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150节

第250章 出砖

“真的不需要淋水?”

“嗯。”

“直接就能用?”

“嗯。”

面对七嘴八舌的询问,李善不耐烦的训斥道:“一群憨货,待会儿开窑后试试不就知道了?!”

随着前面几个青壮的呼和声,关死的窑门被缓缓推开,谭五、谭六等几人先进去查探,搬了十几块红通通的砖头出来。

李善细细看去,模样大差不离,配方、制胚、模具都是自己安排好的,只是烧窑自己不懂……烧窑的关键是能不能顺利的到达够用的温度。

之前已经废了两窑了,李善想过,都是因为温度不够,虽然改用煤炭,但能不能充分的用上,这需要考验李善的逻辑思维。

琢磨了好一会儿后,李善最终决定在砖坯、煤炭摆放的位置动脑筋,而且还使用了大量的煤粉,这是第三窑了。

和青砖相比,红砖在坚固程度上有所不足,其中的关键主要是制坯上,原料都不同……青砖用的是陶泥,不说制坯,光是摆放晾干都要几个月,而红砖用的是黏土,按照李善给的配方直接制坯阴干就能入窑了。

李善一手持砖,另一手做刀状,用力劈下……砖没事,手好痛!

“笑什么?!”李善瞄见马周那厮嗤笑,“你来!”

“好。”马周一口答应,从地上捡起块石头。

李善脸有点黑,的确啊,自己怎么想的……非要用手劈!

马周先砸了两下,只砸下一点碎末,加大力气又砸了七八下,虽然砖块有些破损,但还保有整体,也没有裂缝。

李善转头四顾,招手道:“苏兄,来来来。”

苏定方反手拿起腰刀,刀背朝下,连鞘砸下……连续三下,红砖裂成了两块。

李善满意的点点头,这强度还不错……至少建屋足够了。

当年村中有家盖房子,运了一批红砖来,十几个高中生看了香港电影……在那劈砖呢,那强度还未必比得上这一批。

“朱石头,你们俩安排人开始打地基,如今还是春耕,如果人手不够,可以从邻村雇一些……”

“不行!”今天下山的朱五叔立即摇头,“慢点也无碍,但此等烧砖秘术,不可外泄!”

朱五叔摸着光溜溜的脑袋,缓缓转身,加重语气,“都听好了,若谁敢背弃,必驱逐出村!”

在场的除了李善、马周、苏定方之外,全都是村中朱氏族人,异口同声应下。

李善本人不太在乎,甚至想到,多少古代技术就是这么泯灭在历史长河中……但现在自己的屁股是坐在这边的。

虽然比不上青砖,但这等红砖足够建屋了,别说附近十里八乡,就是长安城内也有相当大的需求量……一百零八坊,听起来名声赫赫,实际上有超过二十坊都是空的。

朱五摩拳擦掌,“大郎放心,谁敢外泄,苏家大郎一刀劈死他!”

玉壶春酒肆封门至今,朱五一天到晚都没什么事做了,眼巴巴的等着烧窑。

都说定后,李善去窑里转了圈,砖坯是环形拜访的,基本上质量没什么差别,这才放下心。

回家后,李善拉着马周、苏定方、朱五几人算了算成本,黏土是从村边挖的,只耗费人工,模具是齐老六那边打制的,基本不花钱,建窑花了些钱,但却是可以长期使用的,折旧费用几乎可以不计。

“这么算下来,主要是煤……呃,石炭的购买、运输费用。”李善啧啧道:“苏兄,这一批石炭一共花了多少钱?”

“一百钱。”

李善眼睛都瞪圆了,“才一百钱?”

“石炭摆在那又没人要,若不是那附近村落相扰,一钱都不用出。”苏定方笑道:“运送石炭的马车,有些是租的,有些是村中的,花费也不多。”

马周补充道:“从河北回返长安,光是健马就带回来上百匹,足够用了。”

无本生意啊,李善啧啧道:“一窑出砖约莫五千块左右……”

“十砖一钱?”朱五试探问。

“两窑一贯钱……”李善想了想,“会有人买吗?”

“不算贵。”朱五解释道:“自去年突厥南下,关中粮价飞腾,如今斗米已近四百钱。”

换句话说,现在的铜钱已经开始大幅度贬值了。

苏定方突然开口,“以砖换粮。”

“不错!”马周立即赞同,“山东平定,但突厥必然年年南下……如果怀仁当日没胡说八道的话,粮价只会一日贵过一日。”

李善想了想点头,的确如此,武德年间,突厥几乎每年都要侵入河东、关中,甚至几次打进京兆府,粮价只会涨……至少在李靖扫平东突厥之前,粮价都不会跌。

砖头卖钱……留着钱买粮,多此一举,而且因为时间和转手,会多花不少钱。

如今东山寺暗仓收粮虽然没有停下,但收购量也已经很少了……粮价太贵,若是再某一州大量收粮,不等第二日,粮价就会飞涨。

想到这,李善都要为李渊头痛……看似一统天下,但接下来的烂摊子,实在不好收拾啊。

李建成、李世民还要夺嫡,夺个毛线啊,不管谁上位,都要面对即将而来的饥荒,以及还没衰败的东突厥铁骑。

不过,这也是李善选择李世民的根本原因。

李建成历史上擒杀刘黑闼,抚平山东,但谁也不知道他上位后能不能做到李世民做到的那一些。

更别说,这一世,李善对李建成在山东战事中的诸多作为颇为不屑,拖那么久都不出兵……无非就是怕突厥人还没走,既想捞军功,又怕吃败战,如何能树立威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活该丢那么大的脸!

