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1270节

说完那知县当场请罪。

知县是从心底害怕的,林延潮虽说是离职,但好歹也曾是翰林储相,申时行的得意门生,他万一在朝堂上提及此事,那么自己的仕途也就完蛋了。

林延潮道:“我已是闲居之人,哪里可以过问地方上的事,只是我有一事不明,要请教府台与县台。”

尹应元道:“不敢当,学士大人要垂询的是,几日前在乡镇询问百姓朝廷拨付的赈灾粮,为何未至吧?”

林延潮道:“正是如此。我想尹府台仅是拜礼即送了一百两,但给老百姓那些钱粮,不至于如此吝啬吧。”

尹应元满脸羞愧,一旁的知县道:“学士,你误会我们府台了,他可是清官啊!”

“清官?那为何不发赈灾粮,府台难道不知道民间的老百姓都已是卖儿卖女了吗?”

面对林延潮的质问,尹应元仰天长叹道:“学士大人说得不错,一切都是都是尹某的责任,尹某这官当的一点意思也没有,与其如此,倒不如……”

林延潮道:“哦,尹府台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知县要说,却被尹应元拦住。

尹应元道:“不可以说否则……”

林延潮笑着道:“尹府台若在林某这里玩这些把戏,我看倒是不必了。”

尹应元与知县对视一眼。然后尹应元道:“林学士恕罪,不是我不肯直言,哎,学士当年也任过知府,考绩卓异为天下第一。那时林学士身后有阁老撑腰,又怎么知道我们如此小州府的难处呢?”

林延潮知道必是人事间的问题:“尹府台好歹也是方面官,还有什么人能为难你?”

尹应元道:“林学士有所不知,正是保定巡抚扣押了朝廷赈灾粮,说挪作军粮之用。其实也怪下官,去年本府受灾,结果粮饷下官就没有给齐,结果今年赈灾粮就被保定巡抚作为军粮强行征用大半,分到下官手中不到五分之一,下官数次至巡抚衙门分说,都被轰了回去。”

林延潮心想这倒也是一个官司,万一军粮不足造成士兵哗变,造成兵乱,那是比饥荒更严重的事。

“那就没什么别的办法吗?”

尹应元道:“巡抚已是请求朝廷调拨仓粮,但仓粮一直迟迟不到。故而下官想恳请学士帮忙,以学士在京里的人脉,调拨仓粮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林延潮道:“巡抚都调不来仓粮,林某又有什么余力,何况远水救了近火,就算漕粮运来,老百姓不知饿死多少了,所以还是巡抚立即放部分赈灾粮,或者从临近州府调粮。”

“临近州府早无粮可调,不过军中储粮至少有三个月以上,故而巡抚稍稍调粮是可以解燃眉之急的。听说中丞大人是元辅的同年,所以恳请学士替小人说说话。”

林延潮闻言不由掂量,这保定巡抚陆贺听说是个极不好说话的人。而且身为巡抚军政一把抓,自己身为外官,冒然想劝动他恐怕有些难了。

林延潮道:“我与陆中丞也没什么交情,但是我既身到此地,也不忍见百姓身受疾苦,就修书一封至陆中丞吧,不过请尹府台别抱太多期望就是。”

尹应元闻言大喜,然后道:“多谢学士,也还请学士不要在信里提下官的名字。”

林延潮对此也是理解,当日他就给保定巡抚写了一封信,他知道成功可能很小,但既然看到了,就一定要管到底就是,何况写信对他而言不过举手之劳,拔一毛而救百姓,大不了被拒绝而已。

而陆贺的回信也很快,此人仗着是官场前辈,居高临下说了一通话,大意就是林延潮什么都不懂,对于地方军政就不要指手画脚了。

林延潮被拒绝后,并没有感觉意外,就在他另想他法时,朝廷对他的任命已抵真定。

一千四十六章 储端

保定巡抚,由成化八年析置。

下辖真定、保定、河间、广平、顺德、大名六府

保定巡抚,却不驻保定,主要差事是备边,平日驻真定府,待防秋时移驻易州,春汛时暂移驻天津。

当今保定巡抚陆贺,职衔是右佥都御史,乃正四品官,与国子监祭酒一样须经过九卿会推,而不是经吏部授职。

陆贺是申时行的同年,乃嘉靖四十一年进士,资历自不用多说。

林延潮送信给他时,他正在天津驻防,看了信后不以为意。林延潮现在虽说是红人,但是以他的资历不一定要卖他的面子,所以随意写了一封信回了。

现在春讯已过,陆贺带着一千巡抚标兵从天津再移驻回真定府。

申时过后,陆贺到了地头,早在巡抚行台前等候的师爷,赞画立即迎了上来。

陆贺这一次回真定,既没有用任何巡抚仪仗,也没用坐轿子,而是与巡抚标兵混在一起骑马赶回。

陆贺是陕西人士,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他虽是文进士,但却有关西人的好勇斗狠之风,故在文臣中素有知兵之名,因此被保荐为保定巡抚,并非侥幸。

陆贺将马鞭丢给赞画,然后对一旁师爷道:“本院路经东门,敲了城门半天也没人应,你即可去查看看把守东门的把总是否擅离职守,若查实,就直接砍了!”

“是。”这名师爷当下带着巡抚标兵离去。

陆贺又道:“吩咐下去明日排衙,治下的总兵,副将,参将,游击一律不许缺了!谁若不来,以后也不用来参了。”

“谨遵中丞钧旨。”

陆贺边走边说,众随员们跟在身后,转眼已是到了辕门。

“城中最近如何?”

“大体还算是太平,真定府知府来过几次,讨要赈灾粮,都被我们打发了回去。近来袭扰地方的贼寇确实有些多了。”

陆贺闻言微微冷笑。

他与真定府知府虽都是正四品官,但论地位可是天差地别。

因为佥都御史京职,再往上一步就是侍郎,前任保定巡抚宋就是直接升任仓场侍郎,而今又成为户部尚书。

而知府要达到他这个位子,要么是继续外放路线,先按察司副使,然后是参政,最后才是佥都御史或是平级京卿。

要么就是京职路线,先调郎中,再升任平级京卿。

无论哪条路线,陆贺都不把尹应元放在眼底。

作为巡抚,陆贺手中可是有王命旗牌,军政一把抓。

“尹应元,实书生之见!老百姓乱了就是贼,贼杀的多了就是战功,这都是咱们的钱袋子,有什么好怕的?但若兵乱了,谁来镇压,让尹应元吗?这里不比塞外辽东,京畿重地咳嗽一声,都可以上抵天听。”

“本院既身为巡抚,当以地方安危为先,调一点粮是没有大碍,但万一仓粮迟迟不到怎么办?万一明天鞑子打过来怎么办?”

一名师爷道:“但林三元那边也有来信!”

首节 上一节 1270/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