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1770节

王周看了他一眼,完全没有在意。

他现在有皇帝做靠山,谁能动他?这周患之看似聪明,实则最是愚蠢不过。搞那么多的风风雨雨,真当朝廷是瞎子,真当这几年不怎么有动静的皇帝就在宫里睡大觉?

当今登基这么多年,凡是跳出来蹦跶的,有几个不是摔的粉身碎骨,死无葬身之地!

王周这边押着周患之等人入了巡防营暗牢,周应秋在这之前已经得到朱栩的传信,命幕僚楚匀出去走了一趟,他又见了几个人,这件事便悄无声息的被控制住。

周患之等人在薅朝廷羊毛这件事上,是一个代表,出头最多的人。

他的突然一消失,短时间没问题,可时间一长,各种慌乱就慢慢延生开来,继而在整个‘薅羊毛’的庞大队伍中行成了一种恐慌的气氛。

不知道大明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朝廷,想要知道朝廷到底什么时候开启收购,他们手里羁押的货物越来越多,成本日益增高,心慌意乱,有些承受不住。

四月中,傅昌宗已经到了苏州府,见了一干大小官吏。

这一日,他与秦政益漫步在苏州府外的一处田垄间。

秦政益是南直隶右参议,之前是杭州知府,第一个步入省级序列的政院系出身的官员。

由于他的突出,让整个政院系都风头正盛,有十多人已经出破了若有若无的屏障,入主了一府衙门,更有无数的政院系出身的官员成为知县,这个在北方尤其普遍。

秦政益这一次没有加官,而是挂了‘苏扬杭农业改革示范区’小组副组长的头衔,作为常务负责人,这个改革小组总共五个负责人,傅昌宗,秦政益,另外三人是苏扬杭三府的知府。

作为组长的傅昌宗,边走边说道:“苏州府土地兼并之酷烈,之集中,之规模,都是我大明之最,需要严肃的予以矫正。”

秦政益之前是杭州知府,现在挂了这个副组长,自然事先做足了功课,道:“是,苏州府的税粮占南直隶的三分之一还强,自万历十年之后,税粮流失日益严重,现在的税粮数额不足万历年间的五成,虽然有天灾的关系,其中士绅兼并以逃税,关系最大。”

万历十年,也就是张居正死的那年。

傅昌宗没有评说张居正死后的那段历史,斟酌着道:“苏州是我大明最富裕的地方,也是问题最大的地方,我们要有心里准备。我已经得到内阁的授权,三府的管理权临时交给我们小组,包括商务,税务两局,督政院,大理寺,执法局,物价局,还有与其他机构,五部,内阁的联络,与各级衙门,小组的关系,都将由我们自行操控,不受地方辖制……”

简单来说,苏扬杭三府临时划归内阁直辖,内阁授权傅昌宗的这个小组来管理,一应权利也是如此,与地方省巡抚无关。

秦政益明白其中的分量,跟在傅昌宗身旁,道:“是,下官已经做好了一些规划。第一步,禁止一切土地租赁,转让,交易,清丈三府的所有土地,弄清土地所有权,并行登记所有户丁。同时会在夏季到来之前,对农业水渠等进行修整,规划。第二步,对土地进行强行回购,进行合理的分地,确保田亩得到充分利用,还有可能接受部分灾民,充实三府人口。第三步,对吏治,商业进行全面的整治,力争在三年内,初步完成‘新政’要求,在五年内,彻底完成以及巩固‘新政’,确保不会反弹……”

这些都只是口头的汇报,具体的计划自然比这更复杂,写出来会有一本大书厚。

傅昌宗看着葱葱郁郁的田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里舒畅了一些,道:“内阁三日后就会颁布政令,禁止一些土地交易,另外,物价局,执法局已经在做准备,很快就会有所行动,我们要提前准备好,苏扬杭三府是重点,不能被人抓住把柄,还未开始就坡了脚……”

秦政益连忙抬手,道:“大人放心,下官已经召集了三府知府,并且将政院以及其他各机构,朝野上下等数百人,列入咨询名单,务必整理出一份完善又有效率的改革方案……”

