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143节

“领旨!”刘芳亮占了出来。

“各军总督随军而行,与总兵共同分配兵力部署,于驻地务必严加训练,随时准备应战建奴!”

朱由检将近卫军第一二三军依旧按原计划分配于山东、淮扬、江南,以此为三道防御纵深为将来抵抗建奴南下做准备。

接着,朱由检又命道:“命黄得功、袁继咸部总制南昌、九江、安庆、庐州、寿州防务,若能挡住左良玉部六个月,朕封他黄得功公爵,袁继咸加授三孤,若能挡住一年,黄得功可封王爵,袁继咸加授三公!两人务必竭尽全力,抗击逆贼,朕允许他们于非常时机扩充兵马,钱粮可地于江西、湖广官府征用,但务必严守军纪,不得扰民!”

群臣听了不由得大为骇然,以王爵和三公之位激励黄得功和袁继咸这恩德不可谓不重,大明武官受王爵,只有开国几位国公死后所得,官授三公者,也大多都只是死后所封,可见朱由检为激励二人下了多大的决心。

当然,群臣也不知道这两人能不能挡住左良玉,有没有希望得到如此高规格的封赏。

“为防止郑氏集团突然倒戈,命高杰部调入浙江仙霞关、衢州、杭州、舟山一带!严控南直隶南路!”

朱由检说完后便将大手一挥:“拟旨吧,至此国难之时,诸位当尽心竭力,全力卫国,现总战略已定,之前有不同意见者自当摒弃,同心协力完成这一部署,马士英,你作为兵部尚书,粮草囤积和运输务必准备妥当,史可法,作为总装备处负责人,务必照会军械所加紧赶制急需的军械!”

“臣等领旨!”

在场的官员都同声回了一句,具体细节,朱由检则交由李邦华与马士英、史可法三人共同决议。

当下正值正月旬,朱由检与大元帅府的官员连元宵节都抛在了脑后,一道道军令从大元帅府发了出来,近卫军第一二三军开始陆续进驻各地,构建防御阵地与进行专项训练,大有一股大战来临之势。

黄得功这边也收到了朱由检的旨意,他本已经抱定了誓死效忠大明的决心,如今陛下以王爵刺激,他自然也更加卖力,几乎是每天都在九江、南昌一带巡视防务,没有一日回家,为提高士气,不但与官兵同吃同睡,还把自己积攒多年的数十万银子都拿了出来准备犒赏全军。

袁继咸也算得是清正之臣,当然也好名利,无论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还是为了自己的三公之位,他现在都得不遗余力地为抵抗左良玉竭忠尽智。

为筹集钱粮,他亲自以总督之尊去江西各富商官绅之家拜访,且亲自动员家族力量,号召义士从军为国,作为官的他本身具备号召基层的优势,因而整个江西地界几乎都被他鼓动了起来。再加,朱由检令锦衣卫刻意在赣北一带散步左良玉在湖广的暴行,因而全江西的人都不敢让左良玉打过江右来,祸害自己的家乡,有富商巨贾甚至直接捐献积攒数十年的家资。

这也可以看出,在自己家园受到威胁时,即便是既得利益者也是可以慷慨的。

有左良玉在湖广的残暴统治所引起的民愤,有为了保卫自己家园的决心,有为了王爵与三公之为的功名利禄诱惑,有忠字当前与渴望天下治世的信念。

朱由检不相信,左良玉还真能轻易地打到南京来,更何况,历史已经证明,即便是孱弱的弘光王朝也能抵挡住左良玉,自己现在所统治的南明凝聚力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不可能抵挡不住左良玉部。

防备左良玉有黄得功与袁继咸麾下十余万大军,防备建奴有近卫第一二三军组成的三条防御地带,现在朱由检还需要做好应对朝廷内部一些不安分的东林党官员响应左良玉的准备。

不过,这些不安分的东林党官员大都集在南京,因而朱由检在正月二十日这天召集了负责拱卫南京的近卫军第二军总兵官何新与兵部尚书马士英以及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商议如何更好的拱卫南京,随时准备好有人突然发难。

“现在南京附近还有兵权的非近卫军主要有以下三部,一个是泗州总兵官方国安部,一个是杭州总兵官田雄部,还有一个是镇江总兵马得功部!”

马士英对朱由检介绍了南京附近的非近卫军系统的基本情况。

朱由检点了点头,问向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这三个总兵官是否可靠?”

