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明 第196节

似乎是感受到了杨震望向自己的目光,正欢快而忙碌地包着饺子的张静云动作突然就是一顿,随即转身既带着些欢喜,又难免有点羞涩地冲杨震甜甜一笑:“你起来啦?再耐心等一下,很快就能吃饺子了。”

看着眼前这个已换上翠色比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娇俏的女子,杨震一时竟有些愣了。如果说刚才的那一幕让他产生了家的温馨,那么这一声招呼,就更让他觉着自己就是在家里了,而张静云,便是……

想到这儿,杨震的脸上也挂上了淡淡的微笑:“昨天晚上还一起守了岁,你却这么早起来做饭了,真是辛苦你了。”

“没什么,大早上的就有人放起了鞭炮,躺着也睡不着,就索性起来了。”张静云赶紧像是辩解般地说道,至于她为什么这么急着给出这么个解释,就得问她的内心了。

感觉到一种别样暧昧的情绪在两人之间弥漫开来,杨震反倒有些不知说什么才好了,两人只是相顾无言,好像有千言万语,又好像是什么话都不必说,只一个眼神的交流就已足够。

“啊呀……”因为和杨震以目光交流得太过投入,张静云浑然忘了身后大锅里正烧着煮饺子的水,此时水沸腾起来,还溅了少许在她的手上,这才让她从某种情愫中突然回过神来。

同样醒过神来的是杨震,在面对无数敌人与刀枪都不会皱一下眉头,即使身上受伤也不会变一下脸色的杨震此时却有些急了,赶紧抢上一步,捧起张静云被水溅到的手就问道:“怎么样,伤得可重吗?”

被自己心仪之人如此呵护问候,张静云自然是又羞又喜,虽然手上有些火辣辣的疼,但被杨震一捧,她就什么痛都感觉不出来了,只是在那羞怯地一摇头:“没……没什么,不痛。”口中说着话,手却没有从杨震的掌握里抽出来,任由他就这么握着。

在仔细查看了一下张静云那白净细腻的小手片刻,确信没什么伤后,杨震才放心地松手:“你呀,做事怎的还是如此毛躁,就和当初我与你初遇在船上一般。”

“哼,那时候我很毛躁吗?”张静云皱了皱鼻子,很不以为然地道,同时也回忆起了在运河上初遇杨震的事情来。那时候他是那么的可恶,一眼就瞧出了自己是女儿家的身份,还居然给点破了。还有,他杀人的样子也好凶好可怕,却不知怎的,这么个凶巴巴的家伙就走进了自己的心里。

杨震呵呵一笑:“那是当然了,不然我又怎么可能一眼就看出你是女扮男装呢?别看你一副小道士的装束,可在我眼里却是破绽百出。”

“好啦,就知道你眼尖,本事大,行了吧!”张静云哼了一声,满是少女的娇憨意味。随即,却又一惊一乍地再次叫了一声,同时很干脆地从杨震手里抽出了自己的小手,迅速转回到锅台前,口里还埋怨着:“都怨你,都让我差点忘了还要煮饺子呢。要是水烧干了,你又要笑话我了。”

“哈哈……”她的埋怨换来的是杨震的又一阵爽朗的笑声。随后在张静云再次发嗔之前,他已很是机警地撤到另一边打水洗漱去了。

待杨震洗漱完毕,又稍稍活动了下筋骨后,张静云便把一大碗饺子端到了他的面前。杨震赶紧伸手接过,夹起一只放到嘴里轻轻一咬,只觉一股鲜香从破开的饺子皮里透了出来,瞬间弥漫,让人迷醉。

别看张静云所包的饺子长得和别处一样,其实却是大有乾坤的。这皮是她以多年练功的经验所擀制,柔韧适口,这馅更是混合了之前采买的猪、羊、鱼等数样肉类,再混合了一些其他菜蔬,鲜味可不是寻常饺子能比得上的。当然,这么美味的饺子其价值也非寻常百姓享用得起的,只有杨震这样有好几万两银子打底的人才敢如此浪费。

“怎么样,好吃吗?”见杨震吃了一只饺子后突然就顿住了,张静云忍不住就有些紧张起来。当你在乎一个人时,自己表现得是否足够好就变得极其敏感了。

杨震将这只鲜香的饺子咀嚼后吞落肚,才一脸满足地摇头道:“说实在的,这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就是给皇帝吃的御膳都没这么好吃。”

张静云听了这话心下自然大为欢喜,没有什么比得到心上人的夸赞更叫人高兴了,但口里还是忍不住道:“哼,你这话一听就不老实,你一个做侍卫的怎么可能吃过皇帝的御膳呢?”

