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明 第457节

这一回,杨震算是见识到了如今这个时代里官府办事效率有多么的拖沓了。

他是在九月下旬赶到的京城,并且立刻就在早朝会上将徐家的种种罪状给道了出来,随后天子便下旨彻查,并让三法司集体负责此事。

但然后……几个衙门对此就是一拖再拖,也不见他们寻找相关人等进行盘问,无论是徐家在京城的两兄弟,还是直接揭发此事的杨震,都未曾去过刑部等衙门。这期间,杨震也曾叫人过去打听,而他们给出的回复是证据尚在验查中,而且人证未到,兹事体大,不好随意开审。

对此,杨震也就认了,并没有任何的反对意思。但在胡戈等人押着那些倭人和漕帮之人,于十月之后赶到京城,并由锦衣卫将他们送到了刑部后,那几处法司衙门却依然没什么动静,这都过去足有半来个月了,他们却压根好像没准备审理这案子一般。

显然,这是朝中官员想帮徐家脱罪的手段了。因为事情极其严重,这些朝廷官员在明面上自然是不好为徐家开脱说话的,那就只能用些暗地里的手段,而这其中,拖字诀显然是相当有效的一招。

有人会觉得不解,这案子影响如此之大,满天下的人都知道徐家犯海禁和通倭了,而且还派人截杀奉旨钦差,这些罪状岂是这么拖上一段时日就能洗清的?对此,杨震有他自己的看法,显然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让这事尽量减小影响,当民间舆论对此事降温之后,他们能为徐家做的事情就变得容易起来了。另外,时间拖得越久,徐家也越能尽快想出妥善的应对之法来,虽然这一点未必成真,但拖一拖总是好的。

杨震可不希望他们这种维护徐家的行径可以成功,不然他在江南的这番作为岂不白费了?于是在看到三法司久久没有任何回应之后,他终于坐不住了,在十月十二这天带了人亲自赶到了刑部衙门。

看到锦衣卫镇抚虎着脸突然而来,刑部上下那些知道是怎么回事的官吏们都显得有些畏缩与尴尬,见了面也只是行了个礼,问个好,便都闪了出去。杨震几人在偏厅等了有一会儿后,才见到侍郎翁汝言带着有些勉强地笑容赶了过来:“杨镇抚,这是什么风把您给吹到咱们刑部衙门来了?敢问您可是有什么案子需要和咱们接洽么?”

杨震的目光先是定定地在翁侍郎的脸上停留了好一会儿,直看得他浑身不自在后,才嘿笑道:“本官可不敢把案子交给你们刑部哪。”

“杨大人这话是何意?”翁汝言一愣,随口问道。

“这不明摆着么?你们连陛下的旨意都能阳奉阴违,我这么个锦衣卫镇抚的案子你们自然更不会当回事了。”

“杨大人,你这话可就太言重了,请恕本官难以接受,也难以明白。”听出杨震话里的不善,翁汝言的面色也沉了下来。

“怎么,翁大人还想否认么?我来问你,之前陛下让你们三法司共审徐家一事,这都有多少日子了,怎么也不见你们有所动作哪?如此大事你们都不加理会,更别提其他案子了。”杨震也没心思跟他们兜圈子,开口就直奔主题而去。

翁汝言没想到杨震如此直接,顿时就有些张口结舌了。在官场上即便是关系敌对的双方,除非到了不死不休的时候,无论说话做事都会留一些情面,不会将事情做死的。可杨震倒好,说话如此夹枪带棒,完全把对方的回旋余地都给堵死了,这种风格还真叫翁汝言有些招架不了。

直愣了有一阵后,他才苦笑道:“原来杨镇抚因此事来的这儿,这一事拖延至今,确实是我们有些差错。不过,这事毕竟事关重大,罪行极重不说,而且牵涉到的人还是前首辅,我们也不敢不慎重以待哪。另外,咱们刑部和都察院、大理寺之间又要互相商量了来办,所以便拖延了些时日,还望杨镇抚你能够理解。”

听对方绕着圈子打着官腔,杨震的眉头就不觉皱得更紧了,脸上的冷笑也更浓了几分:“是么?翁大人这是在欺我不知三司会审么?之前,我也是经历过三司会审的,但那时候,可不过几日便能成事了,怎么到了今日,却又多了些难处来呢?”

