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生意人 第294节

听闻之前经过的瞻远阁,也是李之的府邸,阿菲法公主提出来进去参观一下。

刚好李之身边人也没进入过,清绮就打开院门引入众人!

第三百一十三章 民间监察公派使

酒席上,因为各自意识到对方的不凡,两方均有刻意结交之意,所以酒桌上气氛还是相当融洽的。

老刘头对烹饪之道所研极深,自然知道正宗清真菜为何物,因而满满一桌子菜皆是他们可食用之物。

源自东方的美食,远比那等荒僻之地饮食要精细太多,便是那位一直不苟言笑的阿明,也是津津有味地大嚼不停。

原则上纯正穆斯林是绝少到异教徒家用餐的,无奈阿菲法公主一门心思想要与李之一家人交好,品性单纯的她,在发现了数不清超出认知事物后,就再也难抑被压制很久的少女天性。

因是在私人场合聚会,客人的几位女性就脱去了面纱,即使已经有所探知,李之还是被阿菲法公主惊人美貌震撼了一下。

不过由于庞啼更为仙灵绝色,他已有足够承受力,之前惊艳念头,也只是片刻即逝。

有两位翻译在,而且阿菲法公主、纳西尔汉话交流也没问题,气氛竟是一直都处在热烈当。

尤其是猴儿酒与葡萄酒的存在,又是一种超出老外们认知之物,一个个也是频繁往嘴里倾倒,好像生怕少喝了会吃亏一般。

这些客人们的性格,实际上就如同断崖山上的布日固德一样,一旦脾气相投,也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爽直人。

而据说出身草莽世家的离其,就对那位阿明脾性几乎格外相投,对方那名翻译,几乎就成为他们两人间专用传话人。

当然在李之事先提醒下,离其很是吹嘘了一番大唐修炼界,在他嘴里说出来,就认识不少宗师级别人物。

阿明一生足迹随军队几乎走遍了半个世界,自然不会轻易相信,直到离其很是神秘的要求其发誓不予外传,才告诉他,实际上李之身边就有两位宗师级别师叔,并答应明日里要阿明见上一面。

于是阿明算是彻底对离其信任了,因为不仅是大唐,宗师一级已经威胁到任何当权者的安全,所以不论哪一国家都会对其严加防范。

尽管阿明并未见到过一位宗师级别人物,但也知道此类人之所以大多避世不出的原因。

既然离其能将如此隐秘事告诉他,就说明仅是一面之缘的此人,是真的有意与自己结交。

李之一方如此不刻意隐藏实力的做法,就如同之前发生冲突时的口吐斩杀之意,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对方,他们不在意国家层面战争的发生,而是作为一名真正修炼者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突出他们个人做事的肆无忌惮,而原因就在于,他李之需要将生意做到阿拉伯帝国去。

但就像李之所讲的那样,一个来回,仅在路上就会浪费掉仅一年的时间,那么远的距离,自己生意扔在那里可是个问题。

只有通过更强大修炼者身份,来警告与他合作者,一旦对方做出不利于他产业之事,一定会在日后找上门去。

没有哪一人不惧怕被宗师级别修炼者惦记上,不能从官方层面遏制此人,那种潜在威慑力还是极可怕的。

而李之另一目的也是在警告对方,大唐地面上具有很多外人所不知的绝世高,想找这个国家的麻烦,总会产生一些顾虑。

客人们却是不知他心盘算,还以为李之这些人如同他们自己一样,爽直的如同没心没肺一般。

因此这些人都是很尽兴地谈笑风生与频频饮酒。

便是那位十五岁的阿菲法公主,此际也几乎要与清绮、瑜然、庞啼磕头拜把子了。

那种各个口味的猴儿酒,她叫嚷着要统统尝个遍,那可是四十几种口味,这种小孩子般的真性情,还是很合庞啼口味的。

即使她心性再比同龄人成熟,也不过相当于十五、六岁年龄段心智,十五岁的阿菲法公主,刚好处在她类似心境层面。

其间关铭与颛孙琴心来到,自从回到长安城,两个人还没怎么见过面,直到关铭忙完了几件案子,就把她接下山来。

关铭来此间的目的,主要还是通知一下各个案子的结案情形,抛开彼此间关心不谈,终归这几件事均与李之密切相关。

颛孙琴心本就与庞啼交好,因而很快就融入进去,关铭则拉着李之来到一旁。

“今明两日,那位广东节度使官李寅李万年就要赶回长安城,但我猜测,出于不想被你挖出更深层东西,靖王方面就会主动出帮你解决了他。而我这能代表朝廷监护此类事情的真实性,交到你上的率极低!”

