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282节

郑芝龙自然知道这是崇祯帝朱由检想扶植起顾三麻子好制衡他,毕竟顾三麻子这种没有根基的人更容易效忠朝廷。

而朝廷一旦扶植起顾三麻子后,即大明海军已经可以压制甚至是碾压自己郑氏集团时,便是郑氏集团的所有特权消失之时。

而现在郑芝龙已经尝到了作大明最强海军而被朝廷在税赋与政治的优待滋味,自然不愿意看见顾三麻子崛起。

即便大明海军要崛起,他也希望是自己的亲信掌控大明海军,因而他开始暗自怂恿在大明海军内部担任要职的两个兄弟和自己儿子趁机拉拢海军军官生,培养自己在大明海军内部的郑家势力。

而刘孔昭则也暗嘱托顾三麻子在军营培养自己的势力,以此抗衡郑氏集团。

但偏偏郑芝龙之子郑成功不是一个那么听话的孩子。

其实在原本历史的郑成功便不是一个唯父亲之命是从的人,如今在这个时代在接受了各种教育后,再加在近卫军又待了一年多时间,对朱由检有种不同于其父亲的忠诚。

因而,在接到自己父亲的人传达的嘱托后,他果断选择觐见了朱由检,将郑芝龙插手大明海军之事告知给了朱由检。

朱由检得知后立即派人申斥了郑芝龙一顿,明谕郑芝龙不得暗培植自己的势力,否则将会将郑家人全部剔除大明海军。

现在的郑芝龙还真不想自己家的人离开大明海军,因而也只能接受朱由检的申斥,而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嘱托自己的兄弟儿子在大明海军培植势力。

郑芝龙本人也是着实气得不行,他从来没想到自己的亲儿子会摆自己一道,使得整个朝廷都对郑家提高了警惕。

“大忠在前,孝义在后,你这件事做的很好,既是为保大明江山社稷,也是保你父亲一生名节,令尊有你这样的儿子当是他的福气”。

朱由检很是满意地夸赞了郑成功一番,而郑成功五味杂陈的心此时也更加坚定了不少:“谨遵陛下圣训,微臣首先是大明之臣,近卫军之天子亲军,然后才是郑氏之子!”

目前,朱由检和郑家的关系很微妙复杂,而这个微妙复杂的具体体现体现在郑成功身。

郑成功既有对朝廷的忠也有对郑氏家族的孝,在朝廷和郑氏集团还未出现激化的矛盾之前,郑成功还能很好处在两者之间,扮演一个既忠且孝的完人。

郑氏集团的情况先述至此。

自揆一等荷兰殖民者战俘押送至南京后便被一直押解在刑部大佬等候裁决。

在以往历史,战俘肯定是要被直接处决的,年幼者或可被阉割直接变成内宦。

但现在朱由检则不打算这样处理,他晓谕刑部将这些战俘分别进行审讯,查问明白其本人在东番岛有没有欺压汉人百姓,若有则问其轻重,若没有则只判二十年徒刑,以罪其从敌之过。

若有且重者则判处一百年徒刑,若无且轻者则判处五十年徒刑。

朱由检这样做自然不是要宽宥他们而是要榨尽他们的劳动力,命令他们在造船厂和军械所服役,有技术在身者继续为大明制造各种机械,无技术者则充当苦役,若能立功者则可以减刑或提高一点待遇。

揆一这种荷兰的见习长官则自然是要被判处一百年徒刑的。

而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设备也被大量重新应用在了军械所与芷江造船厂,甚至还有制镜的设备,填补了大明在制镜工业方面的空缺。

其实,究竟怎么样才算是一个工业国家,朱由检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在他看来或许当大明有一天主要的国民经济是以工业为主的时候,大明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工业国家。

而现在的大明,农业依旧占据主要地位,因而算不工业化国家。

不过大明的工业现在的确已开始取得重大发展,大明军械所的体系日益趋于完善,从火炮到火枪再到非常规武器以及基础的重工业都有建立专门的研制与生产部门,而在理论建设也有大明工程院和大明科学院。