“这个……毕竟案子之间多有区别,而且此番还涉及到倭人的口供,咱们这儿少有人懂得倭语的,故而自然就要多花些时间了。毕竟事关重大,我们都得小心些才是啊。”虽然心下不快,但翁汝言还是奈着性子和杨震解释道。

不过杨震却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只见他盯着对方的双眼:“是么?那我倒要问一句,到了今日也过了有大半个月了,却不知你们已经掌握了多少徐家的确切罪证,又准备在什么时候开审定罪呢?”

“杨镇抚!”翁汝言终于恼了,声音也不觉大了起来:“这案子乃是陛下交给我们三法司审理的,就不需要你来置喙了吧?当咱们三处衙门觉着时机成熟,自然会审理,无需你来越俎代庖地关心。”

这话一说,站在杨震身后的胡戈眼中便闪过了一丝怒意,忍不住便把手搭在了腰间的佩刀上。不过面对这一举动,翁侍郎却并没有任何畏惧的表现,只是冷笑地看着两人,继续道:“我刑部问案向来秉公而行,断然不会因为某人的强逼而草率定人之罪的。无论他是高官,还是百姓,都是一般无二。”

“好,说得好!”杨震面对对方的直言顶撞不但没有恼怒,反而鼓起了掌来:“若翁侍郎这番话是出自真心的,那我倒是放心了。而且,我也希望翁大人你们确实会对此事秉公而断,不然我们锦衣卫是干什么的,你们想必应该很清楚,我可不希望因此请你们去诏狱说话哪。”

“你……”听出杨震话语里的威胁之意,让翁汝言的面色再次一变,却又有些发作不得。

“反正一句话,这案子是我们锦衣卫查出来的,就断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我们会一直盯着它,谁要是想做什么手脚,就别怪我们不讲情面。言尽于此,还望你们好自为之。”在丢下这么一句威胁意味十足的话后,杨震这才起身告辞。

看着杨震他们离开的背影,翁侍郎的面上阴晴不定,却不知是该怒好,还是该忧好了。直愣了好一阵子后,他才转了出去,随后便来到了尚书大人的公廨前,叩门求见。

“进来吧。”一听是他,正在里面翻看公文的新任刑部尚书吴百朋放下了手上的事情,很是关心地看向了这位下属:“怎么样,那杨震被打发走了?”

翁汝言一声苦笑:“这位杨镇抚可不好打发哪。”说着,便把自己和杨震见面后的对话内容给道了出来,末了苦着脸道:“他显然疑心到咱们要帮徐家了,所以此番是来做个威胁的。而就下官看来,他所说的也是实情,他们锦衣卫如今可是在各大衙门里都广布眼线哪,一旦真叫他抓住了什么把柄,可就够咱们麻烦的了。”

“哎,这事还真有些难办了。一边是徐老大人和张阁老的面子,一边则是锦衣卫,我们是谁都得罪不起哪。”吴百朋的眉心此刻已拧成了一个疙瘩,不断地唉声叹气,想着自己怎么就这么倒霉,刚一到任就接了这么个烫手山芋。

而翁汝言一听他这话,也是一愣:“这事还与张阁老有所关联么?他也有知会过什么么?”

“这个倒是没有?不过张阁老乃是徐老大人的弟子,是徐老大人一手栽培起来的。你说他会不顾念恩情而任由徐家被定罪么?虽然他没有开这个口,但其中的意思,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而且,我还听说之前徐璠和徐琨兄弟两个去了张府拜见,张阁老也亲自接见了他们。你说,若是张阁老无意维护他们,会在这等敏感时期见他们么?”

“那咱们就卖张阁老面子,把这案子继续拖下去,直拖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若是今日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在看来,此事可就没这么容易了。杨震不但手上有锦衣卫权力不小,而且还深得天子信赖,此案也曾是天子命他去查的,你说我们这么拖着,天子会无动于衷么?”