“不可靠,这三部人马现在被统一编成了卫所兵编制后,都有怨言,对于陛下只重近卫军颇为不满。”

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说后,朱由检不由得冷笑了一声:“不满不满,这些人除了强抢民女,杀百姓凑人头拿赏银还有什么用,御史言官们弹劾他们不练兵,只害民不是没有道理的!既然不可靠,那提前除掉!以免将来造成大患!”

朱由检说着看向马士英:“如果我没料到方国安是你的人吧?”

“正是,眼下左良玉大有东进之迹象,方国安不知左良玉会胜还是朝廷会胜,因而一直在左右摇摆,几次来信试探朝廷有没有必胜左良玉之决心!”

马士英刚一说完,朱由检则拍了拍他的肩膀:“该你交个投名状了,不然朕不放心把首辅之位给你!”

140.第140章 朕要先发制人

朱由检现在动不动把什么首辅、三公、王侯这些爵位拿出来诱惑官员。

对李明睿的激励语是,朕很看好你,你是块当首辅的料。

还有前面已经提到的朱由检给黄得功和袁继咸的承诺。

以及现在,朱由检直接给马士英说,想当首辅吗?可以!先交个投名状来。

马士英不得不承认皇帝陛下朱由检抛出的诱饵很诱人,他不容于清流东林党和左良玉,也只能跟着陛下。

而位列馆阁,做官之首也是每一个两榜进士所梦寐以求的。

所以,马士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朱由检:“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想办法除掉方国安,最迟在五日内,交方国安人头!”

“很好,朕坐等你的好消息!”

朱由检说后便又让人传旨给王承恩,着东厂负责除掉马得功,同时又命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派人赶赴高杰部,令高杰到达杭州后设计除掉田雄。

方国安、马得功、田雄这三个总兵官在原来的南明史便不战而投降了满清,其马得功和田雄更是献弘光帝朱由崧给满清的罪魁祸首。

朱由检现在为扫清自己后院的不安分因素,也顾不了去等人家投降了才法办。

这一次朱由检要先发制人,在这些不安定且只会拖累坏大明的军阀还在纠结要不要背叛朝廷之前先除掉,以此达到用最少的兵力最快的时间扫清后院的目的。

所以,现在他决定干脆先把这些人杀了再说!

反正这些人身犯法的事也不少,杀掉或许还能提高大明朝廷在江南的民望。

这时候,王承恩走了来,将高弘图转告给他的关于张慎言企图利用舆论追究他这个大明皇帝南逃的罪责的事告诉给了崇祯帝朱由检。

朱由检听后,猛地一拍桌子:“还真是小瞧了这些人,居然还想把朕搞臭,朕乃大明天子,南撤与否岂是他说能算,朕倒要看看他如何指责朕,不过,既然如此,朕倒要指责指责他们!”

朱由检说后,便对史可法吩咐道:“随朕去报社!”

张慎言要拿自己南迁的事来做章,朱由检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道狠招。

首先,自己南迁的确是违背了天子守国门这条成祖朱棣留下的祖训,这很容易被一些人拿来做章为自己的反叛找到说辞和借口,尤其是东林党人,可以借此赢得民心,而扶持太子登基,进而把控朝政。

这种政治阴谋不可谓不毒辣,甚至可以因此把朱由检彻底定性为贪生怕死的昏君,而否定他之前靠帝王之威与强权在江南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根据东厂的暗访,现今的江南士绅对于朱由检屠杀钱谦益、侯恂、董其昌等大官宦大乡绅不是没有意见,只是因为朱由检乃大明皇帝再加现在又是强敌压境才都选择忍受朱由检的一系列残暴手段。

但如果,一旦他被张慎言等拉下神坛,朱由检不知道会有多少本对他的政策不满的江南士绅会趁机站出来,真的要相信张慎言等东林党蛊惑扶太子登基,诛杀马士英等奸臣,逼自己这个昏君禅位甚至处决自己这个“假冒之君!”

原本历史的南明闹过大悲案、童妃案、太子案等三大疑案,甚至在万历泰昌天启三朝也出现过各种疑案,这些不排除和失势的东林党没有关系。

如今,朱由检改革江南,这些东林党也是依旧演这种把戏,朱由检不得不承认,这还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流言止于智者,舆论谁最最先炒出话题,谁是获胜者。

在朱由检看来,他现在必须立即利用光明日报这个宣传机构,先将自己南迁这个话题抛售出来,而东林党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让太子登基,自己让太子自己站出来表态,实在不行,朱由检觉得自己来个杀亲子也是可以的。

首节 上一节 143/5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