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 第634节

那个供树干脑袋一歪躺在地上,差不多是他出丑够了之后,总算是有卫士出现,他们的到来是将那些嗑了五石散的家伙全部驱除。

大动静引起了很多的人注意,他们也就是站在原地看着,少不得是会有人进行交谈。

“用意何其歹毒?”袁弘绝不是现代那个明星穿越过来,他是江南有名的诗人和书法家、玄学家。此刻他看着那些出丑的士子被卫士用各种方法驱除,忍不住就说:“此些人等亦是其蠢如猪!”

魏晋嗑五石散是一种很名士的行为,文人聚会的时候必定会准备上大量的五石散,很多文人在嗑五石散之后,再荒唐的行为也被认为是雅趣,就是现在不是曹魏,也不再是司马1晋,是大汉。

刘彦治下没有多少名士,中原也早就很少有人会去嗑五石散。汉国没有禁止嗑五石散的行为,但是有过一个事件,那就是某个郡的郡守举办文会嗑了五石散被罢官。

不是在办公时期嗑五石散都被罢官,那么嗑五石散在汉国是件被排斥的事情尽显无疑。今天是刘彦亲自召见南方文人的时刻,在这种场合真的是要蠢到一定地步才会去嗑五石散,毕竟谁都知道嗑了五石散之后的一些行为并不好。

“将那些人的名字记下。”刘彦脸上的厌恶无比明显:“永不录用。”

丞相不在,三公之一的御使大夫在场,有资格站出来进行回应,桑虞一脸淡笑地应承下来。

“王上仁慈。”桑虞保持着淡笑:“若不然,定个君前失仪的罪名亦不为过。”

并不一定是刘彦在场的时候出丑才算是君前失仪,被他看到其实就算是君前失仪。而君前失仪这个罪名可大可小,永远不能做官绝不是最大的惩罚,以君前失仪的罪名诛三族也不是没有前例。

卫士驱除嗑了五石散的文人只是一个插曲,事后该干么的人依然是做自己的事情。

被召集来东林园的文人,他们无比清楚汉国的国情,刘彦是在青州崛起,毫无疑问青州的人会占着更多的便宜,再来就是长江以北的各色人等也绝对要比南方人更具有政治优势。他们这些南方人虽然没有被贴上标签,可是想要在汉国发展的难度并不低。

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有所谓的龙兴之地,最高跟随君王的那一批人肯定会是国朝之初的勋贵群体,他们将占有绝大部分的政治资源,可能需要数代人才会得到改变,甚至是一国兴到一国灭都是这样的政治格局。

东林园要举行宴会,可是并没有被特意地装扮,张灯结彩什么的根本不存在。哪怕是原有的景色,人多了就会显得有人气,完全不缺热闹。

到了傍晚时分,园林内那一处最大的宫殿大门才被打开,里面已经摆放好了整齐的案几和蒲团,有些宫女是提着油桶在给灯架进行添油,更多的侍从是在进行最后的检查。

天色将暗,林园之内三三两两的人开始向宫殿汇集,许多很久没见的人少不得是要寒暄一番,使得宫殿大门前的广场尽是“嗡嗡”之声。

“该来的都在场。”王述不是琅邪王氏子弟,他的祖籍在太原,是南方有名的辩论家,原先是东晋小朝廷的蓝田侯、建威将军兼会稽内史。他身边的一些人之前都有武职,现在却是白身一个,看着那些高谈阔论的人,说道:“他们或许在大汉有一席之地,我等却不知如何。”

东晋小朝廷的各种“大家”非常多,比较入品的是诗人、书法家,能够进入名流圈的还有玄学家、思想家和辩论家,倒是医学家和工家虽然也被承认入品却没有太高的地位。

说到医学家,葛洪这位有活神仙名声的人就在现场,他是与豫州的一些文人站在一起,听交谈声是在聊豫州水渠建设的事情。

葛洪是葛玄的侄孙,并没有在东晋小朝廷出仕,却是被封了个关内侯的爵位。不过后来发生“衣冠南渡”事件,西晋的很多爵位和官职到了东晋没啥用处,他又是一个志不在官场的人,跑罗浮山专心炼丹去了。

“先生。”荀羡的出现引起了无数人的注意,他却是无视那些各种殷切的目光,走到葛洪身前行了一个礼,说道:“王上有请先生。”

到这个时候,众人才知道刘彦早就来到东林园,有些定力不够的人不但口出无意义的呼声还四处张望,更多的人则是为那些嗑了五石散被驱除的人默哀。

葛洪现在已经是六十四岁的高龄,看着却依然满脸红光,精神状态也是非常不错。他不像大多数人是身穿士子衣袍,是穿着一身淡青色的长袍,优雅地对荀羡一个回礼,微笑跟在荀羡身后迈步。

汉国没有国教,可刘彦重视道家不是什么秘密。葛洪实际上也是一名道士,自号抱朴子的同时还有小仙翁的称呼,谁被刘彦请过去谈话都能有各种解读,葛洪受邀却不会有太多的政治影响。因为葛洪不但是道士,还是很出名的医学家。

实际上刘彦已经是身在宫殿的后殿,葛洪来时,他是站起来迎上去。

“老先生的《抱朴子》我有读过。”刘彦没有自称寡人,看得出来对葛洪是真的有敬意:“炼丹之学或许缥缈,医学济世与其中哲学于国有大用。”

葛洪之所以自号抱朴子,就是因为那一部《抱朴子》。《抱朴子》分别内外之篇,共有八卷,内篇二十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五十篇论述时政得失。