而轻工业方面,自从韩氏纺纱机出现后,纺纱机已不断改进,已利用水力驱动方式增进了纺纱工业发展。

魏国公徐爵已开始正式建立了生产玻璃的作坊,而锦衣卫都指挥使同知李若琏和驸马都尉巩永固也在养清客开始民用工业产品的研制和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

但这些很多都是朱由检的促使才产生的,大明的工业化还没进入一个主动的进化过程,人们还没以普遍意识到工业是可以赚取更多利润与财富的。

朱由检觉得在崇祯二十年后开始,要想大明进一步进入工业化,得必须让大明有一个从自然科学理论研究到应用研制与产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与生态系统。

但现在朱由检还没有精力去想办法如何加快这一现象的出现,因为他还得随时关注着满清的再次南下与西南的边事。

在六月五日这一天,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匆匆跑了来:

“陛下,刚刚收到来自四川的消息,张献忠已于崇祯十九年下半年发动南征攻势,现已攻下嘉定府县、重庆綦江;另外川东总兵官曾英战死,川南总兵杨展退守遵义,而在崇祯今年三月,遵义便也已失守,东川与乌蒙两府也相继失陷,贼兵兵峰直指云南曲靖!”

334.第334章 如何应对张献忠与满清

朱由检不由得愣住了神,他虽然早已预料张献忠有图谋云贵之嫌,但在此刻突然听闻大明在云南四川边界处所控制的几个州府已相继失守时,还是颇为惊愕。!

“朕不是早已晓谕王应熊与樊一蘅,不可轻敌,命其警防张献忠部挥师主力南下意图川南云贵等地,为何还是这么快失守这么多地盘?”

朱由检问了一句。

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停顿了一下,对于崇祯帝朱由检的话,他一时还真答不来。

虽说锦衣卫在朱由检充足的资金供应下,已发展很多成员,从南洋到西南乃至漠北都已有锦衣卫的探子。

但云贵川这种地处帝国西陲的地带,即便获得了情报要将详细的情报传递进京也依旧需要发费些时日。

有时候隔数月甚至一年半载才知道战事也不是很稀的事。

而现在朱由检要问吴孟明为何在这么快的时间里损失如此多的州府,吴孟明虽是锦衣卫都指挥使,却也还没得到更多详细的情报,因而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过了四五日,兵部也得到了来自云南的详细战报,兵部尚书马士英向朱由检做了禀报:

“陛下,据悉,退守遵义的官军虽早已做了准备,但奈何这流贼张献忠部战力十分强悍,其尤以李定国最为善战,直接抄山路袭东川府,致使乌蒙、东川两府数县之防线皆溃败。”

“李定国?”

朱由检不由得感到有些头疼,他自然知道李定国在明末是何许人物。

明末尤其是南明史最杰出的汉人将领,也是大明王朝最后一颗闪耀的将星。

但现在的李定国依旧还是张献忠的部将,而且因为满清主力在崇祯十八年遭受到大明近卫军的沉重打击,使得如今的张献忠部在四川没有像原来历史那样遭受到建奴的打击。

也没有如原本历史的发展一样,因为张献忠的箭而亡,而促使孙可望、李定国等张献忠余部投附大明。

“既然是李定国,那此事也不足为了,只可惜如今还不能为朕所用!”

朱由检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便拍桌而起:“传谕,大元帅府议事!”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今张献忠既然已兵临云南府昆明城,朱由检自然也不能再等闲视之,只能召集大元帅府的官员商议调兵救援云贵之事。

“张献忠大军南征云贵,蓄谋已久,从其入川后便开始厉兵秣马,囤积粮草,突然进攻川南,且势如破竹也是在情理之,官军之不敌在于兵少将弱,且无令出多门,无人统辖,以御强敌,因而微臣建议当明确总督樊一蘅与督师王应熊的所属关系,或者择一重臣统领两地兵马,协调粮草,增援精兵,处处设防,方能挫败流贼攻势。”

秦良玉这么一说,其余官员皆颔首点了点头。

首节 上一节 282/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