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157节

潘......哦,潘季驯只是正七品巡按,属监察御史。直接提拔为左佥院似乎有拔苗助长之嫌。

不如先升他两级,加以历练后再委以重任。”

朱载圳道:“潘季驯是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已经为官十三年了。十三年间未得升迁。无非是因为他没有靠山。

如今本太子做了他的靠山,也该好好重用他了。我敢跟严阁老打赌,他治黄河绝对是一把好手。”

其实朱载圳的话只说对了一半儿。

潘季驯有一个不算靠山的靠山。他的外祖父是正德朝名臣,刑部尚书闵珪。

可惜闵珪正德六年就挂了。官场一向是人走茶凉,更何况挂了四十多年?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严嵩也不好再反对。

皇极殿朝会结束,朱载圳在东宫跟杨博、唐顺之、张居正、王国光他们开起了小会。

杨博道:“您陪皇上闭关的这一个月里,李成梁领着三千新军骑兵在建州打了几仗,灭了几个不听话的女真小部落。

另外您点名要的觉昌安、塔克世、奴儿哈赤祖孙三代的人头已经砍下来了。”

朱载圳道:“李成梁打仗是真利落。让李成梁带回那三千骑兵,另外再派三千骑兵去。

要将建州、奴儿干都司当成新军骑兵的演兵场。让第三骑兵军的各个团到大明的东北去轮战。”

杨博道:“是,太子。不过臣听说李成梁部的军纪不怎么样,野了些。”

朱载圳笑道:“毕竟是边军出身啊。得给他配一个副手,给这匹野马拴上笼头。

义乌八保山战俘营的倭寇战俘已经死光了。别让谭纶闲着了。让他进京,担任第三骑兵军监军,升正三品。”

杨博一愣:“太子,谭纶......是裕烈王旧党啊。”

杨博此言一出,张居正一脸尴尬。张居正以前就是裕烈王旧党。

朱载圳道:“姻祖父,我用人一向不管他是谁的旧党。只要他忠诚于朝廷,忠诚于皇上,又有才干,我就敢大胆启用。

赵贞吉当初在南直隶给我甩脸子。我不照样让他担任南直隶巡抚?

叔大就更不用说了。过一阵我要让他实补户部尚书。”

在正史当中,谭纶也算得上是一个文官中的名将。在抗倭时他是立过功的。隆庆年间他当了蓟辽总督,与戚继光配合,打造出了固若金汤的蓟辽防线。

唐顺之禀报:“太子,毛海峰派邓子龙率战船十艘在塘沽口登陆。运来了六十万两银子,说是进献给太子的。”

朱载圳笑道:“上回我写信跟毛海峰哭穷。他这是在救济穷人呢。这六十万两银子全部交给塘沽口造船厂,用以仿造盖伦船。”

唐顺之补充:“毛海峰始终是海贼出身。不做赔本生意。他让邓子龙到造办处要重炮。”

朱载圳道:“这是我答应他的。给他三十门重炮。

另外让邓子龙招募五千名士兵,随船去倭国平户岛。这批人就算作朝廷补充给浙江水师的兵员。”

唐顺之哑然失笑:“呵,大明的浙江水师,驻扎地竟是倭国平户岛。真是奇闻趣事。”

朱载圳道:“所谓的浙江水师,迟早会变成大明驻倭占领军。要借助毛海峰现有的舰队,培养咱们的水师将士。”

张居正插话:“倭国的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给礼部递了三封文书,说倭国苦毛海峰久矣。”

朱载圳道:“就当是鸟叫。不用搭理。从宣德年间开始,一百多年来朝廷给倭国的足利氏将军们去了多少照会,让他们严格约束本国浪人,不要登陆大明沿海抢劫?

一代代的足利氏将军们谁管过倭寇?私底下还有纵容、包庇的事。

现在也该让他们吃吃苦头了。”

商量完军事,众人又开始议新政的事。

王国光叹了口气:“唉,太子爷。新政我看还是暂缓吧。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宝泉局的主事昨日甚至问臣,要不要把新铸造的银圆收回去,改铸成银锭。”

朱载圳道:“试行新政的事容我再想想办法。我还是觉得事在人为。”

推行新政说到底就是在跟文官们角力。朱载圳不想输。

出去微服私访了一个月。傍晚,朱载圳来到坤宁宫给卢皇后请安。(请安之礼出自《仪礼》,并非伪清专有)。

朱载圳万万没想到,不懂政事的卢皇后竟给他出了一个击败文官集团的好法子!

第251章 以什么治什么

坤宁宫。

卢皇后正在哄着香香下棋。

香香这小丫头似乎天生就是被宠的。在家里被杨博宠,进了宫被卢皇后宠。简直就是个大团宠。

朱载圳跪倒:“儿臣给母后请安。”

卢皇后道:“免了那套虚礼吧。”

朱载圳来到棋盘边观战。挺好的榧木棋盘,棋盘边被香香刻了一行歪七扭八的字:“观棋不语真君子,指手画脚大叫驴”。

朱载圳看了看局势,小学围棋社水平的他都看出来了,香香必败无疑。

他道:“香香,你输了。”

卢皇后却道:“错。她输不了。香香有一项绝技。那就是掀棋盘。你永远赢不了一个掀棋盘的人。最多和棋。”

果然,又下了四手,香香急得脑门上全是汗。她一下把棋子给划拉了:“不算不算。再来。”

朱载圳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卢贵妃的那句话“你永远赢不了一个掀棋盘的人”。

下棋如此,那新政.......

