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第54节

许久后,杨昭收获满满的朝着灵藏双手合十。

而灵藏大师却将目光转向了杨铭,微笑道:“我观这位小殿下,方才似乎有所感悟?”

误会误会,这个真没有,我刚才只是在想房玄龄喝到兑了水的黄酒时,会不会在心里骂我。

杨铭一脸“疑惑”的摇了摇头,瞎逼说道:“弟子似乎抓住了一些什么,又似乎眼睁睁看着它从指间流走,让人难以把握。”

灵藏一愣,随即陷入长久思考,

半晌后,灵藏缓缓道:

“开皇十年,至尊召天竺法藏大师(达摩笈多)入大兴善寺,译经传法,几年之中共译经书九部四十六卷,事实上在法藏大师来此之前,贫僧每每诵读《无所有菩萨经》《法矩陀罗几经》《金刚般若经论》等佛家经典时,与小殿下刚才的感觉是一样的,似有若无,欲语还休,就如同已经站在门外,却始终无法迈出那临门一脚。”

杨昭赶忙道:“法藏大师翻译经书之后,大师再读经典,是否一切通明?”

“正是如此,”灵藏脸色暗然道:“所以贫僧才会觉得,应该是贫僧自身佛法不足,才会让这位小殿下在一旁聆听时心生困惑,于门外而难入门,罪过罪过,贫僧当自省矣。”

你自省个毛啊?杨铭直接无语。

人家那经书是古印度文,没翻译之前你都能看懂一二,已经很了不起了。

汉语博大精深,法藏大师一个印度人,翻译起来肯定避免不了会出很多问题,我听不懂不是很正常吗?

于是,杨铭以一副流于表面的装逼语气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他就只知道这么一句,而且他并不清楚眼下这种状况,这句话是否合适。

因为他甚至都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特么什么意思。

不过意外还是发生了,这下轮到灵藏醍醐灌顶了......

山门外,杨昭搂着杨铭的肩膀笑道:

“老三刚才那两句话,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后一品,乃通篇经文之最精髓,灵藏大师佛法高深,当已释然。”

释然就好,释然就好,教不会我又不是什么罪过?何必那么死心眼。

杨铭笑呵呵的点了点头:“还是大哥厉害,竟能与灵藏大师谈论佛法。”

“快别胡说,我只是一尘俗弟子耳,”杨昭哈哈一笑:“走,杨俊不是约我们晚上见面吗?咱们到都会市等他去。”

三兄弟登上马车,扬长而去。

一直呆在寺中一间禅房内并未离开的杨丽华,在得知杨铭三人离开之后,再次叫来那位小沙弥代为通传一声,

可惜小沙弥回来之后,却回复道:“住持已然闭门,潜修佛法,近来不会见客。”

杨丽华愣住了,敏锐的直觉告诉她,方才灵藏与杨昭他们在禅房里一定发生了什么,要不然灵藏不可能连自己都不肯见。

潜修?就差这点功夫吗?

杨丽华不肯罢休,再三请小沙弥通传,但每一次的答桉都是一样。

没办法了,她只能离开。

上次在永安宫,与母亲独孤加罗大吵一番后,杨丽华自知自己无法改变母亲心意,于是动了念头,想请灵藏大师能为太子杨勇说上几句话。

灵藏大师乃佛门领袖,身份超然,他说的话在自己父母那里极有分量。

谁知话才说了一半,就被杨昭他们三个冒失鬼进来给打断了。

结果这一下打断,竟然让她连灵藏的面都见不上了,这到底怎么回事?

杨丽华心中暗想:杨昭心灵通透,虽有计谋但行的光明,杨暕多情风流,脑子不会用在正途,但凡复杂点的事他都做不来,

难道又是杨铭?

这小子能与杨约相交莫逆,肯定也是一肚子坏水的家伙。

但杨丽华转念一想,杨铭就算再聪明,也不可能猜到自己此行的目的,自然也就无法从中破坏,

那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呢?

思考许久,杨丽华忽地蹙眉。

难道只是因为,阿摩的三个儿子还知道来探望灵藏,而睍地伐那几个儿子进完香就没影了?

思来想去,杨丽华觉得似乎只有这一种可能。

这让她有种深深的无力感.......

无嫡也就罢了,这几个庶出也是一群笨蛋。

七四章 家大业大

都会市,也就是东市,

杨俊约杨铭他们见面的地方,叫做晋阳楼,这家酒楼的规模在东市,属于保三争一。

事实上,当杨铭第一次见到这座酒楼的时候,心里就笃定,酒楼老板不是姓杨就是姓独孤。

单单只是门脸,便已经是凋梁画栋,斗拱飞檐,门口摆放的那两尊石狮,个头差点比得上他们晋王府了。

谁他么敢在酒楼门口摆石狮子?要知道这玩意一般只会摆在宫殿、寺庙、佛塔、桥梁、府邸、园林之外,没见过摆酒楼门口的。

答桉是秦王杨俊。

没错,这又是人家的产业。

就杨铭所知道的,秦王杨俊除了放高利贷,囤地皮,开设赌楼妓院之外,他还走私.......