“这你就不懂了……”杨震说着又夹起一只饺子放口里大嚼起来:“宫里的饭菜几乎全叫御膳,只是皇帝吃的更精致些而已,所以我在宫里也是天天用御膳的。”

“哦。”张静云并不知道这完全是杨震在吹牛,她也没进过宫,自然不知道事实到底是怎样的,见杨震说得认真,便也就信了。

“你也别光顾着看我吃啊,赶紧也盛一碗,不然我都不好意思了。”杨震这才反应过来,人家姑娘自己还没吃呢。

被杨震这一提醒,张静云才想到自己,赶紧也盛了一碗饺子,和杨震一起在院中的小方桌上慢慢吃了起来。当她吃了半碗时,突然本来还很开心的神情就变了,不但眼圈有些泛红,甚至都有些泪花在眼眶中打起转来。

杨震一见,不觉也大为紧张:“静云,你这是怎么了?刚才还好好的,怎的一转眼就这样了?”心里不觉嘀咕着,不是她大姨妈来了吧?当然,这话放后世还好说,在这个年代却是不能乱开玩笑的。

张静云望着面前的半碗饺子,沉默半晌才吸了吸鼻子道:“我想起爷爷了,他老人家是最喜欢吃我做的饺子的,每次都能吃上两碗还不够呢。可现在,我在这儿包饺子吃,却不知道他老人家现在怎么样了……”

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张静云一直都追随在她爷爷身边多年,现在骤然分离,又是大年初一这个应该是举家团聚的日子,自然会让她心生念想了。

对此,杨震能做的只有小声安慰张静云,说张道人一定会平平安安的,现在说不定也在哪儿吃着饺子,想着自己的孙女呢。好一番口舌之后,张静云才终于好转过来,又吸吸鼻子道:“谢谢你……刚才让你见笑了。”

“这算的什么话,我怎么会笑你呢?别说是你了,就是我也会时常想起自己的亲人……”说到这儿,杨震心情也是一黯,其实自己真正的亲人,无论前世今生,现在都只有杨晨一个了,而且还不是最完整的亲人。前世他的父母早亡,不然他也不会当雇佣军,过刀头舔血的生活;今生,本来他有一个很是照顾他,爱护他的兄长,可惜在那一场夺地风波之中,杨晨早已换了人……

好在杨震很是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又知道这时候不能再感染了身边的女子,便很快收敛了心情,笑着转移话题:“对了,我一直都没有向你打听,张道长到底是什么来历?他这次为何会去广西苗地?”

张静云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果然暂时忘记了对爷爷的思念之情,努力回忆了一下后摇头道:“我自幼就随着爷爷在各地游走,还真没问过他咱们的来历呢。不过,许多地方的人都认得爷爷,也对他很客气就是了。至于他这回为什么去苗疆,他也没有告诉过我,之前只说是要去了结一段几十年的恩怨……”

“是吗?想不到张道长也是个有着很多故事的传奇人物哪。看来以后再和他见面,我得好好问问他了。”

“哼,你觉着你问爷爷就会说吗?”

“我问他未必肯说,但要是你帮我一起问,想必他看在自己孙女儿的份上就会回答了。”

“我为什么要帮你?”

“难道你会不帮我吗?”

“哼,懒得理你!”

一对年轻人就这样在大年初一早晨的阳光下一面亲昵地斗着嘴,一面吃着饺子,过着对他们来说很是难得的温馨闲暇时光。

而在离北京数千里之遥的某处山地,一身风尘仆仆的张道人正将一封信交给一人,然后毅然决然地重新上路,朝着那个命运的终点而去。他的脸上,无喜无悲……

第二百七十章 正月十五是元宵

与美人共处温柔乡中固然叫人愉悦,但这终究不可能成为一个男人生活中的全部,杨震更不可能一直就与张静云待在这小小的院落之中,而不理会外头的世界。而且,世情也由不得他一直待在家中,即便是过年期间,该有的交际应酬还是免不了的。

