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950节

“菅原阁下,抱歉了。你知道的,兄长的决定,我改变不了!”在摄津国的码头,一个年轻的华府男子正在为菅原道真送行。

此人叫藤原忠平,不用想也知道其是藤原氏的人。

藤原忠平是藤原时平的弟弟,不过两人年龄相差不小,今年藤原忠平才20岁而已。

别看藤原时平和菅原道真两人的关系不对付,但藤原忠平却是和菅原道真的关系不错,这也是因为菅原道真的学识渊博,让藤原忠平很是崇拜。

“这跟你没什么关系。”菅原道真摇了摇头,并没有因为自己被贬而怪罪藤原忠平,“只是本官这一走,也不知道朝廷会是什么局面。有机会,好好劝你的兄长,如今韩寇和虾夷人为祸倭国,唐人可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小心提防唐人。”

“唐人真的很强大吗?阁下是不是去过长安?”藤原忠平好奇道。

“很强大,本官见识过唐人的军队。”菅原道真想起那些亲眼所见的画面,依然有些震撼,“不过本官却没有去过长安,而是去的唐人的东都洛阳。但洛阳的繁华也不是倭国可以比的,比这摄津国和平安京繁华了不知道多少倍。

可以的话,在未来一两年,等战事结束后,建议你的兄长再派使团出使大唐。我们对于大唐的了解有些脱节了,需要重新认识大唐。”

“阁下放心,我一定会大力相劝的。听到你们对大唐的描述,我都对大唐有了很浓厚的兴趣了,若是下次再有遣唐使,我一定会跟随使团一同前往大唐。”藤原忠平向往道。

藤原忠平虽然文学上面的造诣不高,但他却很喜欢唐人的文化,特别是那些诗词、典籍。

这不藤原忠平的书房中就有十来本从大唐带回的书籍,包括大唐皇帝的诗词集都有。

“你也不必相送了!”

最后,菅原道真带着不舍离开了平安京,前往遥远的西海道,也不知道那里还有什么在等着他。

。。。。。。

洛阳,紫微宫。

“父皇,新罗是我大唐的属国,为何父皇还要出兵新罗?这若是传出去,岂不是对于大唐的颜面会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李佑已经开始学习处理政务,所以朝中的大小事务他都在了解中,当然目前依然是学习阶段。

“太子此言诧异。新罗虽是我大唐属国,但其多年前却是趁着我大唐迎战吐蕃之际,从背后进攻我大唐安东都护府和熊津都督府等。

这样的属国,若是太仁慈,迟早会养虎为患。”

在李佑这边话刚说完,棣王李祤便起来反驳。虽说两人不对付,但李祤这次倒没有因为反对而反对,而是拿出事实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若是李祤自己想到的,李晔是有点不信,肯定其府上的王傅和长史等人指点过。

“祤儿,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新罗?”看到有些长进的李祤,李晔自然不会吝啬夸奖之语。

得到父皇的夸奖,李祤有些得意,话中都充满了自豪,“父皇,儿臣以为应该趁新罗内乱,出兵新罗,把新罗重新纳入我大唐的领土。”

“出兵新罗?你觉得该出兵新罗哪里?新罗王室?目前建国称王的后百济?还是控制了新罗北部不少州县的弓裔?”李晔开始考较对方了。

“这。。。”李祤一时被问懵了,他也没想到这么多,而且对于这三股势力,他还有些不了解,但父皇问道,他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回父皇,儿臣以为应该出兵北边的弓裔,因为那里对平壤都督府威胁最大。”

“出兵弓裔?倒也说的过去。”李晔点了点头,不过却没同意的意思。

出兵弓裔是迟早的事,弓裔是目前新罗三股势力中最强的,扶弱抑强,是比较常用的手段。

但那不是现在。

“佑儿,你是储君,刚来不是还有长篇大论吗?怎么现在反而闭口不言了?”李晔说道。

感受着父皇的注视,李佑犹豫了一会儿回道,“父皇,儿臣对新罗的各势力并不熟悉,所以不敢妄下结论。”

“估计你们两兄弟都对新罗之事不熟悉吧?这里有几封折子,都是关于新罗各势力的介绍,晚点你们自行抄录一份,拿回去好好研究,三天后,各自交一封关于新罗的折子上来。

记住,折子怎么写可以和府中的幕僚这些商议,但也需要有自己的主见,并不是下面的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作为一个合格的君王,不仅要杀伐果断,还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

哪怕是错的,你不试试怎么知道是错的,还是对的?

顺便再去看看新罗的历史,后面父皇要考较你们。”李晔吩咐道。

“儿臣遵旨!”

在李佑二人走后,李晔才打开一封奏折,那是一封关于后百济想要请求大唐册封的折子,并且后百济王甄萱还愿意奉大唐为宗主国,年年派人进贡。

后百济、新罗,加上还未正式建国的后高句丽,这不就大唐初期,半岛上的三国时代再现吗?

只不过这位置却是换了换。

后百济无疑是目前后三国中最老实的,对大唐的态度也很恭敬,这倒是像两百多年前的新罗;如今的新罗,名义上是正统,但实力恐怕是三股势力中最弱的,连后百济都可能不如,倒是像当初的百济。

至于北边的弓裔,按照历史上,对方很快就会以复兴高句丽的名义,建国后高句丽。

毫无疑问,弓裔是三股势力中实力最强的,肯定要除去。

至于后百济和新罗,大唐要扶持谁,倒是一个重点,抑或扶持一方,或者都不扶持?

看着这个为难的问题,李晔也有些头疼。

第885章 册封与否

“殿下,这折子怎么写,得看圣上对于新罗的态度。就算是猜不透圣上的用意,折子内容也要写的有理有据,切不可胡乱写,从而让圣上以为殿下并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

洛阳城,东宫。

从紫微宫出来后,李佑便把在殿上的事情给自己东宫的一众官员说了,让他们给出出主意。

名义上太子属官,以三师三少和四名太子宾客为贵,但实际上太子詹事府、左右春坊等才算是真正的属官。

三师和三少,那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子宾客掌调护侍从规谏等。凡太子有宾客之事,则为上齿。

这几个官职,要么是德高望重之辈,要么就是朝廷用来安置那些闲人的。

因为三师是从一品,三少是从二品,太子宾客则是正三品。

“那少詹事以为如何?”李佑问着面前的吴融。

吴融是乾宁早些年间的进士出身,之前数年在荆南、山南西道都任过职,在调到东宫担任太子詹事府少詹事之前是御史台的御史中丞。

首节 上一节 950/9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