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936节

朱栩肯定的笑着道:“做的不过。不过也还不够,番薯之类的,种植面积要继续扩大,要想尽一切办法确保,灾情再重也不饿死一个百姓!更不能允许贪官污吏逼得他们造反,民以食为天,吏掌握着食,在‘食’与‘吏’上,官府要双管齐下,治标又治本,不能畏艰畏难,畏首畏尾,这些,要下大力气去做……”

朝廷从今年开始,就意图‘重塑纲纪’,大力整顿朝纲,想要一个清明吏治。

这些赵平澜,徐如珂自然都知道,连声应下。

朱栩本打算再再去广.西看看,可惜大雨阻路,去不了。

不过广.东的情况倒是让朱栩安心不少,灾情没有那么重,自给自足还有余。

‘吏治清明,倒是很能节省一部分……’

朱栩心里了然,在田间漫步走着,仔细的询问着番薯等播种情况。

对于海贸,朱栩没有与二人讲太多,只他要不添乱就成。在朱栩以及身边一些人的眼中,开放海贸以及行商都是大势所趋,谁也挡不住,可在明朝现在坚固如铁的士绅集团眼中,还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更何况,现在灾情如火,更需要将人都捆在土地上抛食,哪里能让那些商人不劳而获,空手套白狼的谋取暴利,这是在大明的根基,万不能允许的!

朱栩沿着地头走了很久,虽然已经是九月份,地里忙碌的人还是很多,尤其是番薯,这个时候种植是最好不过,巡抚以及各级知府,知县的推动,种植的人是越来越多。

“皇上,汤若望来了。”曹化淳走到朱栩身后,低声道。

朱栩停下脚步,望着大片大片的农田,对赵平澜,徐如珂道:“种植高产作物,开垦荒地都是应对灾情的办法,一定要大力去推动,不能懈怠,朕对你们广.东还是比较满意的。”

赵平澜,徐如珂喜色一闪,连忙谨慎的道“臣遵旨。”

朱栩又看一遍,转头向来路看去,那里有一辆马车,几个传教士模样的人正翘首以盼。

这汤若望一路追着朱栩,千方百计的想当面与他谈‘传教’的事情。这个时候的传教士,往往都是殖民者的急先锋,他们在殖民统治中扮演着极其不堪的角色,虽然有些是好的,可也会‘无意中’的将大明的情况透露出去,成为殖民者利用的工具。

大明现在是外强中干,日后会更加虚弱,朱栩不希望被探知到,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堵不如疏,何况,还有一笔大买卖一直要做!

朱栩思忖一阵,对曹化淳道:“走,朕去见见他。”

赵平澜,徐如珂两人都心里暗吐一口气。皇帝给他们压力太大了,要是皇帝像在福.建训斥邹维琏等人一样训斥他们,那还不如直接死了算了,一辈子清名搭进去不说,怕是家人都羞于提及,对他们来说,真是生不如死,痛苦难当!

汤若望还是那样子,佝偻着身体,对着朱栩行礼,颇为恭敬的道“汤若望参见陛下!”

他微躬身,目光却一直在打量朱栩,想从他的表情中,看出他内心的真正想法。

明朝的两次演武他都在场,尤其是荷兰人,西班牙人全军覆没,怕是更让他心惊,甚至是不安!

欧洲现在纷乱不堪,以西班牙最强,不管是路上还是海上。荷兰人另辟蹊径,没有在陆上争雄,海上的势头却无人可挡,日渐与西班牙接近,可以说,这两国在海上代表了欧洲最强的力量,现在最强的力量都大明轻易摧毁,这影响力太过可怕,可能会在欧洲引起巨大震动。

当然,汤若望最关心的,是大明皇帝因为这些,会更加坚定的禁止他传教,甚至驱赶他们离开!

