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第1147节

赵洞庭从窗外收回目光,在案几宣纸上缓缓写下了这两个名字。

其后,他又将这张宣纸放在油灯上烧成了灰烬,“河琮,宣吴连英前来觐见。”

军情处大总管吴连英很快赶到。

这位服侍大宋宫廷数十年的老太监阴沉之气难掩,但在赵洞庭面前却是实打实的老奴模样。

赵洞庭从龙榻上走下,让吴连英起身,问吴连英道:“吴公公,这数日可又有元、理、蜀中的密信呈到?”

吴连英轻轻摇头,“回禀皇上,并无新的消息。”

自赵洞庭到长沙以后,宋朝又颁发实施诸多新政,发展国力。元、理、西夏等自然也都没有闲着。

元朝皇帝忽必烈将大宋视为头等大敌,逐渐开始收缩势力,并且和蒙古四大藩国来往密切。

大理亦是仿效宋朝,推行新政。在国内开垦荒土,摊仃入墓,大力推行农业发展,诸多新政在国内广受好评。

西夏女帝登基以后也同样是以铁腕手段推行诸多新政,多数针对国内大军,算是正式将西夏各军司遥遥掌控于手。

拓跋雄、赫连栋等人再也没能离开中兴府,明面上高居要职,但实际上,却可以说已经沦为人质。

原本就富足的蜀中倒是没有什么动静。

“噢……”

赵洞庭听得吴连英的回答,轻轻地应了声,“那国内以及流求等地,可有什么新的消息?”

“也没有。”

吴连英低声回答,然后忽的抬起头,问道:“皇上怎的忽然问起这个?”

军情处每日里都会有太监将密信传递到御书房内,按理说皇室没必要询问他这些事才是。吴连英自是赶到有些疑惑。

赵洞庭轻轻摇头,道:“没有。朕只是突然间觉得有些心神不宁,担心是哪里出现了什么状况啊……”

吴连英道:“兴许是皇上近来太过操劳了,近来国泰民安,理应是出不得什么状况的。”

“希望如此才好。”

赵洞庭扭了扭脖子。

吴连英很有眼力劲的躬身,“那老奴先行告退了?”

赵洞庭点头,没有再说话。

吴连英退着走出御书房,刚出房间,眼神便陡然变得深邃无比起来。

再离开,脚步较之来的时候便要显得匆匆了几分。

他在宫廷为奴数十年,别的道理或许未必明白,但有点很清楚,皇上的任何哪句话,都不可能是无的放矢。

赵洞庭突然问他国内国外最近有什么动静,这显然是已经对他军情处有些不满,或者说,是不信任。

而等吴连英刚刚离开,赵洞庭后脚便也跟着离开御书房,回了寝宫去。

寝宫太监领命,前往太后宫中请太后到寝宫用膳。

雨未停。

皇宫之内有信鸽冒雨蹿起,向着邕州方向而去。

老太监吴连英坐在军情处衙门里,自饮自酌,最后离座,对着皇宫方向叩首。

杨淑妃到了赵洞庭的寝宫。

刚进宫,头件事便是到房间里去看望怀有身孕的张茹。

张茹肚子较之以前已是愈发显得圆润了。

颖儿和赵洞庭跟在旁侧,颖儿俏脸羞红轻轻拽了拽赵洞庭的衣摆。

赵洞庭会意轻笑,低声在美人耳畔道:“今晚朕再带你出宫。”

美人俏脸更显羞红。

702.再听满江红

等到杨淑妃嘘寒问暖完,赵洞庭才道:“娘亲,朕有几句话想要问您。”

杨淑妃又嘱咐几句静妃千万要注意好养胎,然后跟着赵洞庭走出寝房,“何事?”

屋檐处水落不停。

细雨将整个寝宫院落衬托得如同仙境。

赵洞庭道:“娘亲可对那吴连英吴公公有所了解?”

密集的雨声让得两人交谈的声音若隐若现。

杨淑妃微微诧异,倒也没有多问,眼中露出些回忆之色,道:“吴公公是何时进宫,本宫并不知道。只是本宫进宫时,他就已经是内西头供奉官,那时候本宫倒是见过他几面。”

“内西头供奉官?”

赵洞庭凝眉,“负责伺候宫中哪位娘娘?”

杨淑妃又稍微回忆了阵子,不确定道:“时间太长了,本宫也不再记得很清楚。他好像不是专职伺候哪位娘娘,而是负责宫中修容们的衣食吃穿用度。”说到这,她些微有些自得模样,“本宫刚进宫时便是贵妃,所以和他交往不深。”

“修容么?”

赵洞庭嘴里轻声呢喃着这三个字,看向屋外雨。

当初赵昺遇刺以及魔头解立三之事的疑惑,再上他的心头。

这该是第二次瞒而不报了吧?

自从赵昺受封邕州等地以后,军情处便少有关于赵昺的消息。现在,赵洞庭心中可谓是疑云重重。

首节 上一节 1147/2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