他忽然道:“香香,你先去别处玩去。我跟母后有事说。”

香香蹦蹦哒哒的离开了。

朱载圳问:“母后,如何才能打败一个恶人?”

卢皇后脱口而出:“比他还恶。”

朱载圳又问:“母后,如何打败一群贪官?”

卢皇后思索片刻后答道:“用比贪官还贪的人。”

朱载圳嘴里喃喃着:“比贪官还贪的人?”

猛然间,朱载圳的脑袋如烧水壶开了一般,脑浆子都沸腾了!嘟嘟嘟,叮咚!醍醐灌顶!

朱载圳给卢皇后跪下,双手抱拳:“多谢母后赐儿臣良计!”

卢皇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良计?我没说什么啊!”

朱载圳起身快步走出坤宁宫后殿,他找了四个人去永寿宫见嘉靖帝。

这四个人分别是司礼监掌印黄锦,锦衣卫指挥同知陆绎,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海瑞,招远伯何心隐。

永寿宫大殿内。

朱载圳侃侃而谈:“父皇,新政之所以在北直隶施行不下去,根本原因是动了文官的利益,通省文官都在抵制。

儿臣有一策,可让那些文官老老实实的推行新政。”

嘉靖帝道:“这是一个死结。朕不信你能有妥善的办法解开死结。

千万不要说杀人。朕早跟你说过,贪官杀不尽,杀了一茬儿还有一茬儿。”

朱载圳道:“父皇,贪官视财如命。儿臣的法子,就是从财上下手!

北直隶一共有八府二州九十八县。可以派出一百零八个新政巡查班。

哦,所谓新政巡查班,类似于巡按。区别在于,巡按是一省派一员。巡查班是府城、州城、县城各派一个。

每个巡查班的成员为四人。一人为宫中太监,一人为都察院御史,一人为锦衣卫,一人为知行书院学子。

凡是不推行新政的,必是贪官。让巡查班去查他们的贪墨情事。”

朱载圳此言一出,海瑞立马提出了异议:“太子,容臣直言。这法子没用。

地方官会用重金贿赂您说的巡查班成员。要说拉拢、腐蚀的手腕,那些地方官炉火纯青!

到头来所谓的巡查会变成贪官行贿贪官保全自身。”

嘉靖帝附和:“海刚峰说的没错,你的法子不顶用。”

朱载圳笑道:“父皇,您且容儿臣把话说完。巡查班查出贪官,抄没的家产不归国库。全部分给巡查班的四个成员!

也就是说,抄没贪官的脏银,充作巡查班成员的私财!这叫‘查赃归己’!”

嘉靖帝、海瑞、黄锦、陆绎、何心隐听后俱是一愣,良久没有说话,都陷入了沉思。

朱载圳语出惊人:“普天下对父皇最忠心的人不是文官,而是太监。因为太监们只有一个家,那就是宫里。

大明最贪的人亦不是文官,而是太监。因为太监们到了晚年出了宫,猫嫌狗不理,唯一能够保障他们安度晚年的就是银子。

有时候,忠心和贪心并不矛盾。

南汉后主刘鋹,把全国两万名官员都给阉了。以宦官治国。人人都说刘鋹是昏君。

其实刘鋹这么干有一定的道理。

话说回来,要对付贪官,就要用比贪官更贪的人。这叫以贪治贪。

再说那些都察院的御史。他们早就眼红地方官们大发横财。如若抄没了贪官的家财,全都分给他们,他们能不踊跃查贪?

至于锦衣卫,个个都是办案的高手。

而知行书院的学子们,未入过官场。绝不会顾及什么人情世故。

太监加御史加锦衣卫加学子的组合,再加上‘查赃归己’的政策。定然能够起到铁腕肃贪的功效。

当然,肃贪抄家只是一种手段。目的还是让文官们推行新政。

如果北直隶文官能够尽职尽责在辖地推行新政,可以将抄没他们的家财返还一半儿。

文官们为了保全一半儿的家财,一定会拼了命推行新政!”

嘉靖帝思索良久,说了八个字:“查赃归己,匪夷所思!”

海瑞道:“太子,臣并不认同您的办法。因为不符合圣人之道。不过臣承认,您的法子听上去会很有效。”

黄锦道:“太子爷,奴婢了解手下的那群徒子徒孙。若真施行查赃归己,他们恐怕会豁上命去查贪官!”

嘉靖帝站起身,走到朱载圳面前:“圳儿,这是一个怪点子。同时又是个好点子。

横竖查得的赃银归他们自己。文官给他们行贿,他们根本不会搭理。妙哉啊!”

海瑞道:“禀皇上。臣虽不认同太子的法子。但若您下了旨意,臣会让都察院的同僚们尽力办差。”

何心隐表态:“知行书院的学子们品性纯良,他们也一定会尽力办差。”

嘉靖帝拍板:“好!就按圳儿所说,设立北直隶一百零八巡查班。成员视同钦差。施行‘查贪归己’。

被查的贪官,扔留原任,戴罪立功。若推行新政推行的好,则返还一半儿被抄的家财。

若还是跟以前一样,抵制新政。家财全部充作巡查班成员私财不说,还要交三法司治罪!”

朱载圳与黄锦等人熬了一个通宵,确定了巡查班成员的名单。

朱载圳并没有将此事告知内阁成员。而是通过《大明时报》告知天下,朝廷将派一百零八个巡查班分赴北直隶各地监督新政施行,巡查吏治。

首节 上一节 157/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