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三国,朝九晚五 第140节

  “只要这般制度能够持续百年,或者几百年……玄德公自然便是尧舜了。”

  “直到今天我方才知道,子吉竟是如此的……”

  刘备愣愣地看着陈逢,一时竟是想不到贴切的形容词了。

  “还没完。”

  陈逢摇了摇头,伸出第五根手指道:“第五步,保险……也就是说,只要愿意缴纳一定的保险钱粮,不论是他们本身,还是他们的货物出现了问题,都可以获得赔付。”

  “这一步,除了激发玄德公麾下的将士悍勇之外,更大的作用在于……它能让许许多多的开拓者无忧无虑地前去开拓。”

  “便是他们死了,他们的父母、儿子、或者早就已经想到的亲属,也都将获得一大笔赔付。”

  “另外,这一步也是为了让我拥有足够多的钱粮调拨,要不然的话,想要做到以上的事情就太难了。”

  “……”

  刘备此时却是陷入了深深地震撼当中,早已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因为他真的可以感受到陈逢这份计划的光明未来。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份计划足以让大汉拓土、开疆……

  到了最后,尧舜之称也将不是不可想象的。

第146章 将欲行(五千字大章求推荐票!)

  “以我等目前的钱粮储备而言,当真可以实现子吉方才所说的一切吗?”

  经过一阵畅想过后,刘备确实激动不已,但是在激动过后,他却又很快地冷静下来。

  “很遗憾,之前我所说的一切,现如今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陈逢感慨地摇了摇头。

  “想要做到那般地步,确实很难。”刘备见此,下意识地就安慰起来:“但子吉也莫要气馁,毕竟你还年轻,只要……”

  ‘心志不变,终归是可以实现的。’

  后面的这句话,刘备还没有说出来,陈逢便在他即将开口的瞬间,惊讶无比地打断了他。

  “玄德公怕是误会了吧?”

  陈逢哭笑不得地看着刘备道:“我的意思是说,今玄德公还未曾施大义于天下,不论怎么说,都是不能破坏基础的……比如军心士气,便是无论如何也都不能动摇的。”

  “而我即将所做的一切,都将会造成军心士气的崩塌……毕竟,一旦进入了我所制定的框架之内,他们就算是不打仗,也能获得荫子荫孙的可能了。”

  “这样一来,人们或多或少的都会生出一些不愿去拼命的想法。”

  “而这般的想法一旦出现,对于军心与士气的打击……便是毁灭性的。”

  “嘶!”

  刘备按照陈逢所说的想了想后,陡然便倒吸了一口凉气——很明显,他想到了一些自身不想面对,更不敢面对的场面。

  一时间,他感觉手脚都开始发凉了,甚至下意识地就想否定陈逢所说的一切。

  毕竟,现阶段要是没有人愿意打仗的话,那么……也就没有什么以后了。

  “子吉的意思是?”

  幸好的是,刘备很快便想起了这份提醒来自于陈逢——而后者既然提醒了,就说明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

  “总体来说,第一步不用变,也没有必要去变……毕竟,如今玄德公刚拿下半个南郡,江夏也算是新近所得,总归是要收纳人心的。”

  “免除徭役之举,直接就可以说成是众人跟随玄德公所得到的好处。”

  陈逢解释了一句后,看向刘备道:“玄德公以为如何?”

  “可。”

  刘备本就在为怎么安定人心而发愁,如今既有这般现成的名声可以捡,他自是不会拒绝。

  “到了第二步,就要稍微变一变了……也就是说,只有曾缴纳过田税、口赋、算赋的人,才能享受到养老政的好处。”

  陈逢解释了一番养老政在战争下的变动后,又看向了刘备:“玄德公以为如何?”

  “子吉大才!”

  刘备只稍一琢磨,便伸出了大拇指:“有此一项在,之后各地官员再去收取赋税之时,当会变得极是轻松。”

  “玄德公同意就好。”

  陈逢先是笑着点了点头,之后才收敛笑容继续道:“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这些都是可以总结到一起的。”

  “怎么总结?”

  问了这个问题之后,陈逢并没有等刘备回答,而是当即自问自答道:“简单来说就是……只有当过士卒的人,才有荒地开垦权,并同时拥有保号投保的资质与钱号借贷的资格,最后形成——战场立功越大,所拥有权利就越大的良好局面。”

  “呼!”

  “有此一项在,我也就不必担心将士不用命了。”

  刘备听完这番解释,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脸上也不由地多出了笑容。

  “如今正是玄德公开拓之时,自是要将一切都往战争方向偏斜,日后……等到日后再说吧。”

  陈逢满脸理所应当地点了点头后,坐回了原位,平静的问道:“除以上的问题之外,玄德公可还有旁的疑惑或是担忧?”

  “倒是……”

  刘备下意识地就想说没了,但是突然又觉得这么回答好像显得很没有能力,于是便仔细思索了一阵后,给出了一个问题。

  “子吉所言保号,确实不错,不仅可以便利商业,通达四方,并且从中赚取钱粮,之后甚至还能让将士们在前方用命之时,不必担心身后诸事,但……若是有人骗取赔付,又当如何?”

