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第685节

“这样的小额债券其实就是户部国债的拆解,分成小面额就是为了方便百姓和商家购买的!”

“可是百姓和商家为什么要这些债务呢?这不对啊,就好比你欠了人家的钱,为什么我还要上赶着买你手里的债务,替你还钱呢?”载淳不解的问道。

“好问题啊,真是好问题,我家欠钱一把欠条,你家凭什么要用现银子去买我手里的白条呢?道理很简单,利息呗!”

“这种债券上都写着年份的,按照约定十年之后百姓可以拿着这种债券得到三成的利息,如果你等不及,五年我们给你一成半的利息,如果你只持有三年以上,我们就只能给半成的利息了……”

“三年以下,乐天洋行只会给予本金,而不支付任何的利息……”

“那要是乐天银行还不起了呢?大家都去挤兑了,你们手上没那么多银子还,这不就成了废纸了吗?”载淳够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关键点上。

肖乐天笑着说道“没错,是会有这样的担忧的,可是你别忘记了,白条的提供者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国家啊!地方督抚欠国家的钱,国家欠银行的钱,银行又欠百姓的钱,既然这个循环链条包括了经济活动的所有环节,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债券当成串项链的那根丝线……”

“同样串起项链的丝线还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东西,那就是税收!所以说不要怕债券这条丝线断裂,只要税收这条线不断,项链就散不了……”

“您是说用税收来保证债券的信用?”载淳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师傅真是天才啊,就算还不起本金利息也无所谓,只要朝廷认可这些债券,并愿意接受债券纳税,那么信用就永远不会动摇的……”

“这就已经不是废纸一张了,老百姓就算不图高额的利息,就为了能够用这东西纳税也不会拒绝债券的使用的……”

肖乐天哈哈大笑“没错,更何况用债券纳税还有千分之十的优惠呢,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大商家来说,千分之十可就不少了,为了这点优惠他们也会拼命的从市场上收集这些债券的,当债券供不应求有人抢着要的时候,信用不就诞生了吗?”

“可是……可是朝廷没有提出过税收优惠的政策啊?地方督抚怎么会给百姓这样的实惠呢?”

“地方督抚不给,我乐天银行给!你们大清不承认这个政策,我们琉球承认!现在东南沿海和琉球的贸易额节节攀升,只要他们发现琉球的税收官在给优惠这就行了……”

“更何况琉球商家和乐天洋行在同大清贸易的时候,也会给予这种债券千分之十的优惠,也就是说这些优惠出来的钱,根本就不是地方政府出的,而是琉球出的!”

载淳点了点头“我明白了,地方督抚也是避免不了和师傅您交易的,只要到时候提出用债券交易能有千分之十的优惠,那么地方督抚自然乐意接收这些债券了……”

“到那时候百姓一看,大商家愿意收这些债券,官府收税的也愿意要这些债券,不仅愿意要甚至还抢着要……就跟塘沽和琉球发行的军票一样,明明是一张纸却成为了士兵们的饷银,而且所有商家都不拒绝……”

“师傅啊,您这脑子怎么长的?也太聪明了……”

肖乐天喝了一口酒淡淡的说道“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太过依赖税收,就好像一串项链只有一条丝线串着一样,那样风险太大了,就好比南方闹长毛,一场战争就把东南的赋税给搅黄了,那一条丝线一拽就断掉了。”

“所以我要给经济这条项链多加一条丝线,弄成双保险,看起来好像繁琐了很多,但是却给朝廷争取了一次翻身的机会,国库一下子多了几百万两白银,财政危机这不就度过了吗?”

载淳这下可算恍然大悟了,他打蛇随棍上死皮赖脸的接着求师傅“好师傅,既然您有这样的好办法,那就多承销点债券呗!国库可有好几千万两的白条呢,您手笔再大一点,弄一千万不就得了……”

载淳果然聪明,他从这一整个债券承销的链条中敏锐的发现了乐天银行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一般的庸人一旦发现发财的机会了,大多数想到的就是独吞,尤其是那些听吹捧长大的帝王们,更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你肖乐天都能做到的事情,难道朝廷就不能做到吗?我踢开你,自己发行债券难道就不行?到时候钱我自己赚。