定下以砖换粮,但乡野只怕少有存粮,农夫最怕的就是青黄不接,不过正好前期的红砖用以朱家沟建屋,而且很多村民的老房子也需要换了,还有东山寺……也该修缮了。

一切都安排妥当,定下日后让朱五负责煤炭运送,朱五前脚出门,凌敬后脚就进门了。

“今日这么早就回来了?”马周大为惊讶。

凌敬在天策府内公务算不上繁忙,但也不是无事可做,往日回村都是夕阳将落。

“房玄龄打探过消息,进士科录中八人,无你姓名。”

这个时代的科举连名字都不糊,这等消息打探起来难度自然也不大。

苏定方和马周同时皱眉,他们都不相信……李善做事向来准备万全,就连烧砖的黏土,都定下从村南头取,正好挖掘河道,既然赴考,怎么会落榜?

两人同时想到了李德武……但这等事,李德武插得上手吗?

除非是裴世矩。

李善抿了抿嘴角,“后日才放榜呢,再等等吧。”

最早定下科举入仕,其实是因为无人举荐,想让自己这颗棋子的分量更重一些,科举入仕是李善当时唯一的一条路。

但在山东战事之后,李善有很多条路可以走,最后还是以科举入仕,他是有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小心思的。

主持科考的是吏部尚书封伦,门下省侍中陈叔达,前者兼天策府司马,后者与秦王有些私交……李善捋着下巴上的绒毛,心想到底是哪儿出问题了?

难不成那首诗不够分量?

难道是自己自作聪明了?

第251章 勾动心绪

任何事务的发展,都是从简略开始,一步步完善,一点点添补,最后达到某种高度,或者彻底泯灭。

无论如何,科举制度,始终被公认为封建时代,最完善,最公平的选拔制度……虽然在唐朝,选拔出来的人才,绝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

初唐时期的科举制度,远没有明清时期那么完善,也不是从一个童生开始,要连续闯过六关,才能身登皇榜,暮登天子堂。

没有考场也就罢了,连正经的主考官都没有,批阅考卷的是吏部侍郎带着一干吏员干的,对于他们来说,难度有点大。

先将所有考卷的贴经题、释义题审阅一遍,前者十五中十三,后者十中八,才能进行下一轮。

但下一轮的难度就有高了……明算科是最简单的,答案都提前备好了。

明经科也稍微好点,毕竟说到底是进阶版的释义题。

明书科……书法这玩意,判断标准在哪儿?

明法科……唐朝都没正儿八经的律法,春秋断狱吗?

当然,最让人头痛的是进士科,评价诗赋,实在太主观了。

一首诗,能不能得到青睐,很大程度不在于写得好不好,而在于符不符合看诗人的胃口。

就如同一些画作,人都死了,名气才涨起来,诗赋也一样,问世的时候未必名扬天下,但作者死后,却能流传千古。

吏部。

“自然择优选才。”吏部尚书封伦笑容可掬,“难道玄成信不过?”

魏征一时间找不到话说,总不能说自己打探知晓进士科没录李善,所以来问问。

“圣人下诏行科举事,为国储才,难道太子有……”

这句话一出,魏征立即起身,略略施礼,转身离去。

看着魏征的背影,封伦目光幽幽,沉默了一阵后召来吏部侍郎,“某去承乾殿拜会殿下,尔等誊卷吧。”

吏部侍郎犹豫道:“那份……”

“暂且搁置。”封伦心想,那位少年郎倒是真能折腾,不管什么事,卷进去都很是引人瞩目。

就连赴考,都已经连续有三人前来拜访了,要么是世家子弟,要么是太子心腹,要么是秦王幕僚……

承乾殿。

“殿下不在?”

“去禁苑走动走动。”迎出来的是房玄龄,笑着说:“杜公来的正好,在下正有事相询。”

封伦苦笑道:“不会也是为了李怀仁吧?”

“哈哈哈,正是。”房玄龄大笑道:“如此人物,真的落榜?”

封伦迟疑了下,“罢了,玄龄乃殿下左膀右臂,此事……若是克明在此,还真难以开口。”

房玄龄愕然,这和杜如晦有什么关系?

“原本李怀仁名列榜单。”封伦第一句话让房玄龄更为惊讶。

接下来,封伦的话让房玄龄几乎无可适从,但立即知晓这是怎么回事了。

“克明叔父杜执礼前日登门,言李怀仁锋芒毕露,回京后与太子心腹韦挺、魏征相交甚密,隐隐有投入东宫之像。”封伦叹道:“而且今日魏征亲至吏部,细询此事……”

细细打量着房玄龄的神色,封伦轻声问:“可符殿下心意?”

“殿下绝无此意。”房玄龄叹了口气,犹豫了下,低声说:“原本杜执礼入天策府任兵曹参军事……”

“噢噢。”封伦做恍然大悟状,“此为迁怒。”

凌敬抢了杜淹的兵曹参军事,所以杜淹迁怒与凌敬交好的李善……听起来有点不好理解,但杜淹的确干得出这种事,否则当年也不会和嫡亲侄儿闹的你死我活了。

封伦顿了下,低声问:“李怀仁真的会投入东宫麾下?”

“绝无可能。”房玄龄给出了一个绝对意义的回复,虽然他不知内情,但很确定。

一方面在于李善当日遣派张文瓘急行赴京,密谋山东战事,另一方面房玄龄隐隐察觉到了,李世民对李善的了解可能远比自己要多得多。

首节 上一节 150/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