国人自古以来都喜欢讲个人情世故,身在官场里的人就更甚了。而过年期间,又是相互表达善意,攀扯交情的最佳机会,所以在京的官员们早就习惯了正月里走访上司同僚,问候乃至送礼的习惯,好像非如此新的一年双方就会成为敌人一般。

不过一些身份稍高的官员此刻便也会遇到一些麻烦,因为那些想要与他们攀扯关系的下属和亲友都会集中在一段日子里上门,这就让他们难以应付接待,何况他们自己有时也要出门去给身份更高的官员拜年,就更不可能应付客人了。

所以渐渐地,官场之上就有了一个全新的玩法规矩,过年期间拜会官员一般只需要投递一份拜帖即可,这样就当是你已给上司拜过年了,此所谓望门投帖者也。如此一来,就大大节省了拜年和被拜者的时间,关系一般,只为了拜年而拜年的人,更只需要派出家中管事,将帖子投到各家早已准备下的箱子里,就算是完成了任务。

已在大明官场上混了两年的杨震自然也明白这个游戏规则,所以在初二之后,他便早早地将自己的拜帖投到刘守有、薛炎以及冯保这三个与他关系极为密切的上司府上。而以这三位的身份地位,此刻也不可能有空理会他这么个小小的宫廷侍卫。

之后杨震需要走访的人,就不再需要如此了,这些人家还没有门庭若市到让杨震连见上一面的机会都没有。初三这天,杨震就再次回转到了唐枫所住的那处院落,跟看着明显沉默了许多的唐千户拜了年。

对于杨震突然被调往皇宫,唐枫也觉得有些措手不及。本来还指望着他能在锦衣卫衙门里帮自己做些什么呢,现在却只能放弃。所以这次见到杨震,唐枫便没有再提什么联手对抗刘守有他们的事情,只是纯粹地论了论友情。

而在杨震到来不久,邓亭他们也都先后上门来了。即便他们此时早已分处京城各处,但对唐枫还是相当尊敬的,这回过年得了空,自然就想到来拜会一下这位老上司了。

几个多日未见的旧同僚再聚首,自然难免要痛饮一番,杨震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灌了一气酒,待迈着醉步回到家中,就一头栽倒床上酣然睡去。

之后,杨震又分别拜望了同属禁军侍卫的其他那些同僚,随后又回了一趟棋盘街的百户所,和莫冲等旧下属也聚了一次。直到临近元宵节,眼看着这个年是要彻底过完了,才终于消停下来。

对后世来说,正月十五元宵节并不算什么大节日,再加上刚过春节,大吃大喝大玩大闹之后的这个节日便很容易被人忽略。可对几百年前的明朝百姓来说,相比除夕过年,这个元宵节才是他们狂欢的日子,而这在京城尤其如此。

过年更多是礼仪性质的,人们需要相互走动,需要给祖宗上供祭祀,往往一番忙碌下来自己倒还饿着肚子。然后就是一眼看不到头的与亲朋好友的联络走动,其实真论起来过个年却是比平常更忙更累的,只是吃的比平时好了不少。

而元宵节则不同,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欢乐的节日。在这三天——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无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会走出家门,到街上去与不认识的人一起狂欢,欣赏那些或由个人,或由官府所扎造的各式花灯,甚至青年男女在此还能邂逅出一段佳话来。不然,也不会有传颂千古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

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三日三夜的狂欢里,整个京城是不设宵禁的。要知道,身为京城天子脚下,北京城的治安管理一向是极其严格的,到了晚间若没有衙门签署的相关文件,无论是谁,在夜间外出都是犯禁之举,轻了难免挨顿板子,重了,则有牢狱之灾。而这三天夜里,却是人人即可上街,通宵达旦。

对于京城元宵节有多热闹,张静云早在那些邻居的口中听过无数遍了,之前也无数次在杨震的耳边提醒着,要和他两个一起去逛逛。看着她那期盼的小眼神,再想到之前把她一个留在这儿没好好照顾,这次过年还有多半日子在外应酬,杨震在歉意之下自然就一口答应了这个请求。

但或许是好事多磨吧,十四这天,杨震又被莫冲几个给叫了去喝酒,直到天擦黑了才回来,而此时的他已醉醺醺的,这让本来满心期待的张静云好不失望,她总不能拖着脚步踉跄的杨震硬去外面观灯吧。

首节 上一节 196/73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