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唐中兴 第377节

难怪李晔觉得耳熟,没想到是历史上那个南平王。

五代十国中,南平可是不折不扣的小国,下辖的地方不过现在荆南节度使的一半地区。

但其存在的时间倒是挺长,比后梁、后唐、前后蜀这些长了很久,基本上走完了整个五代十国。

李振有些疑惑,“陛下听说过他?”

李晔一愣,意识到自己又表现过了,点了点头,“听人提过,有点印象。”

然后李晔就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过多提及,李振虽然疑惑,也不可能追着皇帝问,便把疑惑压在心底。

很快话题便转移到了河东问题上,参与的人也就多了,自然不止李振。

内阁七人和六部尚书都在,除此之外,还有兵部侍郎、几个枢密副使,还有李洪、刘奎、李英旭,一共二十人,但无疑都是此时大唐权力中心的代表人物。

之所以李晔把这么多人叫在一起,主要还是因为无法确定主帅。

此时朝廷已经决定对河东用兵,左天策军、右神策军、右神武军、神机营都在准备开拔,加上河中的左神策军、左羽林军,这六支军队就有着将近十六万人。

所以这段时间户部、兵部、工部很忙,连带太府寺和司农寺都很忙,都在准备粮草、武器这些。

这可是自陛下登基以来,朝廷最大规模的一次用兵,连神机营都准备出动了。

之所以到现在朝廷都没有颁布应对昭义和河东的诏书,就是因为李晔还没想好以谁为帅。

郑从谠无疑最合适,可这位已经六十八岁了,这在大唐,可算是高寿了,一般人都活不到这个年龄。

还有两年,郑从谠就该致仕了。

而且其年岁实在不小,身体这些也大不如从前,再让其领兵出征,的确有些不合适。

除了郑从谠之外,合适的王铎、郑畋等人都去世了。

裴荣不行,其虽然是枢密使,但却不懂指挥作战;刘巨容倒是武举出身,可李晔不太放心他,这位可是当初弃城逃跑过。

除了这二人,刘麒镇守兰州;李洪缺乏指挥十几万大军的经验;刘奎也差了点;至于东方逵和张钧,李晔也不大敢把这么多大军交给他们指挥。

于是乎就出现了现在的局面,朝廷拿不出合适的领兵统帅,自然无法对河东采取实际的行动。

就在众人拿不出结果的时候,李晔不满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脆朕御驾亲征算了!”

御驾亲征?

听到这个提议,一众大臣连忙反对。

“陛下,不可啊!”

“陛下,您是九五至尊,怎么能以身犯险!”

“陛下三思!”

“别三思了,朕都五思了。那你们说谁去担任这个指挥?朕不可能把大军交给朱温这类人吧?”李晔不高兴道。

“这。。。。”

这些大臣也有些犹豫,刘巨容当即站了出来,“陛下,微臣愿意请缨出征。”

“你?”李晔眉毛一挑,“是不是占据不顺时,又像当初放弃襄州一样?”

刘巨容一脸尴尬,“陛下,臣可以做出保证,不灭河东,誓不还!”

“好了好了,这些话朕都听腻了,要是这有用,这些藩镇,早就没有了。”李晔不耐烦道。

刘巨容讪讪地退下,没想到当初那个错误的决定,却是让他在陛下心中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陛下,御驾亲征一事,要不要再考虑一番?”裴荣迟疑道。

“不用考虑了,当年太宗皇帝都能亲征高句丽,朕为什么不能亲征?这事就这么定了,免得争来争去没有一个结果。

也正好借这个机会,看看长安这边到底有没有人图谋不轨。”

见李晔如此坚持,众人也就不再继续相劝,反正也劝不动,还是好好想想怎么保护圣上的安全才是。

这个御驾亲征的兴致可不一样了,而且河东本身也不弱,怎么才能确保这次可以攻克河东,生擒李克用。

当然李晔要御驾亲征的事,暂时还算是秘密,毕竟现在还得有好借口才是,师出有名,才能收拢人心。

不过在这之前,朝廷却开始了前期布局。

大唐乾宁二年八月,朝廷下旨任命兴元尹孙揆为昭义节度使,并让左神策军派五千兵马掩护赴任,同时下令河东军队退出昭义五州。

对于朝廷的强硬,河东并没有选择妥协,反而让李存信率领军队伏击了孙揆一行。

虽然孙揆无恙,但左神策军折损兵力一千余人,消息传到长安,朝野震动。

同年九月初一,朝廷正式下旨,免去李克用陇西郡王、河东节度使等全部职务,并宣布讨伐李克用。

第365章 御驾亲征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

首节 上一节 377/9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