大隋开国之初,设立四大总管,分别是扬州总管晋王杨广,并州总管秦王杨俊,益州总管蜀王杨秀,以及荆州总管韦世康。

其中荆州总管韦世康于前年去世,他也是老二杨暕未来老丈人韦冲的亲大哥,后由汉王杨谅接任荆州总管。

杨俊坐镇并州,都督二十四州诸军事,辖地与边境接壤,于是杨坚便令他设法从突厥那里交易一些战马。

当然,他也做到了,每年至少有五千匹良马会从并州入境,被送往大隋设置在陇西,由太仆寺掌管的牧场。

车骑将军屈突通在调任大兴前,就是负责这个牧场,因为养马养的好,才被破格调用。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真相是,每年从并州入境的良马,至少在八千匹以上,除了上报的五千匹之外,剩下的都被杨俊吃了回扣了。

除此之外,还有突厥的牛羊、皮货,金银制品,老三杨俊也私吞了不少。

最牛逼的是,他都已经这么有钱了,竟然还挪用并州府库的公款,供自己吃喝玩乐。

当然,这些还不足以概括秦王杨俊的个人魅力,最让人大跌眼镜的地方在于,他竟然一直都想出家当和尚......

杨铭为什么知道这些呢?因为杨俊干的这些事情,早就有人在杨坚那里告过状了。

所以杨老三先后被自己的亲爹杨坚,撸掉了上柱国以及右武卫大将军。

小东街晋阳楼,天院二楼东侧妙德房。

杨昭三人落座后不久,杨浩便急匆匆赶来了。

见礼之后,杨浩欲言又止的在三兄弟对面坐下,为三人斟满茶碗,眉头拧在一起,一看就是有很重的心事。

杨昭猜到对方一定有事找他,于是直接开门见山道:

“自家兄弟,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阿孺(杨浩小名)只管讲出来。”

杨浩抬起头来,在三兄弟脸上扫了一眼后,重重叹息道:

“弟真不知该如何启齿.......唉.......”

老二杨暕皱眉道:“你怎么像个大姑娘似的?扭扭捏捏,一点都不痛快。”

怔了怔之后,杨浩似乎突然想通了,梦一咬牙,直接朝着杨昭跪下,扑通磕了一个头,瞬间泪流满面的哭喊道:

“兄长救我!”

这一变故,让杨昭三人都给愣住了,当然,杨铭大概能猜到一些。

怎么回事?难道大隋还有人敢加害你不成?

杨昭赶忙上前扶起杨浩,语气平和道:

“有什么难事,阿孺只管讲出来,为兄若能出的上力,绝不推辞。”

杨浩这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将前因后果叙述出来。

事实正如杨铭猜想的一样,秦王杨俊没几天活头了,而秦王府那边甚至已经开始准备丧事,

人未死,提前备丧,这是大忌,不过是二圣下的旨,也就没人敢说什么。

毕竟杨俊身上已经烂了一半,比死人还要臭不可闻。

而杨浩的生母崔氏,眼下已经被废黜,由宫内禁卫看管起来,据杨浩说,昨日从仁寿宫送来了一条白绫,并且还有一大帮内侍省的宦官开始清点王府内库。

王府管家王延看出事态严重,四处打点关系探听消息,得到的结果让他如坠深渊。

据那些从仁寿宫返回大兴的官员口中得知,王妃崔氏将会在秦王杨俊薨日,以弑夫之罪赐死。

而杨浩会被剥夺世子资格,贬为庶人,王府所有产业全数充公,杨俊生前所有喜好之物,全数焚烧。

当杨浩讲述完这些之后,杨昭愣在当场。

杨暕更是惊讶的合不拢嘴,半晌都没回过神来。

消息应该错不了,杨铭清楚,秦王府的人想打听这些消息,不是难事,杨俊毕竟是二圣的至亲骨肉,知道内幕的人不会连这点人情都不讲。

“我晓得了,”杨昭呼出一口长气,道:“阿孺就在府上等我,我当亲自去往仁寿宫为你求情。”

“兄长且慢!”说着,杨浩突然离开座位。

当他返回厢房时,身后跟着的四个家仆,搬进来两口大箱子。

杨浩抹泪道:“内侍省已经有人赶往晋阳查抄王府名下的产业,那些已经保不住了,但还留在大兴的家当,管家王延已经全都张罗好了,只待兄长接收,这些家业,就全赖兄长代为保管了。”

说完,杨浩又给杨昭跪下了。

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杨浩害怕杨昭此去仁寿宫会无功而返,所以提前将家产交付杨昭托管,毕竟他要是真的废为庶人,别说钱了,他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

对于一个从小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世子来说,他怎么可能过得了庶人的日子。

至于为什么交给杨昭托管,当然是因为杨昭人品好靠得住。

“好!为兄自然为弟后半生,谋个安稳,”

说罢,杨昭于当晚,在两百王府侍卫的护送下,星夜前往仁寿宫。

至于杨铭和杨暕,则是在开化坊内的一座大宅子中,清点那两口大箱子中的地契屋契。

首饰铺八间。

当铺三间。

赌坊十一座。

青楼七所。

酒楼六处。

宅基六十一处,共占地三十五亩,年入租金七万贯。

大船六条,停靠于渭水码头......

首节 上一节 54/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