至少有六七百万的百姓已经改用帝国币,五铢钱被他们给丢到一边去了。

而三州之地的人口是一千三百多万,直接就是一半普通老百姓在使用帝国币。

这还只是一年的影响。

刘协相信,191年三州之地使用帝国币的百姓,将会突破到一千万。

真到那个时候,金融屠刀落下的时机也就基本成熟了。

而事实上,那些士族对于帝国币的推出,想不明白感到不对劲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劲的原因,便是因为刘协现在还没有在帝国市场上对五铢钱进行限制。

一旦镇北王府做出决定,将不接收五铢钱,那么那些士族就该慌了。

抵制?

不用?

到时候帝国市场直接不收五铢钱,到底谁抵制谁?

谁又会最难受?

当然,帝国市场以卖帝国工厂基地产出的各种商品为主,此外还有一些百姓在做生意,一些士族也在做生意,帝国市场的官方渠道店铺不接收五铢钱,不碍事,因为还有士族商铺收,一些做生意的普通百姓也会收。

然而,官方渠道不收五铢钱,普通老百姓真的会继续收吗?

恐怕,没有人是傻子。

他们说不定比士族还急着把手中的五铢钱花出去。

此时或许有人反对镇北王府不收五铢钱的做法,废币的危险举动,但大环境却是绝大部分的百姓已经在用帝国币了。

或许都不用镇北王府出口开怼,拥抱帝国币的百姓便会站出来骂反对的声音是傻子。

不是傻子么?

五铢钱一车,帝国币一百面额的一捆就可以解决,哪个好哪个坏,哪个方便哪个不方便,哪个是大势所趋,哪个又将被淘汰,这不是能看得出来的么?

人家都流通了一年多了,大家都差不多换成使用帝国币了,你还在使用五铢钱,现在人家不收五铢钱了,这能怪谁?

五铢钱又不是镇北王府发的,不承认不接收五铢钱,人家镇北王府有啥错?

刘协仿佛看到了停止收五铢钱后,那纷乱的场景。

至于一部分老百姓还在使用五铢钱,也跟着遭殃?刘协只能是得罪了,这也算是对他们不及时拥护帝国币的一种惩罚…

当听到商部的工作汇报总结,听到甄尧喊出三十一亿帝国币净盈利后,其他最开心的部门,莫过于户部。

为啥?

因为刘协的重金鼓励生育政策啊,每个娃一年一千帝国币,持续到女娃及笄的年龄,也就是十五年奖励政策。

而今年出生的婴儿他的估值虽然是五十到八十万人,但心里却有一个更高的估值,那就是一百万。

若是真有一百万新生婴儿,那么政策奖励下去的钱,就是十个亿了啊。

原本田豫心里还有些为奖励政策的钱而感到担忧,但是现在看商部的总净盈利的数据,他悬着的心顿时就放下来了。

头年商部就有如此规模的总净盈利,第二年的增长就是难以预测的天文数字了。

反正持续奖励十五年,王府的财务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特别是现在的帝国市场只是在三州之地内铺开,三州之地外还有十州之地呢。

何况,是政策,都有其与时俱进性,重金鼓励生育政策在田豫看来,刘协不可能一直实行下去,一旦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了,停止是非常有可能的。

现在实行,不过是镇北王府暂时忍痛割肉,想让三州之地的人变多一点,社会充满人气充满爱意充满温情一点,同时也想赢得民心,顺便还把金融防护系统给建了。

一箭数雕!

当人口上来了,金融防护系统建立起来了,民心也赚到了,加上百姓们也变得富裕起来了,那么该政策也就可以暂停了。

这个时间段,在田豫预测中,也就十年左右,最多不超过二十年。

或者是一个轮回,第一批女娃及笄。

各部门的工作汇报总结完了之后,军事方面,徐徐拉开序幕…

第251章 诸葛亮献计,老狐狸的判断

“南方的大战略,虽说酸枣会盟,联军正在与董卓的军队在对峙,但本王的意思是,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掉青州,讨董之事暂且不管,大家觉得如何?”

刘协抛出了话题。

荀彧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殿下怕是可能会成为众诸侯矢之。”

他也没有说觉得如何,只是说了一个事实。

大家都在酸枣会盟讨董,结果你镇北王却在背后灭掉前来参与会盟的诸侯的大后方,如此无耻行径,其他诸侯又怎能不动怒?

刘协道:“青州本就与我镇北王府是敌对关系,不灭掉它本王很难安心南下,而此时的青州已在我镇北王府之手,木已成舟,那些诸侯心里再对我们不满与愤怒,继续得罪我们镇北王府,显然是不明智的。”

荀彧:“……”

首节 上一节 164/3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