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铸剑者 第5节

王贲三人回到队列之后跪坐好,就见秦王政站起身来看着朝堂上的百官。

秦王政巡视的目光在百官的朝堂上环绕而过,收回视线后秦王政说道“寡人指登基以来,除嫪毐,修内政,重法制,前练军;让我大秦军士有了气吞天下之势。如今,历时十年,秦国在寡人的率领之下已经灭了其余六国,统一了天下”。

统一了天下这句话回荡在殿内,百官再次跪拜道“大王万年,秦国万年”。殿外跟着传来侍卫的声音,大王万年,秦国万年,大王万年,秦国万年,声音响彻云霄。

殿内的秦王政对其百官说道“寡人结束了列国挣强好胜的心,结束了天下七百年来的纷争战乱”。

接着看着下跪的百官问到,七百年的战乱给各国带来了什么?

没有等百官回答秦王政自己回答道,“各国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田地没有人耕种,孩子没有人抚养。王国兴盛,百姓苦,王国灭亡,百姓苦”。

大臣对着秦王政说道“大王圣心”。

秦王政又接着说道“寡人十三岁登基,二十一岁亲政,亲政九年时间治理内务,整顿军纪,招揽贤臣,于寡人三十一岁灭韩,三十二岁灭赵,三十六岁灭魏,三十七岁灭掉最强的楚国,三十九岁灭燕,在寡人还没有到四十岁的时间里,灭掉了最后的齐国”。

司徒听着秦王政细数登基之后每一年龄阶段做的事,再次感到了深深的震撼,因为在短短十年时间里能过完成统一的格局,不是一般人能过做到的。更何况还是在其余各国都还有反抗的实力下做到这样,绝对是天意,人力难为啊。

秦王政说道“众位爱卿,寡人认为,用君上或者王上已经不足以表达寡人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众位爱卿认为寡人应用什么称呼来称呼寡人”。

台下百官没有想到秦王政会突然的这么问到,脑瓜子都嗡嗡的。

跪坐在秦王政左手边的扶苏也是很突然的看向秦王政。整个大殿可能就只有赵高和盖聂清楚,但是赵高不能议政,盖聂则是不想参与。

一时,大殿就只有前面的官员的遥遥细语。

秦王政看着这样的场面再次问道“众位爱卿可有结论”。

众多官员一时之间那里去寻找称谓,全都摇头相望。

司徒看到秦王政的目光朝自己看来,连忙出列说道“大王,臣有一策”。

秦王政看着司徒说道“爱卿说说吧”。

司徒说道“大王,臣参考先秦时期时的最高统治者或称是称“王”或是称“后”,或者单程“皇”和“帝”,夏朝的君主称“后”商朝的君主称“帝”而周天子称“王”。接着又道,上古时代有五帝,五帝统辖的领土不过千里之广,诸侯朝拜或者不朝拜,天子不能制服。现在大王出义兵,诛六国,平定天下,让天下再无战乱之苦,海内统一,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开天辟地也来最大的功绩了,超过了五帝。五帝之前又有三皇,天皇,地皇,泰皇,其中泰皇最尊贵”。

秦王政问道“爱卿是要寡人自称泰皇吗”?

司徒回答道“不,大王,臣泰皇不足以显示大王的功勋”。

百官听后都吃惊的看着司徒,想不到此人到底是何想法,泰皇最尊贵都不称,那么应该称什么?

