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隋炀帝 第182节

杨约终究是躲不过去了,老老实实的令人打开府门,迎长公主杨丽华进府。

他确实是皇帝杨广的绝对心腹,但人家是皇帝的亲姐姐,人家要收拾他,没人会拦。

杨丽华进来之后,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给身后的侍卫使了一个眼色,立即便有三人站出来。

其中两个一人抓着杨约一条手臂,将其按倒在地上,另外一个手持皮鞭,来到杨约背后。

杨玄感一脸无奈的与家卷站在一处,不敢吭声。

一名侍卫拎过来一桶水,皮鞭沾水,神仙都下不了床。

杨约面如死灰的抬起头:“臣是奉先帝遗诏.......”

“啪”的一鞭子,狠狠抽在了杨约后背,后者惨叫一声,浑身剧颤。

“长公主手下留情啊,”杨玄感赶忙跪倒:“叔父重伤未愈,实受不得如此重刑。”

杨丽华面无表情:“凡有求情者,与其同罚。”

杨玄感嘴角一抽,再也不敢说话了。

不大一会,杨约已经被抽晕了过去,杨丽华上前瞧了一眼伤势,大致满意,这才率领众人离开。

大门外边,已经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其中有些宗室子弟,更是鼓掌欢呼,频频起哄。

“快快快,把叔父他老人家抬进去用药,”

杨玄感赶忙让他几个兄弟帮忙,并令仆人将府门关上。

杨约刚被放在榻上,便勉力睁开双眼,痛苦哀嚎道:“总算是熬过去了......哎哟.......”

两仪殿,杨广坐在龙桉后翻阅卷宗,站在大殿下的,是太子杨昭、宇文述、来护儿,张衡、裴蕴、虞世基,以及尚书右丞皇甫议。

尚书省,有尚书左丞和尚书右丞两个职位,分别是左仆射和右仆射的属官,主要负责省内的行政事务,有监察之权。

以前这两个位置经常空置,但是杨广登基后,让裴矩做了尚书左丞,提拔皇甫议为尚书右丞。

原本左右仆射的属官,还有都事八人,但是杨广将这八个人分摊去了六部,另外增设左右司郎各一人来代替。

皇甫,也是大姓,起于西周,源于姬姓,有京兆堂、威远堂和安定堂三个堂号。

皇甫议这个人,以前是晋王府属官,杨广的亲信,历史上,通济渠就是他负责修的。

杨铭的那封奏疏,已经摆在了杨广的龙桉上,他阅完之后,心里又忧又喜。

忧的是,自己这个三儿子,胆子可真大,这种事情他都敢请奏。

喜的是,父子俩想一块去了。

杨广将奏疏递给身边的内侍高野,由高野递下去,让众人传阅。

不多时,奏疏重新被放回龙桉。

太子杨昭神情着急道:“铭弟这是要干什么?这种事情他怎么敢提出来?”

杨广眉角一动,瞥了长子一眼,随后望向众人,道:

“你们怎么看?”

宇文述站出来道:“秦王湖涂,满纸荒唐言,此事就连三岁小儿,也知行不通。”

“荒唐?”杨广皱眉道:“你是说,朕的儿子荒唐?”

宇文述一愣,赶忙下跪:“臣知罪,祈陛下宽恕。”

张衡见状,下意识与一旁的裴蕴对视一眼,他俩算是看出来了,皇帝似乎觉得秦王这个法子不错。

暂时免除奴婢、部曲的授田两年,这可是针对整个关东的门阀士族,抗力可想而知。

来护儿刚刚返朝,就听说秦王杨铭在朝堂中枢声威极高,可惜未曾谋面,今日得见奏疏,不由觉得,秦王的胆子,可真够大的。

杨广冷哼一声:“吾儿所言,皆为国所虑,为朕所忧,洛阳工事,粮食补给不足,是你们出,还是朕出啊?”

裴蕴赶忙站出来,道:“秦王所奏,治国之言,臣以为,此策可以推行。”

杨昭愣住了,你这是干什么?如此大事,岂能因父皇一语便转换立场?这不是坑我弟弟吗?

此策若是推行,关东豪族必然视铭弟为眼中钉。

“父皇,此事事关重大,还需多加商议,洛阳的供应肯定不能断,但或许有其它法子,”杨昭道。

杨广心内叹息一声,真要有其它法子,你弟弟也不会用这个办法。

“杨约呢?他怎么还没有痊愈?”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的都不敢说话。

杨广皱眉道:“到底怎么回事?”

最后,还是杨昭站了出来:“回父皇的话,今晨大姑母率人去了越公府上,鞭打杨约,听说杨中书又下不了床了。”

杨广无奈的摇了摇头,怪不得一个个的都不敢说,原来事关阿姐。

大哥杨勇的死,阿姐一直都耿耿于怀,明知是自己授意杨约做的,却故意装傻,将冒头指向杨约。

虽然是替自己开脱,但你这闹得也太大了。

罢了罢了.......只要她能消了气就好。

没有杨约这个知心人,杨广只能自己来了,于是他道:

“洛阳粮食问题,迫在眉睫,为生民计,朕实无时间以拖延,就按秦王所奏,略作修改,暂时在河南推行,为期两年。”

“懋世(虞世基字)草拟旨意,等朕御览之后,即刻传发河南各地,务保洛阳供应。”

“臣遵旨,”内史侍郎虞世基,着手草拟圣旨。

“还有,”杨广突然看向众人:“此策虽秦王所奏,但诸卿切勿传扬出去。”

这句话,等于是主动替杨铭顶了这口锅,老子替儿子给挡下了。

杨昭也松了一口气,父皇终究还是庇护铭弟的。

等到众人离开之后,杨昭笑道:

“铭弟虽然在运河的事情上,没有支持父皇,但终究心里是为父皇着想的。”

杨广澹澹道:“仁寿宫,没有老三,咱们一家子还不知道会如何,这孩子虽然顽固执拗了一些,但只需慢慢纠正即可,他能独当一面,朕还是欣慰的。”

说着,杨广的眼神上下打量了长子一遍,皱眉道:

“你似乎又胖了许多,饮酒要有度,闲时也出去骑马游猎一番,你看你都胖成什么样子了?”

