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411节

李渊无语了,这个女儿……也就是早就嫁人,孩子都生了两个,胳膊肘一个劲儿的往外拐啊。

又说笑了几句,李渊才问:“怀仁回京已有一旬,今日入宫,必有缘由,说来听听。”

李善叹了口气,拜倒在地,“臣邯郸郡王李善,请陛下降罪。”

李渊一时愕然,平阳公主思索片刻后转身离开,站在临湖殿门口。

“卿何以请罪?”

“臣年少无知,满腔愤慨,为报仇雪恨,虽击破突厥,但终究夺军,以下犯上。”李善坦然直言,“此等罪行,虽未公诸于众,但……”

说到这李善顿了顿,“请陛下降罪。”

李渊深深的看着面前的青年,半响后才轻声问:“怀仁仍深恨药师吗?”

“此生不忘。”李善立即回道:“三千孤军,遭十余万突厥猛攻八日,生还者未过八百,其中近半残疾,皆拜李药师所赐!”

“突厥先攻雁门关,后遣派奇兵由楼烦关前后夹击,却遇挫而归,粮草不济,更连攻顾集镇多日,死伤颇重,士气低迷。”李善愤然道:“他李药师只需遣派偏师出关,必能使突厥退兵……”

“拖延日久,无非是他李药师欲取大捷,却将三千唐军视作弃子!”

“此等仇怨,此生铭记不忘!”

李渊看着面前愤慨的青年,目光闪烁不定。

李世民、李建成甚至下面的一些宰辅如杨恭仁、陈叔达,以及和双方都有交情或姻亲的温彦博、宇文士及等人都有意做和事老,但李渊其实对此很是无所谓。

大唐建国七载,出了不少名将,但绝大部分都依附于秦王李世民,这是没办法的事,关键的几场大战,全都是李世民打的。

老一辈的几个有些名望的将领如管国公任瑰其实也依附东宫,这也是李渊默许的。

真正只忠于李渊的方面大将其实不多,之前的李孝恭算一个,但可惜以后再也不能领兵了,李靖算一个,他是李渊亲自提拔授予重权的,并州总管任城王李道宗算一个,可惜这位的名头如今已经彻底被邯郸王李善压下了。

所以,如今在李渊心目中,李靖和李善如今是他在军中最为倚重的嫡系将领,这两个人发生一些矛盾,李渊难道会去做和事老?

作为上位者,其实李渊是隐隐愿意看到这一幕的。

特别是在李善占尽上风之后干脆利索的将代州完整的交到李靖手上之后,李渊对李善的观感更上一层楼,虽然之前夺军,但进退有度,没有因私废公。

面对李善的请罪,李渊起身,亲手将其扶起,“听闻你提议苏定方与李药王幼女定亲?”

“是。”李善点头道:“伯父亦知,侄儿抵达长安后,多得陇西李氏丹阳房襄助。”

李渊来回踱步,若有所思,突然发问:“当日是朕下诏,代州诸事均由药师自择之,怀仁会怪罪朕吗?”

李善作势想了会儿才开口,“侄儿被困于顾集镇,伯父心忧,必有出兵相援之愿,但伯父乃大唐皇帝,乃天下之主,此等军国大事,不可全凭心意,不可为一己之私……”

李渊长叹一声,“前隋炀帝,为一己之私,伐辽东,下江都,置国家于脑后,此为前车之鉴。”

“其实陛下已然冒险。”李善低声道:“陛下远在长安,并不知晓塞外军情,许李药师自择,已然是轻率之举。”

“侄儿如何不知伯父之难,臣如何不知陛下难以决断……”

“只恨李药师……”

李渊静静的听着,虽然一句话都没说,但脸色显然变得红澜起来,面前这位青年郡王将所有的锅都扔到了李靖的头上,将所有的不得已送到自己头上。

对于这场谈话,李善已经准备了很久很久,不说心中有没有怨怼,但即使有也不能表现出来,而且实话实说,李渊还真的没有准备放弃自己,至少没有下诏令李靖严守雁门关不得出塞。

而且现在的局面,李善不能公然显示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那么将来一段时间,李渊会是自己最大的凭仗。

惟一的问题是,李善自己没有什么怨怼之心,但李渊那边会不会怀疑自己有怨怼之心。

所以,今日李善才会以请罪开头,以准备了很长时间的一番话来打消李渊可能的怀疑,这种事情,自己越是坦然,越是替对方解释,将锅扔到李靖头上,李渊心里会自然而然的有愧疚之心,李善才能从某种角度来说握住主动权。

