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第68节

杨昭回来后,将打听到的消息转述给杨铭。

原来崔弘升竟然是来抱怨来了。

杨坚夫妇不在,眼下的大兴是太子杨勇说了算。

而在这次换防的过程中,崔弘升这位掌管京师宿卫的骠骑大将军,差点跟左卫大将军元旻干起来。

至于原因,这就要说到大兴城的城防布置。

大兴城的城市布局,东、西、南各有三道城门,分别是南安化门、明德门、启夏门,东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西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

每道城门附近都设置有卫所,每卫八百人,分置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各一人。

大兴城有南北向大街十一条,东西向大街十四条,每条大街布置有武侯府、哨所、卫所、塔楼,再加上各里坊中的宿卫,总人数在两万五千人左右。

这些人分别来自六卫,却都归崔弘度总领。

之所以这样设置,自然是为了分化权力,京师重地,天子脚下,杨坚不可能让某一个人拥有绝对的统兵权。

于是崔弘升这位大兴城武装部bu长,实际上手底下竟然有六位来自不同军府的将军。

明面上,这些人换防后,自然要听崔弘升的调遣,实际上真要出了什么事,崔弘升根本调不动。

杨坚的初衷,自然是为了让六府相互牵制,但这样一来却造成了京师的宿卫系统比较混乱。

而这次换防,他之所以跟元旻发生矛盾,是因为元旻将城门各卫所原本该有的八百人,抽调走了五百,布防在了皇城周边,名义上说什么加强皇城防卫。

但是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大兴外郭城防卫空虚,杨坚要是知道了,崔弘升这个骠骑大将军就算干到头了,你既然管不了这些宿卫,那就换个能管的人来。

至于元旻,人家是奉了太子的令,将来自然不用背责任。

而崔弘升来找杨广,自然是希望杨广能帮忙居中协调一下。

杨广心里也清楚,这事协调不了,元旻这个王八蛋不会给他这个面子,说不定太子就是想借此事弄倒崔弘升。

但是杨广还是满口答应了,于是他让崔弘升等他的消息,自己则出门拜访几位关键人物。

元旻那边说不通,那就找其他几位帮帮忙。

京师六卫,分属六位大老:

左卫大将军,元旻。

右卫大将军,杨雄。

左武卫大将军,杨昭。

右武卫大将军,杨谅。

左武候大将军,宇文述。

右武侯大将军,贺若弼。

除掉始作俑元旻之外,剩下的都好说,更何况里面还有自己的儿子杨昭。

宇文述不在京城,眼下左武侯府暂时由薛世雄总领事务。

城防卫被抽调,整个大兴的防务就变成了外轻内重,这显然不合理。

在杨广的协调下,这几位大老都答应帮忙,让各自卫府的宿兵从各里坊中抽调一些出来,补上了城防卫所。

这样一来,又变成了内外相对平衡。

将来杨坚过问起来,崔弘升起码能推掉一半责任,另一半自然在杨勇身上。

胡乱调整宿卫部署,这简直就是乱弹琴。

杨广也不忘落井下石,回府之后便找来崔弘升,让他写了一封奏疏,令人送至仁寿宫杨坚那里。

这封奏疏算是帮崔弘度推责任,后者自然非常乐意。

结果呢,杨坚夫妇在仁寿宫还没睡上几晚,就又要返京了。

九五章 返京

即将亲身参与,在历史上被浓墨重彩记载的晋王夺嫡,杨铭的心情无疑是紧张的。

就目前来看,杨广能够上位,除了自身一直在努力争取之外,杨勇的过于昏庸以及没有嫡子,才是最关键因素。

不然单靠杨广,就算有杨素全力相助,他也掀不起多大浪来。

杨暕已经走了,但李渊这老小子竟然还赖着不走,估摸着是想找机会见一见自己姨妈,看看能不能给安排个留在京师的职位。

大隋的官员,分两种,想赚钱的和想进步的。

想赚钱的都会想法设法去地方任职,天高皇帝远,没人管着。

想进步的,一门心思想留在大兴,又或是哪里有战事,豁出去搏个军功什么的。

李渊无疑是想进步的,因为他不差钱。

但是独孤加罗远在仁寿宫,最早也得入秋才能回来,所以这老小子会想办法拖到那个时候。

果然,李渊生病了。

当杨铭见到额头裹着白巾,一副虚不受补模样的李渊时,忍不住都想给他鼓鼓掌。

厉害厉害,

既然都这样了,那么建成这小子肯定会继续住在自己的院子,杨铭有心想把他撵走,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这天晚上的王府家宴上,杨广将二圣即将返京的消息,告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之所以告诉他们,是因为他们全家老小,明天得去迎接,就如同杨坚夫妇离京时,他们得出城相送一样。

杨铭借着这个机会,说道:“孩儿这些天出门,发觉街上巡逻的侍卫怎么比往常少了好多?”

杨广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或许他那点笑容,是在嘲笑杨勇吧?

老爹没有直接回答,杨昭却纳闷了,心想着我那天不是都告诉你了吗?怎么还问?阿爷面前还用装湖涂?

没办法,杨昭只好当着父母的面,又将那日转述给杨铭的话,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杨铭这才一本正经的点头道:“明日祖父祖母将从明德门入,走朱雀大街直入皇城,如果看到街道上巡街的武侯如此稀少,不知会作何感想?”