可是载淳现在已经不是养在深宫中的帝王了,自从游学到现在已经半年多了,风风雨雨让他很快的成熟了起来。

人贵有自知之明,他很清楚承销债券的事宜绝对不象师傅所说的那样简单,就凭户部或者内务府那些废物,想做这么大的生意肯定是没门的。

预期摸石头过河承受失败的风险,那还不如直接登上师傅现成的大船呢,至少安稳的多。载淳自己并没有感觉到,他现在已经越来越依赖肖乐天了。

732 户部欠款

毕竟还是中古时代的思维啊,毕竟还是受到儒家思想教养长大的思想,满清朝廷包括载淳当然知道钱的好处,也知道朝廷没有钱是绝对不行的。

可是他们的思想还是停留在老旧的实物和金银上,丝绸是财富、瓷器是财富、茶叶珠宝香料当然也是财富。

田地、草场、山林、湖泊、河流……甚至牛羊、人口也都算朝廷的财富,唯独这个债务满大清的人谁都不会认为这也是财富。

这种思想并不是大清所独有的,整个亚洲现在基本上财政思维还是停留在最原始的流水账水平上,所谓大清的户部也不过就是算一算加减法罢了。

一年下来各省的商税是多少,农税是多少,海关税是多少,加在一起算一个总数,然后还要看各省欠多少,最后递解进京的实际数量又是多少。

算完收入就要算支出了,官员的们的俸禄,军队的饷银,河工的银两也不能差了,给列强的赔款更要算清楚……一桩桩一项项,最后得出的一个总数,那就是亏空了。

很遗憾我无法说出盈余那两个字,因为大清朝已经好几十年没有见过盈余了,按照户部的记录好像也就是道光初年曾经有几次营收平衡,至于以后那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债务问题其实从道光年间就已经开始困扰朝廷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一共五代帝王,就没听说过又一年不被债务所困扰的。

朝廷穷啊,打仗需要钱,养八旗祖宗们需要钱,洋人的赔款更是需要钱……但是另一个让人困惑的现象是,纵观整个晚清,中国的白银其实是在净流入的。

你没有听错,别看赔款赔出几亿两白银,但是实际上流出国门的实物白银并没有多少。其中核心的原因就是白银在欧洲根本就不算货币,只有亚洲人才认白银当钱呢。

白银在欧洲就是一种相对比较贵重的矿石而已,尤其是十九世纪北美和墨西哥的银矿纷纷进入了丰产阶段,全球的白银供应平衡被打破了,供大于求是一个长期的现象。

这时候的欧洲人已经从不同国家金银兑换的比例中看见商机了,用北美矿山里产出的白银拉到中国去兑换黄金和各种名贵货物,然后运回到欧洲这样不仅能够赚取正常的商业利润,同时还可以赚取金银汇兑中的差额利润。

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年户部应该赔偿英国100万两白银的条约赔款,那么英国政府绝对不会傻傻的用船拉着这一百万两白银回国。

他们会在大清就把这一百万两白银花掉,一部分可以兑换成金子,而更多的则是用白银购买丝绸、茶叶、瓷器甚至猪鬃、皮革……等等东方特产品。

银子留在了大清,货物却被拉回了伦敦,这些货物在伦敦出售之后,政府和承包商得到的可是金本位的英镑啊!

这才是十九世纪东西方贸易的主要模式,也正因为如此纵观整个晚清市面上的白银越来越多,以银本位来衡量物价,你就会发现市场上的东西越来越贵了。

康熙年间四九城一套小四合院一二百两银子也就足够了,但是到乾隆年间同样的四合院就要八百到一千两纹银,而到了同治年间明明饱受战火摧残的大清,物价却更高了,那样的四合院没有三四千两白银是绝对下不来的。

还有一个旁证,红顶商人胡雪岩在杭州元宝巷里的豪宅,总造价就花掉了50多万两白银,而在康熙初年朝廷整修三大殿的拨款也不过一百多万两。

难道是胡雪岩的宅子要比皇城三大殿还名贵吗?显然不是这样计算的,两百多年的贸易中国净流入白银是多少?这些白银引发的轻微通货膨胀又是多少?同治年间的五十万两购买力跟康熙年间可完全不一样。

肖乐天清楚的看到了问题的核心所在,一方面是朝廷没有钱了,严重的赤字让中枢根本无法发挥正常的作用,试想一下一个连百官俸禄都要打折扣的朝廷,还能有什么威慑力?

而另一方面则是民间大量白银淤积,不是说中国没有钱,而是朝廷无法动员出来,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朝廷需要钱,但是没有钱那就只能买官鬻爵包括加税,可是这种行为传导到民间自然会造成贪官污吏横行百姓苦不堪言。

赤贫的百姓就是社会动乱的源头,盗贼、强盗甚至叛军开始作乱地方,让原本就不好的地方经济更加雪上加霜,地方督抚们只能花钱采购武器训练军队去镇压。

这可好,原本应该递解进京的钱粮,在地方上就被花掉了,结果送到北京城的钱粮也就越来越少了。

你看看,压力又回到京师了,那么朝廷更没钱了,就得更加的想办法,他们能有什么好办法啊,无法就是加税和买官鬻爵,实在不行去找洋人银行拆借一点,可是最后还是得还利息。

结果朝廷更把压力传递给民间了,结果弄得民间更加苦不堪言更要反抗,结果地方更要镇压,这样的死循环一圈又一圈的往下转着掉,最后将清朝的国运彻底拖到了深渊。

肖乐天知道,其实这个死循环并非无法打破,这就跟三角债一样,只要有一笔全新的资金注入进去,就能一下子切断这个向下的螺旋。

而用债务捆绑税收然后发行信用货币,则是解决这个困局的最好办法,现在乐天银行在江南发行的户部债券,其实就是用大清和乐天洋行双重的信用来进行担保,抗风险性可不是一般纸币能比的。

首节 上一节 685/28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