秦王政也时感兴趣的看着司徒问道“那爱卿说说该做什么称呼”。

司徒说道“大王的功绩三皇不足以表,五帝不足以显现大王的尊贵,臣认为该当两者以联合,取三皇的皇,五帝的帝,组称皇帝”。

秦王政喃喃自语道“皇帝”。

百官也是在品味着皇帝这个称谓的震撼性。

司徒接着说道“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朕”。

秦王政听后大喜,笑声不绝于梁。

大殿百官看着秦王政高兴的莫样,全都看向司徒,也没有人出列反对。

良久秦王政下令说道“就采纳司徒的说法,天子以皇帝为号,寡人自称为朕。朕为始皇帝,后世当按此序二世,三世,无穷尽的传下去,传到万世”。

司徒接着说道“大王,臣还没有说完”。

秦王政说道“还有什么,直说”。

司徒说道“大臣称呼大王应改为皇上,以彰显大王的功勋”。

秦王政说道“好,就这样办”。

百官跪拜道“皇上万年,秦国万年”。

秦王政说道“免礼”。

司徒跪拜完之后有说道“皇上已经一统天下,臣认为秦国这个国号已经不足以表示我大秦所拥有的庞大领土,臣认为应把秦国改为大秦帝国以彰显我大秦的庞大领土”。

“臣附议”,就见武官的蒙恬站出来附议到。“臣等附议”,武官集团集体跪拜到。

秦始皇看着下面司徒的提议和武将的附议。思考一会儿就同意了,下诏到,从今完后,我秦国应成为大秦帝国。

诺,百官附和的到。

秦始皇看着外面已经黑下来的天色说到,朝政休息半个时辰用膳,之后继续。

赵高安排宫内的内侍给百官上膳食,秦始皇自己则叫上了司徒和扶苏前往殿后用膳。殿内的大臣看着司徒和扶苏就这样消失在了大殿,所有的小团体都利用空隙聚集在一起商讨对策。右相王绾漫不经心的用着膳食,反正自己官当的也够久了,可以退仕了。左相李斯和御史大夫冯去疾身边的小团体则聚在一起商讨着什么。武将集团则不一样,武将的升迁和爵位都是品功劳实打实来的,没有什么,不过很多武将也是聚集在蒙恬,王贲的身边聊着战场的上厮杀和兵法,也是闹哄哄的。

后殿,秦始皇问道司徒“你是这么想出来的这个称呼”。

司徒回到道“皇上,你忘了臣是学道的了。纵观古今,知晓阴阳,虽然臣只学了理论,但这些也是要懂的”。

扶苏在旁问道“哦,不知司徒先生学道为那一宗”。

司徒装傻道“不知公子问的那一宗为何故”?(其实他是知道的,道家分为天宗和人宗,但是他不能说啊。毕竟他没有师傅啊,都是杜撰的。)

秦始皇在旁说道“舒儿,司徒先生的老师云游去了,具体不知是谁”。

扶苏回答道“是扶苏唐突了,扶苏给先生赔礼”。说完行了一礼。

司徒连忙还礼道“不知者无罪”。(心里却在暗想,还真是温文尔雅的翩翩公子。怪不得评价那么高)

秦始皇打趣说道“不知者无罪,这还真是一句推脱之词啊”。

司徒回答道“皇上,以法治国要做到让子民知道什么是法,这样才能不犯法。这是臣半月所思的政策改革,请皇上过目”。

秦始皇接过打开看着上述的文字,入了迷。连膳食都不吃了。

扶苏担心的说道“父王,先用膳”。

秦始皇没有反应。

司徒则用膳用的幸福极了。

铛~

赵高进来禀告道“皇上,时辰到了”。

秦始皇从布帛中抬起头来,对着司徒说道“这乃我大秦的万世根基”。

扶苏听到这样的评价,心中对司徒的好奇心更加强了。

秦始皇草草吃了两口膳食之后长前殿走去,扶苏和司徒跟上。盖聂一直再暗处护卫着秦始皇。

赵高高呼到,始皇帝陛下到~

百官跪拜道“皇上万年,大秦帝国万年”。

(真是效率啊!一下就改过来了)。司徒心里想着嘴上跟着说到,皇上万年,大秦帝国万年。

秦始皇说道“免礼,入座”。

待众臣入座之后秦始皇说道“天下一统,旧制已经不足以治理天下,朕与改革制度,各位爱卿可有奏章”。

李斯听后出列说道“皇上,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导致天下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如今皇上出义兵以解救苍生,统一海内,臣认为以法制里天下”。

以左相李斯为首的官员都站出来附议到,臣等附议。占据了朝堂一半的人数。

右相王绾和御史大夫看到这样大殿的情况,加上李斯的法治再统一的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两人也站出来附议到,老臣附议,以两人为首的官员也站出来附议到,臣等附议。