像是怕李之想不通,关铭需要提前给他打个招呼,不然在关键档口,一旦李之因此而暴怒,很容易再惹是生非的。

他却没想到李之这样回答:“其实这个结果我已有预料到,只要靖王他背地里做的事,要比我们掌握的更多,就会竭力要求我回避此事!既然采兄那里能保证监护此事不出差错,那个南方商人也交给你了,眼看着大婚在即,我也不想再染血腥!”

关铭大喜,“那咱们之间可就是讲好了,放心吧,有我在,不会给你今后留下一丝隐患!”

“另两件案子呢?”

“潼临县县府一案实际上已算完结,参与者的知情人两个一人被斩,一人被废,剩余二人仅是长安城混混而已,他们已被关进了大牢。那个掉了胳膊之人,实际上也只能咬出武思来,既然你们之间有交易,此时就算盖棺定论了!”

“嗯,武思其实也无大恶,一样是奉命行事,其性质不同于李寅李万年,这个人心肠最是歹毒!”

“华清宫一事,属于官面上利益涉及,房泰廉及他下四人被你砍了头,余下之人也只是些跟随者,各有法办。那位武总管被贬为庶民,他的位置经过一番抢夺,最终落在李姓皇族里,算是比较圆满!”

“几件事里,我最不在意的就是华清宫,怎么办都好!武思那里可是让出了很多位置,有没有给我岳丈留一个?”

“不会少了郡王大人的!轩王府李龄的位子就是武思让出来,明王府、淞王府也各有斩获。我们家老爷子也给张旭挑了个位子,这小子马上就要走马上任了?”

“哈哈,张旭要去哪里?”

“从品上的常熟县尉,但为了照顾他爵位品阶,另给他安置了一个虚职,正六品上的金吾州长史。”

“这小子可得了意,小小年纪,转眼就成为一县的把!”

在李之的记忆里,这位获得皇帝封号的旷世书家,竟然生卒年及年寿均不详,仅能从与他交好的名流诗,知道他曾活动在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天宝年间,也就是12—56年。

他早年做过常熟县尉,而终止于从六品的金吾长史,他在职位上唯一载于史册的业绩,就是做县尉时遇到一位反复诉讼求判的老翁,而这老翁此举不过是贪求他书的判书。

自从李之来到此间,才知他出生年限,此时正是这位纯粹到极致、超越到极致的草圣人生初始阶段,在后来杜甫的《饮八仙》,唯有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是比肩而立的。

因此李之极为看重他的发展以及生存状态,早就决意一定要让此人此生过得更精彩些。

“我送给关老爷子的高度西凤酒酒瓶上,就是张旭的迹,老爷子是怎么评价的?”

正清绮堂出品西的高度酒,西凤酒字就出自于张旭之,为了这个,他才乐得前往凤阳县,回来时候很是在李之面前显摆了一番。

“老父亲说他意又有精进,关键在于他更懂得放达于天然,以纸为天地、以墨做风云,但对其妄作狂蹶之书以及性情颠逸还是屡有诟病,好在老爷子似乎比之以前有所宽松,谓之以看似无法度可循的任性狂放,应该是教化不来了!”

李之哈哈大笑,“等见到老爷子我也劝劝他,就别指望此人性子收敛了,不然他就再也写不出那种急雨旋风之势的草书来!当然,他上去望而生畏的狂放字义里,仍可见关鲁公自小传授给他的精微深邃的楷法造诣,正式以此为基础,才渐有此时的不断自由超越。”

“是的,正兄弟,你还真要记得此事,老爷子若认准某一件事,是很难再让他改变观念的,不过张旭这小子好像是个例外。”

首节 上一节 294/9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