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99节

现在我朝廷军队击败叛军,收复长安,班师回都是肯定的。安化长公主作为我大唐的长公主,成婚一事自然不能草率,在成都自然有损安化长公主的身份,所以朝中有大臣建议等回到长安后,再进行和亲。

这事在朝堂上已经定下来了,杨布燮若是不信,可以去打听。最迟明年,朝廷就会回到长安,贵国都等了这么久了,难道这一年时间就不能再等等?”李晔笑着道。

“之前寿王殿下不是反对和亲吗?”杨奇肱有些怀疑李晔的用心,这态度的转变也太大了,“难道这是贵国故意拖延时间不成?”

“杨布燮想多了吧。”李晔收起笑容,有些不悦,“若是我大唐不想和亲,自然会直接拒绝,不用考虑贵国的看法。只是我大唐念及两国之前的战争导致生灵涂炭,不忍两国百姓饱受战乱,这才同意和亲。本王自然不赞成和亲,只不过吾皇已经下定决心,本王也只能如实执行。不过本王依然建议贵国选派一适龄并且貌美的宗室女子嫁与我大唐圣上,这样对于两国的未来无疑是是好事,到时候两国就是一家人,岂不妙哉?”

李晔的话让杨奇肱有些意动,他自然是真的想两国永结同好,不再开战,不过对于唐人的和亲态度,他依然抱有疑虑。不过若是唐人这边故意拖延时间,他也没辙,只要唐人没有明确取消和亲,南诏这边自然不会放弃和亲。

现在唐人收复了长安,对于和亲其实并不是那么急切,反倒是南诏不同,迫切需要和亲来缓和国内不稳的局势。

“寿王殿下说的可是真的?不是诓骗杨某吧?”杨奇肱依然不相信李晔,对于李晔的话抱着怀疑态度。

李晔不禁苦笑,“难道本王就这么不值得相信吗?本王何曾没想过两国永久休战,那样对两国都是好事。”

要不是场合不对,一旁的李英旭都想撇嘴了,自家殿下真的太会演了。都这么久了,他自然了解对方,什么叫永久休战,若是可能,对方肯定会灭掉南诏,把其纳为大唐领土的一部分。对方可没少在他们面前表露这个想法。

之所以李晔今天态度大变,那是有原因的。

第131章 田氏的阴谋(三)

虽然李儇没有下令取消和亲,但由于长安收复,大臣中认为回到长安后再举行和亲比较和亲,方可以彰显大唐的威仪,虽然现在的朝廷已经没有多少威仪可言,但不少大臣都支持这个观点。

李儇对于和亲,倒是不怎么看重,和不和亲都没关系,现在长安收复,他的注意力都在长安那边,和亲的事,也就不怎么上心了,加上一众大臣都认为回到长安后再提和亲,他也就同意了。

虽然和亲未取消,但李晔却知道和亲起码得拖两年,什么明年会长安,想都别想了。此时长安破烂不堪,王公贵族的府邸损毁严重,就连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李儇命王徽为大明宫留守、京畿安抚制置修奉使,负责修缮宫阙,维护京城秩序。

现在朝廷除了名义上是大唐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号令已经不行。藩镇备专租税,不在向朝廷上供,此时朝廷只能依靠少数几道来维持日常的财政支出,所以维修宫廷什么的,哪有这么快。而且现在长安刚刚从黄巢大军手中收复,一片萧条,说白了就是找到那么多人也难。

和亲明显要被拖下去,李晔自然没有必要去挤兑南诏。正如其他人所说,过分得罪南诏并不是好办法,现在长安刚刚收复,朝廷内患不断,若是真的跟南诏打起来,还是朝廷吃亏。

所以现在就得好好安抚住南诏的情绪,并把主动权掌握在朝廷这边,只要朝廷不说取消和亲,南诏就得这么一直耗着,也不敢主动放弃。

虽然对李晔的话有些不相信,但杨奇肱此时也不好去反驳,他宁愿相信唐人不是故意的,看着眼前这年轻的唐人亲王,他神色有些复杂,“那寿王殿下来杨某这里是干什么?”

“没什么,只是听说杨布燮身体抱恙,加上奉吾皇之命,来给杨布燮解释一二。和亲的事,今年肯定是不可能了,不过我大唐也没反悔的意思,若是杨布燮愿意等,可以后面随同朝廷一起前往长安;若是不相等,可以留下一部分人在这里,布燮可以回去向贵国国主汇报这个情况。”

看到一脸笑意的李晔,杨奇肱突然有一股朝着对方脸上来一拳的冲动,不过想想还是算了,他自然不会在唐人地方,对唐人的亲王不利。

确定杨奇肱没什么大碍并把事情通知到位后,李晔就离开了迎宾馆。

“现在和亲被拖延,安化长公主短时间内也不用担心嫁到南诏,为何殿下还闷闷不乐?”一从迎宾馆出来,李英旭就发现自家殿下脸色一下阴沉下来,这让他很是疑惑。

“没什么。”看着长安方向,李晔叹了口气。

此时的李晔已经有些着急了,没办法,相比于他还是禁锢在这无法发展的西川之地,唐末五代时期的那些枭雄已经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那些小角色就别说了,就说朱温和李克用,两人现在已经成势。

收复长安后,军功居首的李克用被任命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手下拥有数万精锐沙陀军;同时,朱温也被封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历史上朱温就是依靠汴州起家,最后代唐建梁。

除了这两人,其他的李茂贞、王建、钱镠、秦宗权也都开始出现在李晔的眼中。

而此时,李晔还在这西川之地,虽然有着天策军,但天策军不到万人,作为皇帝的李儇还处处提防他,西川节度使陈敬瑄和田令孜又视他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即便是李晔有着超前的知识,但却没有地方让他施展。