但是有人站出来反对,只见一人出列反对道“臣反对,臣认为如今天下一统,应分封皇上的子嗣前往各地,帮助皇上治理天下”。只见原来是在朝的儒家代表,在朝的谏仪大夫淳于越。

扶苏看着自己的老师站出来反对父王心由所属的政策,心里暗自提起了一口气。

要是没有司徒,可能李斯就是按着剧本来了,可是有了司徒,那就不一样了,毕竟,降维打击过于可怕。

就见秦始皇没有像剧本安排的那样直接敲定法制或者分封制,而是拿起手中的布帛再次看了起来。台下跪着百官和坐着司徒,台上站着赵高和坐着秦始皇。扶苏暗自提气在左手边端坐,盖聂再影幕中端详着一切。

一炷香过去了,还没没有任何反应。所有人的动作像定格一样。

又过了一炷香,秦始皇抬起头问道“司徒,你的建议呢”?

第9章 历史的转折

司徒站出来回答道“皇上,周天子分封天下,接过换来的是郑庄公违逆天子,更是险些杀死天子,之后因为周天子分封导致国立衰弱,无力讨伐郑庄公而导致天子颜面尽失。之后各诸侯意识到周朝已经无力掌控朝政和诸侯,之后郑国成为了新的春秋霸主之一”。

“三年后的汉江诸侯国楚国,当时的楚国国君熊通萌生了称霸整个汉江的野心,于是熊通召汉江诸侯会盟于沈鹿,汉江十一诸侯国应召而来,唯有黄国和随国没有感应号召,之后熊通遣使责问黄国,黄国君主看到其余十一国均已归顺,赔礼道歉之后表示归顺,反观随国却不服,熊通则以此为由率汉江诸侯讨伐随国,随国被迫献表臣服,此后,楚君熊通率汉江住过攻陨国、绞国,分化了汉江诸姬姓诸侯,之后则有楚君熊通的授意之下,汉江诸国上表周天子为楚君熊通加上王号,周天子怒而不许,于是熊通便自立为王。从此各诸侯均不在尊周天子之命自立为王,也从此导致天下战后丛生”。

司徒说道“皇上,周天子中箭受辱而导致礼乐崩坏,周朝的礼治遭到冲击,于是有了管鲍之交、子民做了善事可以得到拥戴和奖赏。有了邓析造“竹刑”、以步伐先王。有了百里奚的改良、赵盾的新法典、士会之法。法不徇私的庄贾自判自得死刑。有了从儒家分离出来得李悝,法家理论得实践者吴起,琴谏齐王得邹忌,我大秦两次变法得商君商鞅,已及申不害相韩,以术驭人、重赏罚明的法治。这些以法治国都让各国强大起来,成为了最强国,诸诸侯无不尊其号令”。

司徒接着说道“臣认为应以法治国”。

秦始皇听到司徒给出的答案之后大声说道“听听,都给朕听听。这两种的治国方案的结果,以礼治国分封诸侯,导致周朝丢了江山。朕的大秦,自商君变法以来,国力蒸蒸日上,将士勇于厮杀”。

大殿内的淳于越听着司徒说的对比和以法治国的定论,再听着秦始皇说的话再次站出来反对道“皇上,如今天下一统,皇上应遵循礼治,效仿圣人姬昌分封诸子啊,只有皇上的公子们才是皇上治国的左膀右臂啊,才不会背叛皇上。圣人云,血浓于水啊皇上。说着跪拜在大殿中央”。

接着只见李斯反驳道“皇上,周天子遵循礼治的结果刚刚司徒廷尉已经讲的很清楚了。臣认为只要法率深严,天下就没有人会造反也没有人敢于造反”。

接着就是淳于越和李斯一派的人互相怼。(司徒看着淳于越用着书上的话和礼的好处怼着李斯一帮人,居然还没有落入下风,司徒大感佩服之余也觉得着老头挺猛,还好不是和自己互怼,不然自己还真有点难以招架。)