“是是是,”杨昭赶忙道:“儿臣一得空,便出城耍一耍。”

杨广没好气的摇了摇头:“老二也是仗着离朕远,在下面沾花惹草,胡作非为,你要多管管他。”

杨昭点了点头,道:“必当时时规劝。”

免除奴婢、部曲授田,这么大的事,杨广都没有经过朝会,而是只跟几个心腹商量之后,便下了诏书。

当苏威高颎他们知道后,圣旨已经送往河南了。

尚书省的权利,在杨广继位之后,遭到极大削弱,六部尚书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好像谁跟皇帝亲近,谁就可以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二二一章 大隋建筑集团

河南郡,上上郡,郡守从三品。

下辖十八个县,河南、洛阳、阌乡、桃林、陕县、熊耳、渑池、新安、偃师、巩县、宜阳、寿安、陆浑、尹阙、兴泰、缑氏、嵩阳、阳城。

眼下的河南郡太守,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干了十五年,姓独孤,名纂(zuan),独孤皇后亲大哥独孤罗的长子,袭封赵国公。

也就是独孤凤儿的养父。

杨铭从河阳县下船,渡黄河后,走陆路抵达洛阳,独孤纂率领百官相迎。

“殿下及诸位寝居之所,已然备下,请容臣在前引路,”独孤纂今年已经快五十岁了,三个儿子一个闺女,这个闺女就是独孤凤儿。

独孤家在洛阳一带,势力极大,虽然族内眼下,还有独孤皇后的七弟独孤整,接了李安留下的左领左右府大将军,但是听说独孤整已经抱病在家休养。

朝内中枢,快没有姓独孤的了,但是在河南,这一家算是最横的。

当年的杨勇,跟母亲独孤加罗的娘家交往不深,但是杨广就不一样了,他一直和独孤家保持着联系,何况中间还有杨铭这层关系。

所以独孤家在杨广登基之后,似乎有重新崛起的迹象。

事实上,这家子在唐朝时期也非常吃得开,进入唐中枢者,不在少数。

冀州刺史韦圆成的老婆,就是独孤家的。

如今的洛阳,没有北魏时期规模宏大,但也是相当繁华,在大隋,属于大兴之下,晋阳之上,城内常住居民达四十万之巨,乃中原腹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独孤纂只是收拾出了家里几座私宅,就足以安顿杨铭他们了。

而且为了方便众人议事,这些宅子距离非常近。

当天晚上,免不了有一场接风宴,是在赵国公府上。

办事,也是要吃饭的,洛阳菜给杨铭的最大印象,就是分量足,以面食为主。

别以为亲王就不吃馍馍,馍馍可是好东西,虽然因为加工水平不行,没有后世那么白,但捏起来手感很不错。

杨铭做为东都营造大监,自然是坐在主位上,宴会厅内,满满当当的数百人,非常热闹。

期间,独孤纂做为地主,以敬酒为由凑了过来,小声道:

“凤儿的事情,我都已经知道了,孩子的后半生,就托付给殿下了。”

说着,独孤纂瞬间眼眶就湿了,虽然这个闺女不是亲生的,那也是自己从小养大的,跟亲生的没有任何区别,何况本来就是他们独孤家的血脉,所以他一直以来,就是当亲闺女养。

杨铭安慰的:“赵国公放心,凤儿在我那里,诸事无忧,而且病情亦有好转,将来有机会,我让她回来探望你。”

“好好好,”独孤纂擦拭了一下眼角,点了点头:“殿下初到洛阳,很多事情都不熟悉,需要不需要臣给安排几人?方便殿下随时询问。”

杨铭顺水推舟道:

“这种事情,终归是自己人可靠,东京营造,是头等大事,地方事务可暂且放一放,不如就让独孤寅来我身边吧。”

独孤寅,是独孤纂的长子,现任河南县县令,今年三十六岁,据说四柱八字都带寅,和唐伯虎一样,所以取单字寅。

独孤纂心知杨铭这是有意提拔自己儿子,这是一番好意,但是长子独孤寅,骄纵惯了,不会来事,所以怕平日怠慢,以至于惹怒杨铭,所以道:

“长子愚笨,不如由臣下次子独孤薪代劳?”

杨铭点了点头:“可以。”

不大一会,独孤纂便领来一名青年,模样周正,颇为顺眼。

“臣,洛阳主薄独孤薪,拜见殿下。”

杨铭抬手笑道:“自家人无需拘礼,今后还需二郎,时时为本王解惑,今晚收拾一下,明日便来大监府,听候安排。”

独孤薪走后,杨铭又和独孤纂聊了一会,旁敲侧击的打听粮食储备。

河南郡的官仓,要是出了问题,这事可就难办了。

“赵国公勿怪本王多心,半路上,已经收到河内张定和禀报,当地官仓出了不少问题,犯事者已经被押送京师,我不希望河南郡也有这种问题,咱们是自己人,所以提醒你一下。”

独孤纂连忙道:“殿下放心,河南郡官仓,除了正常损耗之外,足额足数,臣任上十五年,粮食没有出过任何问题,独孤家什么都能做,就是不能给圣后丢人。”

首节 上一节 182/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