想到这里,李晔便下定决心,想办法离开朝廷,去求得一个发展的地方,大展他的满腔抱负,不过能否如意,并不是他能决定的。

。。。。。。

相比于李晔此时的着急,远在长安的李克用此时十分高兴。

在人群中,那位身穿精良铠甲、英武不凡的将领正是李克用。这位后世的晋王此时还只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正处于意气风发的阶段。

李克用,李国昌的第三子,原本姓朱邪,其父李国昌因平定庞勋叛乱有功,被赐名为‘李国昌’。李国昌本为沙陀族的首领,对于唐王朝也不是很忠心,因为平定庞勋叛乱有功,后面愈加跋扈。

咸通十年唐懿宗李漼转任李国昌为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李国昌装病拒绝出任,随后其子李克用杀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占据云州(今大同),开始反唐。

此后沙陀军击败唐军,占领代州以北地区,成为唐朝北部边境的大患。直到广明元年(公元880年)招讨使李琢会同幽州李可举、云州赫连铎大败沙陀军,李国昌和李克用父子被迫流亡鞑靼。

如果不是黄巢叛乱,可能李克用还会一直在草原上漂泊。由于黄巢叛乱,北起军使陈景思无法指挥动沙陀降军,于是李克用这才被重新启用,直到现在大败黄巢军队,攻破长安。

“恭喜李将军。”负责宣旨的太监不禁笑着说道,接过对方递来的进献之物,“陛下对于李将军可是很看重,陛下让奴婢给李将军带话,希望李将军再接再厉,追击黄巢贼军,若是能取得黄巢首级,陛下定会重赏。”

“多谢杨公公,烦请杨公公转告陛下,臣一定会取黄巢的首级献于陛下。”李克用当即保证道。

看着李克用在那谈笑风生,其他人也都只能是羡慕的份,击败黄巢大军、收复长安,李克用率领的沙陀军居于首功,这点他们也不得不承认。

而被封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的李克用此时也意气风发,甚至有些晕乎乎的,当然这是高兴的原因。没想到自己也成了宰相,当然他对这个并不看重,他看重的是河东节度使一职,这才是实打实的奖赏,可比什么虚无缥缈的检校司空有用多了。

不过看着这长安城,李克用也有些留恋,虽然被战乱破坏,但此时的长安城依然是大唐最雄伟的城池,要是这座城池属于自己就好了。虽然这有些大逆不道,不过他李克用也不是没有反过唐,所以对于唐王朝并没有什么归属感,若是可能,再反一次也不是不行。

当然他现在还需要率军去追杀黄巢,黄巢的首级可是加官进爵的好东西,要是慢了,可就被其他人夺走了。

第132章 寿王的婚事(一)

“阿父,你觉得寿王成婚后,朕把他派到哪里去镇守比较合适?”

在好好了玩了一番斗鸡之后,兴致正高的李儇问着旁边的田令孜。

陪着李儇的田令孜突然一愣,心里大喜,不过脸上却面不改色,“寿王殿下在陛下身边不是正好吗?陛下怎么想着要把寿王派到外地去镇守。”

“阿父,你怎么帮寿王说话了?”李儇好奇地看着田令孜,有些不解,不过也没追问,继续道,“寿王也到了成婚的年龄,若是其成婚后,倒也不是不可以留在朕的身边。不过寿王跟阿父你的关系不太好,加上阿父之前说的那些,朕也有些担心,可寿王毕竟不是外人,朕也不想做的太刻薄,正好他喜欢带兵,就打算让他去远点的地方帮朕镇守边疆,这样眼不见心不烦,倒也少了很多烦心事。”

“陛下,可寿王若是坐镇一方,要是有异心,岂不是更糟?”田令孜担忧道。

“阿父,你这是怎么回事,一会儿帮寿王说话,一会儿有怀疑他有异心。朕知道你们二人不和,朕在中间也有些为难,不过寿王几次救驾有功,跟其他王爷不同,所以朕也不能亏待于他。

后面寿王离开朕的身边后,阿父你也不要老是逮着寿王不放。”李晔有些不悦,虽然他有意疏远李晔,但他并不想把李晔置于死地什么的,把李晔打发走,只是因为不胜田令孜等人的挑拨。

田令孜心头一颤,连忙点头道,“陛下说的是,是老奴小气了。老奴也是为陛下着想,不少人说老奴专权,可老奴乃一身体不全之人,可寿王毕竟是亲王,所以老奴也不得不提防着寿王,以免他对陛下不利。”

“阿父的忠心,朕还是知道的。和亲一事肯定得等到回到长安后再说,不过寿王到了成婚的年龄也该考虑他的婚事了。你觉得让寿王去哪里合适?湖南,荆南,还是江南地区?中原地区就算了,那些地方太乱了。”李儇显然还是挺看重李晔的,也没给李晔挑那些太偏远的地方。

听到皇帝说的这几个地方,田令孜心里大概明白什么了,虽然对方想把寿王外放,但对寿王依然很看重,并不想安排那些偏远、穷苦之地。

虽然这跟他的想法有些出入,不过既然是皇帝主动提出,这些地方也都远离朝廷,对他来说也不是不能接受,而且这些地方的藩镇将领也不是善茬,对于寿王想来也不欢迎。到时候他想个办法,然后许以重利,让他们帮忙除掉寿王即可,到时候也怪罪不到自己的身上。当然这只是最坏的打算。

“据老奴所知,寿王殿下擅于军事,去湖南、江南等地恐怕也不符合他的要求。既然是镇守地方,何不让寿王去黔州、安南等地,南诏对这些地方一直虎视眈眈,若是寿王去坐镇,想必也能为陛下分忧,而且寿王也会很乐意。”田令孜建议道。

首节 上一节 99/9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