秦始皇直接抽出天问,剑指大殿霸气的说道“朕的大秦应尊法治国,不尊法者,斩”。

大殿内的人看着秦始皇抽出天问剑后停下争吵,又听见秦始皇所说的尊法治国,不尊就斩。所有人都跪拜道,“臣等遵旨”。

待所有人都会座位跪坐之后,秦始皇叫身边的赵高宣读司徒所献的布帛。

赵高结果布帛一看,全是官制的改革文书。

赵高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秦帝国一统天下,结束诸国纷争,结束七百年的战火,让百姓得以安生立命,休养生息。大秦帝国皇帝政顺感应天,尊法治国,为尊法更好的治理大秦帝国广阔的领土,实行改革官制。实行“皇权至上民权治,国院六部”的政策,大秦帝国的军队和国院六部听命于皇帝,县以下的官员实行各地的子民自选上任,县以上的官员又皇帝任命。大秦帝国的所有军队听命于皇帝,各将只有临时指挥权和治军权,军队的调动和换防要经皇帝命令批准和有皇上的虎符”。

“撤掉原有的三公九卿制,实行国院六部制,国院设政务院,执行皇帝的下达的政令和政务。设仪政院,与皇帝商讨政令和议政的权利。设司法院,大秦所有的法律的修缮和监察百官有没有违法。六部设礼部,负责所有的祭祀和礼仪。吏部,负责官员的政绩考核与评论。户部,负责国库和大秦的子民人数,税收。刑部,负责所有牢狱和审核犯人。兵部,负责招练新兵和新兵的兵响。工部,负责所有的军械制作和楼房,水利,道路。此六部的政令由政务院负责”。

“另外设内侍署,由宫内的宦官担任最高官,负责宫内的各种事物与皇帝的私库”。

赵高接着念道“国院每一院的官员由上卿担任,政务院不设下属部门,只有一位政务院长直辖六部。仪政院设两位佐官,由中卿担任,协助仪政院参与议政。司法院下设三法监察法、捕快法、生民法,由中卿担任,各法设两名佐官,共同协助司法院院长实行大秦律法”。

“六部下各设两衙,由中卿担任,各衙设两名佐官,由下卿担任”。

“内侍署设衣堂、膳食堂、内务堂、车马堂、内库堂、礼堂、传唤堂和带笔堂”。

“各郡设郡守,郡蔚,郡监,郡六部,郡三法。县令,县蔚,县监,县六部,县三法。郡六部对郡守负责,郡三法直辖司法院三法,不对郡守负责。县六部对县令负责,县三法对郡三法负责不对县令和郡守负责。想一下的所有官员由各地子民自选。乡设一长,一法,六部。亭设一长,六部。里设一长”。

赵高宣读完毕之后回到后方,秦始皇说道“改革政务官制众位爱卿可有异议”。

大殿内的官员都知道秦始皇的脾气,居然都宣读出来了,难道说反对就会被收回吗?当然不可能了,所以所有的官员都一票通过。

之后又王绾出列问到,皇上,那么具体负责相应职位的人选是?

秦始皇说道“这个等一下再议,先仪军政”。

司徒听着赵高所念,完全不知道司法院是怎么来的,自己所写的可是司法部,算是六部之外的部门,可不是什么司法院啊。

秦始皇说道“军队,是大秦能统一六国的基础,所以,大秦的军功爵不会改变,只要有军功就可以封侯,军队不参与朝堂的政令与指挥,除了皇帝之外,没有任何人拥有指挥权,诸位将军可有异议”。

武将集团所有人跪拜行礼道“臣等没有异议,一切以听皇上的命令为天职”。

秦始皇说道“好”。

接着又说道“各位将军的军队除了驻防和训练之外,不需要招练新军。各郡,县,边关,军营,都只需要训练,训练,训练”。

一连说了三个训练,看来秦始皇需要他的军队拥有绝对的武力。

这时,王贲站出来问道“皇上,如果不招募新兵,一旦军中老兵变少或者战争伤亡,这样对军队不是减员太过于严重了吗”?

秦始皇说道“兵部会负责招练新兵,到时练好新兵,再由各军队选拔”。

王贲回答道“谢皇上解惑”。说完回到队列。

秦始皇接者说道“接下来说国院这边,诸位爱卿认为诸院人选应如何”。

首节 上一节 5/1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