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365节

李之笑道,“澄泥砚在山西,将之包含在内就是四大名砚了,不过高宗里已有澄泥砚,至于端、洮二砚我这般年纪,当然不会比您老更有了解。不过,我们首先找到之人,必会是个行家里,通过他来寻找另外二砚,应该会少走许多弯路。”

孙思邈回以笑意,“你小子倒是懂得取巧!我可是记得,高宗另外嘱咐你搜集墨纸砚古老工艺传承,不仅仅是实物的获得。”

“其实呢,我们走这一趟,意义大于实际获得,若是将高宗所言到一切之物,还不要花费上几年?我此行本意更注重个人历练,较之那些古老传承,还不如寻些古茶树或是修炼资源更迫切些!”李之说出他真实想法。

“这倒也是,你心里有何目标没有?首先去往婺源天目山还是我提出来的,你可别告诉我,自己一点目的性没有!”

“那怎么可能!”李之马上想到了几天前的古怪事,“有处地方是必须要去探寻一番,我有种预感,其内有蹊跷!”

接下来,他就把长生道人一事完整道出。

孙思邈闻听过后,果然神情大奇,“南昭峰林邑观?武夷山脉北段西南?我几乎转遍了所有略有名声道、僧两家隐居地,怎么没听说有如此地界?南昭峰我是知道的,位属教名山的武夷山,自秦汉以来,那方地界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出现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但武夷山乃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道家即使存在不少,被儒家教派声名掩盖,导致名气不显也是有可能的!”

“据说那个林邑观仅如同寻常乡村山间的土地庙,只供当地信徒祭拜之用,并无修炼者出现,没有名气也是正常。不过越是名声不彰显,才越发引起我的关注。试想,如此神奇养生术,既然能引起当朝权贵注意到,已然说明它的真实存在,关于养生类道法,您老更深悉其,单纯养生术能否蕴养配制出效果奇佳的养生茶?”

“我明白了!”孙思邈心急之下,力拍身下马的背部,引来马匹一阵惊啸,“养生术除体内修行运转外,转嫁与药性服饮,就需要某些奇物善根培植,这一类药材用我们修炼者行话,称之为富有灵性之物,因而传闻武则天所饮用养生茶,必会是普通人体查不出来的灵性药材配制出来!”

李之笑眯眯言道,“武则天饮用养生茶类,消息得自于她的亲生儿子李旦,其真实性毋庸置疑,因此我才想到南昭峰林邑观一行!”

第四百零二章 宣纸私售问题

一路行来不足日,两人就来到安徽婺源地界,路途只停留了一宿而已。

这还是在李之强烈要求之下,不然以孙思邈思念故友心切,就是那一夜的休憩也是不肯的。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两人的马匹承受不了没日没夜的疯狂赶路,即使李之的那匹威凌骠,一样有个气力用光的时候,尽管它接触到外间无边狂野,奔跑起来,兴奋无比。

孙思邈的那个忘年老友不过六十几岁,名曰王承业,很普通的一个名字,也没有多高贵身份,猎户出身,后来成为了修炼者,并通过商业上的发展,才算是拥有了一个天目山上的小庄园。

他的生意就是经营各式砚台,顺带着销售点墨宣纸,孙思邈也是近十年没见到他,上次见到时,其人仅不过级狩猎师境界。

进入婺源县城,二人也没再急着穿城而过,孙思邈道:“九年多以前,我从此间返回时,承业刚刚添了个小孙子,就在城里买上些孩子礼物,顺便探视一下承运斋里的售卖品,说不得就有纯正歙砚存在。”

承运斋即为王承业名下产业,早些年仅为猎户时,被旁人引介来的孙思邈聘为进山向导,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大小也算是婺源县城一位颇有名气的商业家。

其名下产业就有歙砚销售,而且是包括选料、制坯、设计、雕刻、配盒等十几道工序的制砚传承作坊起家。

他老家就在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下,那里是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最主要出产地。

婺源县城很小,相比潼临县还不足其、四成规模,但因生态环境优美和化底蕴深厚,又南接江南第一仙山清山,倒也另有一番林木蔽荫之悠然景致。

城内主要商业区其实就是一整条商业街,在这头购买了礼物,说着话,很快就来到另一端的承运斋。

尽管孙思邈曾经来过这家店,但他已借由某种道家秘术,改变了原有容貌,一楼的罗掌柜并没认出他来。

按照约定,由李之出面接洽:“罗掌柜是吧?这位老爷子是王东家早年客商,许多年没接触这一行,就把我介绍了来,您老给讲讲咱承运斋得近些年歙砚行市?”

那位罗掌柜有些半信半疑,做了几十年生意,什么人没见过,上门套取工艺配方之辈可不在少数。

他略一拱,就直接忽视了李之,而是面向孙思邈躬身问道:“老爷子与我们东家是旧识?敢问之前在哪里落货?”