傅昌宗抬目望去,一望无际的田亩,交错纵横,直到天边。

第1506章 强推

傅昌宗在江南筹建‘苏扬杭农业改革示范区’,接连见人,开会,落实权责到人,钱粮用度监督等方方面面,最重要的,他们在准备拟定一份详细的改革计划,要呈报内阁与乾清宫的。

这是一份野心勃勃的庞大计划,涉及众多,投入巨大,在江南引起的震动可想而知。

北方三省,北直隶,山东,山西七十六名新知县就位,绝大部分都是政院系出身,他们是天子门生,‘新政’的坚定支持者。

这对北方三省的影响简直是地震,不知道多少人惶恐不安,日夜难眠。

对于政院系来说,自然是欢欣鼓舞,预示着他们将大规模进入正式的官场,打破了阻碍。

四月底,内阁颁发政令,禁止一切土地交易,在政令之前的交易必须有府一级的复核,归总清田小组备案,并要求对大明所有土地拥有者进行重新登记,明确拥有者,地点,数量,凡是拒不登记以无主确认,收归朝廷。

这道政令的目的还是为了查清楚土地情况,并对土地丈量提供支持。

这道政令不同于户籍登记,户丁可以藏匿,但土地藏匿不了。

尤其是北方三省,造成的影响殊为剧烈,不啻于漫天惊雷。

现在的土地交易,大部分是‘私底下’,官府的备案也是可有可无,随着朝廷各项改革逐步的规范,那些习以为常的事情,逐渐变成了‘不合法’。

事关土地,高达七成以上,都是‘不合法’,加上朝廷日益的强硬收地,三省近乎沸腾。

大明的改革正在进入一种实质阶段,每一举一动都对地方有重大影响,并引起一系列的震动。

对于内阁的一系列政令,反对者在各大书院大肆演讲,强烈反对‘新政’,甚至企图在朝报上再次发起论战。

改良者则相对冷静,不断的上书,呼吁朝廷可制,不要一刀切,缓缓图之云云。

孙传庭对这些不屑一顾,如一座大山一般压在内阁,迫使各方加快改革速度,推进既定计划。

五月初,作为清田小组组长,户部侍郎的李邦华出京,前往山东,主持土地登记以及丈量方面的事情。

巡抚冯江峰也身入第一线,给那些新知府,知县站台,推动吏治改革,确定各级新衙门的权责,并推进一系列事务的发展。

月十二,一辆由南直隶而来的马车缓缓从永定门入京,径直开赴紫禁城。

马车里,坐着的是履职皇家商贸集团董事长几个月的李幼唐。

他身旁是一个‘幕僚’般的半百老者,他看着李幼唐道“大人,此番进京,怕是有多番压力,要有心里准备。”

李幼唐平静的点头,神色从容,不见慌乱。

之所以有‘多番压力’,那是因为皇家商贸集团手里掌握着海量的钱粮。

不止于皇家商贸集团本身的规模庞大,利润无穷,皇家银行的‘四万万白银计划’,最重要的承接着,执行者,就是皇家商贸集团,何况还在进行着最重要的收地计划。

因此,手里来来去去的钱粮,数额巨大的不可想象,作为董事长的李幼唐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可想而知。

老者看着李幼唐,顿了片刻,道:“现在全国各地士绅囤积的田亩超过三亿亩,制作的耕犁,培养的耕牛,生产的化肥总额也要一万万两,现在谣言四起,士绅,大商们纷纷急着抛售,但能有能力承接的也唯有我们皇家商贸集团。现在还能撑得住,若是再过一个月,怕是会有大乱子……”

士绅,大商们投入这么大,牵扯的上上下下就更多,若是这些人破产,不客气的说,士绅破产,等于是大明基层崩溃,百姓们成为浮萍无可寄托;大商们破产,商业秩序紊乱,整个大明都会乱。

这样的后果不可想象!

李幼唐瞥了他一眼,语气无悲无喜的道“找你的人不少?”

老者连忙躬身,道“不止是小人,神龙府上上下下这半个月不知道多少人找上门,小人不得不去的酒席也有二十多场。”

李幼唐面色如常,却大感头疼。

不止是他们,即便是李幼唐他也是如此。南直隶一些官员跑到神龙府谈事情,话里话外也是试探,这些官员是他也不能避而不见的,好在,对于内阁的安排他确实不知道,推的心安理得。

首节 上一节 1770/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