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第241节

罗昭云谢恩之后,说道:“陛下,不知这次需不需要罗成带军杀敌?”

杨广微微一笑,眼光闪烁,似乎略有犹豫道:“不必了,你这些日子,一直在忙活,替朕密旨办事,又完成的这么好,朕很满意,不必再辛苦杀敌了,朕封你为御前六营之一的行军总管,跟随朕御驾亲征即可。”

罗昭云错愕了一下,没有想到自己这次竟然被卸任,不必参与大战了。

好在他对出兵高句丽,没有多大兴趣,也不必再渴望胜利来证明自己,抬高名气,他当即领命,说了一番谢主隆恩的话。

回到大殿群臣阵列中,他暗自在猜疑杨广的心思,多少有了一些答案。

也许是因为罗昭云他这几年名声太盛,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已经在十八九岁就被封为大将军、王侯,还灭了吐谷浑,完成一次开疆拓土,引发不少人的眼热,如果他这次继续带兵在前,势必夺了不少人的风头。

二十四路大军,那么多大隋名将、虎贲将领,都在隋朝赫赫有名,威震四方,罗昭云跟那些人比起来,军方资历还浅,所以,杨广不打算给他太多的抢眼发光的几乎,留给其他大将军一些面子,也无可非议。

另一方,身为帝王,最忌就是功高震主,要懂得搞平衡,如果极力捧一个人,很容易成了骄臣、宠臣,权力一高,往往连皇帝也不放眼内,杨广也是妒才之人,不愿看到罗成一直光芒万丈,文武全才,夺取他君王的风头。

所以,这一次,西域二十多个邦国使臣跟随,草原各部落首领前来观摩,何等壮阔排场,隋炀帝杨广打算自己成为主角,所有各路大军,必须听他全全指挥调遣,这样才能展示出他的调兵才能,威震四方,在番邦异域国王、首领、使节团面前,突显自己的惊世才能。

这种傲慢好面的心思一起,对国战而言,简直是一种灾难,因为太过轻敌与儿戏,根本没有把战争重视起来。

大概是因为高句丽的确不大,按照国力和兵力对比,的确很难与大隋相提并论,所以,给人一种兵到即胜的错觉。

罗昭云没有极力自荐,那样很不识抬举,因为当皇帝已经猜忌你的时候,你还不知进退,不但当众抗命实属不智,而且给君王一种你贪恋军权的感觉,等若置自己于险地。

“你不用我就算了,对大隋,我已经尽力,一切就看历史的发展吧。”罗昭云心中诽谤,不是自己不想帮忙,实在是力不从心,当他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话语权,甚至自身安危都收到制约和威胁时候,哪还管得了历史方向?

“等各路大军到齐,八月二十,正式出兵高句丽!”

“恭祝吾皇,马到成功,开疆拓土,千秋不朽!”虞世基、苏威带头高声喊着,其余大臣们也之跟着附和。

“呵哈哈——”杨广笑逐颜开,捋着浓浓的胡须,一副君临天下的姿态。

………

行宫议事会后,罗昭云去了御营右军报道,成为这一军马的总管,其实御营军,就是皇城御林军的整编,跟随皇帝远征时候,为了增添气势,把禁卫军,更名御营军,相当于主帅中军。

御营军一共来了八万人,除了五千名千牛备身和大内侍卫外,其余七万五千人分成六军,分左军、右军、内军、外军、前军、后军,每军有一万两千五百人。

在这当将军,说白了,就是滥竽充数,走走过场,并不会真正上阵杀敌了,因为首要任务就是勤王,保护陛下的安危。

可以说,罗昭云在这次大战中,被闲置了。

不过,杨广似乎并没有完全冷落他,让这大隋少帅寒心,所以,当听说有大军赶到涿郡或渔阳一带,安营扎寨后,杨广会派罗昭云和司马德戡、赵行枢等人,去那营地代替陛下巡视一番。

在渔阳郡与涿郡交界地带,二十四军陆陆续续赶来,没有哪个将领敢在路上多耽搁。

近百万隋军,声威浩大,每一军扎营都连绵数里,气势恢宏。

这次隋军编制与以往不同,采取新的委任之法,每一军中,设置大将(行军总管)、亚将(副总管)各一人,下统骑兵、步兵、辎重兵三兵种各四个图案,每团各有偏将一人,合共统率十二个团、