第704章 推广

面前的臣子脸色平静,目光真诚,消瘦的脸庞看起来还是有些憔悴,实在是忠心耿耿的典范啊。

李渊温和的笑了笑,拉着李善坐下,“当日,大破突厥的捷报入京,某也觉得为难呢,怀仁赴任代地年许,内政军中,无不大有起色,更阴阳调和,不生事端,其实怀仁更适代州总管一职。”

这番话别有用意,所谓阴阳调和,指的自然是东宫、秦王府的势力在代州没有内斗,最典型的就是同守顾集镇的张士贵、薛万彻,还有李楷在关键时刻率兵南下,援救尔朱义琛。

在战事纷乱的时刻,李渊不止一次联想起当年山东战事中原国公史万宝和淮阳王李道玄故事……如果再来一出,那就完蛋了,只能让二郎再次上阵领军,大郎只怕芒刺在背,坐立难安。

“伯父错了。”李善疲惫的摇了摇头,“镇代州者,必一时名将,李药师有此能,侄儿无此能。”

不等诧异的李渊开口,李善就接着说:“当日在代县霞市,小侄就与李药师提及……他能将士卒将校视为棋子,纵横十九道,但小侄无此心志,也不忍为之。”

“此次大破突厥,多赖诸将之力,顾集镇被围攻八日,臣虽未胆寒,但眼见无数士卒身死……”

李善努力让眼角泛起泪花,“特别是那些亲卫,他们本不应该死的……”

“若不是我,他们可以活着回乡……”

“整个庄子都在挂白,几乎家家居丧,户户哀嚎……”

说到此处,李善情不自禁的抬起袖子遮挡,李渊清晰的看见对方脸颊上两行清泪。

片刻后,无声轻叹之后,李渊低声呵斥道:“他日还想让你领军出塞呢,难道你不想斩下颉利可汗的头颅报仇雪恨?”

“何必做此小儿女态!”

这句话颇有深意……李善深吸了口气,收拾心态,低声道:“与突利可汗结盟一事,臣已全盘告知李药师。”

李渊微微颔首,这件事他是知情的,李靖已经密奏。

“李药师有意查探内情,如突利可汗大占优势,或会扶持颉利可汗。”李善咬了咬牙,“他日当覆灭突厥,再无边患之忧。”

“这才是丈夫之志。”李渊点点头,将话题扯开,指了指一旁的包裹,“怀仁这是送了什么来?”

“噢噢,都忘了正事,这是给伯父的衣裳。”李善解开包裹,将衣裳抖了抖,这是一件周氏缝制的棉袄,里面鼓鼓囊囊的,是晒制弹过的棉花。

李渊有些意外,“记得年初怀仁送了一件给十一郎。”

“那时候棉花少,而且除籽繁琐。”李善笑着将棉袄替李渊披上,“虽然不如丝绸适身,但冬日外出,无受寒之忧。”

李渊用力拍了拍棉袄上鼓鼓囊囊的地方,不禁点头道:“的确暖和的很,怀仁真是奇思妙想。”

“……”李善有点蒙蔽,这算什么奇思妙想,这个时代往衣裳里面填充保暖物的多了。

李渊笑着说:“岭南炎热潮湿,可用不上这个。”

李善想起当日是习惯性的将所有的事都推到岭南,不由干笑几声,也没解释什么,只添油加醋的讲述棉花的好处,如今有了迅速除棉籽的机器,推广棉花已经有了足够的条件。

但推广是有难度的,最大的难度在于这个时代每家农户都对田地产出非常重视,除了种植粮食产物之外,只肯种植麻,因为这是缴纳税赋的必需品,想让他们种植棉花,就连日月潭的农户都不肯呢。

如果李渊这个皇帝能带头的话,那棉花的价格必然会上涨,种植棉花那就有利可图,以此诱使农户种植棉花,一旦推广开,棉花的产量不算高,但也不算低,价格会很快下降,推广道民间的时间也不会太远。

听着李善天花乱坠的劝说,什么陛下心怀天下,什么百姓冬日取暖不易等等,但李渊还是有些犹豫……不说其他的,这鼓鼓囊囊的,都不平整,太丑了点啊!

“那试试吧……”李渊答应的相当勉强,但随即狐疑的盯着李善,“怀仁此举……”

一个上位者本能的怀疑,你推广棉花,难道没好处?

没好处那就是有问题啊!

李善早就准备好了答案,一本正经的说:“他日大军北伐,北地寒冷,难道不需要棉衣御寒吗?”

“还真是为了赚钱啊!”李渊相当无语,“真该让你去做度支尚书!”