落货即行话里的收货地,往往此地商家包揽外地客商货物运输,只要问出几年前的落货地,他就能试探出早年客商一说是否可信。

孙思邈乐道:“我与罗掌柜见过一面,还是在十年前,想必是忘记了,但每次取货我的货量极少,均为随身携带。不过我是来自于长安城,罗掌柜应该有点印象吧?”

罗掌柜脸色瞬间就变得热情起来,“难道是孙这样貌可是不像啊?”

孙思邈摆摆,“孙老爷子几年前就过世了,都一百几十岁的人了,活到现在可就稀奇了。我就是当年跟在孙爷身边的随从,姓马!”

十年前他连一级狩猎师也不曾达到,如今都宗师境界了,容貌与身上气质皆变化巨大,也就是六、十岁的样子。

罗掌柜就是个普通人,能见到传说的医圣药王,全部关注度就只顾望着孙思邈了,哪里还记得十年前她的身边人。

不过他仍旧有些怀疑,“马老爷子?不知当年”

孙思邈打断他的问询,“当年我们随王东家一起过来的,顺便在城里给他那个月的孙子过百日!”

罗掌柜再无怀疑,忙招过来伙计伺候茶水,“我说马老爷子有些面熟呢!孙神医的事我前几年听说过,心里有好一阵子难过。可惜了,老爷子再是医术通天,也难保长生不老啊!不过老人家活了一百四十一岁,也算是神仙一样的岁数了!”

二人间另有一番交流,稍后孙思邈才指向李之:“知道长安城的正清绮堂吗?他就是那里的主家,别看年纪轻,一年挣的银子,都能买下几座婺源县城了!”

“哎幺,李先生,您的正清绮堂可是赫赫有名,就是我们婺源一些乡下土小姐,也以得到一件你那里的珠宝首饰为荣啊!”

罗掌柜脸色的瞬间变化倒不像是作假,也不等李之回应,转身,弯腰,就在身后的柜台下抽出两页宣纸:“李先生请看,这还是东家一月前托人从长安城带回来的,在我们这里当做镇店之宝,像这样的尺幅,就要十两纹银才能请去!”

孙思邈微笑道,“嚯,十两啊,够罗掌柜不吃不喝攒上一年了吧?”

“可不是怎地!”罗掌柜口应着,眼神却紧紧盯着李之。

李之意有所会,同样回以微笑,“在长安城,此类尺幅仅不过两银,你们东家心可够黑的!”

面色一变,罗掌柜伸右,佯打自己的脸,“看我这张臭嘴,就知道胡说八道!可是这也不能全怪我们一家,徽州首府也要八两银,连带着我们这里就到了如此高价位,不然在当地就无法生存。房四宝只有权贵人买得起,你家店内没有正清绮堂宣纸,下次就再也不会进来了!”

他看到李之脸色渐渐变为了似笑非笑,忙将头转向孙思邈:“马爷哎,您老帮着讲讲情,承运斋也就是入行随市而已,旁人家有的,我们家也不得不进一些吧?”

罗掌柜可是知道,正清绮堂在长安城有庞大皇室背景,前往那里采购宣纸之人,均会签订一份销售书,零散购买倒也罢了,百张一刀成规格售卖可就严格禁止了。

正清绮堂以此为购货条件,就是为将来各地专卖权限上考虑,这样才更便于统一管理,不然就像这种私下里加价行为,是品牌商家的大忌讳。

“你给李先生谈谈整个徽州行市情形,若能说通了他,或许给你们承运斋网开一面。”孙思邈指点到。

罗掌柜赶忙再次望向李之:“徽州各大商家曾联合起来找过正清绮堂,听说宣纸销售权限要办什么专卖权,不得其果后,那些人甚至找到了徽州府衙,高价请托办理此事也未成功,就形成了如今局面!不过可没人敢成刀向外出售,至多九十张、八十张的挡挡门面。据我所知,无人有能力、也不敢冒风险私下里大批量售出,都说李先生家里是堂堂明王府,说查办,就是徽州府刺史大人本人,将其拿下也是一句话的事!”

“你们承运斋呢?也几十张的出货?”李之此刻面无表情。

“哪里敢!再说咱们婺源县城是个小地方,有些贵族老爷也仅是八品九品级别,我们有这么多存货的话,他也买不起呀!倒是十张售出过,我们东家来了先生问他就是了,我也就是个看门的!”

“正清绮堂其他商品,你们这里可有得卖?”

“徽州有些商家也卖些鼻烟壶之类的小物件,像是正清绮堂出品的珠宝类,我仅听说在富贵人家流传过,均属于私下里的交易。动辄上千两银子的贵重物,整个徽州府也没有哪个商家有大批量进货能力,有零星摆放铺面的,也属于非卖品的镇店之宝了!”

“十色小笺呢?”

“这类精致纸签本店倒有售,但柜台上摆多少卖多少,根据正清绮堂规定,也均是拆开了卖的,成本的是不敢,但具体数量也不敢相瞒李先生,有多少也一抢而光,且都是些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们,你有货不卖,就赖在店里不肯走!”

“徽州也这样?”李之直感惊奇。

首节 上一节 365/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