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1200节

在林延潮那一科,如顾宪成,董嗣成这几位二甲头几名,方才授六部主事。

但新科进士,要在该部观政三年方才正式授职。

可是庶吉士一散馆就是实授的主事,由此可见这一科庶吉士起点有多高。

林延潮有听说当年叶向高,吴龙征在馆选时,要争取福建进士唯一一个入翰林院的名额。

叶向高是林延潮支持,吴龙征是沈一贯支持。

最后的结果是,林延潮将叶向高保送进了翰林院。

但没料到沈一贯,同样牛逼,居然打破只取一人的规矩,将吴龙征同样送进了翰林院。

当然最后这一次留馆,叶向高得授第一名,授予正七品编修之职。

而原先馆选第一,季道统却授了第八名,只是授予从七品检讨之职。

原本的大热姜应麟,更是散馆任了给事中。

众翰林们有点怀疑。

叶向高是林延潮同乡兼同案,而季道统则在之前翰林院院议里顶撞过林延潮,姜应麒则在同僚中对林延潮数度表示了不满。

有些人猜测,林延潮是不是借此机会公报私仇,打击不和己者。

事实上……他们没有猜错。

不过姜应麟上疏,最后被贬为典史却真心不关林延潮的事。

当林延潮走进检修厅时,史官们都是上前见礼。

扫视厅内,见气氛有些异样,林延潮不由问道:“今日馆课是什么?”

新任编修方从哲主动答道:“回禀学士,今日馆课是‘扶植国本疏’。”

所谓馆课,就是翰林院里教习庶吉士,新进不满三年的翰林的课程。

林延潮当年入翰林院,就头甲三人,翰林院也没有开设馆课这等待遇。

翰林院馆课都是以文章,诗词为主,但徐阶为庶吉士教习官后,主张馆课当以经世为重。

于是馆课一改虚浮之风,改为经世务实。如果说庶吉士是宰相的预备班,那么馆课就是预备班的课程,每月的馆课,庶吉士都要交一篇稿子写上心得。

这扶植国本疏,是历经四朝的大臣林俊写了一封奏疏。

这奏疏其实与立太子无关,乃是当年他上书宪宗,冒死弹劾权监梁芳的奏章。这篇奏章后被馆课收录,被视为翰林们必读的奏疏。

林延潮当下道:“也好,既是如此诸位之前是如何议的,不妨说一说,本学士也参详一二。”

说完值堂吏给林延潮搬来一张椅子,端来热茶,格外殷勤。

但是众翰林们却是一阵静默。

“怎么你们方才没有在议吗?”林延潮看去。

季道统出面答道:“启禀学士,姜给事已是被贬为典史了,而今国本不立,我等无心于馆课。”

果然不出所料,林延潮放下热茶问:“所以呢?”

季道统决然道:“所以我等愿打算联名上书,求天子宽赦姜给事,此事还请学士成全。”

林延潮肃然道:“季检讨,你上书言国本已是不妥了,还鼓动其他翰林,将以私意加于众论之上,可乎?”

季道统道:“启禀学士,何为众论?礼也!立嫡立长,礼也!吾又何尝将私意加于众论之上?当初林学士上天下为公疏,天下敬仰,但今日见来却是畏首畏尾,实是令学生失望。”

季道统自己上书不说,还倒打林延潮一耙。

林延潮失笑道:“季检讨,何为礼?”

“当年圣人游说天下诸侯,主张恢复周礼于世,礼制即能致天下太平,为何诸侯不听呢?秦王一统天下,不尊礼而尊王,然为何二世而亡?”

“季检讨能答否?”

季道统一时语塞。

林延潮正色道:“季道统与其争着上书言国本之事,倒不如以我此问为馆课,待学好后再论上疏不上疏吧!今日诸位就此论,当场缴篇文章来给本官过目,不写完不许退衙!”

说完林延潮放下热茶,起身离去。

众翰林们面面相窥,季道统忿忿地道:“林学士官当得越大,胆子越小,初心何在?”

“季兄,别说了,你看看姜兄他们上疏被贬的例子,学士大人这也是爱护我等。”叶向高言道。

方从哲也是在旁附和。

众翰林们当下史厅里乖乖的写文章。

日落前,众翰林们一一将文章交给林延潮过目,然后出院。

唐文献,季道统等不少翰林都是‘批法崇礼’,他本以为不和林延潮之见,但哪知文章递上时,林延潮没有批评,只是如实点评。

至于方从哲等翰林写了‘礼法并用’的,文章递上后,林延潮也没有表示称许。

这令众翰林们不由奇怪,摸不准林延潮的心思。

众人都在等,最后一人李廷机卷子批改完,然后一并出院,哪知道李廷机却迟迟没有出来。

屋内林延潮看完李廷机的卷子,然后抬起头看向对方,那么多翰林写的文章,最合自己心意不是方从哲,也不是叶向高,反而是自己这位半个同乡李廷机。

尽管还不那么准确,但以古人的认识来说已是很难得了。

李廷机是万历十一年的榜眼,众所周知那届的状元是朱国祚,此人其实是申时行开了后门取的。

所以李廷机在不少人心底,才是那一科真正的状元。

不过幸亏李廷机没取状元啊,因为他是乡试的解元,又是那一届会试的会元,若再中了一个状元,那不又是一个李三元。

首节 上一节 1200/1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