所谓的度支尚书就是现在的民部尚书,开皇年间才改名的,李渊这种历经数朝的老人还是习惯称呼度支尚书。

呃,不久之后还得改,等李世民登基后,就改为了后世熟悉的户部尚书。

李善笑的有点腼腆,不过也不否认,最早他还是在山东时候,冷的受不了就惦记着棉衣……总不能惦记暖气或者空调吧?

之后意外的找到了棉花,李善开始琢磨,以自己和平阳公主的关系,与李世民的关系,与李渊的关系,甚至自己和东宫关系都不错呢,是不是可以做军需生意?

李渊总不会不要脸的赖账吧?

如果真的赖账,那就让平阳公主去讨债!

但是想真正推广棉花,除了李渊、平阳公主之类的广告之外,还是需要行政力量的,李善正想着这些呢,李渊提出了今日他最想问的问题。

“如今修养的不错,此番回京,怀仁……”李渊笑着说:“任尔择之,不过度支尚书……你要问问封卿肯不肯让贤。”

去年科举之后,险些摆了李善一道的检校吏部尚书封伦转为民部尚书,虽然后来出任中书令,但依旧兼任民部尚书。

想起了封伦,李善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李元吉,这两位到底有什么联系?

可以肯定一点,不管是这一世还是原时空,李元吉只怕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只不过最后时刻功败垂成……玄武门之变的时候,用什么弓弦啊,勒死李世民那得多久,直接一根长箭往二哥脸上戳,就一个嫡子了,不是他也是他了啊。

第705章 选择

很多人包括李渊、李世民都私下觉得李善更适合代州总管位置的原因就在于难以安置,这也是制约李善回京的主要原因。

如此大功,既不能进爵,又难以晋职,难道只赏赐些钱财了事?

毕竟年少,又是宗室,不太可能入三省六部,这是亲王的特权,其他位置如何与天下数一数二的封疆大吏代州总管相提并论呢?

而且李善虽被列入宗室,但毕竟不是皇亲,再加上虽然功勋卓著,但离着功高盖主的程度还远着呢。

如今李渊都后悔年初突发奇想赐下邯郸郡王这个头衔了,不然往上晋爵还好几层呢,自己也不用这么烦恼了。

换句话说,李善算得上功高难赏了,功劳不算特别高,但的确难赏。

关于这个问题,李善早在代州就细细考量过,回京之后也与凌敬商议,后者还带来了李世民的话……不干涉。

当时李善还挺诧异的,这态度有点古怪啊……难道李世民对自己放弃代州总管的行为很不满吗?

但后来经过凌敬的解释,李善登时心里MMP……李世民那边的确进退维谷。

“此战之前,大郎倒是建言,宗正少卿不错。”李渊笑吟吟道:“怀仁处事公正,倒是合适……对了,这还是弘大的举荐呢。”

在李渊看来,裴世钜是李善的举主啊!

先举荐其出任代县令,屡立大功,再举荐其出任宗正少卿……传到后世,一段佳话呢!

而且与东宫、秦王府关系都不错,在代州处事公正,不偏不倚,正合适!

李善猛烈的咳咳咳了几声,低着头一阵咳嗽,暗暗咬牙,裴世钜你个王八蛋……你给我等着!

“不过怀仁此番大破突厥,当越为晋职。”李渊试探道:“宗正卿倒是合适,正巧窦琮卸职……”

李善的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伯父,小侄年少,明年才加冠呢……伯父说笑了,说笑了。”

怎么可能答应?!

其中利弊凌敬早就仔仔细细给他剖析过了,宗正卿之前是扶风郡公窦琮担任,这位早年就和李世民不合,虽然参与了洛阳大战,但早早就投入东宫门下。

在隋唐两朝,宗正寺的权柄不算小,好吧,亲王管不了,但大部分郡王肯定是受其约束的,还有公主、县主等等。

这些倒还罢了,后宫嫔妃……那也是宗正寺管不了的,是李渊和万贵妃的事,但相关的外戚是受宗正寺管辖的。

如果李善真的进了宗正寺,不管是宗正卿还是宗正少卿,一旦出了什么破事,那真是要进退维谷啊!

比如当年尹德妃的父亲尹阿鼠打的杜如晦手指都断了,再比如也被列入宗室的燕郡王罗艺将房玄龄的手指打断了……

李善是管还是不管?

管的话偏向谁?

偏向秦王,那裴世钜一来能确定自己的揣测,二来能在太子面前挑拨离间……那厮早就投入秦王麾下了,虽然这真的不算挑拨离间。

偏向东宫,那李世民怎么想?

就算李世民不埋怨,那向来看李善不顺眼的长孙无忌呢?

还有房玄龄、杜如晦这对吃过大亏的天聋地哑呢?

首节 上一节 411/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