刘彦对那些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也就是看看,其中不少是能够作为修身养性,有些也能用来锻炼强身健体,符篆一类虽然无法证实却也是华夏文明的文化之一。他比较重视的是那五十篇论述时政的文章,是葛洪对西晋和东晋初期一些时政的得失点评。

葛洪见刘彦没有自称寡人也就行的是稽首礼。按照他的理解,刘彦大概是开始对长生不死有兴趣,作为炼丹师本该打蛇随棍上,但他却是说道:“炼丹只是小老儿闲暇情趣,至今不见有吃了丹药白日飞升之辈,亦未闻有长生不死之人。”

那些在场的众大臣原本是绷着脸,听葛洪那么讲立刻放松下来,脸上都泛起了笑容,看葛洪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汉国正在干驱除鞑虏恢复华夏的大事,只要将慕容燕国灭掉,中原四周就再无威胁,无论怎么看都是国家兴盛之时。

曾经的始皇帝完成横扫八荒六合的伟业,又北击匈奴和征战南疆,帝国本来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态,可他却是迷上了长生不死,仅是为了求药就浪费不少国力,也因为不断吃丹药把身体整垮。要是他能再活上个十年,秦帝国能不能千秋万代是不知道,但绝不至于二代而亡。

“不见白日飞升之辈,未闻长生不到之人。老先生是大妙人。”刘彦一阵‘哈哈’大笑,看上去非常开心,伸手握着葛洪,引步向前,一边说:“大汉需要更多的人口,老先生擅长医理,可有教寡人之处?”

刘彦身上自己发生了穿越的事情,随身还带着一个“系统”,对于该敬畏的未知事物自然是敬畏,却没有想过长生不死。他比较紧迫的是,随着生育奖励政策实施,各州郡的医疗现状必须得到改善,要不然鼓励生育极可能变成杀人之策。

“胡虏肆虐多年,中原汉人十不存三,王上迁徙南方人口北调合情合理。”葛洪是医学大家,却不敢大包大揽:“医分多种,小老儿不转诸妇人之术,或有建言,却需志同道合之辈群策群力。”

刘彦立刻就感概了,南方还是有道德大家和明白人。

第628章:最大的从龙之功哟!

关于白日飞升其实还是有些例子,最出名的莫过于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根据记载他就是得道成仙,还留了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

刘安就是那个想要研究仙丹最后搞出豆腐的西汉诸侯王,他的父亲惨死在西汉孝文帝手中,长期就对孝文帝一脉有着深切的恨意,一直以来也和当朝的皇帝过不去,终其一生几乎就是一部与小猪(刘彻)抗争的故事会。

在很多“阴谋家”的解读中,刘安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实就是被小猪来了个鸡犬不留,但是皇帝灭掉诸侯王的血裔并不太好,也就宣传刘安求仁得仁的成仙了。

另外一些白日飞升的故事是集中发生在东汉时期,比如黄巾之乱前的左慈、南华、于吉等等那些人,相传这些人中就有多个是飞升了,其中以于吉兵解成仙最为出名。

兵解成仙是什么?其实就是用兵刃自杀了,死后身体没有流出鲜血,死态安享且充满神仙风骨。其人有没有成仙没人知道,是活人给死人按上的名头。

葛洪作为一个熟读经书的道士肯定知道那些白日飞升的例子,可他拿不出什么证据,最出名的刘安很明显就是被刘彻清算死全家,肯定不敢拿出来说,至于东汉的那些仙人更多是乡野故事,自然也不能作为凭证。

事实上哪怕是葛洪能够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白日飞升真的存在,他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去和刘彦讲那些。

刘彦现如今才是中年,正是作为一名君王最有开拓精神的时候,对一些神神道道的东西肯定不会那么着迷。

白日飞升还有一些不是可以说道的例子,长生不死则就真的是口说无凭的事。道士当然坚信有白日飞升和长生不死,他们修道就是为了这个。

葛洪想的事情更多,中原刚刚从胡虏肆虐中挣脱出来,华夏苗裔已经历经过诸多的悲惨,但凡是心有民族之人,绝不想类似的事情再重演一次,鼓励君王多多压制异族都还不够,又有哪个有志之士会蛊惑君王去搞那些没有影子的事。

刘彦问医术,葛洪就谈医术。

在这么个年代里面,医和道其实并不分家,医生不一定是道士,而成名的道士必然会懂得医术。

上古先秦时期的扁鹊指的并不是一个人,实际上是上古先秦西秦的一个医疗组织,每一代的魁首都叫扁鹊。那个时候的医术更偏向于巫术,也就有了巫医这么一个称呼。

巫在远古时期就是一些研究花花草草用于医疗的人,社会地位非常高,且有引领族群向前大踏步前进的使命。尝百草的那位神农相传就是巫,不过他不但研究可用药的事物,还为人类文明研究出许多种可以耕种的植物类粮食。

医生开始向“道”的那一方向演变是发生在西汉,当时的社会十分迷信,尤其相信诅咒杀人的方法,也就让西汉经常因为一些“咒杀”引起大动静,比较出名的就是“金屋藏娇”的那位阿娇,还有刘彻那个被废的太子刘据。

到东汉之后,非常出名的华佗就带着道士的色彩,另外一位著作《伤寒论》的张仲景辞官之后也成了一名道士。

葛洪和刘彦讲医术的时候牵扯到道1教的很多著名人物,用心自然还是想要刘彦重视道1教。他说要邀请过来群策群力的那些人,大多就是有道1教背景的人,少部分则是很有名的玄言家。

首节 上一节 634/1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