这一下,翁汝言算是彻底没话说了,只能陪着上司一起叹息,一起为难。好在,他们知道这事也不光只是他们刑部一家为难,其他两处法司衙门也是一般的为难。

正在这时候,一名书吏小心翼翼地来到了门前,跟两人道:“大人,这儿来了一份松江的急信……”

“嗯?拿来我看看。”一听是松江的,吴百朋的心里就是一动,赶紧伸手道。

在打开那封信,快速地浏览了一遍后,他原来脸上的为难之色顿时一扫而空:“真是老天保佑哪,事情总算有个着落了。”

第六百四十五章 会审突变(上)

在杨震想来,即便自己这次已把话彻底说开了,也给了刑部以不小的压力,但想叫他们乖乖就范,立刻就做出回应,甚至是开审徐家一案也不太现实,他们怎么的,也得再拖上个几天时间才是。

可事实却出乎了他的预料,就在他找上刑部的次日,一道文书就被刑部送到了锦衣卫里,上面写得明明白白,三司会审徐家一案,将会在两日之后,也就是十月十五日这天在刑部正堂举行,到时还请杨震当堂作证。

若非这份文书底下并排印着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三处衙门的印鉴,杨震都要怀疑这是有人伪造的了。可无论是问那送公文来的官吏,还是反复验看这份文书,杨震却连半点问题都没找出来。

“这是怎么回事?他们之前不是一直在拖么?怎么突然就转性了,居然这就要开审?”夏凯等几名杨震的亲信手下也在看了这份文书后有些疑惑地说道。

沈言则在一番沉吟后道:“这总比他们没有任何表示要好,至少是把事情起个头了。不过大人,就下官看来,他们突然改变主意,一定另有内情,我们必须有所防范才是。”

倒是蔡鹰扬对此很不以为然:“这案子人证物证俱全,难道他们还能睁着眼说瞎话为徐家那些家伙开脱不成?就算他们有这心思,怕也没这本事吧!”

杨震静静地听着手下人等的议论,半晌之后才道:“你们说的都有些道理,反正就是得去看看他们会怎么做而已。只要我在,谅他们也做不了什么手脚。对了,之前叫你们盯着那些与徐家关系颇深官员的动静,可有什么发现么?”

一直以来主管着密探方面事宜宋广赶紧回道:“这些日子里,虽然有部分官员互相串联,但因为兹事体大,他们也没敢有太大动作,也没见他们去那三法司衙门的官员那儿走动说情。另外,张阁老那儿,除了徐璠兄弟两个去过一次后,就没有和徐家关系紧密之人进过门了——虽然有不少人前去拜见,却都被挡在了门外不得见张阁老的面。”

“哦?看来张阁老还真是大公无私得很哪,连这点人情都不肯卖吗?”杨震有些奇怪地道。

“他应该是怕朝中物议吧。”沈言猜测着道:“如今这个节骨眼上,是个人都会猜测到他张阁老的身上,瓜田李下的,能不搀和进去,他总是想置身事外的。毕竟这些年来,张阁老虽然权力甚大,诸事顺遂,可明里暗里还是有不少敌人的。”

杨震满意地一点头:“想来应该就是如此了。看这情况,这次三法司决定开审似乎也与他没有太大联系了,那他们又是打的什么主意……”一顿之后,他又笑了起来:“算了,这些事情总是猜不透的,就不猜他了。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他们敢为徐家开脱,我是一定会与他们争到底的!”

“我等也愿追随大人,与他们一争到底!”一众手下也附和地应道。

杨震见状不觉哈哈一笑:“好,有各位如此态度,何愁此事不能依着咱们的心思来!”

话虽是这么说的,但真到了三司会审的这一天,来到刑部正堂准备听审时,杨震心里依然带了一丝忐忑。对未知事物的忐忑,总是存在的。

可这次三司会审的一切进程却又叫杨震说不出任何毛病来,当着他这个锦衣卫镇抚,以及宫里派来听审的某位太监的面,几位主审官员半点不漏地将之前杨震在朝会上对徐家的三桩控诉——坏海禁、通倭以及截杀钦差的罪名一一罗列而出,也没有半点为他们开脱的意思。

这还不算,随后,他们又拿出了最前缺少的人证供词,不但把严环等扬州漕帮的人给带上堂来问话,还把那些个被俘倭人都给带上了堂来,对他们进行了一番盘问,也是将罪行直指徐家。

随后,几位官员又客气地问了一直坐在旁边听审的杨震,问他对此可还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一切看着都是那么的顺利,罪名也已完全定了下来,对此,杨震自然没有任何意见了,只能道一句事实确实如此。但同时,他的心里反而更不踏实了。

首节 上一节 457/7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