  “保号开起来的同时,我便会宣布其中一些不予理赔的事项……比如说,商人的货品若是在江夏之外受损,保号便不必赔偿这等规矩,都会在那个时候一并说明。”

  “不过我也知道,这些规矩只能防备君子而不能防备小人,因此……我准备以玄德公的名义立下律法,若是有人骗保,便按照律令进行责罚……也就是说,如果有人骗取赔付的话,他不仅要赔偿保号损失,同时还要坐牢!”

  “对了!”

  说到坐牢的时候,陈逢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不由看向刘备道:“养老政上面,我想请玄德公再加一条……也就是说,罪徒若在出狱的三年之内再行犯法,养老政便将会顺延至罪徒此次刑满之后的第八年……不论那个时候他多大年纪。”

  “同时,罪徒在出狱之后的三年之内,都将只能获得寻常人工钱的一半……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罪徒连续犯法两次,他在外面的十一年之内,不论做什么,都将只能获得其他人的一半工钱。”

  “当然,这一条只针对那些触犯普通律法的人,民怨极大者……比如贪官,便是遇赦不赦的典型例子。”

  刘备听后疑惑道:“罪徒既是已然犯了律法,又为何要这般……宽大?难道他们不该跟贪官一样,皆是遇赦不赦吗?”

  “玄德公应该听过英布的故事吧?”

  “哦,你是说……”

  “没错,就是要让这些人重新纳入王法的范畴之内!”

  陈逢看着一脸恍然大悟的刘备点头道:“根据我的观察发现,所有犯过一次法的人,几乎都会犯第二次法……因为他们本来就很穷,如果再不给他们一点机会,他们便会想办法做第二次、第三次……

  可要是给了他们机会……

  比如工钱减半这一招落下去之后,就能让他们很快融入王法的范畴之内了。”

  “这样一来,世道就能维持稳定了。”

  “子吉真可谓是……”

  刘备仔细琢磨了一番其中的道理后,忍不住就想夸赞,可他想了好一会儿,也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

  “去做吧!”

  到了最后,他索性不再去想什么形容词了,直接一派桌子道:“大胆的去做,不论发生什么事,我刘备都将会帮你撑腰……一撑到底!”

  这番话,已然近乎于誓言。

  “多谢主公!”

  陈逢自然能听得出来,因此他当即便站了起来,确定了两人之间的身份。

  刘备听到之后,很是怪异的没有狂喜……这一点,连他自己也都感到惊讶。

  但想到面前之人的才华之后,他便不再去想其他了,直接道:“还是称我玄德公吧,听着更亲切一些……”

  陈逢有些犹豫:“这,不好吧?”

  “不论到了何时……”

  刘备缓步走到陈逢面前,一把抓住后者的手道:“你陈子吉都有这个资格!”

  很显然,这又是一个承诺。

  这个承诺一出,也就代表着,就算是有一天刘备称帝了,陈逢也还是可以叫他玄德公,而不必去称陛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行为并不合乎逻辑,更是将尊卑丢到了海里。

  但……

  刘备想当尧舜!

  而且他很确定的知道,除了面前的这个人之外,恐怕就再也没有人能帮他实现这一梦想了。

  因为刘备看的很清楚……其他人最多也就是按部就班,哪怕再怎么聪明,也绝想不出那么多天马行空的谋划。

  陈逢却是完全不一样。

  他的谋划格局之大,从根本上便超越了所有人。

  当然了,这些还都不是最关键的。

  最为关键的是。

  在陈逢之后,刘备恐怕再也不敢跟其他人说明自己的志向了。

  如果说了……

  天下间的大部分人恐怕都会对他不屑……

  尧舜?就你刘备也配!

  这般情况下的他,将会无比的孤独。

  而且一旦这么发展下去,发展到了某种程度以后,他大概率也就没有了可以说话的人。

  所以,刘备就想趁着现在,将这份友谊保存下来。

  这样一来,哪怕之后他真的发生了某些变化,他也还有陈逢可以陪着说说话。

  该说不说,曹刘的格局确实都很大,几乎都是那种能着眼于未来的狠人。

  当然了,陈逢显然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自己马上就能施展抱负了。

  虽然现在,他的抱负最多只能施展在江夏。

  但陈逢相信,只要他的抱负能在江夏施展开来,那么整个天下就不会太远了。

  想想吧,从来都没有被当回事,最多也就只是缴纳税赋的工具人,突然之间就跟整个天下产生了丝丝缕缕的联系……这将会是一股多么庞大的力量?

  有这股力量的加持,想要扫平乱世、一匡天下,那不就是有手就行吗?

  刘备也看出了陈逢脸上的满满干劲,心中一阵欢喜的同时,赶忙便问道:“子吉都需要些什么?”

  “这……”

  陈逢犹豫了。

首节 上一节 140/5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