对于一个矢志将‘上帝荣光’传遍世界的虔诚传教士,他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朱栩看着他,能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与第一次见的不同,里面有了恭敬,发自内心的那种,朱栩眯着眼,微笑道:“平身,汤先生,陪朕走走吧。”

第769章 出使欧洲

“当然。”

汤若望不会拒绝朱栩,跟在他身侧,慢了半步,神态,动作都颇为恭敬。

朱栩在想着措辞,汤若望先开口道:“恭喜陛下能够战胜西班牙与荷兰,我相信大明附近海域,将不会再有威胁。”

朱栩笑着点头,道:“还要多谢先生。”

汤若望等传教士写的那些‘口供’确实帮了朱栩大忙,让他看清了欧洲,也看清了南海的虚实。

汤若望出生在普鲁士,是一个极度虔诚的神圣罗马帝国传教士,对于西班牙,荷兰豆没有什么好感,他关心的是‘上帝的荣光’。

汤若望在明朝多年,非常了解明人,能从朱栩的话里听出一抹‘言不由衷’,还是接着话头道:“陛下,您能看到我的诚意,我以及我的上帝不会对明朝有半分的危害,我们希望您的百姓能生活的更好,有所寄托,这对陛下的大明,不会产生任何的威胁。”

宗教如果能那么纯粹,朱栩就不会这么遮挡,背着手,慢慢的踱着步子,忽然道:“朕也不妨与先生敞开说,你们的上帝终究是你们的,而不是大明的,你们来传教,不管是朕,还是朝臣,都心存顾虑,你们是在对我们的思想进行挑战,这其中的风险,你应该知道……朕不能容忍!”

汤若望微微皱眉,默然不语。他传教的目的就是要将大明变成一个‘洒满上帝荣光’的国度,显然这刺中了大明皇帝的逆鳞。

可他似乎又从大明皇帝陛下的话里听出了别样的味道,令他捉摸不透。

他虽然深通汉文,能讲一口了流利的汉语,甚至学识超过一般的进士,只是明人的一些隐晦的话语,沟通方式,他还是无法尽数揣透。

这个,即便是明人自己说话之间都要相互揣摩,何况一个外国人。

半晌之后,汤若望放弃了,抬头看着朱栩的侧脸,道:“陛下,我并没有要参与贵国政治的意图,上帝也不是为官之人,我可以向您保证,教会不会参与‘上帝’之外的事情。”

朱栩见汤若望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也不着急,微笑道:“先生,朕的意思是,传教这样的事情,不应该操之过急,不仅是朕,整个大明都对你们不了解,朕希望能在大明建立一所神学院,研究,发展神学,包括你的传教事业。”

如同佛教一样,大明需要自己的佛教,而不是印度的,所以‘上帝’,大明也不需要海外的,应当是大明自己的。

若是汤若望能将‘上帝’本土化,甚至能与欧洲的‘上帝’并驾齐驱,朱栩自然乐的高兴,甚至大力推动,可如果是欧洲的,明朝并不需要。

欧洲的‘上帝’已经分裂了好几次,也不在乎大明这一次了。

汤若望听着朱栩的话,只感觉大明皇帝陛下有所松动,却还是没有放开,思索着道:“陛下,建立神学院,当然可以。传教,如果不能全面放开,我希望至少能在一些地方可以……”

朱栩断然摇头,道:“在没有足够的民意基础上,朕是不会允许的!还有,关于我国的历史,我们汉人的来历,起源,先生不能妄加揣测,随意胡诌,若是朕发现,就不要怪朕言之不预。”

汤若望等传教士为了迎合他们的教义,将中华民族的始祖改成了犹太人,认为中国人是从西方而来,文化也是,所以‘生长子孙,家传户习,此时此学之在中国,必倍昌明于今之世’。

这简直是在从源头上谋杀中华文化,要将儒家替代为神学!

汤若望眉头皱了皱,他们‘教友’内部确实将明人视之为犹太后裔,这样传播出去,有利于拉近距离,易于传教。

显然,这些也让大明皇帝陛下感到不满。

‘或许,还有更多的事情……’

汤若望心里反省,旋即就道:“陛下,这些我会检讨,但我还是希望陛下能明白,欧洲与大明,有着非常强的互补作用,明朝文化昌盛,欧洲科技有长,传教不止在于信仰。”

说到这里,朱栩就转头看向他,道“先生此言有理,朕明年打算派使臣前往欧洲访问,尤其是罗马教廷,先生可否代为转达?”

汤若望神色微怔,道:“陛下要派人访问教廷?”他一时间反应不过来,不知道大明皇帝在想什么。

首节 上一节 936/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