原本还在饮酒的杨广忽的一愣,瞬间眉头紧皱,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不消片刻,他突然起身:“你们吃吧,我出去一趟。”

说完这句话,杨广便急匆匆的走了。

杨铭笑了,看样子老爹瞬间便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于是他安心的低头扒饭。

第二天,

杨铭一大早就跟着自己的爹妈登上马车,前往明德门接驾。

与此同时,包括东宫在内,满朝官员都会前往城外迎接皇帝皇后。

一时间,整条朱雀大街,全是大人物的车队。

官小的给官大的让路,官大的给杨广让路,杨广给杨勇让路。

马车上,高颎放下车厢帘子,皱眉询问自己的次子高弘德:

“街道上的武侯怎的如此稀少,二圣上次离开时,不是十步一岗吗?”

高颎这段时间没有出门,东宫的朝会他可参加可不参加,因为他的事务主要还是向杨坚汇报,这是老规矩。

而高颎最懂杨坚夫妇心思,就算两人不在京,他也不会找杨勇谈论政务。

杨素也是如此,几乎不参加东宫朝会。

高弘德闻言道:“儿子这段时间一直在晋王府,而晋王似乎也有意瞒着我,直到昨日方才知晓,本欲告知父亲,奈何管家说您已睡下,这才作罢。”

高弘德是晋王府记室,属于杨广的属官,他每天的上班地点就在晋王府前院东南方向的属衙,不走王府正门,走的是东侧偏门。

在大隋,不单单亲王郡王可以开府,从三品以上的都可以。

“到底怎么回事?”高颎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

高弘德道:“今次换防,左卫府的人全都被抽调至皇城附近,听说元旻是奉了太子令,以至于内城和城防卫空虚,不过晋王私下里去见了贺若弼杨雄等人,这才从里坊宿卫抽调了一些补充城防,所以眼下内城空虚,并没有多少侍卫。”

实际上,内城再空,也不至于空到这个份上,

而是杨广昨晚去了一趟左武卫府和左武侯府,将这两卫的兵全都抽调至城防卫,导致内城更加空虚。

从高弘德讲完第一句话之后,高颎就已经闭上了眼睛,待到儿子讲完,他已经将整个事情都捋顺了。

“如此大事,你不该瞒我,此事你昨晚若是告知我,尚有转圜余地,但你并没有,你是故意的,对吧?”高颎澹澹道。

高弘德叹息一声,道:“父亲因维护太子,已经多次被圣后责备,难道您还看不出圣后的心意吗?”

“我能不能看得出来,那是我的事,现在是我问你,为什么故意瞒我?”高颎厉声喝问。

高弘德像是犯错的孩子的一样,头颅垂的很低,片刻后,只见他勐一咬牙:

“晋王文武兼备,礼贤下士,实乃天纵之姿,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远胜太子矣,况其膝下有贵不可言的嫡长孙河南王,三子杨铭更是得二圣与长公主隆宠,年龄虽幼,却是处事老成,待人接物远非东宫那帮.......”

“闭嘴!”高颎罕见的动怒道:“你知不知道卷进储位之争,会是什么下场?”

既然都说了这么多,高弘德也豁出去了:“自然知道,儿子更知道,如果选择错了,才真是万劫不复。”

高弘德见父亲愣住,哽咽苦劝道:“现在满朝官员谁的心里不清楚,二圣已经动了易储的念头,父亲若还是执意维护太子,与二圣相抗,我高氏举族危矣。”

望着眼前一向懦弱的次子,竟然说出这番话,高颎不由得愣住了,

难道太子失人心已至如此地步?连自己的儿子都心向杨广了?

如果昨天高弘德就将此事告知,他必然立即进宫,劝太子及时将各府卫调回本部,但是现在已经晚了。

儿子有意瞒他,自然也是不愿他再去东宫。

至于二圣的突然返京,多半就是因此事而来,如今二圣的辇毂已经在路上了,一切都已经来不及,

高颎突然觉得,太子走到今日,怨不得任何人,实乃咎由自取。

而他高颎,只能是尽人事了。

左武卫和左武侯卫,已经于昨夜调至城防,而城防有多少人,杨坚是看不到的,因为他只会从一个城门进来,那就是正南方向的明德门。

只会走一条街,那就是朱雀大街。

皇辇入城之后,百官从后跟随,

独孤加罗突然叫停车辇,派人将太子杨勇喊来。

杨勇身穿朝服,侧立于皇辇一旁,垂首恭听。

“这满大街的武侯,都去哪了?”独孤加罗在车厢内问道。

杨勇顿时心叫不好,难道真让李纲那个老小子猜对了?父皇母后是因换防而来?

“是孩儿将一部分府卫调至皇城周边,只因父皇母后离京时,左右羽林也跟着去了仁寿宫,皇城防卫空虚,孩儿这才做了此番布置。”

听起来倒是挺有道理,皇城的禁卫都被带走,他调来一些府卫补在外面,好像也合情合理。

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宫城禁卫是保卫皇帝的,不是保卫太子的。

左右羽林,就是皇宫禁卫军了,人数在两万左右,基本都是关中子弟。

左羽林军由蔡王杨智积总领,他是杨坚同母二弟杨整的长子,杨整在北周时期攻打北齐时,战死于并州,杨智积袭了蔡王。

首节 上一节 68/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