骑兵团的每团下辖十队,每队百人,一团一千骑。步兵每团下辖二十队,兵力两千人,辎重团是散兵。步兵挟辎重而行,每军兵力大约三万人左右。

此外,每军编置受降使者一人,奉诏以行慰抚工作,不受大将节制。其实就是监军兼传递皇命之人,及时反应将军的行为,并且传达皇帝传来的密旨和军令,必须照办,否则就是抗旨,即便打赢,但违反皇命,也是死罪。

隋炀帝由此对全部三十军‘亲授节度’,实行指战,故而他是战场最高统帅,前方作战军令都有他一人发出。

罗昭云闻之后,心中冷笑,军情瞬息万变,古代没有电话和无线电报,传递军令会有时间差,形势早已改变,如此打法,不败才怪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兵临辽水

大隋讨伐高句丽,已经势成骑虎,难以更改了,各路军马相继到齐,只等大军开拨,铁骑杀入高句丽的边境。

这一日,隋炀帝登坛封将,告天祭旗,十万大军排列成阵,参与这次仪式。

关于开战原因,隋炀帝已经命虞世基写好了诏书告文,洋洋洒洒近千字,主要可以概括两点,一是大隋建立天下秩序,万国来朝,而高丽竟敢不来,并且执迷不悟,联合契丹、靺鞨侵略边境,使我华夏旧壤为夷类;复又拥塞道路,遏夺来朝使节。

其二原因,直接抨击高句丽内政的暴虐,表示大隋要“吊民伐罪”,以天下共主之尊御驾亲征,替天行道,用以完成其父皇原先未克的构想,这个夸张成份居多,因为对高句丽内政并不了解,纯是找茬的借口。

大军浩荡,一军间隔一军,首尾相继,鼓角相闻,旌旗连绵近百里,这等壮阔之事,开历史之最,古史都称:近古出世之胜,未之有也!或许,前秦苻坚出师南征的盛况能够比一比,但人数五十多万,也少了近半。

三十军子涿郡东出,经渔阳郡、北平郡,至边界燕郡,乃辽西之地,先锋军清除掉一些高句丽设置在辽西一带的岗哨和隘口,与高句丽隔着一条辽水,开战在即了。

所有隋军大将们,都觉得这是一次好机会,灭掉高句丽,就能立功一件,从此大隋没有了番邦敌人,以后要再立功就难了。

有受降使者、监官把诸将军的这种心态,禀告给了隋炀帝,使杨广有些不爽。

他亲自下笔写诏书,训诫诸将:“今者吊民伐罪,非为功名。诸将或不识朕意,欲轻兵掩袭,孤军独斗,立一身之名,以邀勋赏,非大军征行之法。公等进军,当分三道,有所攻击,必三道相知,毋得轻军独进,以致失亡。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得专擅!”

诏书制定,文官苏威、虞世基、裴蕴等无人敢反驳,都称赞陛下英明。

有武将提出,战场瞬息万变的形势,这样要求,恐会贻误战机,却被隋炀帝喝斥了一番,不懂圣心之意。

罗昭云轻轻一叹,没有说什么,他觉得此时的杨广已经入魔,极其自大,根本听不见人劝。

“咚咚咚!”

战鼓雷动,如一阵阵响雷奏起,号角争鸣,低沉地划破天际。

辽水的对岸,就是高句丽的底盘了,对面有巍峨的辽东城!

在河滩上,高句丽早已建造了土堡石墙,壕沟倒刺,密密麻麻的木栅栏杆阻挡,在土堡的城头,站着无数的高句丽人,身穿皮甲,也有铁甲,并不完全整齐,这里面有靺鞨、契丹等部落的猎人、渔民临时组成的队伍。

高句丽是一个复杂的番邦,里面有不少关外少数民族,还有朝鲜半岛的人,从五胡乱华时期逃亡关外的汉人,北齐的一些亡民等等,组合在一起,战斗力强悍,既有擅长游骑的牧人,也有关内迁民过来、懂得守城的汉人,它远比吐谷浑更加复杂。

锵锵锵!

兵甲摩擦,脚步律动,铿锵作响,杀气凛然散发。

大隋的五路大军成为今日渡河之战的主力,从辽水上游到下游,绵延十里,准备今日渡河之战。

对岸也有不少高句丽士兵,占据山崖密林,还有土堡准备应对隋军的渡河。

“隋风!”“隋风!”“隋风!”

大隋将士们高呼着,气势在不断凝聚,随着口号,用这长矛、长枪、马槊撞击着地面,沉稳厚重,杀气腾腾。

于仲文、赵才、麦铁杖、薛世雄、张瑾,是负责今日渡河战得五路军统帅,都是金盔铁铠,一身重甲,伫立在战车上,注视前方,手中拿着令旗,随时指挥战斗。

首节 上一节 241/7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